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品论文范文,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第一层,需要符合基本要求 1、符合文体要求,赏析文是议论文,不能写成别的文体。 2、符合内容,顾名思义要有关于文学且发表自己的评论。 3、结构完整,一是文章形式完整,二是文章内容的完整(即一篇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必不可少)写作步骤是:阅读,定题,评论,写作。文学评论的写作核心是对作品的评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争取全面了解一部作品。 1、作者。作者的写作动机,作者的心理历程与人生经历,是否曾经有过奇遇等。 2、作品。作品本身的特征,与哪些作品有相似之处,表达了什么等。 3、时代背景。一个作品与其诞生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能体现出当时社会的何种制度、风气等。
⑵ 乡土文学作品一般教学方式是什么
乡土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应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有生活实际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情境,让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切身的感受乡土文学的魅力,乡土文学作品不似平常的作品,不应该以学习生字词或者是写作手法为主,最重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学作品的兴趣,升华情感。
⑶ 如何走出文学作品教学的误区
高中语文考试,学生最怕做到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理解,老师也最怕批改这一项,因为学生往往写了很多,但得分很少,这也就导致了语文教学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文学作品,老师认为多教一篇少教一篇无关大碍,学生认为多学一篇少学一篇无关紧要。久而久之,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显无足轻重。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它不单让学生习得一些文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解读技巧,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获得贴切、深刻的文学体验,并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丰富情感,更新与拓展生活,提升生命价值等。但我们平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却存在这样的误区。
一、教师唱主角,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成为“看客”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缺乏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是一讲到底,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虽然也让学生思考讨论,但仅流于形式。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时需要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它讲究的是一个“悟”字,表现为一种“自得”。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必须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我在教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前,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前预习题:认真阅读作品,每位同学至少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第二天上课时,我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结果他们争先恐后,唯恐自己的问题得不到展示,最后前后两块黑板备写得满满的。然后我又让学生把所有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删去重复的问题,结果发现学生的问题基本上涵盖了我课前预设的问题,而且许多问题是我课前根本没想到的,最后这些问题也大多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解决的,结果原本预计一课时的教学计划,最后上了两个多课时。这节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我们不能小看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我们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如果我们能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向老师质疑问难,老师则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启发与指导,这样不但能把老师从繁琐的讲解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张志公先生也曾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多讲,给予指点,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玩索’,悟出文中道理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大多数教师也都认识到这一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却依旧我行我素,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二、不切实际滥用速读、浏览一词,导致学生对作品不能深入理解
速读、浏览本是一种阅读方法,用得恰当,有助于课堂教学,但问题是这种方法现已被滥用。无论篇幅长短,浅显深奥,动辄就用这种方法,显然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特别是篇幅较长的文章,课上老师多以速读的方式让学生接触课文,这本是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文章进行精读、细读了。因为粗读、速读是建立在精读、细读的基础之上的。正如快跑要建立在强壮的体魄基础之上一样,没有强壮的体魄就不可能跑得快、跑得远。
古人说:“读书切戒不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要想使学生全面理解文意,深刻把握核心,还需要让他们对课文中重点的内容精心阅读、仔细品味。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阅读有时不止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要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我在教授《一个人的遭遇》一文时,我作了如下处理:首先让学生复述故事的情节,这就是速读、浏览的环节,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情节,并说明感动的原因,这就是精读、细读的环节。结果学生通过自己与文本对话,细心揣摩文中有关句子,对文章的理解非常得深入。
三、教师强加自己的阅读体会给学生,导致千人一面的阅读感受
优秀文学作品往往蕴藏着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很难用单一的主题或中心来概括。再者,学生在阅读时的心理状态、生活感知、审美经验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也决定了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的不同。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有些教师却忽视文学作品阅读的这一特点,将自己的感受强行灌输给学生,这势必会导致阅读感受的千人一面。
在阅读教学中要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学作品的确切意思是什么。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最大影响者,老师的介入程度及介入方式几乎就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果老师把自己当成权威,把自己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强行让学生接受,这显然违背了文学作品的阅读规律。我在教授《一个人的遭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肖洛霍夫的这部作品,曾与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你从主题的角度谈谈获奖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同学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学认为,小说的主题是控诉战争的罪恶的,因为文中主人公家破人亡;有的认为小说的主题是歌颂俄罗斯民族男人的坚强的,因为文中主人公在那样的环境下仍能不屈不挠;还有的同学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不要让战争的阴影笼罩孩子的心……虽然有的学生的回答有点片面,但这正表明了他们对为文本的阅读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稍作点拨,学生也就豁然开朗了。
鲁迅先生说过,学语文只是“读读写写而已”。一语道破阅读教学的全部内涵。如果我们真正地能走出上述误区,就一定能够改变本文开头所说的那种状况,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会被人说成“误尽苍生”了!
