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采茶舞

教学采茶舞

发布时间:2020-12-17 06:39:04

『壹』 大班科学教案最受欢迎的北京食物

可爱的榆林 教学案 年级 班级1-----6 课题 1、多彩榆林 主备教师 朱育才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1、了解榆林所处位置;2、欣赏多彩榆林,感悟红色阵地; 搜集榆林地图;询问同学或长辈,有关榆林的红色故事。 一、展示榆林地图1、请同学在地图上找出榆林所在地; 2、想想榆林都包括哪些县; 3、你对榆林了解有多少。 二、革命圣地-——红色榆林 1、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说说红色榆林的红色标志是什么?(大红枣、红腰鼓) 2、老师讲述红色故事,学生注意倾听红色阵地,并说出榆林的红色阵地有哪些? (小河革命旧址、袁家沟、杨家沟、神权堡) 三、能源新都——黑色榆林 1、了解世界七大煤田(榆林神府煤田、俄罗斯的盾巴斯煤田和库兹巴斯煤田、德 国的鲁尔煤田、美国的波德河煤田和阿拉契亚煤田、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 2、请同学们观看插图,看看 煤田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 3、你知道榆林地区的能源有多少?(神府煤田、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榆林炼油厂、西气东输路线--天然气、锦界国华电厂。) 四、生态新都——绿色榆林 1、榆林绿色生态你了解有多少; 2、你看到榆林的生态怎么样,大胆的说一说。 3、小组之间讨论:你能为生态榆林做多少? 五、小结 多彩榆林红色榆林 黑色榆林 绿色榆林 榆林市第三小学可爱的榆林 教学案 年级 班级1-----------6 课题 2、美丽的秧歌场图 主备教师 朱育才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1、简单的了解秧歌的悠久历史;2、初步了解什么是秧歌场图; 3、观看插图,欣赏榆林秧歌的欣悦与激情; 4、秧歌场图与“方胜”“盘长”的简单概念。 一、视频观看激烈、热闹的秧歌。二、学习秧歌场图的概念。 秧歌场图:在伞头的带领下,秧歌队伍利用扭、摆、走、跳、转的形式走出各种 图案,这种图案就叫秧歌场图。 三、什么是秧歌伞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秧歌队伍中的人员,发现那一个人是伞头?小组交流讨论,伞 头的作用是什么? 四、秧歌中的吉祥 1、学生观察课本 21 页的插图,你发现了什么?(方胜、盘长、十二莲灯、双葫 芦等图案都是象征着吉祥。) 2、学生阅读资料链接,了解方胜与盘长。 3、秧歌场图中的角子。 从榆林看世界1、起源:插秧 2、秧歌:敲锣打鼓,“群歌竞作,弥日不绝”。 3、类型:陕北秧歌、东北的大秧歌、太谷秧歌、采茶舞、美式踢踏舞。 榆林市第三小学可爱的榆林 教学案 年级 班级1------6 课题 历史上榆林的名将主备教师 朱育才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1、了解历史名将的故事及遗址;2、激励学生为国奉献,勇敢面对任何挑战; 3、搜集相关名将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学生对中国的历史了解甚少,需要学生逐步介入对历史的学习,榆林名将的学习将会对学习中国历史有一个起步,从而感受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一、导入“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二、秦朝名将 1、老师简单介绍中国历史一览表: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 朝、隋、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 2、秦将军蒙恬 a、了解蒙恬的历史故事; b、观看插图,了解蒙恬遗址。 3、满门忠烈杨家将 A、了解杨家将的故事; B、细说神木杨家城; 三、南宋名将 1、南宋名将韩世忠(仔细观看插图,认真阅读文字,了解韩世忠。) 2、万人敌“李显忠” 四、小问题,大智慧 思考:除了以上说到的,你还知道哪些榆林名将?他们都有什么事迹? 五、小结 这些历史名将,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高尚情怀值得我们学习。清同 学们说说,要想成为一名名将,需要哪些品质? 拓展——从榆看世界1、名将岳飞 学生自主阅读文字,小组相互讨论,有关岳飞的故事,都知道多少? 2、你会如何做呢? 榆林名将蒙恬-------秦 南宋岳飞---孙武---伍子胥---孙膑---廉颇

