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足球教学丨真正提高射门技巧必须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每个人都喜欢直挂死角的刹那,但不能只是昙花一现,如果想让你的球技再提高一个档次,就必须要有稳定的射门能力。即使不能每次都直挂死角,但是也要让我们的射门势不可挡,因此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射门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清除脑海中一些错误的观点,很多人认为射门只要将球射出去就可以了,至于到哪只能听天由命了,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因为我们完全能够控制射门的方向和力度,不是闭着眼睛抡出去就可以了。
很多人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射门是不是需要有一支强壮的腿?是不是需要卯足了劲发力?都不用!射门完全是一个技巧问题。
我发现有些人射门时纯粹就是使用蛮力,没什么控制,闭着眼睛抬起脚就抡,然后配上一句“走你”,然后球去哪都不知道了,其实射门时力量倒是次要的,关键是正确的技巧。
助跑:
下面我们就讲讲技巧,静止的射门练习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射门之前我们要将球拨出3-4步。
将球拨出3-4步,然后身子跟上去助跑,给自己一个初动能,这是一次漂亮射门的第一步。
支撑脚:
第二点是支撑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球员最容易犯错的地方之一,支撑脚决定着球的方向,虽然支撑脚不对准也能打准目标,但是练习时我们要养成习惯,支撑脚时刻对准我们的目标,这样我们在激烈的比赛中身体就会是一个整体,一只脚落地以后,另一只脚自然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射门。
支撑脚朝向哪个角,我挥脚将球射出,球就会打向那个方向,因此支撑脚朝向那个方向,球就会飞向这个区域。
关于支撑脚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发现很多人要么支撑脚离球要么太近或者太远,要么太前或者太后,这样都不利于我们保持平衡和发力。
你的支撑脚应该靠近足球,你仔细思考一下,射门时你是一只脚保持平衡,另一只脚是在空中需要完成射门的;
『贰』 足球教学射门技巧 如何精准射球
正脚背射门最有力。
射门动作大致分两部分。
1,摆腿
2,上身前倾
如果要大内力射门,这两个动作都要做的容充分,就是幅度大,速度快。
有个细节很重要。就是脚背要最大限度绷直。这样一般不会射高,而且力量不会小。有时候摆腿幅度都不需要很大,只要脚背绷直,射门也会很有力。
触球部位当然是球侧面的正中央了。最好是踢出的球不旋转,球速快,而且会有飘忽不定的感觉,守门员就算判断正确也很难保证不失误。
先不要太用力踢球,练习准头.等准头够了再一点一点加力,这样就会让射出去的球又快又准了.要有信心,然后是斗志,不认输的韧劲,像基恩,坎通纳一样,我以前也是,经常比赛就行,射门一定要有信心,不要在意别人说你独... 要有自己习惯的擅长的过人方式.
最后提醒你一个动作要领:力量型射门,在射门的一刹那,球的位置一定不要超前于支撑腿,也就是说支撑腿要迈在球的前面或者稍微等同。领悟了这个,你再充分做到摆腿顺畅,就可以达到大力的效果。你可以参看巴蒂的大力射门图片。这是踢出力量射门最重要的。
『叁』 教我几招简单实用的足球过人技巧
以下是几种过人技巧可供参考:
1、反来势过人。(这是足球比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过人方式。)
球员观察到对手的来势,往与其来势相反的方向推过或扣过对手,这时,对手往往由于惯性而一时转不过身被过掉。自信心极强的门将面对高速逼近的对手,有时也会用这种方式过人。
擅长这种过人方式的现役大牌球星有:梅西、罗本等等。
『肆』 如何进行足球技术训练的教学
1.足球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的目的
1.培养接球、传球的集体进攻意识。
2.培养防守和站位,增强集体防守意识。
3.通过练习和比赛,提高比赛的实战能力,为参加校间教学比赛做准备。
4.接自抛球练习:脚内侧身侧、底部和头部四个部位接传球。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球传接球和移动传接球的方法。
2.学习有障碍的接球后带球过人及射门技术。
3.练习盯人、堵截和补位。
4、在训练中学习三人一组的“二过一”战术。5.学掷界外球。 希望采纳哦,,,打了好久的字,好辛苦的。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灵敏、速度和跑的能力。
