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白鲸教案

白鲸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8 02:06:32

❶ 如何进行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其实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和发展。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写东西就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程度时,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作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厚积而后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而我们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积累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穿插阅读教学 ?
我们又应如何利用语文课文,寻找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点,很好地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阅读教学方面
1、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
2、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想想、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那些语句。文章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这些都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来。
3、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个性,通过概括是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又是为今后的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
4、积累内化训练。课文讲完以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读或背诵,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句、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5、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说说自己在写同类文章时,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是阅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步读写知识迁移的一个起点。 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学生如何应用。
就拿《海燕》这篇经典的散文诗来说吧,文章里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句子可以让我们学生积累并仿写,还有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认真体会,慢慢消化,通过对一些字词以及语句的理解,从而理解整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写作教学方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指导是写作的钥匙,在学生写作前,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如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观察,用人物自己的动作、语言展示人物性格;写动物要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等等。通过观察,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只有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感人。
1、组织材料。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要求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才新颖而又有说服力,哪些材料需详写,那些需略写,都让学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然后说出来,让大家评说选材有没有说服力,帮助不切题的那些同学重新选材。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知道写文章时,要围绕中心认真选材,避免离题。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写出来的文章也没有吸引力,于是要从说话训练做起。上课时,给学生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让学生复述课文,在复述中得到感受,得到新知,还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说。天天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注重作文的讲评。
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然后在讲评作文时同学互评互改,最后拿出一篇典型文章同学生一同修改,使学生的文章在字、词、句、段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提高习作质量。
再拿《海燕》这篇课文来说吧,作为学生就应该把它当作一篇范文来学习,去分析体会并思考作者高尔基当时是怎样来构思这文章的,要不断去揣摩,这样写作水平才能提高。
三、在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方面:
1、在阅读中激活写作的灵感
一篇意境优美、语言优秀的经典文本,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读好了这篇经典范例,感悟了文本生动的语句、详实的内容、丰富的情感、领悟了作者匠心独运的素材整合和表达方法、感悟了词句的表达效果,对学生是一种成功的美的熏陶与享受,能瞬间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萌生了学生创作的欲望,有了自己也想写上几段的动机。学生一但有了这样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灵感,定能写出内容充实、具体、生动的作文。
2、仿写练习。
鼓励学生仿写是帮助学生强化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表达手法的有效手段。比如学习完说明文,学生感受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时,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在习作中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不同种类的鲸,如白鲸、蓝鲸等。在介绍中鼓励学生也能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这样的训练,使习作训练真正达到效果。
3、加强复述文本的训练
在阅读感悟中,学生把对文本感悟的内容,清楚、明白、连贯地复述下来,能使学生积累词汇、积累语言、激发创作灵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感人、情感浓郁、语言优美、故事性强的文本,抓住这些文本,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复述、补叙复述、概括复述,从量变到质变,逐渐掌握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掌握运用词句表达效果的方法,以指导自己作文。
4、加强读写训练
教师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根据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作者使用语言的表达效果。现在的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可抓住机会让学生模仿范例的某些特点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在作文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5、抓住文中空白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引领学生发现空白,填补空白,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核,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可以说,“补白”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独特的视野,是文本解读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补白”式文本解读能给学生打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6、加强做读书笔记
尤其是课外阅读,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无论是提纲、摘录,还是读后感,都积累了作文语言、作文素材和作文素材整合的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把读书笔记积累在一起。再与记日记相结合。建立开放式的作文素材库,促使学生阅读和作文双丰收。
还是拿《海燕》来说吧,既然它的语言,语句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写作手法又是那么灵活,那么它就是我们学习的一篇佳作,我们应把阅读这文章与我们平时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应该把这篇文章中一些好的修辞、语言、写作方法及技巧用到我们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去,这样我们的阅读能力慢慢增强了,而我们的写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同等视之,不可偏指,方能使学生读写能力稳步提高。阅读与写作教学对于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可谓任重道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学习、用心思考,虚心地向各位老师学习,争取能在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从而使学生在语文成绩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❷ 陈国华的研究项目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学习词典的研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2002-2005)。
《中国学生中级英语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资助。
《中文详注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
《汉译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
著 作(1997-)
2002, “《老子》的版本与英译”《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4卷第6期。
2002,“导读” ,载于Jean Aitchison, The Seeds of Speech: Language origin and evolution(言语的萌发:语言起源与进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与金福芬合写),《清华大学学报》,第17卷增1期。
2001,“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 (与陈辉合写),《当代语言学》第3卷第3期。
2000,“《红楼梦》和《石头记》:版本和英译名”,《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2卷第6期。
2000,“导读”,载于D. Biber,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英语史:从古代英语到标准英语》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2卷第5期。
2000,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ncessive marker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in Pathways of Change: 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lish (Studies in Language Companion Series), ed. by Olga Fischer, Anette Rosenbach and Dieter Stei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The degrammaticalization of addressee-satisfaction conditional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in Advances i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 by Jacek Fisiak and Marcin Krygier.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8,“The Stage as a Mirror”, 载于顾曰国主编 English Through Literature: Help Yourself to a BA Course Series( 《文学阅读与欣赏:“专升本”高级英语自学系列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王佐良先生的彭斯翻译”,《外国文学》第2期。
1997, “普遍唯理语法与《马氏文通》”,《国外语言学》第3期。
1997,“论莎剧重译(上)”,《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1997,“论莎剧重译(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翻 译(1997-)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2001,《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报告》(中英对照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陈国华主译,无个人署名)。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Laurence MacPhee,《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Herman Melville’s Moby Dick), 王克非、白济民、陈国华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审 校(1997-)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徐萍萍(主编),《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主编),《中国小学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主编),《中国初中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Aderson, R.G.W., 《大英博物馆》,Atlas Translators 译,陈国华审校。伦敦:大英博物馆出版社,1998

❸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蓝鲸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蓝鲸亦称“剃刀鲸”,是地球上最大与最重的动物,属于哺乳纲、鲸目、鲤鲸科。分布广泛,从北极到南极的海洋中都有。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 目前已知蓝鲸至少有三个亚种: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栖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称侏儒蓝鲸)。在印度洋发现的B. m. indica则可能是另一个亚种。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

