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春季《写人—一个令我敬佩的人》第十一讲教案
编写教师:妖精漠漠020 时间:2010年5月
课 题: 写人—一个令我敬佩的人
(结合语文课本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写作目标)1、扣住题眼“敬佩”,明确敬佩之意,确立敬佩之因,找到身边的写作材料。
(知识目标)2、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特点,体现敬佩之因。
(情感目标)3、表达出对人物的敬佩之情,并以此为榜样。
教学重点:找准事例,明确敬佩之意,确立敬佩之因。
化解方法:1、找准敬佩之人;2、师下水引导选材,突出敬佩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化解方法:1、师下水,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高尚品质。2、小组代表口述、师生举牌评价,师引导。
四合一的运用:1、板演敬佩之人;2、生说事例,举牌评价。
教具准备:师课前搜集资料
一、教学准备:
1、板书,收自创;
2、考勤,发记分本
二、主课教学:
1、 优美词语:齐读,释义
导入:谈话式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敬佩的人吗?你为什么敬佩他,他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生答) 其实,我身边,值得我敬佩的人很多,这些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不一定是什么名人明星,也不一定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做过的一些小事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只要你善于去发现。
2、师下水:
提问:我为什么敬佩我的妈妈,通过哪一件事可以体现妈妈值得我敬佩?(生答)
△、生小组讨论
你最敬佩的人是谁?哪一件让你敬佩她,讨论板演;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3、组内派代表口述
口述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激趣手段:小组加分和个人加分。
4、师小结:所谓敬佩,那就是尊敬和佩服,不过是大事小事,自己要是值得我学习的,都可以是我们敬佩的,想要表达出那一种敬佩之情,那就要把那件值得我学习的事,能体现人物高尚品质的事情说清楚明白。
四、构思
下水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
我敬佩的人,不是什么大明星,也不是什么名人,她只是个普通人,她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四十多岁了,剪一头清爽的短发,五官端正,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做起事情来总是干净利落利落,平时虽然工作很忙,但总是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我的妈妈是个社区医生,她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我非常敬佩她。记得有一次,我邻居的一个小朋友生病了,高烧不退,要打吊针。偏偏那么巧,这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小朋友和他上了年纪的的爷爷奶奶在家。吊针打到很晚还没有打完,妈妈看到那个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年纪那么大了,就主动叫两位老人家回去休息,她留在医院守着那个小朋友。一直到凌晨三点,小朋友的吊针才打完。烧退了以后,小朋友吵着要吃东西,妈妈没有办法,就背着小朋友回我家,亲自煮东西个他吃,还哄他睡觉。第二天,妈妈因为睡眠不足,很眼圈很严重,但她还是照常上班,而且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连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像请她吃饭,她都拒绝了,她说,那是一个医生的责任,不应该图回报。
妈妈我举动让我很感动,她心地善良,不追名逐利,她所做的一切令我敬佩,妈妈是我骄傲。我要向妈妈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B. 小学语文作文的教案怎么写
一、说什么就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万花筒,像七彩阳光。校内、校外,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些什么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的所看所思或亲身所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所说的这些内容,只要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就是文章。
二、写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你必须把这条鲈鱼放掉”》一课记叙了小汤姆和他爸爸在湖上钓鱼的情景,小汤姆从这个事情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文章选材新颖,内容充实,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当汤姆钓到一条大鲈鱼后,作者用了浓重的笔墨来描写汤姆、爸爸的对话,特别是对话时的动作、神态刻画的惟妙惟肖,非常值得学生借鉴。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后,充分引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变枯燥的训练为轻松的享受。
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写法后,并不要马上让学生动笔写,而是观看一段两分钟的录像,然后要求学生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用语言表达出来。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得非常清楚,其中的人物一下子鲜活起来。课后,要求学生写出吃晚饭时一家人的对话,第二天,大家一起交流欣赏。出乎意料,就连班上最怕写作文的同学,都写得很好。
三、怎么说就怎么写
人在平常说话时,除爱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由于性别、年龄、性格、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所致,所有人说话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说话的个性和“棱角”。这就好比人的长相,是各有特别之处的。
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么说,手就怎么写,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这样,由于写了自己想写的情景,说了自己喜爱说的话,贴近了现实生活,抒发了真情实感,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内容具体,生活气息浓厚,语句表达顺畅,有特色。
可以这样讲:只要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能激发他们向困难挑战的勇气,给他们带来成功的乐趣
C. 作文教案!!
我不知道作文教案应该是什么样的,你看这篇行不行,我自己写的。
Way of Study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prosess of globalization, it becomes necessary to grasp a foreig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ways to learn it. Some people like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 by listening lessons, writing homework and reading books, others like to learn by talking to foreigners, listening radio programs, watching TV and seeing films.
I prefer the later one more, because the aims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s to use it rather than to pass the examinations. In the initiating phases, one should grasp the grammar well by listening lessons, doing homeworks or reading books. Whereas, when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was learned, it is essential to use the language to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Talk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hile listening to radio broadcast and watching TV programs can also do good to you.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really master a forgein language.