2.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快跑动作。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做简单的节奏操。
2.以跑为主的身体灵敏、速度训练,学习快速跑和正确的动作。
(1)慢跑:20米 X 2、30米 X 2,要求学生跑的动作准确。
(2)快跑:60米、200米。
(3)曲线跑:用曲线跑绕过障碍,培养学生侧向快速运动,达到灵敏和快速的目的。
(4)变速跑:要求时快时慢跑。
3.跳:学习蛙跳和单足跳。
4.进行游戏比赛。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训练学生熟悉球性。
2.让学生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带球为主,在带球中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带球方法。
2.让学生初步接受和学习传球、接球方法。
3,单一的射门训练和接球后的射门训练。
(三)守门员的训练
1.手型训练。
2.自由训练。
3.下手球和上手球接法练习。
4、踢手抛球训练。 一、身体训练
(一)身体训练的目的
1.使学生热爱足球。
2.培养学生反应灵敏。并提高身体素质。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做体操
2.以跑为主的身体训练。
(l)慢跑: 15米 X 2,指导学生跑的动作。
(2)快跑:10米X 2、15米 X 2,要求跑的动作正确。
(3)曲线跑:培养学生的灵敏。
(4)自由跳:培养学生的后蹬方法。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训练学生熟悉球性。
2.让学生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带球为主,在带球中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带球方法。
2.让学生初步接受和学习传球、接球方法。
3,单一的射门训练和接球后的射门训练。
(三)守门员的训练
1.手型训练。
2.自由训练。
3.下手球和上手球接法练习。
4、踢手抛球训练。 三、足球战术训练
(一)战术训练的目的
l.培养接球和进攻意识。
2.培养阻击和防守方法。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组的传接球和接球后即快速推进,接球后带球过人。
2.学习基本的护球和盯人战术。
3.在小型对抗中体会什么叫“二过一”,在训练中练习“二过一”的战术。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
1.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兴趣。
2.通过小型比赛,领会足球比赛方法,培养学生的对抗意识。
(二)比赛方法
1.一对一、二对二的传接球比赛。
2.三对三、五对五的有门踢球比赛。
3.开展“五人制”训练比赛。
『伍』 足球基础教学,前锋必须掌握的几个技巧
我的个人见解:
素质:
1: 把握机会能力。足球是11人的运动,当队友为你制造出破门机会后,不能白白浪费。至于最后成功与否都应该奋力争取。
2: 门前嗅觉。别人都说这是天生的,但是我感觉这点也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在比赛中多积累经验,才能对球的落点,线路做出正确的判断。
3: 无球跑动。这也是对比赛经验有很高要求的一点。在无球状态下作为一名前锋就应该主动寻找有利位置,或者是为带球队员引开对方的防守。因为防守通常都是人盯人的战术。
能掌握以上的3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机会型前锋。
再有几点:
1:身体素质过硬。拥有以上的特点再加上强壮的身体,优秀的抢点和卡位以及跳跃能力就可以成为一个强力的站桩式中锋。例如:范尼,特雷泽盖等等。这些优秀的前锋都是能够很好的做到这几点。
2:速度。如果说身体素质不容易提高,那速度的提高的难度相对就比较简单。这不仅仅是前锋,对任何一个位置(除门将外)都必备的素质。
3:带球能力。我感觉这点需要锻炼,同样需要很好的球感。(我一般都踢中场,带球的能力就是上不去。如果有时候状态好的话还可以)
具体怎么样跑位有点复杂,不好细细的讲。你可以多看些球赛,注意那些职业球员的跑位方法。
想要摆脱防守的时候可以用急停,加速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假动作,以及卡位来摆脱。让防守队员做出错误的欲判。
如果可以做到以上的几点完全可以胜任前锋。
祝你成为射手王,加入国家队为国争光。
声明:以上内容都是我个人经验总结,绝无抄袭。
『陆』 足球基础入门教学
首先,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踢足球也是许多人的业余爱好之 一。
如何快速掌握足球要领,具体如下:
一,足球是慢慢学习的过程,停球运球过人和射门的脚法是很重要的!