中文学名: 蓝鲸
拉丁学名: Blue whale
别称: 剃刀鲸
二名法: Balaenoptera muscul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哺乳纲(Mammalia)
亚纲: 真兽亚纲(Eutheria)
目: 鲸目(Cetacea)
亚目: 须鲸亚目
科: 鳁鲸科(Balaenopteridae)
属: 鳁鲸属(Balaenoptera)
种: 蓝鲸
亚种: 南蓝鲸、北蓝鲸、小蓝鲸
分布区域: 北极到南极的海洋

目录

基本资料
分类
生物分布
体态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情况
捕食特征
蓝鲸发声
种群和捕鲸
趣味阅读
罕见的交通事故
其他威胁基本资料
分类
生物分布
体态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情况
捕食特征
蓝鲸发声
种群和捕鲸趣味阅读罕见的交通事故其他威胁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蓝鲸被认为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体型最大的动物,体长可达33米,重达160吨。 20世纪初,在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海域中,蓝鲸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在超过40年后,捕鲸者的猎杀使它们几乎灭绝。直到国际社会在1966年开始保护蓝鲸后,蓝鲸的数量才逐渐上升。一份2002年报告估计目前世界上蓝鲸的数量在5,000至12,000只之间,并分布在至少5个族群中。最近对于侏儒蓝鲸的研究显示这个数字可能是低估了实际的数量。在捕鲸活动开始前,蓝鲸最大的族群是在南极海域,估计大约有239,000只(范围介于202,000与311,000之间)。目前在东北太平洋、南极海与印度洋的数量已经比以前要减少非常多(大约各只有2,000只)。在北大西洋则有2个更大的集团,在南半球至少也有2个集团。 栖息地:北极到南极的海洋中,南极附近海域较多。
蓝鲸图片集萃(18张)食性:主要以磷虾为食,也吞食一些桡足类等甲壳类浮游动物 特征习性:成群的习性不很显著 怀孕期:12个月
编辑本段分类
蓝鲸是须鲸科目的其中一个物种,这个科的成员还包括大翅鲸、座头鲸、塞鲸、布氏鲸与小须鲸。须鲸科被认为早在渐新世中期就和须鲸亚目的其他科分离。但是对于须鲸科的成员何时彼此分离演化还是未知的。蓝鲸通常被归类在须鲸属的其中之一,虽然有学者将它归类在另一个单型属-蓝鲸属(Sibbals)中,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并没有被其他学者接受。DNA序列分析显示,蓝鲸比其属中的其他物种在种系上更接近座头鲸和灰鲸。如果进一步的测试可以证实这种关系的话,将有把须鲸重分类的必要。 蓝鲸是鳁鲸属七个物种中的一种。但是DNA测序分析表明,蓝鲸比其属中的其它物种在种系上更接近驼背鲸和灰鲸。关于蓝鲸/鳍鲸杂交的成年后代至少有11项文献记载。目前也已知有蓝鲸与大翅鲸之间的杂交种。阿伦逊和格尔伯格(1983年)认为蓝鲸和鳍鲸的差别类似于人类和大猩猩的差别。普遍认为鳁鲸科早在渐新世中期就和须鲸亚目的其他科分离。但是不知何时这些科的成员彼此分离。 与蓝鲸相关的动物种系树一些权威把该物种分为三个亚种:B. m. musculus,包括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种群;B. m. intermedia,包括南大洋的种群;B. m. brevica
蓝鲸图片欣赏(20张)uda (也称侏儒蓝鲸),包括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种群。更早的权威把把印度洋种群单独列为一个亚种称B. m. indica。但和其他三个亚种不同的是,最后一个亚类的名称并未出现在濒危物种红色列表上。目前两种分类方法仍旧受到一些科学家的置疑;遗传分析却表明只有两种亚种。 蓝鲸的物种名称musculus来自于拉丁语,有“强健”的意思, 但也可以翻译为“小老鼠”。林奈在1758年的开创性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完成了该种类的命名,他可能知道这一点,然后幽默地使用了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双关语。蓝鲸在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记》中被称为硫磺底(Sulphur-bottom),因为矽藻附着在蓝鲸的皮肤上,使得它们的下侧呈现橘棕色或淡黄色,因此其也称为磺底鲸。其他常见的名称还有西巴德鲸、塞巴氏须鲸(Sibbald's Rorqual,由罗伯特·西巴德所命名),大蓝鲸(Great Blue Whale)与大北须鲸、巨北须鲸(Great Northern Rorqual),不过近几十年来这些名称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目前权威专家将蓝鲸分类成3或4个亚种:北蓝鲸包括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的族群、生活在南极海的南蓝鲸、在印度洋与南太平洋被发现的侏儒蓝鲸与一个仍有疑问的亚种:大印度蓝鲸,它们也是在印度洋被发现的,尽管之前这个亚种被怀疑可能就是侏儒蓝鲸。
编辑本段生物分布
世界性分布,以南极海域数量为最多,主要是水温5~20℃的温带和寒带冷水域,有少数鲸曾来游于黄海和台湾海域。蓝鲸是最重要经济种之一,脂肪量多。国际上规定用蓝鲸产油量作换算单位,即1蓝鲸=2长须鲸=2.5座头鲸=6大须鲸。从现代捕鲸开始的年代起,就对蓝鲸竞相滥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杀蓝鲸近3万头。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蓝鲸为禁捕的保护对象。未开发前蓝鲸至少有20多万头,现在估计最多有13000头。根据国际捕鲸委员会1989年发表的统计报告说,蓝鲸现在只有200~453头幸存者。这是根据在南半球经过8年的调查得出的,已经濒临灭绝。 禁止捕鲸以来,全球蓝鲸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大概3000-4000头。从受胁物种红色列表创立开始,蓝鲸就已经被列为红色列表上的濒危物种。位于太平洋东北部的蓝鲸种群是最大的,由大约2000个体组成,集中在阿拉斯加到哥斯达黎加之间,但在夏季常见于加利福尼亚。这个种群是长期以后蓝鲸数量回升的希望。有些时候他们会漂泊到太平洋西北部;曾有记载出现在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端之间。 南大洋蓝鲸种群的数量在750-1200头之间,该种群迁移的方式还没良好理解。它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区别于斯里兰卡东北沿海时常出现不确定数目的种群。南大洋种群的一部分蓝鲸接近南太平洋的东海岸。在智利,人们发现了蓝鲸聚集于智鲁岛沿岸觅食,因此智利鲸类保护中心,在智利海军的支持下,对其进行广泛的研究和保护。 在北大西洋生活着两个蓝鲸种群。第一个位于格陵兰,纽芬兰,新斯科舍和圣劳伦斯湾。估计有500头左右。第二个更靠东,春季出现在亚述尔群岛,而七八月份则出现在冰岛;据推测鲸群沿大西洋中脊在这两个火山岛之间活动。除了冰岛,虽然及其少见,蓝鲸还出现在更远的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科学家不清楚这些蓝鲸在哪里过冬。整个北大西洋的种群数量在600-1500之间。 人类对蓝鲸种群的恢复造成威胁,多氯联二苯化学品会在蓝鲸血液内聚集,导致蓝鲸中毒和夭折,同时日益增加的海洋运输造成的噪音(the noise pollution),掩盖了蓝鲸的声音,导致蓝鲸很难找到配偶。
编辑本段体态特征
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非洲象体重的30倍左右。蓝鲸平均长度约26米,最高纪录为33.5米左右。雌鲸大于雄鲸,南蓝鲸大于北蓝鲸。上面观,吻宽而平。蓝鲸背鳍小,高约0.4m,位体后1/4处。鳍肢较小,其长占体长的15%。尾鳍宽为体长的1/3至1/4,后缘直线形。蜇沟55~88条,最长者达于脐。每侧须板270~395枚。体背深苍灰蓝,腹面稍淡,口部和须黑色。 蓝鲸和其他种类的鲸不同,其他种类显得矮壮,而蓝鲸则身体长椎状,看起来像被拉长。头平呈U型,从上嘴唇到背部气孔有明显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鲸须板密集,大约300个鲸须板(大概1米长)悬于上颚,深入口中约半米。60-90个凹槽(称为腹褶)沿喉部平行于身体。这些皱褶用于大量吞食后排出海水(参见“捕食”一节)。 蓝鲸背鳍小,只有在下潜过程中短暂可见。背鳍的形状因个体而不同;有些仅有一个刚好可见的隆起,而其他的鳍则非常醒目,为镰型。背鳍大概位于身体长度的四分之三处。当要浮出水面呼吸时,蓝鲸将肩部和气孔区域升出水面,升出水面的程度比其他的大型鲸类(如鳍鲸和鲳鲸)要大得多。这经常可作为识别海洋物种的有用线索。 当呼吸时,如果风平浪静,蓝鲸喷出的一道壮观的垂直水柱(可达12米,一般为9米)在几千米外都可以看到。蓝鲸的肺容量为5,000升。 蓝鲸的鳍肢长3-4米。上方为灰色,窄边白色。下方全白。头部和尾鳍一般为灰色。但是背部,有时还有鳍肢通常是杂色的。杂色的程度因个体而有明显不同。有些可能全身都是灰色,而其他的则是深蓝,灰色和深蓝色相当程度的混合在一起(grey-blue)。 蓝鲸和其他鲸交互时冲刺速度可达50km/h(30mph),但通常的游速为20km/h(12mph)。当进食时,速度降到5km/h(3 mph)。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蓝鲸当下潜时会抬起他们的尾鳍,其他的大部分蓝鲸则不会。 蓝鲸是地球上目前的最大的动物,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曾生活在地面上的最大恐龙—长臂龙体重的2倍多。