『贰』 我的新学校

人的一生中,总有抹不去的种种情感的记忆。

单说小学六年,我就读了三所学校。每到一所新学校,开始同学们叫不出我的名字,干脆喊我“转学生”。当年的那三所学校始终在我记忆深处。

我就读的第一所小学,离外婆家那个村子三里多路。

学校的校舍,原是解放前一个地主的大宅院,三进四幢。东一幢前面有一个二百多平方的空地,那就是全校师生的大操场了。而操场虽小,却有着两件重要的“装备”——升国旗的旗杆和简易的独个篮球架。四幢校舍,是典型的苏北农村普通民宅老三间。一幢为校长、老师们的办公室和一间全校的教具保管室,另外三幢是六个年级的教室,分一三、二五、四六年级复式安排。教室按老房子原样,仅在室内墙壁上刷一层白石灰水。三间虽是打通了的,而那两道梁,五六根圆木柱子始终在我们的视线中。上课时,中后排的同学须避开圆柱子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学桌像一条宽宽的老长凳,又有点像菜市场上的肉案板,虽笨了点,却很牢固,能够经得住同学们在上面肆意蹦达。因为那是同学们唯一便捷的“活动器具”。学桌分左右两排摆开,中间为人行道,一个教室两个年级自然隔开,从而便于老师在课堂上左右兼顾、交替安排我们两个年级的课程。坐的凳子都由学生各人自带,高高低低,长短不一,一条长学桌要坐六七个人。在课堂上,一般情况下老师不叫学生上讲台去做演习题。因为如果要一个学生走出位子来,就会连带一桌子的学生站起来让道。教室里的一块黑板只有一平米大小,写不了几个字。有时中间还要划出一条竖线,一半给一个年级的同学布置作业题,一半留给另一个年级上课用。黑板的板面实在是太小,老师总是不停地写了擦,擦了又写。一堂课下来,老师要吃下若干的粉笔灰。我曾查阅《县志》教育史以及这所学校的相关资料,在建国之初,就这样的办学条件,仍属全县的六十八所“完小”之一。

我就读的第二所小学,在我的故乡——集镇中心小学。这次转学是在我三年级的暑假。与前一所学校相比,学校规模,校园设施明显不同。那天我带上“转学证明”去学校报名,走进校门,看到有那么多年轻、朝气蓬勃的男老师和女老师,还有苏南口音的;有那么多的教室,尤其最后面的那两幢开着大窗户的新教室,里面畅亮畅亮的;有那么多同学,足足一千多,大家在一个学校里学习、生活。看着这一切,我那个高兴劲就没法说了。

记忆中的校园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学校有前后两个大操场,我们每天迎着朝阳升国旗、做广播体操、上体育课和进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学校有两架脚踏的风琴,每逢上音乐课即由四个同学抬过来,上完课以后再送到老师办公室去。后来又有了一架手风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最高级的乐器,学校搞起文娱活动来,可就方便多了。参加表演的同学,穿上镶有几根深色条边的红绿绸子的少数民族服装,跳一出“采茶舞”,那抖动的扇子,晃悠悠的蝴蝶,配上手风琴悠扬的琴声,同学们围在一起看着、听着,是那样的陶醉、入迷。一个个幼小的心灵,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整个校园充满了朝气,充满了热情,充满了理想。

那时候,也有让我感到扫兴、心烦的事。大约一个多月轮回,电影队才来我们镇一次,想买一张电影票,不管怎么与祖母磨缠,总难要到她口袋里的五分钱。我们家又靠近镇里的大礼堂,晚上只要听到电影队的发电机一响,我们就开始心神不定了,接着就听见老祖母嘴里囔咕开了,埋怨那个发电机,为什么老对着我们家门口这边响。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与那天电影内容相关的作文题,我因要不到钱急得团团转,弟弟想出一个馊主意,告诉我他的同学一次曾钻在大人的棉袍下面,混进去看了一场电影。说实在没办法,你也去钻一回人家的棉袍子吧。不过,那天确实是祖母身上没钱,有时如果谁考了 100 分,她一高兴,偶尔也会施舍那么一次。