二,颠球是跟着带球的感觉慢慢提高的,球跟着脚的感觉越好,颠球也当然好了!
三,多看看一些足球明星的踢球视频,自己尝试做各种动作和射门时的脚法,再把这些动作 运用到实战中去!
四,再有就是意识很重要,多看看比赛,学跑位,什么时候该出现在什么位置,如何防守等等, 从职业球员的比赛中学习,会学到很多的足球知识!
『柒』 足球教学:如何熟悉球性
了解球性的根底操练:
1、胯下左、右脚传球
动作:上体直立,内两脚左右开立容,大于肩宽,足球放在两脚之间,靠在右脚内侧处。动作开端后,两脚替换在胯下进行传球操练。
需求:初度操练时双眼能够看着脚下操练,但动作娴熟后可就不能看了。并且脚下的传球动作要逐步加速,可是一起两脚动作和身体重心要合作和谐啊,否则频率是快了,动作丑陋可不行。
2、左、右脚替换踩球操练
动作:身体直立,两脚前后开立,分别拿前脚掌踩球的上部,做一个交流跳的动作,不不踩球的脚支撑身体,这样接连做交流跳的操练。
需求:踩球脚不要用力,轻踩就好。动作娴熟后仍是那句话双眼要目视前方,频率要加速,动道别变形,你懂的。
把这两个操练做好了,就根本对球有一个感受了。这样你的球性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添加,可是这最根底的球感仍是不行的,下一篇我将教我们一些稍高等级一点的添加球性操练。
『捌』 足球技术教学的方式有哪些
足球运球技术教学方法 常用的运球方法 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内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和脚内侧运球等。 1脚背正面运球 脚背正面运球多在越过对手之后,前方纵深距离校长,仍需要快速运球前进情况下使用。 (1)动作要领: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屈,脚跟提起,脚尖下指,在迈步前伸脚着地前。用脚背正面向前推拨球前进。 (2)教学方法: ①教师完整示范,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 ②教师分步进行示范,并详细讲解,重点强调全身动作协调,脚尖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强调蹬、摆、推、拨。 ③学生做无球的跑动模仿练习。注意全身协调放松,重心降低。 ④学生每人一球运球。运球前仔细回亿脚背正面运球重点。 ⑤学生进行脚背正面运球技术练习。 ⑥强调运球时尽量抬头,扩大视野。 ⑦教师集体、个别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⑧教师适时安排错误动作示范,使学生对正确动作加深理解。 ⑨教师安排学生自我总结,体会动作要领,总结规律。 (3)易犯错误: ①运球时,不是推拨球,而是捅球,球离身体过远,失去控制。 ②支撑脚离球过远,身体后仰;触球后,身体重心不能随球前移。 (4)纠正方法: ①多做原地运球练习,体会脚与球接触的感觉。 ②反复做无球跑动练习,提醒自己重心降低。 (5)练习方法: ①颠球练习。用单脚脚背正面颠球,或两脚交替颠球,体会脚与球接触的感觉。 ②学生按动作要领做无球跑动模仿练习。提配自己注意重心降低,身体放松。 ③走动中用单脚脚背正面运球。 ④慢跑中用单脚脚背正面运球。 ⑤走或慢跑中两脚交替脚背正面运球。 ⑥两脚交替做一步一触球练习。 ⑦直线运球。学生分成两组,各成一路纵队,相距20米对面站立。第一人运球到对面运球线前时,把球传给对面第一人。依次进行。 ⑧急停起动运球练习。学生直线运球,运动中突然用前脚掌将球踩住,然后用脚背正面运球,反复练习。 ⑨直线运球。快速直接运球,提醒抬头要看到场上情况
『玖』 足球教学分为哪几大类
足球技术教学可分为有球技术和无球技术两大类。
无球技术
起动:原地起动,活动中起动。
跑:快跑、冲刺跑、曲线跑、折线跑、侧身跑、插肩跑、后退跑。
急停:正面急停、转身急停。
转身;前转身、后转身。
假动作:无球假动作。
有球技术
踢球: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内侧、脚尖、脚用。
