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豫剧司鼓怎样演奏
谈起司鼓,人们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到这样一幅鲜活的场景--在剧院或者露天舞台上,突然响起一阵激昂清脆的板鼓声,这鼓声时而轻柔舒缓,犹如百鸟朝会;时而激越豪迈,好似万马奔腾。而伴随这鼓声的,定是锣镲笙笛等一众乐器,这些乐器在司鼓的带领下,铿锵做声,起伏生情。一时间,台下安静了,人们感到剧场变了,变成了风云际会场,舞台大了,大的可以上下五千年。这,就是戏曲伴奏的神奇魅力所在,也由此可见,司鼓在戏曲伴奏中的重要性了。
司鼓者作为戏曲伴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表面看似风光,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现实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司鼓,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熟练掌握司鼓技巧,引领乐队为演员助推,达到表演与伴奏之间的既精彩粉呈又高度统一,进而不断发扬光大豫剧表演艺术,是摆在每个豫剧司鼓者面前的神圣课题。做为一名在豫剧司鼓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十余年的司鼓演奏员,我感触颇深,下面浅谈一下我的演奏心得,以期抛砖引玉。
一、司鼓演奏者必须认真学习司鼓技艺,不断提高演奏水平和演奏能力。做为一名司鼓演奏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除了坚持日常理论文化学习外,更要定下心来勤学苦练基本功,将各种曲牌和锣鼓经铭记于心,一边学习,一边钻研,除学习豫剧司鼓演奏技艺之外,还要学习和借鉴一些兄弟剧种的司鼓演奏技艺,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素养和感知感悟水平。尤其重要的是要虚心向优秀司鼓演奏者们学习求教。众所周知,司鼓伴奏存在着一个上下传承与发扬的优良传统,向名师们学习,求名师们指点,学习他们高超的演奏技艺和手法,经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作用。总之,学无止境,一个司鼓演奏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得到进步和提高,才能逐渐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和拥有驾驭文、武场乃至整个演出进程的能力,唯此方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豫剧司鼓演奏员。
二、司鼓演奏者必须在演奏实践中,谐调好乐队伴奏与演员表演之间的关系,做到演奏和指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众所周知,司鼓做为戏曲伴奏的核心所在,除了自己需要具有深厚的演奏功力之外,还要具有统领整个乐队的节奏变化及轻重缓急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再强再精到,也不能超出戏曲演奏的范畴,那就是乐队伴奏始终是为演员服务的,相对于演员表演而言,戏曲乐队起的是伴奏和烘托的作用。既然伴奏是为演员演出服务的,那司鼓者就必须熟悉每个演员的声线强弱,性格特点、演唱风格和演出习惯。切忌在实际演出当中,演员与乐队你演你的,我伴我的,各自为政,奏演两离。最高境界的演出效果是伴奏者对演员的脉络熟捻于胸,演员又跟伴奏者的想法心意相通,这是乐队与演员之间长时间进行沟通、切磋和磨合的结果。反映到演出中,就是司鼓演奏者要“眼观六路、闻听八方”,善于根据不同演员和不同情况,配以能够最佳呈现演员表演长处的手法和锣鼓经,以使乐队伴奏与演员演出的时候达到水乳交融,使整台演出完美无缺、和谐统一。
三、司鼓演奏者必须将司鼓伴奏当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来抓,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投身到每一场演出中。常言说得好,“一台锣鼓半台戏”,这充分说明了戏曲伴奏在整台演出中的重要性。很难想像,一个没有一点伴奏激情的司鼓演奏员,他带领下的乐队无精打采,舞台上演员少气无力,台下的观众昏昏欲睡,这戏还怎能看得下去。所以说,做戏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这个德就是司鼓演奏员不光具有良好的演奏手法,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始终用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场演出。只有用心投入剧情中去了,才能发挥出一个司鼓演奏员的巨大潜能,去琢磨文、武场的处理手法,更好地演绎戏路中的强弱、虚实、快慢和悲欢的剧情变化,才能鼓用心打,板用情敲,将戏曲司鼓的演奏发挥到极致。事实真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司鼓演奏员,他可以用激情洋溢的手法,敲打出饱含韵律的鼓点,调动起整个乐队、每个演员乃至全场观众的情绪,进而达到舞台演绎似真似幻,台下观众如痴如醉的臻美状态。
四、司鼓演奏者必须注重戏曲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将戏曲表演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每一种文化都会有它特有的土壤特点和独有气息,中国鼓文化也概莫能外,它虽然源远流长,但依然有迹可循。而司鼓只是中国鼓文化中沧海之一粟。但自从它植根于中国戏曲以后,就好像树儿生了根,开了花,然后硕果累累,令人沉醉。但,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像当年徽戏进京一样,它到了北京,经过传承和发展,成了至今风靡全世界的京剧文化。豫剧也一样,虽然历史上曾推出过很多像《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等脍炙人口的豫剧精品,但现在同样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怎样让豫剧发展创新,不断推出新的精品,让更多的人们喜爱上豫剧,让豫剧艺术成为弘扬当代先进文化的瑰丽国宝,是摆在每个豫剧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庄严课题。今后,我一定会在继承传统司鼓伴奏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多元的音乐素养,以期激发创作灵感,让豫剧司鼓演奏乃至豫剧表演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不断发扬光大,再创新的辉煌!
❷ 豫剧开场的一段敲锣打鼓叫什么
豫剧“开场锣鼓”
豫剧开场(开台)锣鼓分为武场和文场:
1、伴奏乐队
(1)武场,一般是由鼓板(班鼓、手板)、大锣、铙钹(即手钹)、二锣、梆子、小钹(即铜板)、风锣、大阴鼓、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组成。
(2)文场,乐器有三弦皮嗡、月琴、板胡(即瓢)、二胡、琵琶、横笛、唢呐、笙、大小提琴、铜管、木管等。
2、开场锣鼓
(1)武场开台锣鼓点,主要曲牌“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等。
(2)文场开台锣鼓点,主要曲牌“大宫花”、“小宫花”、“哭剑”“大桃红”、“小桃红”“双叠翠”、“菠菜叶”等等。
❸ 晋剧武场鼓板各个手势代表什么
京剧鼓师指挥乐队,主要是靠鼓板打出的节奏音响并结合各种示意动作来进行,通过不同的鼓板点(有一百多种)变化来指挥乐队的。它决定着锣鼓点使用的类别,操纵着打击乐的起承收煞,控制、调节着京剧文武场乐队速度、节奏的变化。
演奏板鼓时,将鼓吊于木架上,使用两根藤或竹制的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而且因使用了点箭(用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用鼓箭平击鼓面),发出的音响也不同。
(3)豫剧鼓板教学视频扩展阅读:
板鼓构造独特,音色清脆。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便世代相衍,流传至今,广泛用于昆曲、京剧、评剧、越剧、汉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陕西梆子、山东柳子等地方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也可以独奏(如苏南吹打中的快板鼓)。
它在伴奏或合奏中,常常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演唱、剧情变化,除用各种打击姿势及各种击音进行指挥外,还与拍板一起为唱腔打节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以及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
板鼓是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色木、桦木、槐木、桑木、榉木或柚木等硬质木料制作,由5块较厚木板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厘米,但绝大部分是木质板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厘米。
鼓皮用牛皮,张紧于整个板面直到底边为止。蒙皮的鼓膛部分又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板鼓发音的高低,取决于鼓膛的大小和蒙皮的松紧。为保持鼓皮的张力,所钉鼓钉较多,并在底部箍以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