蓝鲸也是曾在地面上生活过的最大动物,来自恐龙时代所知的最大的生物是中生代的阿根廷龙,阿根廷龙估计有90吨(100短吨)。最大的蓝鲸有多重还不确定。大部分的数据取自20世纪上半叶南极海域捕杀的蓝鲸,数据由并不精通标准动物测量方法的捕鲸人测得。有记载的最长的鲸为两头雌性,分别为33.6米(110英尺3英寸)和33.3米(109英尺3英寸)。但是这些测量的可靠性存在争议。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NMML)的科学家测量到的最长的鲸长度为29.9米(98英尺),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辆双层公共汽车一样长。 蓝鲸的头非常大,舌头上能站50个人。它的心脏和小汽车一样大。婴儿可以爬过它的动脉,刚生下的蓝鲸幼崽比一头成年象还要重。在其生命的头七个月,幼鲸每天要喝400升(100升美国加仑)母乳。幼鲸的生长速度很快,体重每24小时增加90公斤(200磅)。 由于蓝鲸巨大的体积,我们不能直接称它的体重。大部分被捕杀的蓝鲸都不是整头上称的,捕鲸人在称重之前将其切成合适的大小。因为血液和其它体液丧失,这种方式低估了蓝鲸的体重。即使这样,有记载27米(88英尺6英寸)长的鲸重达150-170吨(160-190短吨)。NMML的科学家相信30米(98英尺)长的鲸估计会超过180吨(200短吨)。目前NMML科学家精确测量过的最大的蓝鲸重达177吨(197短吨)。 雌大于雄,南蓝鲸大于北蓝鲸。上面观,吻宽而平。背鳍小,高约0.4m,位体后1/4处。鳍肢较小,其长占体长的15%。尾鳍宽为体长的1/3至1/4,后缘直线形。蜇沟55~88条,最长者达于脐。每侧须板270~395枚。体背深苍灰蓝,腹面稍淡,口部和须黑色。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蓝鲸以浮游生物为食,主食磷虾(krill)。一头蓝鲸每天消耗2~4t食物。 蓝鲸
摄食时游速2~6km/h,洄游中5~33km,被迫逐时最大20~48km。一般进行10~20次小潜水后接一次深潜水,浅潜水间隔12~20秒,深潜水可持续10~30分钟。喷出雾柱狭而直,高6~12m。蓝鲸大约10岁性成熟,北蓝鲸于秋末冬初产仔和交配,南半球是在南方的冬季交尾,7月是高峰期。繁殖期南北半球相差半年。孕期10~11个月,仔鲸长6~7m,重约6吨。哺乳期半年,断奶时长可达16m。对最高年龄的估计从30年到80~90年不等。鲸会通过叫来求偶。
编辑本段繁殖情况
蓝鲸大都在冬季繁殖。母鲸怀胎一年后才生小鲸。刚产下的幼鲸体长就有7.5米左右,重约6吨,经过24小时的喂奶,它的体重就能增加100公斤左右,平均每分钟增加约75克。幼鲸经过7个月的哺乳后,体重可达到23吨左右,体长约16米,并开始学着张嘴吞食各种浮游生物。小蓝鲸要5岁才算成年。
编辑本段捕食特征
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蓝鲸所吃的这类浮游生物因海洋区域不同而属不同的物种。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虾,Thysanoessa raschii, Thysanoessa inermis和Thysanoessa longicaudata是蓝鲸的主要食物。在北太平洋Euphausia pacficia, Thysanoessa inermis, Thysanoessa longipes, Thysanoessa spinifera和Nyctiphanes symplex是主要食物;而在南极,南极磷虾,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 和Euphausia vallentni是蓝鲸的主要食物。 蓝鲸
蓝鲸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虾群,这意味着蓝鲸白天需要在深水(超过100米)觅食,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觅食过程中蓝鲸的潜水时间为一般为10分钟。潜水20分钟并不稀奇,最长的潜水时间记录是36分钟(西尔斯,1998年)。蓝鲸捕食的过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虾,同时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后挤压腹腔和舌头,将海水经鲸须板挤出。当口中海水排出干净后,蓝鲸吞下剩下的不能穿过鲸须板的磷虾。 蓝鲸在秋后开始交配,一直持续到冬末。我们对交配行为和繁殖地还一无所知。雌性2-3年产一次崽,经过10-12个月妊娠期后一般在冬初产崽。幼鲸重约2吨半,长约7米。约6个月后幼鲸断奶,此时幼鲸的长度已经翻了一倍。蓝鲸一般8-10岁性成熟,此时雄鲸长度至少20米(南半球更长)。雌性相对体型更大,约5岁性成熟,此时长约21米。 科学家估计蓝鲸的寿命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但是由于个体记录无法回溯到捕鲸时代,所以要确定鲸的确切寿命还要经过很多年。单一个体最长记录的研究是34年,在东北太平洋(西尔斯1998年报告)。蓝鲸的天敌是逆戟鲸。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调查发现25%的成年蓝鲸都有逆戟鲸攻击留下的伤痕。但是攻击造成的死亡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蓝鲸搁浅并不多见,由于其特殊的群体结构,因此从来没听过蓝鲸群体搁浅。但是当搁浅确实发生时,会倍受关注。1920年一头蓝鲸在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路易斯岛海滩搁浅,它的头部被捕鲸人射中,但鱼叉没有爆炸。和其他动物一样,蓝鲸本能地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呼吸,搁浅可以让它不至于溺死,路易斯岛上两根立在大道边的鲸。
编辑本段蓝鲸发声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声的动物。卡明斯和汤普森(1971年)及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表示,通过距离蓝鲸1米参考压力一毫帕的测量,估算蓝鲸的声音在源头处可以达到155-188分贝。即使考虑到水和空气的不同的阻抗,不同的标准参考压力,空气中的等价声音范围仍有89-122分贝。作为比较,风钻的声音大约100分贝。但人类可能无法体会到蓝鲸是声音最大的动物。所有的蓝鲸种群发声的基频在10-40赫兹,而人类能够察觉的最低频率是20赫兹。蓝鲸的声音持续时间为10-30秒钟。有记录斯里兰卡海岸外蓝鲸的声音重复唱4个音符的“歌”,每次持续两分钟,使人想起驼背鲸之歌。研究者认为,因为这种现象没在其它种群中看到,它可能为B. m. brevicauda(侏儒)亚种独有。 蓝鲸
科学家并不知道蓝鲸为什么要发声,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几个原因: 1.保持个体间的距离 2.同类和个体识别 3.环境信息传递(例如觅食,警告,求偶) 4.保持群体联系(例如雌性和雄性间的交流) 5.地貌特征定位 6.食物定位 (从2002年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生物意见书论文改编) 蓝鲸歌声为何越发深沉 上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认为将大量扩音器放入世界上的海洋记录蓝鲸的歌声将是一个非常酷的做法。40年之后,一些已对蓝鲸歌唱研究了40年之久的人得出了一个奇怪的发现,世界上每一头蓝鲸的歌声每一年均变得越发深沉。但对于其中的原因,他们并不清楚。 尽管语言或者所在地存在差异,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每一年的说话速度均变得越发缓慢,越来越像詹姆斯·厄尔·琼斯。这种变缓幅度很小,每年只减少不到一个赫兹,但整个趋势却较为稳定并且具有持续性。 从全球气候变暖到噪音污染不断加剧,人们认为很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但全球变暖对海洋造成的影响并不能解释通,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水酸性和密度的变化上,蓝鲸发出的声音并不会因此发生较大变化。 相比之下,噪音污染可能是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读者不妨想象一下,在人头攒动的酒吧,我们只能提高声调才能引起服务生的注意。假设蓝鲸无法接受高音调的叫声,这也并不意味着生活在这颗被诅咒的星球上每一个海洋的每一头蓝鲸同时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它们的行为,并且是在长达40年内。
编辑本段种群和捕鲸
蓝鲸不容易捕杀和保存。蓝鲸的速度和力量意味着它们通常不是早期捕鲸人的目标,他们选择捕杀抹香鲸和露脊鲸。当这两种鲸数量减少后,捕鲸人选择捕杀须鲸的数量增加,包括蓝鲸。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专门设计捕捉大型鲸鱼的鱼叉装配了他的轮船。虽然最初很麻烦,但这种方法很快流行起来,19世纪末,北大西洋的蓝鲸数量开始减少。 由于蓝鲸的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可以做肥皂,鞋油等。因此蓝鲸遭到了捕鲸人的大量捕杀。 蓝鲸的捕杀量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到1925年,美国,英国和日本跟随挪威,加入了捕杀蓝鲸的行列,他们用“捕鲸船”捕杀后将蓝鲸升到巨大的“工厂船”进行处理。1930年,41艘船共宰杀了28325头蓝鲸。二战末期,蓝鲸种群已接近灭亡,1946年首次引入了国际鲸鱼交易配额限制。这些配额是无效的,因为约定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物种的区别。数量稀有的物种可以和数量较多的品种进行相等程度的捕杀。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1960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禁止捕杀蓝鲸,此时已有350000头蓝鲸被杀,全世界的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目前,世界只生存着不到50头的蓝鲸。