停球:脚内侧、脚底、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胸部、腹部、大腿、头部。
顶球:前额正面、前额侧面。
运球: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脚内侧。
抢截球:正面枪截球、合理冲撞抢截球、侧后铲球及断截球。
假动作:有球假动作。
掷界外球:原地掷球、助跑掷球。
守门员技术:准备姿势、移动、选位、接球、扑接球、击球、托球、掷球、踢球。
无球技术分析
无球技术,主要指各种不结合球的跑、跳、移动以及其他各种无球的行动。据统计,一个控制球能力很强的队员所能控制球的时间也只有两三分钟左右,扣除各种情况下的死球停止比赛的时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无球情况下的活动。因此无球技术掌握运用是否合理在整个比赛中具有重要意义。
1.起动
足球比赛中的起动,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突然快速起动,能为完成各项有球技术动作赢得时间优势。在紧逼、凶抢的严密防守中要不受到对方阻挠的去接应球,只有突然的快速起动,才有可能暂时甩掉对手,抢先插入空档去接到和处理球。在连续快速的传球配合中,防守队员只有突然快速起动,才有可能盯得住对手,去截获或破坏掉对手控制的球。因此,突然快速的起动是在短距离内超越对手或盯住对手,抢占有利位置的有效手段。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突然快速的起动也为尽快发挥速度的加速跑,提供最大冲力和动能。
足球比赛中的起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在静止中,有在慢跑中,有在跳起落地后,有在倒地爬起过程中,有在转身过程中,有在后退过程中等。但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起动,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身体重心低,直体快速前移。
②步频快、步幅小,快速有力后蹬。
③两臂配合两腿动作用力快速前后摆动。
④眼睛既要注意周围队员的位置变化,又要兼顾球的运动情况。有利于起动后的动作的衔接。
2.跑
跑是人们基本活动技能,在足球比赛中,只有掌握正确跑的技术并合理的运用各种方式的跑,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速度已成为现代足球运动的特点之一。而快速跑则是"足球速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型的足球比赛中,队员是随着球的移动及场上的变化情况下,在高速度的运动着,如进攻队员的摆脱接应拉出空档,占领有利位置等。队员堵截争抢,互相补位,紧逼盯人等,都需要快速跑动来完成。因此,跑已是足球运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无球技术之一。
跑的技术中主要动作是后蹬前摆。后蹬动作,首先以伸展髋关节开始,当身体重心射影线离开支撑点时,要迅速有力地伸展髋关节、膝关节,最后脚趾蹬离地面。在后蹬结束时,髋、膝、踝三关节要充分伸展。前摆是当支撑腿开始后蹬时,摆动腿以膝关节领先,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同侧髋随之前送,以带动身体前移,大小腿自然折叠以缩小摆幅,加快前摆速度,当大腿摆到最高点时,又开始积极下压,小腿随惯性向前摆动,用前脚掌自然而积极地着地,完成触地动作。同时上体适当前倾和两臂迅速有力地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协调快速用力的蹬摆,推动身体快速向前移动。
在足球比赛中,随着攻与守的不断变化,要求队员必须全面掌握慢跑,快跑,直线跑,曲线跑、折线跑及侧身跑,插肩跑,后退跑等无球技术。
(l)快速跑