⑷ 文学作品的社会教育功能
文学教育功能,其使命是合理的、崇高的。这一功能,从根本上说,是那种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伦理观念、精神品格和人生境界的力量,是那种能够净化人们灵魂、激励人们意志、陶冶人们情操、培养人们素质,从而实行改造世界、重铸自我的功能。因为文学不仅告诉人们生活是“什么样子”,而且它实际上也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文学通过艺术地赞美、歌颂、鞭挞、谴责、揭露、遮蔽、自厉、自慰、陶醉、叙述、呼吁等形式,客观地起着处世“指南”和人生“教科书”的作用。
⑸ 如何在经典文学作品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docx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以其独特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青睐。它一方面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建设,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初中语文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标的出台预示着文学教育将走出边缘化地位。然而,在应试教育视野下,文学教育理论建设的滞后,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缺失,使得文学教育的价值一直缺位。如何实施文学教育,使之超越单一的语文工具论,培养学生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必备的语文素养,使之真正走出边缘化身份。首先要体现文学教育的个性,“要把文学课上成文学课”,文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等应有它自身的特点。其次,要加强中学文学师资的培养和培训,以促进和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教学能力,更好地从事文学教育。
一、研究背景
1.国外,20世纪40年代,哲学经历了本体论时代和认识论时代,.转向了语言学时代,从而带动了整个世界的美学、文艺学等人文科学都发生了“语言学”转向。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成了诸学之学,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以视象化、表象化、零散化为特征的后现代文化影响着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懒于深思、浅尝辄止。鉴于此,西方教育者,试图通过文学教育构建学习者的人文素养、语言素养和思维素养。
2.国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世界基础教育评估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的基础教育位居世界157位。目前,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走向深入。本次课改最核心的改变是课程功能的改变,即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笼罩下的文学教育误入舍本逐末的歧途,文学仅仅成了传授知识的“案例’,和训练语文能力的“情境’,文学阅读教学往用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基础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诵读和领悟,把美的对象肢解成知识零件,道德片断或政治概念。文学教育亟需力克时弊,恰当定位。
3.青少年时代是人的一生中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中间地带。6150万中学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信息部提供的数据,中国青年研究,1996, 11)是文学作品虔诚的接受者,他们渴望通过文学去感受文明的冲突,达到心智澄明,解除应试桎梏下的精神饥渴。文学的功能是作用于人的灵魂的,文学阅读影响着青少年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阅读过程既是被吸引,被感动的过程,也是认知世界、自我观照的过程。因而对于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同时,文学阅读又要求阅读主体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引导中学生“读什么”和“怎么读”便成为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4.在今天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中,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语文教育要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并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重任,就必然要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经典文本之中,通过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完成语文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研究的理论构思
(一)有关定义的界定及表述
1.经典
简单说来,构成经典的条件不是单一的,可以分为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也就是说文本既要有自身所具有的能构成经典的品格和特性,又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因素来确立它的经典地位。
从一般意义上说,经典作品之所以可以称得上是经典,其自身必须具有内在的超越性,也就是说经典本身无论在内容、语言上都具有不同于一般性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打动人心的独特的内在魅力。
卡尔维诺曾对经典下过这样的定义:“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最佳状态来临是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2.文学
“创作主体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体现着人类审美意识形态特点并实现了象、意体系建构的话语方式。文学在外延上包容着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具体文学样式出现的可供接受的文本。”文学是民族的心史,文学是诗化的哲学,文学是人类想象力的优美体现。
3.语文素养
“何谓素养?素,有‘向来’之意。故‘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义,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
《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做出了如下的具体解说:“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知道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对新课标“阅读的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的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巴赫金的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这些对话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学生与作品形成对话是其余几重对话的基础。学生在阅读中成了审美主体,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获得了与作者同样的言语满足,良知启迪和情感激动,他们成为真正的读者,意味着在文学艺术的氛围里超越了现实和功利的羁绊,成为“幻想生活”的新主角。
⑹ 如何进行文学作品教学设计
这这这……太抽象啦~~~你是说实际方法么?师范生?
我只说说我个人的,首先假定你说的是中小学课文,先去人民教育出版社找到教师用书的电子版,然后到无忧无虑语文网,里面有很多教案和资源,良莠不齐,建议选择课堂实录学习,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整合所有的资料,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注意学生的水平和接受习惯,嘛,基本就差不多了~~~
⑺ 怎样提高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人的见解
http://ningxia.guopei.teacher.com.cn/GuoPeiAdmin/TrainingActivity/TrainingActivityStudentView.aspx?TrainingActivityStudentID=31&cfName=2010110431
http://club.teacher.com.cn/topic.aspx?topicid=73300&LN=&PD=
http://..com/question/195305507.html
⑻ 如何提高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中小学文学作品教学侧重点多在分析主旨和字词的使用以及语言表达,作者背景和思想往往只是辅助学生理解。
高等教育更多倾向于分析对作品对时代的刻画和影响,对作者创作思路和思想发展有更宏观的脉络梳理和探讨。
针对这些特点,在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上,前者应该针对中小学生情感经历缺乏的特点,借用身边的小事和家庭情感做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比如学习“送别类诗词“时应更多的唤醒他们人生经历中与亲人甚至宠物分别时的情感。在具体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尽量多的发言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独立思想,切忌填鸭式教学。
对于高等教育,提高有效性的方法还是需要更多的阅读做基础,或者针对部分关键章节布置阅读任务。同时针对思想认识层次不同的学生布置多种类不同难度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