编辑本段趣味阅读
蓝鲸不但是目前最大的鲸类,也是现存最大的动物,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哺乳动物。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000-200,1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所幸的是,由于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自己的体重,另外庞大的身躯还有助于保持恒定的体温。蓝鲸全身体表均呈淡蓝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细碎斑纹,胸部有白色的斑点,褶沟在20条以上,腹部也布满褶皱,长达脐部,并带有赭石色的黄斑。雌兽在生殖孔两侧有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头相对较小而扁平,有2个喷气孔,位于头的顶上,吻宽,口大,嘴里没有牙齿,上颌宽,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须板,每侧多达300-400枚,长90-110厘米,宽50-60厘米。在耳膜内每年都积存有很多蜡,根据蜡的厚度,可以判断它的年龄。在它的上颌部还有一块白色的胼胝,曾经是生长毛发的地方,后来,毛发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块疣状的赘生物,成了寄生虫的滋生地。由于这块胼胝在每个个体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着不同形状的“帽子”,所以可以据此区分不同的个体。背鳍特别短小,其长度不及体长的1.5%,鳍肢也不算太长,约为4米左右,具4趾,其后缘没有波浪状的缺刻,尾巴宽阔而平扁。整个身体呈流线形,看起来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称为“剃刀鲸”。 蓝鲸的身躯是如此的巨大,以致于一条舌头就有2000千克,头骨有3000千克,肝脏有1000千克,心脏有500千克,血液循环量达8000千克,雄兽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肠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装下一个小孩,脏壁厚达60多厘米,雄兽的阴茎长达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惊人,所发出的功率约为1500-1700马力,堪称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蓝鲸分布于从南极到北极之间的南北两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极附近的海洋中数量较多,但热带水域较为少见。在我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包括台湾南部及西南部水域。尽管体型巨大,平时行动缓慢,常常静止不动,却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灵活地摆动,既是前进的动力,也起着舵的作用,前进的时速高达28公里。 蓝鲸栖息的海湾大多由陆地的河水中冲入了极为丰富的有机质,使水质十分肥沃,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来了身体闪耀着钻蓝色光芒的大群磷虾。不可思议的是,蓝鲸这种超大型的动物竟然就是以鳞虾这种微小的动物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个,第一胃为食道部分膨大而变成的,所以胃口极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虾约200万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就会有饥饿的感觉。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嘴巴上的两排板状的须像筛子一样,肚子里还有很多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的褶皱,能扩大又能缩小,这样它就可以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然后嘴巴一闭,使海水从须缝里排出,滤下小虾小鱼,吞而食之。蓝鲸的食物还有其他虾类、小鱼、水母、硅藻,以及各种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蓝鲸,体型比生活于南极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认为这与其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时先将肺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从鼻孔逐出体外,然后再吸进新鲜氧气。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呼吸时,先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逐出体外,这股强有力的灼热气流冲出鼻孔时,喷射的高度可达10米左右,并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喷泉,同时还发出犹如火车的气笛一般响亮的声音,人们称之为“喷潮”。人们可以根据蓝鲸喷气时发出的声音、喷潮的高度和形状,来确定它的位置。蓝鲸生活在各大洋中。我国海域极为少看到,黄海和南海曾有出现过蓝鲸的记录。它潜水一般不超过100米,但有的个体可潜至500米深,潜水时间可持续10~20分钟,随后是连续8~15次喷气。 一般鲸类在潜水之前是不会升起尾巴的,但蓝鲸在潜水之前总是将尾巴露出水面,有时竟高高地跃出水面,然后迅速潜入30-40米的水中去寻觅食物。平时它也喜欢用尾鳍打水,这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和多种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戏,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许是为了摆脱皮肤上的寄生虫的骚扰。 虽然有人曾见到50-60只蓝鲸成群活动,但一般很少结成群体,大多数是孤独的,或仅有2-3只在一起活动。双栖的蓝鲸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潜水、觅食和呼吸,宛如鸳鸯,形影不离,身后常常留下一条宽宽的水道。3只在一起的蓝鲸,大多为雌兽和一只幼仔鲸紧靠在一起,雄兽尾随其后,相距大约3米左右。 蓝鲸在冬季繁殖,雌兽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0-12个月,每胎只产1仔。幼鲸重约2吨半,长约7米。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兽要将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以后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兽的一对乳头长在生殖孔的两侧,哺乳的时候游在海水的上层,幼仔则紧跟在雌兽后方的下面,因为幼仔没有能动的嘴唇,不能自己衔着乳头吮乳汁,雌兽就凭借肌肉的收缩,将乳汁直接喷射到幼仔的嘴里,这也是它对水中生活的一种很好的适应。蓝鲸乳汁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发育得很快,8个月以后,可增加到15米,体重增长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张嘴吃各种浮游生物了。到了2岁半至3岁时,体长即可超过20米。性成熟的年龄约为8一10岁,寿命一般都在50岁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岁。 在所有动物中,蓝鲸发出的声音最大,蓝鲸在与伙伴联络时使用一种低频率,震耳欲聋的声音。这种声音有时能超过180分贝,比你站在跑道上所听到的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还要大,灵敏的仪器曾在80千米外探测到蓝鲸的声音。
编辑本段罕见的交通事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09年6月,美国俄勒冈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圣巴巴拉海峡发现了一只浮在海面上的巨型蓝鲸,并确信该蓝鲸是与航道上的某艘船只相撞后身亡。 蓝鲸
据报道,该大学的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乘坐小型研究船“太平洋风暴”号出海考察时,发现了这惊人的一幕。蓝鲸的肚子朝天漂浮在水面上,这是有史以来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被路过的船只撞死事件。 研究人员认为,鲸可能受到从洛杉矶开出的货船猛烈撞击后死亡,当时圣巴巴拉海峡航道非常繁忙,船来船往。该大学的工作人员尚未就此发表评论,这些拍摄图片首次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网站上。 “太平洋风暴”号长达84英尺(约25米)。研究人员通过现场对比目测,该鲸的长度大约是22米。画面惊人,看起来令人难以置信。
编辑本段其他威胁