快速跑是指跑的速度程度。跑的速度是由步幅和步频决定的。在保持一定步幅的条件下,加快步频是提高速度的重要途径。同样在保持一定步频的条件下,加大步幅也能够提高跑速。但是在足球比赛中由于所处的情况不同,要求跑动步幅、步频都要有变化,如在接近对手和球时及与对方争球的情况下,跑动步幅就要小一些,步频则要快一些,重心低一些,身体前倾角度要小,这样就能够比较容易的控制身体平衡,就可以及时地做出需要做的各种技术动作,并能随时调整改变动作和跑的方向,就有了较大的灵活性,以发挥自己的最大速度。特别是需要进行争抢、抢传、抢射等情况下,更需要加大步幅和加快步频;以争得刹那间的有利时机。
(2)曲线跑
曲线跑是为了绕过对方队员,接应来球,内切包抄,断抢来球,盯住对手时采取的跑动方法。曲线跑时,眼睛注视周围情况和球的发展,身体向内倾斜,内肩低于外肩,内侧膝稍外展,外侧膝稍内扣,以内侧脚的脚掌外侧和外侧脚的脚掌内侧用力蹬地。
(3)折线跑
拆线跑一般多是进攻队员为了摆脱对手或穿越密集防守时采用的一种跑动方法。
折线跑时,眼睛要注视自己前面的左、右空档,由一个方向突然折向另一个方向时,上体和头部要突然向预定方向扭转、倾斜,身体重心也迅速移到这一侧,同时异侧脚用力蹬地。
(4)侧身跑
侧身跑是为了便于观察场上情况,随时准备参与攻守的具体配合时采用的调整位置的跑动方法。
侧身跑时,上体稍转向有球的一侧,脚尖对着跑动方向,眼睛随时注视球的发展和周围攻守双方队员的位置、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参加具体的配合或采取个人行动。
(5)插肩跑
插肩跑是为了限制处在与自己并肩跑的对手的跑动速度,进行争抢位置或争夺球时采用的方法。
插肩跑是当与对手并肩靠拢跑动时,把同对手接触的一侧肩突然向前探出,同时上体随之斜插入对手与自己同侧的胸前,同时同侧臂几乎停止摆动,以限制对手跑动的速度。
(6)后退跑
后退跑一般是在以少防多时,为了延缓对方的推进速度,伺机进行争抢或是当对方队员处在威胁着本方球门的情况下,为了盯住对手,限制其活动,常用后退跑。
后退跑时,重心稍下降并后移,使身体稍后倾。步幅要小,步频要快,脚蹬地后必须离开地面,但不要高抬,两臂稍张开自然摆动维持身体平衡,眼睛注视球的方位,对方队员的位置和活动情况,以及同队队员回防等情况,以便确定自己的下一个动作。
3.急停和转身
比赛中进攻和防守的不断变换和球的位置也随时变化。为了甩掉对手或不被对手甩掉,需要队员有时在高速度的奔跑中突然停止跑动及突然停止跑动后立即转身或原地转身改变移动方向。
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急停和转身动作可分正面急停、转身急停、前转身和后转身。
(1)正面急停
急停时,身体重心下降并快速后移,上体稍前屈,一脚向前迈出并以脚全掌着地用力前蹬,使上体成后倾,制动身体前冲,另一腿微屈稍后开立支撑身体的平衡,停止跑动。
(2)转身急停
转身急停时,重心下降,上体稍前屈并快速向转身方向扭转、倾斜,重心移向转身方向的同侧腿屈膝外转,脚掌外侧蹬地,脚尖指向转身方向,异侧腿迅速前迈。脚掌内侧积极着地蹬地,使整个身体成内倾,制动身体前冲,停止跑动。
(3)前转身
转身时,两膝微屈,重心移向转身方向的同侧脚,上体向转身方向倾斜,扭转和异侧脚前脚掌用力蹬地的同时,身体快速转动,蹬地脚随之上步。
(4)后转身
转身时,转身方向的异侧脚蹬地,重心后移,在身体开始向后转动的同时,另一脚抬起外转并向后迈出,脚尖向后,身体转向后方。
4.身体假动作
在比赛中,为了摆脱对手的紧逼或为了抢夺对手控制的球,常用快速而逼真的身体虚晃动作,使对手产生错误的判断,导致作出错误的行动或动作,而达到自己的预定目的。
逼真地假动作,会使对手产生相应的反应。当对手做出相应的反应时,由假变真的动作必须做得突然迅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快速虚晃中自如控制自己身体重心的移动,是顺利完成假动作的关键因素。
总之,无球技术是足球技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练习时,既要正确理解动作的要领,又要结合必要专项身体素质和有球技术练习,以及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方能全面掌握无球技术。
有球技术分析
有球技术是在快速的激烈对抗的条件下准确完成技术动作的关键部分,是足球技术的重要内容。
1.踢球
