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论的形成

教学论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0-12-19 00:06:27

①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选B,《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这本书才是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版一门独立学科开权始的标志。

关于这道题目,其实主要就是一个时代背景的问题。《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请注意,是近代。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年)的重要著作。他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代表着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人民抱着一定的敌视态度,但是他的教育理论在很多方面有着精辟的见解。

(1)教学论的形成扩展阅读:

教育学形成的条件与标志

1、教育学独立的条件

主要有:历史上前教育学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

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的奠定;

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主要有:研究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②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区别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区别如下:

1、起源地毕业于:形式教育论版起源于古希腊,实权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

2、形成和盛行的时间不一样:形式教育论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实质教育论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

3、主要代表人物不一样:形式教育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4、主要观点不一样:形式教育论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

实质教育论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或实质课程最有价值;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和有效的。

5、理论基础不一样:实质教育是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是一种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③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

正确答案:对
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版科的萌芽,被人们视作权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的,它是一个标志。(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④ 教育学及产生的标志

  1. 萌芽阶段:

    国内主要是在“诸子百家”时期。比如孔子主张,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温故知新;墨家认为知识的来源有三方面:闻知、亲知、说知;道家认为“绝学无忧”,主张培养“上士”或“隐君子”

    国外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2. 独立形态阶段

    这需要一个过程,起点是17世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问世,终点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

    期间,大师频出:自然主义教育的卢梭写了《爱弥儿》;康德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学者之一;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洛克著有《教育漫话》,主张绅士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更是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陶行知先生便是师从他,为我国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里的几个标志:《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 20世纪以后的多元发展

    主要有:实验教育学的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的杜威、克伯屈;

    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因为那个年代的关系,百业皆废。蔡元培重塑北大;黄炎培关注职业教育;晏阳初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梁漱溟寄希望乡村教育;还有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在教育学的理论专业领域,国外积累的比我们雄厚;但是,从保证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并不比国外差多少。未来可期!

  4. 到了当代

    三大流派是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

    以及,现在被全球大多数国家意识到和我国倡导的朗格朗的终身教育。

    那多说一句,目前我国的课改借鉴的是建构主义的理论。

  5. 如果说,人工智能的到来取代了很多的岗位。但是,教师的岗位确实无可替代的,因为除了知识的授受,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传递和培养,这是机器所做不到的。教育和教育学将会伴随我们的始终而不断发展下去,有人的地方就有教育。

⑤ 1、在近代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提出“五步教学法”的是 ( )

杜威
美国实用教育家杜威,他反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传统的课堂教,主张儿回童活答动中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从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他他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从情景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动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改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的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作“五步教学法”。

⑥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C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所著《大教学论》(1632)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

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分科的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订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甚至对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6)教学论的形成扩展阅读

作品影响

《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赫尔巴特在世时,《普通教育学》作为一部划时代的教育著作,未获得它应有的声誉。但是,之后,在其弟子齐勒尔和斯托伊等人的宣传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很快异军突起,闻名天下,其思想传播遍及整个德国大地。

在中国,赫尔巴特主义的传人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01年创刊的《教育世界》使得林尔巴特的教育思潮第一次由日本传人中国大地。从清末开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对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实践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⑦ 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看做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还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是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
作为一门科学确立下来要到教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科学教育学的阶段)
大教学论只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还没有成为一门科学
你只要记住独立教育学就选大教学论 独立科学就选赫尔巴特

⑧ 小学数学教学论怎样帮助学生形成与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特别是数学,因此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做到:把游戏引入课堂;充分发挥语言艺术;激情引入,使每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要注意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巧设练习,延续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激情游戏生活语言艺术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只有想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才能让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感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方法不多。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求知氛围中迈进科学知识的殿堂。
一、把游戏引入课堂
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我们就可以把一些数学知识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展示。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多样、灵活多变,比如有操作性的教学游戏,竞赛性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等。例如,我在教学每一单元复习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挑战,应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出一道需要应用本单元知识的题目,出题符合要求的加一分,然后挑选一个小组来做,做对的也加一分,其他组同样如此。这样学生兴趣浓厚,把一堂本来是沉闷的复习课,上成了一堂活跃的课,从而达到了老师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语言艺术
语言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是师生交流、培养情感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功能的感染,熏陶作用,有效地调控课堂氛围。教师要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教学时语速太慢,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造成情绪低沉,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及时,思维紧张。语调长时间过低,学生听得吃力,思维难以兴奋。语调长时间过高,学生会产生烦躁情绪。因此,教师的语言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与控制,快慢要适中,高低要适宜。另外,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
三、激情入景,从开始就让学生产生兴趣
巧设引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开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为上好课作好铺垫。创造最佳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课件等手段来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兴趣,使学生能保持较长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一定不能脱离生活。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枚一元硬币,让学生想办法测出它的周长,同学们很快测出了,紧接着追问,我们学校准备建一个很大的圆形游泳池,大家能用滚一周或绕一周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吧?该怎么办?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为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学习很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效果非常好。
五、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
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注意情感“投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注意要有良好的教态,和颜悦色,学生就会感到这位老师可亲可敬,老师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夸张滑稽的动作,让学生要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而对这门学科就会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要以爱心来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对后进生了也一样要关心他们。只有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与学得心应手。
六、要注意用现代的教学设备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学会使用新的教学设备。从以前的幻灯片,到后来的实物投影,再到现在的电子白板、微课等一些新的教学设备,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学会使用,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使学生能操持长久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
七、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是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训话的工具,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改革,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会学生会自主学习,提供适宜的机会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从而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我们应做到:优化课堂教学原则,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狠抓课堂教学三大环节,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应该说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
八、设计练习,延续学习兴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习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总之,教学的成功,需要教师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巧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奇,深深地吸引住他们,使他们的精神愉快,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

⑨ 教育学称为独立学科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啊

关于教育学独立的标志,学术界是有一定争论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版论不同,有人认为是权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有人认为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问世。


正是由于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才使教育学从以往的哲学、社会学等论述中分化出来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夸美纽斯本人也被尊崇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编著,第141页。

王道俊、王汉澜 的《教育学》认为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袁振国 的 《当代教育学》认为 夸美纽斯 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在这个问题上,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角度来说,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赫尔巴特 的 《普通教育学》的问世。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⑩ 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到底是哪个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独立学科的“标志”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正规考试中,它会明确提问的,准确的应该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学的第一本代表著作,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教育学独立的标志,也称为科学教育学的标志。因此,你一定要注意是“近代”还是“现代”。

(10)教学论的形成扩展阅读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阅读全文

与教学论的形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