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儿大班春日古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赏春 1、导语:天气晴朗了,天空蔚蓝了,草儿青了,山儿润了,水绿了,风欢了,树叶舞蹈起来了,春天又活蹦乱跳的来了。 2、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通过视觉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走入课堂。 (二)、咏春 1、如此鲜活的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的脑海中有没有也跳跃着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学生自由说)
❷ 谁的工作室里有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4—5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几种渠道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语文课)但是,学习语文还有许多渠道,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1—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第一页的插图。
2.学校:第二页上面的两幅,第3页下面的两幅。
3.校外:第2页下面的四幅,第3页上面的四幅。
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一页上部和中部的一组插图。
(1) 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启发?(收听广播节目、通过热线电话问疑解难是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
2. 指导观察第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
3. 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收听广播、利用电脑、观看电视)
4. 指导观看第2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2)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语文课上习得,那么我们怎样来上好语文课呢?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还应该养成坐姿端正,书本文具摆放整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左图:人物——校长、三名小记者
地点——学校橱窗前
事情——采访
怎么做——用摄像机、手持话筒、做纪录
右图:人物——兴趣小组成员
地点——教室
事情——猜谜语(或讲故事)
(2) 指导学生说图。提示: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 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学科的哪些课外活动呢?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学生交流体会,老师总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着一渠道学习语文,在活动中长见识,提高才干。
四、作业设计:
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不光可以在课堂上学,在校园里学,在家庭中学,还可以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你愿意试一试吗?那就请你开动脑筋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地点上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板书:家中、校内、校外)
2、课本给大家介绍了哪几种家中学习语文的渠道?(板书:听广播、看电脑、看电视)介绍了哪几种校内学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堂学习、课外活动)
二、 继续观察插图
1、 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弄清人物、地点、事情,说图意。
a.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到工厂参观。
b. 同学们观看航模表演,辅导员正给同学们讲解飞机模型。
c. 同学们穿上小军装,参观军事基地,津津有味地听解放军讲解武器装备。
d.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说出少先队员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
(2)教师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 观察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
(1) 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学生在图书馆借阅课外书
(2) 逐一说出图意。
a. 一位小学生在图书室查找书名目录。
b. 同学们在图书馆里阅读课外书报。
c. 同学们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挑选课外书刊。
d. 同学们从图书馆借到了自己想看的书。
(3) 教师小结 :我们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学习语文更是如此。所以,同学们应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 总结与延伸
1、通过本课学习,你又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外实践、课外阅读)
2、上节课我们曾经布置大家思考学习语文的其他的渠道,你们想到了吗?现在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 (说的好的予以板书)
(1)家中学语文。
a.网上学语文。
b.与家人交谈,学习群众语言。
c.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
(2)校内学语文。
a.自办墙报板报。
b.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a.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
b.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
3、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四、作业设计:预习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第4页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课题:文章不厌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1、提示“厌”、“百”的意思。
2、学生试说句意。
3、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三、出示小资料(用投影片打出)
1、读后讨论: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感人的事例,但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结果长文变短,却更加精练,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3、讨论: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呢?为什么?(小学生学习写作时间不长,作文当然不可能一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必须进行反复修改。)
四、继续观察第4页下面的图
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有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1)坐姿端正。
(2)握笔姿势正确。
(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
(4)专心致志。
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通读全文后,再边读边逐段改)
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使用修改符号)
六、观察第五页的插图,学习应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一共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
2、请同学们一句一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再读修改以后。
3、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我们自己修改作文的时候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明确:
(1)错别字
(2)标点不当
(3)用词不当
(4)语序颠倒
(5)语句多余
(6)词语脱漏(等)
5、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6、运用修改符号修改改好作文后还应该怎么办?
七、总结
1、同学们打好作文草稿后应该怎么做?
