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认识数字2的教案

认识数字2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8 19:57:17

1. 小班认识数字2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内数量的物体容。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小猫1只、兔子2只、小鸡3只;1—3数卡。
活动过程: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数量排列卡片。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字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
2.认识数字1、2、3。
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一只猫呢?(出示相应的数字)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
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子、3只鸡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1、2、3的字形。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2只兔子,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4.幼儿分组操作。
5.交流与评价

2. 幼儿园认识数字11至20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认识了1~1011~20各数,基本建立了数数的方法,并在生活中接触过比10大的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各数的读法及组成。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是理解11~20各数是由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件、集星卡、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3.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数字2的教案怎么写

你就用2想什么物品的思路开始写

4. 大班学习数字2的教案如何跟孩子讲2怎么写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内称教学目标,说容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5. 认识数字12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
【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1、2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6. 小班数学教案如何写 小班数学认识数字2怎么写活动方案。

意思是 幼儿园小班 认数字“2” 怎么写一个活动方案 我觉得可以写先教他们认识两个 比如两个东西 然后再教他们2字撒

7. 认识数字20的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3.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的内容,练习十四中相应的习题。教具、学具准备方格纸、小红花、小棒、课件。教学设计创设情境1.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1~10。请你们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一起找一找(课件演示四件物品)。生:我看到了有14、18、12、15……2.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请你们试着把11~20之间的数写在小红花上,每朵红花只写一个,并按顺序排列起来。3.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写的数按顺序写在黑板上?4.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地来学习11~20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新课1.认数、读数。a.一起把11~20之间的数读一读。b.观察这些数,你觉得哪一个数比较特殊?c.一起来看大屏幕,默默地数一数,共有几根小棒?有几个一?(课件演示10根小棒。)d.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几个十?添上一根,有几个几?共有几根?11是由几和几合成的?(课件演示其过程。)e.同桌合作摆出12根小棒,说一说12是由几和几合成的。f.继续摆,你们能摆到几,怎样摆的?说说各是由几和几合成的。g.提问:20根小棒是几个十?为什么在2的后面写上一个0呢?小组讨论一下。2.试一试。a.读卡片上的数。17、19、20、16、12、18b.填空。 10 ( ) ( ) 13 14 ( ) ( ) ( ) 18 19 ( )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3.认识数位。a.拿出方格纸,小组合作,在方格上面摆小棒,下面摆数字,先摆14。b.怎样摆的,说说看。c.小组合作,接着摆,想摆几就摆几。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d.你们有些什么发现?e.谁能试着给左面、右面的数位起个名字呢?(课件演示“个位”、“十位”。)f.提问:14中的1表示什么?4呢?(课件演示:个位 十位)17这个数,7在什么数位上?1呢?20这个数中,个位上是几?十位呢?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板书)。4.介绍计数器。a.十位上拨下一颗珠子,这个数是几?表示什么?b.十位上一颗,个位上拨下5颗,这个数是几?c.十位上有2颗珠子,这个数是几?为什么?5.请翻开书第86页看一看。6.试一试。做第86页“做一做”的第2题。活动拨乒乓球猜数。教学设计说明1.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14路公共汽车、年历卡片上有关的11~20各数等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轻松、自然、喜闻乐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积极性。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试着写数、排数,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3.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利用学生在方格纸上摆小棒、下方摆数字的小组合作机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11~20各数的意义。通过给数位起名字理解“个位”、“十位”、1个十和10个一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初步的合作探究能力。4.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会按顺序填数、比较大小、找一找相邻的数等。5.通过学生拨球猜数游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猜测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每一数位上的数所表示意思的理解,巩固新知又活跃课堂。专家评析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一开课,老师就提供了生活中的实际素材,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找一找公共汽车、年历卡片上的数,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所见过的这样的数。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好地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这节课,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如在学习数位时,老师让学生在方格上面摆小棒、下面摆数字,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这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突破了教学难点 ,使学生很好地建立了数位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3.注重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本节课在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自主、合作等的学习方式贯穿整节课,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4.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创造欲望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如,老师让学生尝试把11~20各数按顺序排列起来,学生有按从大到小排的,也有按从小到大排的。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真正落实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5.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教师备课的出发点。设计这节课时,老师考虑到本班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认数、写数、把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6.精心设计提问。在教学的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也是这节课的一大特点。如:“观察11~20这几个数,你觉得哪几个数比较特殊?”“20根小棒是几个十?为什么在2后面写一个0?”“填完后,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这些问题,老师都在关键处提了出来,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不断进取的空间。

8. 教幼儿认识数字123是实物教案吗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宝宝:
1、2、3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专数字1、2、3。属
2、让幼儿能用实物来表示1、2、3。
3、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

阅读全文

与认识数字2的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