❹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合作文教学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象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而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的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因为阅读为作文提供了“怎样写”的范例,作文运用了阅读中词句积累和关于素材整合的知识。其实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和发展。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写东西就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程度时,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作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厚积而后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而我们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积累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穿插阅读教学?我们又应如何利用语文课文,寻找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点,很好地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一、阅读教学方面1、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2、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想想、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那些语句。文章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这些都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来。3、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个性,通过概括是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又是为今后的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4、积累内化训练。课文讲完以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读或背诵,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句、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充实了。5、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说说自己在写同类文章时,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是阅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步读写知识迁移的一个起点。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学生如何应用。就拿《海燕》这篇经典的散文诗来说吧,文章里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句子可以让我们学生积累并仿写,还有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认真体会,慢慢消化,通过对一些字词以及语句的理解,从而理解整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二、写作教学方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指导是写作的钥匙,在学生写作前,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如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观察,用人物自己的动作、语言展示人物性格;写动物要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等等。通过观察,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只有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感人。1、组织材料。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要求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才新颖而又有说服力,哪些材料需详写,那些需略写,都让学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然后说出来,让大家评说选材有没有说服力,帮助不切题的那些同学重新选材。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知道写文章时,要围绕中心认真选材,避免离题。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写出来的文章也没有吸引力,于是要从说话训练做起。上课时,给学生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让学生复述课文,在复述中得到感受,得到新知,还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说。天天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注重作文的讲评。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然后在讲评作文时同学互评互改,最后拿出一篇典型文章同学生一同修改,使学生的文章在字、词、句、段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提高习作质量。再拿《海燕》这篇课文来说吧,作为学生就应该把它当作一篇范文来学习,去分析体会并思考作者高尔基当时是怎样来构思这文章的,要不断去揣摩,这样写作水平才能提高。三、在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方面:1、在阅读中激活写作的灵感一篇意境优美、语言优秀的经典文本,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读好了这篇经典范例,感悟了文本生动的语句、详实的内容、丰富的情感、领悟了作者匠心独运的素材整合和表达方法、感悟了词句的表达效果,对学生是一种成功的美的熏陶与享受,能瞬间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萌生了学生创作的欲望,有了自己也想写上几段的动机。学生一但有了这样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灵感,定能写出内容充实、具体、生动的作文。2、仿写练习。鼓励学生仿写是帮助学生强化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表达手法的有效手段。比如学习完说明文,学生感受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时,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在习作中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不同种类的鲸,如白鲸、蓝鲸等。在介绍中鼓励学生也能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这样的训练,使习作训练真正达到效果。3、加强复述文本的训练在阅读感悟中,学生把对文本感悟的内容,清楚、明白、连贯地复述下来,能使学生积累词汇、积累语言、激发创作灵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感人、情感浓郁、语言优美、故事性强的文本,抓住这些文本,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复述、补叙复述、概括复述,从量变到质变,逐渐掌握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掌握运用词句表达效果的方法,以指导自己作文。4、加强读写训练教师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根据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作者使用语言的表达效果。现在的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可抓住机会让学生模仿范例的某些特点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在作文中得到启发和借鉴。5、抓住文中空白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引领学生发现空白,填补空白,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核,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可以说,“补白”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独特的视野,是文本解读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补白”式文本解读能给学生打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6、加强做读书笔记尤其是课外阅读,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无论是提纲、摘录,还是读后感,都积累了作文语言、作文素材和作文素材整合的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把读书笔记积累在一起。再与记日记相结合。建立开放式的作文素材库,促使学生阅读和作文双丰收。还是拿《海燕》来说吧,既然它的语言,语句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写作手法又是那么灵活,那么它就是我们学习的一篇佳作,我们应把阅读这文章与我们平时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应该把这篇文章中一些好的修辞、语言、写作方法及技巧用到我们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去,这样我们的阅读能力慢慢增强了,而我们的写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总之,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同等视之,不可偏指,方能使学生读写能力稳步提高。阅读与写作教学对于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可谓任重道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学习、用心思考,虚心地向各位老师学习,争取能在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从而使学生在语文成绩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年级语文《蜗牛》一课课件