我就读的第三所小学,又是一所乡村小学。五年级的暑假,也就是全国高举“三面红旗”的那年,父亲调动了工作。又碰上“精简集镇人口”的政策,全家随迁了农村。这样,在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有了第二次转学。

我转入的这所乡村小学,条件十分简陋。我们班是五六两个年级复式班。老师仍然是左右兼顾、动静交替的教学方式。尽管我们是毕业班,奈于那种环境,老师根本无法对其投放精力,作重点辅导。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报纸上有一篇文章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宣传农业如何大跃进。农村秋收抢种,推广“土地深翻”,搞什么大兵团作战,参加的对象“上至八十三,下至手里搀”,口号是“革命加拼命”,“吃三、睡五、干十六”。学校的师生,也毫无例外被纳入了这样的队伍。我们是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与公社社员一起搞“突击”。一度,老师和同学们整日整夜地忙于割稻,有时也会做些排队传运稻把的轻活,大家用手传把稻把送到脚踩的脱粒机上去脱粒。我除了参加生产劳动,有时还要带着腰鼓队,深入到各大队、生产队的田头和场头搞宣传。虽累得够戗,倒也觉得轻松。因为,原先那种紧张的学习气氛,已荡然无存;即将毕业和面临升学考试的心悸,早就在极度疲惫中淡然了。

正是我少年长身体的时候,处处办起了公社大食堂,不准各家各户在自己家里烧饭,事实上粮食不在自己手里,家里也没法烧饭。说“吃饭不要钱”,而饭钱都是一年劳动的工分里扣。我们家搬去的那个村庄很小,庄子上租不到房子,只好住到了离庄二里多路,小舍子上一户人家的侧屋里。由于不准各家各户自己在家里烧饭,大人们又全都淹没在“大干快上”的田间里、场头边,一日三餐只能由我负责。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用一只小木桶(提水用的),拿着生产队发的饭票,从庄上的大食堂打饭吃(下午放学打饭回到家里吃)。饭票是按人定量的,每人每天吃粮标准只有四两六钱。就在那个年代,农村很多人吃不饱,得了黄肿病,也曾饿死了人。

有一天,我从食堂打了一桶大麦粥,带着弟妹几个一同放学回家,路上风大雨大,走到必须经过的河边那两部十二樯的大风车(农田抽水用的)跟前,眼看飞转着棚帆似乎就要甩着我们几个了,我一个踉跄,一桶粥被洒得只剩下了半桶。等到母亲下工回来,从房东家十边地挖了半篮青菜,才勉强凑合了这一顿饭。粮食不够吃,“瓜菜代”一词,那时候在民间流行甚广,群众吃不饱宁可“瓜菜代”,也不吃上面救济的“糠稃糕”。在学校里,我的几个同学就编这样的顺口溜:瓜菜代,真不赖,填饱肚子没病害;糠稃糕,真糟糕,黄肿病免不了------

然而,回忆起那一段时光,让我久久不忘的,还是班主任老师给我们上的那一堂语文课。一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特别是最后的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那以诗育人的深邃,始终在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少年时代就读的那三所学校以及辛勤教育我的老师,今天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叁』 舞蹈龙船调!

舞蹈抄龙船调_网络视频
约有415个舞蹈龙船调相关的视频 情歌舞蹈《龙船调》教学 分类:中老年 6.cn 龙船调(舞蹈)王晓园 www.56.com 情歌舞蹈《龙船调》表演 分类:中老年 6...
video..com/v?word=舞蹈龙船调 2011-8-14