踢球是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的某一部位把球踢向预定的目的地。因此,各种踢球的动作总是与有目的地行动相连接,形成完整的用不同脚法踢球的技术动作。
踢球是足球运动中最主要和运用最多的一项基本技术,一场比赛,每个队一般要传球350~500次左右,比赛双力平均每5~7秒钟就有一次传踢球。比赛中,踢球主要用于传球和射门,是组织进攻与防守的主要手段。运动员踢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传球、射门和组成战术的效果。因此,运动员踢球技术掌握的如何,对球队运动技术水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l)踢球动作结构分析
踢球的方法多种多样,动作要领也有所不同,但是每种踢球方法都是由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的摆动、脚触球和踢球的随球动作组成。正是这五个环节组成踢球动作完整结构。下面以脚背正面踢定位球为例。对踢球的全过程进行结构分析。
脚背正面踢球是指用脚的第一、二、三、四跖骨体及跖骨底部分,即脚背的正中部分。当足跖骨屈并稍外翻时,形成一个较大的平面就是一般所指的脚背正面,用这一部分去击球即称脚正面踢球。
①助跑:助跑是指准备踢球前的几步跑动,是踢球全过程的第一个组成部分。
作用:助跑的主要作用在于调整人与球的方向、距离,便于摆动腿更好地发力,增加击球的力量,助跑的最后一步要稍大,以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和使踢球腿增加摆腿幅度与速度,同时制动身体的前冲。
动作过程与要求:首先是判断好距离。助跑的方向与击球方向应一致,成直线跑。
动作要放松自然,步幅均匀,整个助跑是加速度过程,特别是最后两步必须积极快速,为了加大踢球腿的摆幅和摆速,要求助跑的最后一步要稍大。支持脚的跨步选位落点要准确。踢球前不但要获得一定的前冲力,而且为了使身体在踢球时避免过早前冲和减少前踏的角度,最后一步要用跨步,支持脚落地时必须积极着地。
容易产生的错误:初学者步点判断不好,最后一步支撑脚落点不准。另外助跑速度掌握不好,容易过快前冲影响摆腿,或没有加速,这样都会影响正确的踢球动作。
②支撑脚站位:助跑最后的着地脚所处的位置,就是踢球时的支撑脚站位。
作用:支撑脚站位是运动员踢球时身体重心的稳定支柱,只有稳定的支撑身体重心,踢球腿的摆动有牢固的着力点才会发挥最大的摆速。因此,支撑脚在踢球过程中既起到支撑身体重心作用又起到保持身体平衡作用。
动作过程与要求: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脚要踏在球的前后轴线的平行线上,脚距球的距离大约在10~15厘米,脚尖正对击球方向。随着身体前移,支撑脚成滚动式地由脚跟过渡到脚前掌。膝关节随之微屈,膝关节的夹角在135°~150°。其作用:
首先减少直腿支撑时造成对膝关节的挤压和撞击,使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股直肌等分别承受一部分由制动作用所带来的冲力。其次是减少制动。如果直腿支撑必然造成比较大的反作用力,由于膝关节微屈起到缓冲作用,这样就可以减少支撑时地面的反作用力。起到减少制动作用。
容易产生的错误:初学者支撑脚落地不准,容易出现以下三种错误:第一,支撑脚落地点靠前,造成不能充分加速摆腿,小腿刚开始加速即踢到球的后上方,造成击球点用力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出球方向不是向前,而是向前下方。第二,支撑脚落地靠后,此时小腿摆动已超过身体重心,使身体重心落在后面,造成臀部下坐上体后仰,脚击球点在球的后下方;造成出球方向偏高。第三,支撑脚距球的一侧较远或较近,也就是脚与球的距离小于10厘米或大于15厘米,这样都破坏了根据人体结构特点所需要的合理位置。造成击球点不是球的后中部,而是偏左或偏右。
③踢球腿的摆动:踢球腿的摆动是在支撑脚向前跨步与助跑最后一步蹬离地面时,顺势向后摆起在支撑脚着地同时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的动作。