三年级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掌握本课会认字、会写字和词语。

教学重点:弄清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

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由、投入地读课文,尽力读懂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 观图导入,揭题:

你们见过蜗牛吗?它长什么样儿?(生描述)就这样儿——「展示课件第一屏」 (播放有关蜗牛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蜗牛。(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具体的动物形象最能打动孩子们,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进而激起探究的欲望。

二、 情感朗读,感悟:

(一)、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通过文字和作者对话,和小蜗牛对话。

1、师: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障碍?(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2、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特别吸引你?(三、四自然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读这些描写吧,去享受美好的文字带给你的精神盛宴。(生自主读文)

(二)、师: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完读给我们听听。

【设计意图】:教师作为组织者、引领者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读中生疑,读中自悟,只有当该“出手时”再“出手”。

三、 回顾学法,识字:

1、师:在学习《山雀》一课的生字时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了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展示课件第二屏」 出示生字的学法

2、好的学习方法就像是勇士手中得力的武器,可以所向披靡。那么,小勇士们还等什么呢?开始学生字。

(1)、同桌合作试讲。

(2)、学生依座位顺序讲生字,每人一个,其他同学可补充。

(3)、师重点讲解、范写“袋、继、熟”三字。

(4)、从这些生字和词语中自选三个以上即兴说几句话或编一个小故事——例如:口袋、继续、成熟

【设计意图】:新增此环节将生字新词故事化,既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运用字词,又是对构思和表达能力的锻炼。

四、 学生练写生字,师巡视,及时指导。

五、作业设计:

(一)、在作业本上写本课生字。

(二)、有感情地练读课文,预习课后题。

六、板书设计:

6 蜗牛

袋 继 熟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弄清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

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 揭题,走进回忆:

师:一段美好的生活,总会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而在美好的童年里,在潮湿的墙根儿下和蜗牛亲密接触的幸福和幸运可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如今,当蜗牛更多地被作为美味端上餐桌时,关于墙根儿下的抓蜗牛、看蜗牛的回忆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一起走进郑晓东的回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回忆总是绵远悠长的,就像一声声轻轻的叹息。这篇文章中处处弥漫着作者的情感,既有对蜗牛的敬佩赞叹,又有对逝去岁月的惆怅感慨,在开课之初以接近于作者风格的语言创设一种回忆的情感空间,可以引领学生自然置身文境。

二、 读文,品词析句:

(一)、师:文章中到处弥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请你轻轻地朗读课文的一、二、五自然段,读好后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我觉得作者有点儿难过,惆怅。

2、我发现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小青青唱儿歌。

(师结合现实帮助学生理解“惆怅”的含义,同时引导他们感受作者自然的文笔,渗透“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二)、1、回忆是美好的。在回忆中,作者对蜗牛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用心地默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寻找答案。

(起初认为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开始敬佩它了。)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了呢?标出相关的词、句、段,好好体会。

〖预设〗:(1)、“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A、生朗读,谈体会。

B、藏在硬壳里的蜗牛当时会怎么想呢?(生想象、交流,体会蜗牛的胆小。)

C、师指导朗读:是够胆小的。谁来读读这句,读出小家伙儿的胆怯。

D、学生读句子。

(2)、“不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它便立即把头缩回去。” 「展示课件第三屏」

A、生汇报。

B、师紧扣“探出”、“东张西望”、“巡视”、“慢慢”、“伸出”、“立即”、“缩”等词语,引导学生借助动作、想象的方式理解词语含义,从而体会到蜗牛的胆小。

C、指导朗读、背诵。

(3)、师:如此胆小的蜗牛后来却得到了作者的佩服,原因何在呢?

(生谈) (板书:不畏惧 不退缩 不放弃)

A、师生合作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蜗牛的精神。

B、生从文中寻找相应内容填表格——

爬行的角度

背上的负重

爬行的方式

摔下来的表现

所用时间

垂直平面
“壳像一块大石头”
挪动
“没关系,我没摔坏。”

几十分钟

C、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再联系自身负重爬山的体验体会蜗牛的勇敢、顽强。

D、师生举例子(联系身边的、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具有顽强精神的人的事例),理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含义。

【设计意图】: 立足文本解读,超越文本感悟。

三、 总结,欣赏励志:

师:儿时的观察、思考让作者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赞美蜗牛的回忆性文章,这段回忆又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了可爱而顽强的蜗牛,作为锦上添花的礼物,下面我要把一首名叫《蜗牛》的歌送给大家。

「展示课件第四屏」 播放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并出示歌词

「展示课件第五屏」 “路在脚下,只要走,就有希望!”

【设计意图】:学习即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四、 作业设计:

(一)、采集课文中用得巧妙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里。

(二)、日记《我___蜗牛》。

(三)、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松鼠》和《喜爱音乐的白鲸》两篇文章,感受自然界动物的可爱。

五、 板书设计:

6 蜗牛

郑晓东

不畏惧 不退缩 不放弃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1、借助具体文章进一步学习“仔细观察”。

2、欣赏学生的精彩日记和他们推荐的动物故事佳作。

教学过程:

一、罗列佳句,归纳观察方法:

从学习《山雀》到认识《蜗牛》,我们跟随着风格不同的作者去领略动物世界的独特魅力。而作者们之所以能把山雀、蜗牛的形态写得如此逼真,其中的奥秘就是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板书:仔细观察 用心思考)

《语文同步读本》也为我们提供了四篇好文章,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精彩片段。

「展示课件第六屏」 出示罗列出的佳句

(一)、同桌合作朗读、体会、交流。

(二)、师以其中几句为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细致观察的。

(三)、归纳观察方法:看静态、动态

(外形侧重于静态,活动侧重于动态。)

看整体、部分

强调观察顺序:由远及近(或反之)

从头到尾

从上到下

先整体后局部。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文章精彩描写的印象,领会观察方法、观察顺序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好铺垫。

二、 欣赏作品,加大材料储备:

(一)、欣赏学生写的半命题日记《我___蜗牛》。

(师生倾听、点评。)

(二)、欣赏学生推荐的有关动物的作品。

1、学生依次读,大家倾听,记录好词。

2、每听过一篇都请同学们自由谈感受。

【设计意图】:郑重地请学生上台把他们自己写的或者努力搜集的作品读给大家听,既是对他们本人的肯定和赞赏,更是对别人的激励,欣赏课能够成为推动孩子们积极阅读、写作的动力源泉。

三、 作业设计:

(一)、根据5、6两课的内容设计三道自测题并认真答题。

(二)、预习第7课。

四、 板书设计:

仔细观察 用心思考

观察方法:看静态、动态 观察顺序:由远及近(或反之)

