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有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复习教学设计(教案)共享一下,谢谢
1.通过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
3.通过整理,培养高年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数学思维能力。
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177liuxue.cn/转载请保留出处。
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将教科书第105页的整理图示制作成小黑板
教师:前面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回顾了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希望通过复习,同学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
板书课题: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二、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1.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2)教师梳理: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2)教师梳理: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实例感知周长和面积概念的区别
(1)指出课桌面或教室里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和面积。
(2)请学生说一说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
(3)教师梳理:周长是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它应使用长度单位。而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它应使用面积单位。
三、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提出整理内容及要求
(1)整理内容
整理出我们研究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整理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有条理地进行整理,要求简洁明了。
2.自主整理、组内交流
(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整理。
(2)四人小组内交流整理结果,推选出一份最优整理方案,并作好汇报准备。教师巡视,有意识地筛选汇报小组。
3.小组汇报、全班梳理
(1)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小黑板展示)
(2)师生共同梳理出教科书第105页上的整理图示,小黑板中暂不出现图示中的公式推导箭头。
(3)请学生一起读一读梳理出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四、回忆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公式间的联系
1.回忆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学生回忆、全班交流。
(2)教师梳理:面积计算公式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正方形可以看做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割补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圆也可以通过分割转化成长方形。实际上,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的研究,都是转化成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的。(在整理图示小黑板中加上第一排推导箭头)
2.回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学生回忆、全班交流。
(2)教师梳理: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的;在研究梯形的面积时,我们也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的;也就是说,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研究,都是转化成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在整理图示小黑板中加上第二排推导箭头。)
实际上,我们在学习很多数学新知识时,都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思想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运用。
五、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5dm,高是3cm,面积是()cm2。
(4)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6cm,面积是()。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3cm,下底是2.7cm,面积是25cm2,高是()cm。
(6)一个圆的半径是2cm,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2.教科书第106页课堂活动第2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作图。
(3)集体订正。(同学们可能出现了多种画法,只要两个图的面积相等都是正确的)。
(4)梳理提升:同学们要想画得又对又快,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把两个图形的底画得相同,三角形的高画成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这样两个图形的面积就一定相等;另一个办法是把两个图形的高画得相同,三角形的底画成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这样两个图形的面积也相等。
❷ 苏教版:《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
·小学《奇妙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小学《奇妙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奇妙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一课是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后,进一步学习在演示文稿中.....·大班数学教案:《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 大班数学教案:《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开放图形、封闭图形的特征。 2、学习按开放图形、封闭图形的特征分类。 3、利用多媒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电脑、卡片、课件等 活动过程 1、认识开放图形。 教师边讲故...·六年级: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教学设计2 六年级: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六年级: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教学设计 六年级: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3页内容,第104页~105页1、2、3、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苏教版六年级:空间与图形(一)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苏教版六年级:空间与图形(一)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复习内容: 第103页的 整理与反思 ,第103页和第104页的 练习与实践 第1-5题及思考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在系统复习的过程...·苏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7-98页 整理与反思 和 练习与实践 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❸ 我家买了新房子计划怎样装新教案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学习在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教学中,常常是从图形开始学习面积,因而学生总感觉与生活脱节,没什么用处。新教材彻底改变了传统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系,从现实生活中的买新房入手,通过观察图纸、计算面积、装修新房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认识面积单位、计算面积,有效地接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教材所呈现的背景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现实背景,从中也能折射出改革开放与富裕的时代特点,用这样的学习材料来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4个信息窗。依次是: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
一年级下册: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各种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年级下册:做鸟巢--图形与拼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三年级上册: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
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学习与完成阶段;
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继续学习;
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
3、知识构成。共设有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面积与面积单位;
信息窗2: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信息窗3:解决问题;
信息窗4:地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