2、总结谈话: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八、我的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预习提示:
春日融融的三月,是百花争艳的季节,更是一个植树造林的季节,绿化地球的季节。仔细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试着说一说,山岭在植树前后有什么不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支撑 锨 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3.描红。4.写《习字册》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
五.朗读全诗:
1.齐读。
2.尝试背诵。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教学随笔: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luǒ lù sōnɡ shǔ jì mò huānɡ shān yě lǐnɡ
( ) ( ) ( ) ( )
jiān áo páo xiào ɡē yáo zhī fán yè mào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谣( ) 袍( ) 裸( ) 煎( )
摇( ) 包( ) 颗( ) 剪( )
寂( ) 撑( ) 撒( ) 涌( )
叔( ) 掌( ) 散( ) 勇( )
三.用“√选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春风(fēnɡ fēn ) 染绿( lǜ lù ) 锨镐( ɡāo ɡǎo )
涌起(yǒnɡ yōnɡ ) 结束(sù shù ) 树丛(cónɡ chónɡ)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山岩 ( )的家园
( )的河水 ( )的煎熬
( )的树丛 ( )的果园
滋润( ) 抖动( )
拥抱( )
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预习提示:
第一课时
1、认真朗读两遍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新词,短语。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搜集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5、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生字开花(四字组词)
(2)抄写两遍词语。
(3)解释重要的词语。
第二课时
1、浏览课文,用“﹏﹏”画出优美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批注体会或感受。(不少于两处)
2、尝试回答课后习题。
3、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印象最深最有启发的句子和段落。(不少于两处)
4、领悟本课的写作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相关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
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
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1.2两自然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件资料.及朗读课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❸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求翻译还有教学设计
春晓 [孟浩然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解]
觉:专知觉。晓:天亮属。闻:听见。落:落下。知:知道。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 ”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翻译】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❹ 中班阅读《夏》教学设计
l来自网上,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夏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阅读描写夏天的书籍。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
夏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紧张——人倍忙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 仇海蓉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解决文中疑难,梳通文意。
2、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文章结构,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拓展性的比较阅读,能够区分不同作者对夏的不同感受。
4、以本文为学习对象,写作《草原之夏》。
学习过程:
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哪位同学愿意说说看,在一年四季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学生说,并简述理由)那你们能猜到老师更喜欢哪个季节呢?学生猜。(老师恰恰是并不喜欢夏天的,因为在我们当地,酷暑夏天是比较难熬的,我们当地有句谚语,叫“宁过三冬,不过一夏”就拿这两天来说,地表温度都达到了400C,所以当有老师听说我能来到避暑胜地、草原城市锡林浩特,都十分地羡慕。
虽然老师不太喜欢夏天,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文章,作者对夏的感情是很热烈的。他的感情怎样,学完文章,我们一定能够了解。不过这篇文章比较艰深,在下面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很专注、很投入。
一、 梳通文意:
1、指导语:(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划出不懂的或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再与就近的同学讨论交流。等一会儿我们还要全班讨论。看看我们的同学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遗留哪些问题。
2、学生活动:学生按阅读要求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提供支持和帮助。
3、全班讨论:提出疑问,对疑问发表见解。(指导语:刚才大家的阅读很认真,讨论也很投入。现在我们全班交流、讨论,内容有两个:1已经解决的疑问,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把你解决的过程和现在认识与大家交流;2、还有的疑问不能解决的,提出来,请别人帮助。发言的同学尽可能声音响亮点、清楚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注:对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进行随机的点拨和评价
二、理清结构
1、指导语:(过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文章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夏天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并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阅读(指导语: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独立地阅读和思考)
(2)两分钟后,小小组合作学习。(指导语: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各小组经过讨论,理清文章结构,并且将文章的结构概括出来,如果小组愿意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我们也非常欢迎。)
(指导语:现在我来说明一下小组合作的注意事项:同排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选出一名组长。那么是由我来指定组长,还是小组自己推选呢?在接下来去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的组长既有权利,也要行使义务了。权利是领导小组合作学习;义务是关心小组成员,将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好。小组长要做的工作有:首先要确定发言的先后顺序,组织组员一个接一个地发言。其次在一个同学发言时,组长还得维持好组内的秩序,确保其他组员能够认真倾听。第三,组长还得指导其他组员在发言中,能够对同组成员的观点补充意见并表明自己的观点。最后、组长还需任命一名小组代表,汇总本小组的观点,准备展示本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
注:老师巡视、参与、对话。
3、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参与,理清文章结构。
气势磅礴
景
赞 美 色彩金黄
紧张、热烈、急促
人—勤劳、忙碌
三、质疑探究。
1、指导语:读了这篇文章,大家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感情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要进行深入一步的学习了。不知道大家对文章本身有没有什么可质疑的地方?(1、作者说“夏天的颜色是金黄的。”难道夏天的颜色只是金黄的吗?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作者认为“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解。)
四、拓展学习
1、指导语:在这篇文章里,作者 “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他的感情是很热烈,但是不同的人对夏天是有不同的感受的。现在我们来看两首诗,这两首诗又表达作者对夏天怎样的感受呢?(幻灯打出)
学生活动:读读、想想、说说(烦躁/闲适/热烈)
2、指导语: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夏天:不同的人对夏天的感受也会不同,在你的眼里,草原的夏天又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你的感受又如何呢?请以《草原之夏》为题,学习作者写景的语言,写一篇作文。(课后作业)
五、小结反思:
学习得失。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不少吟咏四季的古诗。古诗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体画面(春、秋、冬)。在每一幅画面后,让学生背属于那个季节的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少了哪个季节。
生:没有夏季。
师:很好。让我们先背诵一下有关夏的诗吧!(生齐背)。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四)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1. 扫清字词障碍。对不识、不懂的字词句,自由发问。
2.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板书:景美 人勤} 赞美
紧张 热烈 急促 } 赞美
(五)精读课文:
1. 齐读第一段:
①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概括了夏的特点?
②它起什么作用?
2. 指名一生读第二段。学生概括段意。哪些画面突出了夏的特点?
3. 男生读文章第三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哪个句子呼应第二段。
4. 女生读文章第四段:
①农民的辛勤体现在哪里?
②请用一句话概括第四段。
5. 全体学生齐读第五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请同学说说寓于此段中的感情。
6. 作者为什么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六)学生总结全文。(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
(七)文章的写作特点:
1. 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对比手法,起什么作用?
