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扩展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框架不变,但是,必须按照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经济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现实经济活动也逐步纳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
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㈡ 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的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体制。市场经济是经济分工与协作的产物,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社会化与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仍然是国家调节市场和供应的重要手段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它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扩展阅读:
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途径:
1、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
完善产权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完善产权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价格反应灵活
由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途径。只有价格信号是真实、客观、灵敏的,才能充分有效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价格体制改革明显加快,已有近98%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由市场决定,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建立。
㈢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马克思主义中,根据斯大林提出的理论,历史的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五个历回史阶段,即从奴隶社答会到封建社会,之后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根据毛泽东的说法,在1956年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已经把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所以根据这种中国官方的历史观,当下的中国并不处于资本主义阶段,因为这是前后矛盾的,中国的发展绝非是从社会主义倒退到了资本主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被国际经济学界所认可。而是被认为是一种处于渐进转轨制度下的在一部分领域实行开放竞争和另一部分领域实行垄断限入的经济体制。有人认为,传统的,由马克思定义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不可能相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过是一个政治口号。
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以法律的手段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制度性特征。
2.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1)经济活动市场化;(2)企业经营自主化;(3)政府调控间接化;(4)经济运行法制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为基础;(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更好的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主要包括五个环节:(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1)改革前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能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事实说明,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