看整体、部分 从头到尾

从上到下

先整体后局部。

❻ 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象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而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的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因为阅读为作文提供了“怎样写”的范例,作文运用了阅读中词句积累和关于素材整合的知识。
其实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和发展。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写东西就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程度时,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作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厚积而后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而我们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积累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穿插阅读教学 ?
我们又应如何利用语文课文,寻找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点,很好地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阅读教学方面
1、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
2、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想想、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那些语句。文章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这些都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来。
3、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个性,通过概括是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又是为今后的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
4、积累内化训练。课文讲完以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读或背诵,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句、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5、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说说自己在写同类文章时,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是阅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步读写知识迁移的一个起点。 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学生如何应用。
就拿《海燕》这篇经典的散文诗来说吧,文章里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句子可以让我们学生积累并仿写,还有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认真体会,慢慢消化,通过对一些字词以及语句的理解,从而理解整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写作教学方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指导是写作的钥匙,在学生写作前,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如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观察,用人物自己的动作、语言展示人物性格;写动物要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等等。通过观察,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只有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感人。
1、组织材料。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要求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才新颖而又有说服力,哪些材料需详写,那些需略写,都让学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然后说出来,让大家评说选材有没有说服力,帮助不切题的那些同学重新选材。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知道写文章时,要围绕中心认真选材,避免离题。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写出来的文章也没有吸引力,于是要从说话训练做起。上课时,给学生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让学生复述课文,在复述中得到感受,得到新知,还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说。天天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注重作文的讲评。
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然后在讲评作文时同学互评互改,最后拿出一篇典型文章同学生一同修改,使学生的文章在字、词、句、段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提高习作质量。
再拿《海燕》这篇课文来说吧,作为学生就应该把它当作一篇范文来学习,去分析体会并思考作者高尔基当时是怎样来构思这文章的,要不断去揣摩,这样写作水平才能提高。
三、在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方面:
1、在阅读中激活写作的灵感
一篇意境优美、语言优秀的经典文本,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读好了这篇经典范例,感悟了文本生动的语句、详实的内容、丰富的情感、领悟了作者匠心独运的素材整合和表达方法、感悟了词句的表达效果,对学生是一种成功的美的熏陶与享受,能瞬间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萌生了学生创作的欲望,有了自己也想写上几段的动机。学生一但有了这样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灵感,定能写出内容充实、具体、生动的作文。
2、仿写练习。
鼓励学生仿写是帮助学生强化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表达手法的有效手段。比如学习完说明文,学生感受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时,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在习作中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不同种类的鲸,如白鲸、蓝鲸等。在介绍中鼓励学生也能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这样的训练,使习作训练真正达到效果。
3、加强复述文本的训练
在阅读感悟中,学生把对文本感悟的内容,清楚、明白、连贯地复述下来,能使学生积累词汇、积累语言、激发创作灵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感人、情感浓郁、语言优美、故事性强的文本,抓住这些文本,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复述、补叙复述、概括复述,从量变到质变,逐渐掌握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掌握运用词句表达效果的方法,以指导自己作文。
4、加强读写训练
教师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根据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作者使用语言的表达效果。现在的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可抓住机会让学生模仿范例的某些特点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在作文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5、抓住文中空白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引领学生发现空白,填补空白,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核,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可以说,“补白”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独特的视野,是文本解读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补白”式文本解读能给学生打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6、加强做读书笔记
尤其是课外阅读,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无论是提纲、摘录,还是读后感,都积累了作文语言、作文素材和作文素材整合的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把读书笔记积累在一起。再与记日记相结合。建立开放式的作文素材库,促使学生阅读和作文双丰收。
还是拿《海燕》来说吧,既然它的语言,语句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写作手法又是那么灵活,那么它就是我们学习的一篇佳作,我们应把阅读这文章与我们平时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应该把这篇文章中一些好的修辞、语言、写作方法及技巧用到我们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去,这样我们的阅读能力慢慢增强了,而我们的写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同等视之,不可偏指,方能使学生读写能力稳步提高。阅读与写作教学对于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可谓任重道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学习、用心思考,虚心地向各位老师学习,争取能在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从而使学生在语文成绩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❼ 求五个小学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事例

http://..com/question/60074021.html



一、创建民主教学的氛围
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是需要一个平和、开放、民主的氛围作为情感支持的。在课堂上运用亲切的口吻和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情感体验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去想象去创造。这样学生情绪放松,愿意和教师接近,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能感受快乐。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创造,学生就会感到一种自由,有利于开发发散思维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解放,思想才会变得十分活跃,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有可能有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打破旧式僵化的课堂结构模式,在学习新课前,采用各种新颖的方法导入课题。如猜谜激趣法、诗歌诵读法、、联系实际法、故事导入法、美文欣赏法、观点讨论法……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抓住了,深深地吸引到了课堂之中。读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比赛读、分角色读、师生互动读、小组合作读,朗读时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读出自己的感情和独特的感受。对起始年级的识字教学,化枯燥为有趣。在我的启发下,班上的同学根据字形特点,自己发现了很多独到的记字的方法,如顺口溜法、编字谜法、会意法、动作表演法,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汉字的兴趣,给课堂注入了清新的空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五彩的画面、亮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以《白鲸得救了》为例,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在《蓝色多瑙河》的优美旋律中,破冰船在前面缓缓开道,原先惧怕破冰船聚在一起的遇险白鲸被音乐所吸引。终于,一条勇敢的白鲸率先带头,其余的也纷纷跟上,随着音乐,随着破冰船游出了冰区,来到了安全地带。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个奇迹。情绪振奋、思想开放、思绪随情境向四方扩散,创新的火花不断引燃。
三、营造自主探究的空间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开发性及无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启迪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在教学“孔雀、八哥和母鸡”一文时,突破原文中要做老实人的寓意,设计了一个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的问题:这三种动物送给你,你挑选哪个动物?要说自己的真心话。学生兴趣浓厚,畅所欲言。有的说要孔雀,因为它漂亮、迷人,给人美的享受,还会招徕游客,让自己赚钱。有的说要八哥,因为它会说好听的话,可以送给下岗的爸爸,激发他的自信,重新充满信心地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还可以送给喜欢养鸟的爷爷,陪他说话,为他解闷。这些不同的见解,还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物尽其用,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绚丽多姿。小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和想象,定会激出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我让学生大胆想象,设计狼和小羊的结局。学生设计出了许多出人意料的结局:小羊一闪,狼扑了个空,摔在石头上不能动,小羊乘机逃走了;狼刚才气势汹汹的叫嚷被动物们听到了,动物们及时赶来救了小羊,惩治了狼;小羊在关键时刻,急中生智,想办法诱使狼来到主人家,让主人收拾了这只狡猾、凶狠的狼。这些异想天开的结局似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不但诱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还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惩恶扬善的种子。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充分认识一些有特征的学生,捕捉并充分挖掘这类学生的创新潜力,使他们自然发展自己的个性。如在学《狐假虎威》一文时,有的学生不认同课文里说的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认为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因为弱小的狐狸是靠着自己的计谋骗过比自己强大的老虎而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的。学生提出这个反向见解,而且敢于质疑文本,其中蕴涵的创新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我就大力加以表扬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教师要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如:在教学《宝镜》一课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纷纷提问:课文中的神奇宝贝有点金石和宝镜两种,为什么只用宝镜做课题?我为什么一会不要宝镜,一会又要宝镜,要了以后先是轻轻抚摩,再狠很一摔?多好的问题啊,我鼓励他们问,鼓励他们说,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使他们在生机勃勃的精神生活中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也使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生的魅力。
四、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
正所谓“教学有模,而无定模,贵在得模”。教师心中应有一种先进的模式思想指导下的“模糊”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确定应以教学内容本身,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身心健康为依据。构建一种学生乐学、乐做、生生互动、和谐统一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打破常规,有时由学生提问,再由学生自己回答问题 ;有时从交流资料入手,再回到开放的作业中结束;有时什么也不讲,让学生交流自己读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困惑,把自己当作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共同探讨。还注意语文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相沟通,与其他学科相沟通,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交际运用中学语文。如在班级中、小组中开展的“读书乐广交会”、“新闻发布会”、“课本剧汇演”、“童话会”、“小小诗会”等系列活动都是一个个灵活教学模式的创意。
总之,创新教育落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

阅读全文

与白鲸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