2. 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试举例分析。
(八)师生归纳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九)布置作业:
你心中的夏是怎样的?
①学生口述心中的夏。
②写成习作《我心中的夏》。
③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夏》教案
苏州市浒墅关中学 于桂言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由古诗《山亭夏日》 [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导入。
2.
这首诗描绘了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夏》一文,表达的却是一种紧张、急促的旋律,表现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 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第2、3段)
① 第二节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节中的“热烈”一词?
“沸腾”一词。
②通过写春天与夏天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夏天到了。”
③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春天的色彩与夏天的色彩相比较(对比)
④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
(2)哪些语段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⑤侧面描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⑥两方面来写夏:白天到夜里/整个夏天里
(3)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采用对比手法,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五)品味语言:
1.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 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教学后记:
教学《夏》这两个教案,试图从两种不同的风格去传授知识给学生,目的归一:让学生从把握夏的特点出发,牢牢把握住作者寓于文中的感情。用这种感情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切地去体味这份感情。
两个教案,都从重难点出发,在教学中,都结合了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既有课内知识的解剖,又向课外作了延伸。
在撰写教案时,参阅了不少成功教案的部分内容,这里一并致以谢忱!
《夏》教学设计2
夏
射阳特庸中学 杨玉轩
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一、诗句导入
1、下面我们做个猜谜游戏,我背一句诗大家猜猜它描写的是春夏秋冬的哪个季节。抢答,不用举手。请听题: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大家的诗词积累量还挺丰富的,这样你把你所知道的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背出来给大家猜一猜。
过渡:我发现大家提到的夏天的诗句并不多。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夏要么是干燥炎热苦闷压抑的艺术象征,要么就是杨万里笔下的“日常睡起无情思”,的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的一丝无奈。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板书: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今天我们就领略一番梁衡笔下的《夏》(板书:夏)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朋友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夏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在朗读过程中 ,借助字典解决字词障碍。并思考:作者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夏天?
2、 的夏天。(板书:热烈、紧张、急促)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文中抓住这三个特点,分别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1、请大家组成四人小组互相探讨一下:课文用2、3自然段中用了哪些句子来具体表现夏天的热烈。
①、小组讨论
②、指名说一说,并借机引导女生朗读描绘大地夏景句子,男生读一读旺季景象的句子。
2、作者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写了哪群人?(农民)第几自然段?好,我们一起把第4自然段读一下。
找找看哪些句子写出了紧张急促?
四、走进课文,再现画面
过渡:刚才通过234自然段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图面,仿佛在我们的眼前,耳朵里,都能感受到那一幕幕画面。
请以下面的形式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我仿佛听见了;
我仿佛看见了;
我感觉到了 ;
1、动手写一写
2、指名说一说
五、重点点拔,点题升华
过渡: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作者单为了写景才写夏的吗?
四人探讨一下:作者为什么写夏呢?(板书:景美)(板书:人勤)
1、总结板书(黄金的夏)
2、仿句。
春日融融,夏 ,秋波澹澹,冬 。
六、细读品味
1、作者抓住事物特征,运用对比手法,拟人比喻的修辞,再现了一个热烈、紧张、急促的夏天。请选择你自已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桌听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边读边想像文中的画面,读出节奏、感情)
2、指名读一读,
七、拓展升华
根据课文描绘的景象和和作者抒发的情感,结合自己独特的感受,以“夏天是 ”写几句话。
八、布置作业:
查找资料,找出描写夏天的名篇名句。
板书:
热烈 景美
金黄的夏紧张黄金的夏
急促 人勤
❺ 幼儿园中一班美工《春日杨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赏春 1、导语:天气晴朗了,天空蔚蓝了,草儿青了,山儿润了,水绿了,风欢了,树叶舞蹈起来了,春天又活蹦乱跳的来了。 2、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通过视觉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走入课堂。 (二)、咏春 1、如此鲜活的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的脑海中有没有也跳跃着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学生自由说)
❻ 春天的韵律中班设计教案
我爱春天的桃花
啊,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没知道春天最美的花是什么花吗?这种花就是我最喜欢的花--桃花.
清早,我一进公园,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我连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朵朵美丽的桃花,一朵朵形成了一枝枝,一枝枝形成了一棵棵桃树,桃花可真多啊!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桃花有单瓣、重瓣,颜色有粉红、深红、纯红、纯白以及红白复色等等.桃花真是千姿百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那一朵桃花像在枝头沉睡着,这一朵桃花像在和身边的那只小蝴蝶交谈;那一片桃树和桃花像一朵粉红的云;这一片桃树和桃花像在唱歌“沙,沙,沙……”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落在你的头顶上,落在你的鼻尖上,让你沉醉在这里.如果把眼前的桃花看成一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时,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坐在枝头上,听着鸟儿唱歌,看着蝴蝶翩翩起舞来.突然,我想起我不是桃花,我是在欣赏荷花呢!过了一会儿,妈妈叫我回去,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桃花盛开又一春”我爱桃花,我爱春天那美丽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