『肆』 杨艺广场舞采茶舞有慢速口令分解吗

你好:很遗憾的告诉你
杨艺广场舞采茶舞没有慢速口令分解,这个广场舞实际上就是紫蝶和杨艺连手的广场舞,由于这个舞推出比较早。大约在12年出版的,那时一般都没有教学,所以没有广场舞采茶舞的慢动作分解,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伍』 我想要小学四年级语文 水乡 的教案,谁能告诉我,非常谢谢!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感受江南水乡名歌的风格,感受家乡的美,热爱美好的家乡之情 2、让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节奏关系,完整正确的歌唱 3、让学生学会聆听欣赏家乡的名歌 教学内容:1、聆听欣赏《采茶舞曲》 2、教唱歌曲《采菱》 3、了解歌曲里面的复杂节奏 教学道具:钢琴、录音机、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图片(江南水乡风景图),并放《采茶舞曲》,引起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兴趣2、 欣赏完毕,教师导入新课(如:提问学生,有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谁到过杭州游玩?)3、 学生各自回答了问题后,教师做出正确的总结4、 复听《采茶舞曲》,引导学生听音乐的节奏自编采茶动作或用自己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左采、右采、上采、下采)二、教唱歌曲1、引入要学习的新歌(如:教师先提问,同学们爱吃菱角吗?菱角生长在哪里?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江南水乡味十足的新歌——《采菱》)2、教师先为学生范唱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3、学生可跟着老师的琴声先小声哼鸣歌曲,增加熟悉度4、教师分句教唱,学生模唱,连续三遍5、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琴声唱6、引导学生自发创编合理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如:0X 0X │ 0X XX ‖或0X 0X │ 0X X ‖)三、认识节奏1、教师向学生指出歌曲中较难掌握的节奏(如:向学生提及附点音符、切分节奏等等),使学生在主观上有些认识 2、带领学生一起念念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能熟识和掌握一些四、课堂小结1、总结该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所学的主题2、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留心身边的江南民歌,比比谁搜集的多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1、在本单元水乡的主题思想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家乡水乡的特点。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 3、学习顿音记号,并让学生掌握它的用法教学内容:1、教唱歌曲《柳树姑娘》2、教识附点四分音符和顿音记号 教学道具:钢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或录音机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采菱》2、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3、让学生们再把歌曲唱两遍,加深印象二、教唱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如:教师提问学生,柳树的枝条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的指引,明确学习内容2、请学生们听录音范唱,教师可在听之前给学生们留下思考的问题(如: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3、听毕,学生回答教师之前提的问题,教师给予评价4、教师指导学生跟着琴声学唱第一声部,学生可先合着琴声小声哼鸣5、教师指导学生注意3/4拍的特点进行教唱,学生模唱,把第一声部唱熟6、教师选出少量学生,尝试唱第二声部“啦啦啦”部分,使学生感受到二声部的效果三、识记节奏和音乐记号1、教师设计情景,导入附点四分音符的知识(如:同学们在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什么在鸣叫?知了的叫声是怎么样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如:X· X和知· 了│ 知· 了的节奏非常相似)3、引导学生从听觉上分辨四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不同4、启发学生在《采菱》和《柳树姑娘》里面寻找例子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顿音记号(如: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歌曲的第二声部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6、教师指明顿音记号的唱法,并让学生模唱7、结合所讲的节奏,请学生们有感情的把整首曲子完整的唱下来四、课堂小结1、总结该堂课所学的知识点2、布置任务,请学生们在别的音乐书上找找附点音符和顿音记号第 三 课 时教学要求:1、这一单元的歌曲表现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学习《柳树姑娘》二声部合唱。 2、聆听歌曲《渔光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与风格。 3、聆听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柳树姑娘》二声部演唱1、 听录音范唱2、 复习歌曲的曲调及第一声部的演唱3、 学唱第二声部。a. 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b. 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c. 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只会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4、 二声部合唱。二、聆听《渔光曲》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a、这是1934年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b、20世纪30年代中国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a、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反映渔民的心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b、提出欣赏要求: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20实际30年代,离开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求学生们认真细致耐心的听,这也是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3、复听全曲,教师出示歌词,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着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如果学生能结合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5、总体小结三、聆听《洪湖水,浪打浪》1、介绍歌剧《洪湖水,浪打浪》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可听音乐,边看歌词做摇船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4、小结:描绘20世纪20年代末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陆』 采茶舞曲特点

