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生命之间教案

生命之间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8 11:36:41

① 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汪国真的诗作,强调意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对安抚痴迷者的心灵起过很大的作用。
《热爱生命》,可以说是汪国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四个肯定的回答表达出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四个段落,看似相似,却各有其趣。四个段落分别以“成功”、“爱情”、“奋斗历程”和“未来”为意象进行分析和回答。这四个意象可以说是包括汪国真、席慕容在内的一些清新哲理派诗人惯用的几个意象,不晦涩,不故弄玄虚,不生僻难解,可以说是完全区别于朦胧诗的特点,也是汪国真的诗歌取得成功之原因所在。
中国的诗歌,从最早开始,就大多承载着歌唱功能的,但是朦胧诗却背弃了这个主要功能。尽管朦胧诗在八十年代受到读者的极大关注和追捧,但它毕竟是残缺的、先天不足的。我个人虽然非常欣赏朦胧诗,但对这一缺陷却深感遗憾。
朦胧诗多半孤傲,这帮助诗歌成功,也促使它衰败。相反,汪国真的诗歌背弃孤傲,甚至在韵律的营造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的诗歌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拿来谱曲歌唱的,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年青人,自然也较容易接受这种诗歌形式了。
在意境上,汪国真似乎不如朦胧派。汪国真惯用“爱情”、“成功”等意象,他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这些基本意象,这也许是汪国真本人的偏好,也可能是为了迎合意识形态的一种妥协吧。
其实,汪国真的诗歌不是单纯的说教,他说“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没有呼喊口号非要你去这么做,而是娓娓吟唱建议你去这么做,对九十年代的诗歌读者来说,这是非常明智的一种教化手段。
汪国真的诗歌总是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教化功能,因此他的诗歌甚至可以进入语文教材。汪国真的诗歌,曾经掀起过一个热潮,使他成为诗歌界的新秀,成为年青人的朋友和老师。我不知道,这一切是否得助于他的诗歌的富有热情的教化作用?
还是来说《热爱生命》。在我读来,汪诗热爱的不是最终的成功和未来的美好结局,不是爱情的获得和奋斗目标的实现。诗作里溢出的热爱,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追求,“风雨兼程”、“吐露真诚”……这些都是体现热爱的种种表现。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这样,诗歌的主题就升华了。
《热爱生命》,是一首非常适合朗读的抒情诗歌,也可以作为励志的诗歌来读。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着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一切美好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② 心理课教案-珍爱生命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说说邰丽华

15岁初中毕业,只身一人赴回武汉求学,答……被评为2005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未来就在你自己手中,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新课: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

2.请你填写生命线(附后)。……

3.请你填写墓志铭。

我们先一起看看张海迪和金庸的墓志铭。

……

最后我要与同学们分享一首诗

要了解一年的价值,去问问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要了解一月的价值,去问问早产儿的妈妈;

要了解一天的价值,去问问报纸的编辑;

要了解一小时的价值,去问问等待见面的情侣;

要了解一分钟的价值,去问问错过火车的乘客;

要了解一秒钟的价值,去问问得奥运银牌的选手。

世上最长又最短,最慢又最快,最平凡而又最宝贵的,莫过于时间。

但只有紧紧追赶时间的人,才会真正明白时间的价值。

三、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最美丽的季节,……

③ 如何 珍爱生命 善待生命 安全教育教案

特色教案

珍爱生命

善待生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
生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深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了解生命个体间的相互依赖
型,学会尊重、珍惜和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难点:认识生命在于关爱,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媒体资源〗

文本,环境,学生,教师,等等。

〖谈话导入〗

世界上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吗?(没有。
)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
生命只有一次,
生命是宝贵的,
也是脆弱的,
人生短暂,
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充分发挥价值。

〖情境体验〗

课本本课探究园

→《生命需要坚强勇敢》
,师生交流。
(对“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感性体
验,初步认识,待“心灵导航”相关部分学过后,再落实思考题的书面答案。




补充案例:一个伐木工人的故事

(见“同步作业”




过渡:那么,我们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呢?

〖实践与评价〗
(课本
P6


思考与研讨



《哭泣的野生动物》
,交流所附思考题。

结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道德观)

〖事例启发〗

事例一:
17
岁的郑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市的某重点中学。当他到学校报到的时候,
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被眼前的这位新同学感动了:
郑东九岁那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
臂,然而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下,
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练就了用双脚写字的本领。经过四
年的刻苦学习,郑东顺利地考上了当地有名的高中。

事例二:
何强是个不幸的孩子,
三岁时一场疾病使他双腿瘫痪,
小小年纪就只能坐在轮椅上。
看到其他孩子奔跑、
蹦跳的高兴情景,他只能暗自伤心流泪。
随着年龄的增长,何强对自己
的残疾越来越敏感了,他的脾气很坏,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敌意和怨恨。他埋怨命运的不公,
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不可能得到幸福了。

想一想:这两个人是怎么对待残缺生命的?

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补充活动:怎样看待自杀轻生现象
?