作用:踢球腿的摆动是击球力量的主要来源,踢球腿的摆速与摆幅的大小直接影响击球力量。根据力学原理: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线速度的大小。因此,要加大击球的力量。必须要加快腿的摆速,特别是小腿的急速前摆。
动作过程与要求:踢球腿的摆动可分成自然后摆和加速前摆两个阶段。
自然后摆阶段;随着支撑脚着地的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自然后摆,小腿自然向后弯曲,踝关节放松。
加速前摆阶段。当大腿后摆小腿自然向后弯曲时,使骼腰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等被极度拉长后,开始功能性收缩,这样使踢球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当大腿带动小腿前摆时,除了以上肌肉用力收缩外,包绕膑骨的肌腱和韧带一张一缩,使腿的摆动速度急速加快。这就是小腿要以爆发式加速,以产生最大速度击球。该阶段是决定台球力量与准确性的关键阶段。
容易产生的错误:第一,后摆腿动作应与支撑脚落地同时进行,初学者有时容易造成支撑脚踏地后,才开始后摆,这样做使一个连贯完整的动作截然分离,破坏了动作的连续协调性。第二,大腿前摆时,小腿未做爆发式加速,或过早加速,造成直腿踢球的错误动作。第三,摆腿时应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垂直摆动,由于支撑脚脚尖未对准出球方向,造成摆腿方向不正。
④脚触球:脚触球包括脚的部位和球的部位及击球的刹那踝关节紧张的动作。
作用:脚触球是决定击球方向准确和力量大小的关键,整个身体力量与协调性(肌肉的放松与紧张)都集中体现在击球的瞬间使球由静止状态急速飞出。
动作过程与要求:第一,当小腿加速前摆时,拇趾长肌紧张扣紧足踝使脚面绷直,以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击球时的作用力是通过球的中轴线沿着直线向前(踢弧线球例外)。第二,根据力学物体弹性碰撞原理,产生力的大小与碰撞时间成反比,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差成正比。因此,要想使击球力量大、又准确,必须缩短腿与球接触时间,即要加快摆腿速度与加强脚面的硬度,也就是常用的术语"快速摆腿,绷直脚面。"第三,击球时身体髋关节必须处在球的垂直上方,这是脚触球的最理想时机,因为如果髋关节不在垂直上方,而在垂直线的前上方,那么小腿就不能充分快速前摆。如果髋关节落在球的垂直线后上方,这时大腿的前摆已经完成,小腿已开始向上摆,造成击球偏高。
容易产生的错误:第一,击球的一瞬间,足踝一定要紧。因为扣紧足踝既可以控制出球方向,又可以增加脚面硬度加大击球力量,足踝未扣紧造成出球无力。第二,击球时支撑脚靠前或靠后,造成髋关节不在球的垂直上方,使脚不能击球的后中部,而是后上部或下部,影响击球效果。第三,击球点偏左或偏右(踢弧线球例外)造成作用力的方向向左或向右,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击球点在球的左后侧,作用力通过球心向左前方运行。击球点在球的左后侧作用力通过球心向右前方运行。
⑤踢球后的随前动作:踢球后的随前动作是指踢球脚与球接触时踢球腿仍以触球时的同样摆动速度继续前摆和送髋的动作。
作用:缓和因踢球腿的急速前摆而产生的前冲惯性,以维持身体平衡,同时可增大出球力量与衔接下一个动作。
动作过程和要求:当脚击球后,由于惯性作用,摆动腿应随球继续前摆,身体重心顺势前移,踢球腿的异侧手臂自然向前摆,同侧手臂用力后摆,以维持身体平衡,同时便于衔接下一个动作。
容易产生的错误:第一,有意识的急速停止小腿前摆,影响出球力量。第二,身体未随摆动腿前移,影响衔接下一个动作。
(2)踢球的方法
踢球主要有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还有脚尖踢球和脚跟踢球。
①脚内侧踢球:它是用脚内侧的跖趾关节、舟骨和跟骨所构成的三角部位接触球的一种踢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