采茶舞复曲,浙江民歌。[周大风制作曲] 原是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及舞蹈曲。全曲以越剧的音调为素材,具有舞曲风格。 (乐曲采用浙江民间音调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其中逗趣性的乐句,如一问一答,似年轻人在相互嬉戏,像老年人对丰收的赞美。) 歌舞曲。周大风词曲,作于1958年。原为越剧《雨前曲》主题歌及舞蹈配乐,后根据歌曲改编成舞蹈小品《采茶舞》。"采茶"原是中国一种民间歌舞体裁,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这首采茶舞曲保持了民间采茶歌舞的基本风格,采用民族的五声徵调式,又有调式交替的素材,曲调欢快、跳跃,再现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采茶舞曲》在50年代一度极为流行,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柒』 如何撑握教育孩子的语言艺术培训心得

近期我有幸听到李园长和教育局李科长的关于《指南》语言、艺术领域的讲座培训,很受教育和启发。
首先是李科《指南》语言领域的讲座,在讲座中李科首先结合案例:狼孩儿的故事,告诉我们学前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正处在语言学习的敏感期或关键期,教师和家长应抓住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可以促进幼儿语言乃至其他方面的迅速发展,在这个关键期我觉得教师更应该给幼儿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多提供平台,让孩子到小舞台表演或者朗诵儿歌等,帮助幼儿敢于表现、敢于交谈。对于我们宝宝班的幼儿,教师就要更加耐心的倾听和交谈幼儿所要表达的想法,因为宝宝班的幼儿更容易出现急于想说某一件事情而表达不清楚,这个时候,作为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而应该让幼儿稳定情绪后,再讲述一遍。因为长此以往的帮着表达,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也得不到发展与提高。这一次的讲座我还听到了一个有趣的词,就是李科所说的“前书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录,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幼儿书写的办法,在记录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幼儿的书写需求,也符合了幼儿的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用孩子自己读的懂得文字、图画、符号形式来代替正式文字,让人看了忍俊不禁,真是有趣!
下午李园长通过一件件作品,一段段视频和一个个案例向我们生动的展示艺术领域的三大价值:审美、认知、和谐发展。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艺术贵在创造,教师更应该引导幼儿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在这场艺术盛宴中李老师优美的《采茶舞》,更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还有李园长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普遍会出现老师出示范画的情况,总是要求孩子达到自己的标准,画的最像的就是最好的。李园长给了我们适当的指导,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可以供孩子自由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和创作,不要给予太多的要求,因为每个幼儿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尊重幼儿自己的想象力,让幼儿自主创造!
这两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指南》中还有很多教学理念和教学建议值得我去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与幼儿共成长!