过渡:师生再议课本中的几个案例或活动:
《生命需要坚强勇敢》

《哭泣的野生动物》

《石
缝间的生命》


结论:善待其他生命。

〖结束新课〗

1
.用一句话说你的生命箴言。

2
.总结本堂课所学及
5.1
课的内容。

④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2.《石缝间的生命》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 www.cn910.net
2、 过程与方法
理解石缝得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 www.cn910.net
3、 情感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重点难点】
1、 重点: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2、 难点:理解本文坚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更是一曲对人民中优秀分子的赞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初三的学生正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语文教师应利用教学契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使学生达到这样一种共识:一个人身处逆境,不要怨天尤人,过于悲伤、沉沦,而应该顽强拼搏,奋力前进,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本文文质兼美,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也利于对学生进行顽强拼搏教育。
对学生进行顽强拼搏精神教育应避免空洞的说教,假、大、空的教育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带来负面影响,让人产生反感,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营造美的氛围:音乐、教师诗一般的语言、学生情感投入的朗读等,共同组成一个感染人的美好氛围。二是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生活体验,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切忌拔得过高。对课文的基础知识作一般性的学习即可,不必抠得太死。不能支解文章,挖掘每句话的含义,这会影响文章的整体美感。应该在创设的美好情境中多读课文,交流、体会、认识,注重对学生美好情感的熏陶。 www.cn910.net
【教学时间】:2课时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托物言志的散文,涌动着对高昴的生命力的赞颂。阅读这篇文章,应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那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生存意识、勇敢的拼搏精神的热烈赞扬,从而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善于在困境中成长在困难中奋斗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简说: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并非对每个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时,有些生命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异常艰难窘迫的,而能在这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憾人心的力量。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震憾了作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从中受到教益。
(二)目标展示:
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的主旨。 2、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的表现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领会文章对高昂的生命力的礼赞。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结合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查字典,边读边写。
2、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的潸然泪下”,作者为什么会“感动的潸然泪下”?该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文中哪一语段对题目作出了概括性诠释与理解?○4试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4、学生交流以上问题,可相互补充。教师可以适当点拔、指导。
(四)合作探究:
1、揣摩语言:
○1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2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请把你喜欢的理由告诉大家。
2、自主、合作、探究:
进一步研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疑难问题,互相讨论。 教师提出以下思考题:
I.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Ø 因为“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所以“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
Ø 这句话的含义是:任何生命都应该坚信自己有无穷的力量,它是任何恶劣的环境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的。
II.在“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一句中,如何理解“规定”和“改变”两词不同的含义?
Ø “规定”是指环境对生命成长的限制、约束或促进作用;“改变”说明环境可以从外部来改变和影响生命的发展。 III. 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和“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Ø四个词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
IV. 文章结尾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从文中看,这种“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V. 文章开头说石缝间的生命是“顽强的生命”,结尾说它是“顽强的生命”。作者这样措辞,有什么用意?
VI.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是什么?
Ø 因果关系。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五)归纳小结:
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六)联结生活,创造性学习:
搜集与《石缝间的生命》旨趣相近的名言佳句和与课文内容、题材相关的文章,并交流。
教学后记:

⑤ 人教版的小学四年下学期生命教育教案

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2、领悟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教学准备:老师:1、课件2、有关生命的事例3、音乐4、有关生命的名言学生:1、生活中有关生命的事例2、收集有关生命的名人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作者图片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杏林子是个身患绝症的小女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她的文章《生命生命》。2、读题师: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题。A:生命?生命C:生命,生命……B:生命!生命!D:生命?生命……3、师: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板书)二、感情入手突破重点(一)、师:在这三个事例中,哪一则事例令你感受最深?1、师: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事例在小组里展开学习。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要求。要求:(指名读)A、找一找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B、读一读在读中思考C、议一议把自己的体会交流一下D、品一品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2、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二)、感受入手自由发表1、师:请愿意的站起来说?(任意点击三段文字,其中的重点句也任意点击出现)2、学生汇报:三、品读句子加深理解师:大家感受真深,让我们找小伙伴或在座的老师,读一读你最受感动的一则事例,让他们评一评。请注意要有礼貌哦!(播放音乐)四、小结事例深入体会1、播放三个事例的片段,老师旁说。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三个事例。一则:挣扎中的飞蛾,让我们知道生之欲望,明白生命的意义。二则:顽强的香瓜子,让我们知道生命的力量,明白生命的价值。三则:砰砰的心跳声,让我们知道要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2、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3、师:让我们带着感情把这三个事例再读一遍。4、老师小结师:生命无处不在,生命充满美好和力量,但生命是短暂的也是宝贵的,而且也是唯一的。每个人都活得不一样。师:那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命?3、引导学习最后一段A、出示最后一段B、师:请读课文最后一段C、师:体会到什么?五、举例说明加深体验1、师:作者杏林子做到了,为了写作,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版,用发抖的两个手指头夹着笔写字,没写一笔就像举着千百万斤一样,同时还忍受着身上巨大的痛苦。就这样,她写出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成为了著名的作家,人们称她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还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不但这样,她还热心帮助其他残疾人,用自己的精神照亮了其他人的道路!一直勇敢地活到59岁,虽然她去世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下一代的人。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2、播放有关图片,老师旁说。A图:邓丽华以聋哑之躯舞出生命!B图:轮椅生命阻挡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C图:双耳失聪的贝多芬,用自己顽强的毅力谱写出不朽的乐章。3、师:在生活中你们又知道那些例子?(谁愿意可以出来说)六、自身入手指导生活1、师出示名言雷锋曾说过:“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2、指名学生读名言3、师:雷锋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在实际生活,你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4、学生谈自己的体会5、出示名言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七、全文总结布置作业1、师: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2、布置作业: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如:人生的启迪??读《生命生命》有感板书:19、生命生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阅读全文

与生命之间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