『捌』 求幼儿民族舞的教学方法

幼教论文:幼儿民族舞蹈教学初探 内容摘要:民族民间舞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富有特色的音乐旋律,为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但是,传统的幼儿民族舞蹈教育活动,往往只重发展幼儿的动作,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动作,等幼儿学会了动作后,再配上音乐。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培养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又忽视了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感情的熏陶。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根据电大所学的艺术教育理论,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我进行了“民族舞蹈教学尝试”,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 民族舞蹈 教学尝试 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影响着幼儿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哼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周杰伦的“双截棍”等流行歌曲,随着音乐扭动的也是迪斯科,健身舞,街舞等,传统的民族舞蹈逐步受冷落。幼儿园的舞蹈的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发展幼儿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它既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技能”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必须以发展幼儿素质为根本目标。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内涵而最终表现为与浓郁的民族音乐旋律相和谐的民族民间舞蹈,自然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经过在园两年的学习,对部分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民族舞蹈活泼的曲调,鲜明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新颖多样的体裁,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性格以及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感知特点,为幼儿民族舞蹈的学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快乐写作,高尚生活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发挥艺术教育在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纽带作用。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我根据电大所学的艺术教育理论,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我们进行了“民族舞蹈教学尝试”,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两年来,我们对民族舞蹈教学进行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 视听结合,充分激发对民族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幼儿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幼儿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因为,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是学习幼儿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而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而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赏才有效果。同样,幼儿在欣赏民族舞蹈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民族舞蹈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根据题材风格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 如:我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朗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悦耳的声音常有而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简单优美的舞蹈,配上自然表情,引导幼儿欣赏,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启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舞蹈美,喜欢音乐舞蹈美,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幼儿学习舞蹈有利于培养有感受美,表现美的素质。例如:教授大班舞蹈《骑上我的小毛驴》,这是一个维吾尔族族舞蹈,动作韵味相对难领会,还有特定的诙谐的感觉。在指导这一舞蹈时,我先讲述《阿凡提的故事》,让孩子从心里喜欢阿凡提的聪明勇敢,幽默诙谐,同时播放新疆民族音乐,让幼儿欣赏欢快活泼的新疆乐曲旋律,感受新疆民族乐曲的优美动听,使幼儿产生兴趣,然后我穿上民族服装,戴上花边小帽,贴上两撇小胡子,把自己打扮成风趣、滑稽的阿凡提形象,以自己优美的舞姿,充分展现新疆民族的刚劲、豪爽、活泼、风趣,热情的动作美,孩子们看了以后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成功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我们在教幼儿欣赏新疆舞蹈同时还通过欣赏VCD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有的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合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起来,幼儿在听听、看看、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让大家分享他们对民族舞蹈的感受。然后我们再请幼儿继续欣赏幼儿非常熟悉的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小弟弟早早起》,幼儿就会根据已掌握的几个基本动作自编自舞起来,我们真为孩子们潜能感到惊喜。 2 创设环境,充分营造民族舞蹈的氛围 环境对幼儿的印象是深刻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与幼儿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舞蹈环境和氛围,增加幼儿倾听,感受,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主动与环境发生作用,引导幼儿在音乐舞蹈的感染下陶冶性情,促进幼儿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2.1在一日生活中营造民族舞蹈气氛 由于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的时间,为幼儿播放优秀的民族乐曲,如:蒙古族民歌《吉祥三宝》、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江苏民歌《小茉莉》,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撒尼民歌《我和祖国亲又亲》等,让民族音乐时时萦绕孩子身边。同时,随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音乐舞蹈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即的组织深化幼儿进行自发性的舞蹈活动。 2.2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2.2.1音乐区:投放也了解的各民族服饰道具、音乐等,鼓励幼儿穿上民族服装,大胆自由随意的表演欢乐的民族舞蹈,给幼儿自己展示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孩子们之间自发的音乐行为多了也会吸引同伴积极参与,互相促进,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 2.2.2认知区:投放各种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图片,vcd、画报等,如:藏族身穿长袍,斜开衣襟,腰间系长带,一只衣袖挂在身边,女孩腰间系七彩围裙,爱喝酥油茶,对人表示敬意时常献哈达等。蒙古族人们喜欢骑马,射箭弹马头琴,住在辽阔的草原上,造就了他们像神鹰一样勇敢,心胸像草原一样宽广------通过了解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民族舞蹈的特点,更好的表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如:藏族的雄健有力,蒙古的豪迈奔放。 2.2.3手工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民族歌舞,建筑物、乐器及其它照片,并提供许多废旧物品,让幼儿根据相应的民族音乐或背景,制作相应的民族服装道具,如:播放傣族舞蹈《孔雀舞》时,引导幼儿做一个孔雀的皇冠,用废旧塑料袋子作美丽的纱裙,套上亮晶晶的指环,就可以像孔雀翩翩起舞。又如可以用纸盒子作新疆的花边小帽,用棉花做成可爱的小胡子,贴在鼻子下,用旧报纸裁剪并装饰做成花边马甲,这样就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美丽的新疆《摘葡萄》。 2.3在家园互动中分享民族舞蹈的乐趣 《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园共育。家庭中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在

『玖』 体育毕业论文题目

1、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试论回体育道德形成的要求和规答则 4、论体育与智力开发
5、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 6、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7、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 8、试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9、体育技术学习与体能发展问题的研究 10、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11、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与指导实践的研究 12、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13、X X地区(学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分析 14、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15、初论体育课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6、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7、(某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18、关于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19、新的教学方法(或电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 20、论教学艺术与体育教学艺术 21、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阅读全文

与教学采茶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