D.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啊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小学语文作文教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用一两件事写父母的爱
【训练要求】
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爱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小学语文作文教案.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主要表现在:
1.减少束缚,引导自由表达.打破框框,淡化文体意识,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点评之中,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
2.诱发兴趣,引导真情表达.习作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录像引发→闭目回忆→互谈感受(说与写)→品读交流”等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当文宗旨得以实现.
[导写过程]
一、忆父爱、母爱——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吟颂诗文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2、录像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好吗?(播放录像,再现温馨家庭生活场面,激发情感兴奋).
3、引发回忆,作文指导《小学语文作文教案》.
师:这是一段什么内容的录象呢?你能体会到爸爸、妈妈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吗?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答)
4、闭目想象.
师:闭上眼睛,伴着音乐,把感受最深的爸爸、妈妈疼爱你的那件事情再回忆一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二、说父爱、母爱——开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组交流.
师: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把刚才回忆中感受最深的爸爸妈妈疼爱你的事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就怎么说,做到说真话,吐真情.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感受最深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听.其他同学可以围绕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具体,进行补充、评议.
①谁愿意讲讲自己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他(她)为什么给你留下这样深的印象呢?(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②谁愿意讲讲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
E. 怎么写小学语文写作设计教案
水》的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水》的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篇作文来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主题单元《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延伸,它通过“赞美水” “亲近水”“了解水”“珍惜水”进行开展活动,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它可以说是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问题与思考等均可涉及。可以讲故事,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可以客观说明,可以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从整个作文教学流程来看,作文讲评课应是作文的二次指导课,因为有了学生初次的习作为凭借,二次指导就显得更具有针对性。针对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针对学生初次习作时难免会出现内容不够具体,又不懂得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常见病给予指导。这也就是成为我这节作文讲评课的教学重点所在。
二、教学理念:
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开放与生成的过程。教师应紧扣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以及对作文修改过程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不断积累习作的情感,提高习作能力。应师作文是第六主题单元《水》中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水”这一主题的深入了解,使学生更加热爱水资源,形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
2、通过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中修改作文,分享经验,进一步拓展思路,习得修改方法,写得更具体更通顺,从而培养学生勇于交流,乐于欣赏,善于发现,精于提问,勤于修改的良好习作态度和敢想象,说真话,吐真情的习作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同学们已经通过“赞美水”“亲近水”“了解水”“珍惜水”这几项综合实践活动对水已有深入了解,并通过笔写出你们和水有关的故事,对水的感情,对水的认识和了解,寄托着许多希望与忧患,呼吁人们共同来珍惜水资源。
今天我们将针对这次同学们的习作进行讲评,瞧,我为大家推出四大版块: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断欣赏、出谋划策。
(二) 榜上有名
1、 屏幕显示写作比较好的同学名单。顺便问获奖的同学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题材来写?
2、 师:自然有些同学榜上无名,有些失落,不要紧,下次评讲作文可能你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让我们以掌声祝贺这些同学。
(三) 佳作欣赏
1、 出示佳作《地球上最后一滴水》,请一名同学朗读。
2、 鼓励学生读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你们最欣赏哪一部分?为什么?
3、 适时板书:注意观察、展开想象
(四) 片断欣赏
师:现在我们进行片断欣赏,有些同学可能整体不是很好,但是有一些地方写得相当出色。
展示片断,在音乐声中朗读,读完谈感受。板书:真情实感、遣词造句
(五) 出谋划策
师:有人曾请教叶圣陶先生“怎样修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希望每一个同学们记住这一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改了10年才成为世界名著。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千锤百炼为一绿》都成为美谈。做为我们,更应该向这些先人学习这种严谨的态度,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1、 选择一篇较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修改。每人一份,边读边修改。
2、 以小组为代表进行修改,填写《作文点评表格》
3、 全班交流反馈。
(六) 布置作业
1、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请别人帮助修改。
2、认真誊写在作文本上,打印并上传到班级博客。
五、教学反思
作文讲评是贴近学生习作实际的一次指导。学生是习作讲评的主人。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增强训练意识,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1、 佳作展示,激发兴趣——乐评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良好开端。为了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推出四大版块“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断欣赏”“出谋划策”。在“片断欣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同学的好词佳句,并配上柔和的音乐,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也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为习作的讲评创设良好情境。
2、 精选点评,范评引路——会评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为了解决这堂课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我先选择一篇优秀习作,让学生欣赏、剖析,并指点写作秘诀。这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讲评、修改中有个范本。接着我采用知识迁移的的方法,让学生评析“病”例。有了之前的佳作范评,学生对“病”文的剖析就能胸有成竹。通过剖析典型作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佳作,懂得“佳”在何处,“病”文“病”在哪里,更认识到平时要注意观察,展开联想,真情实感,遣词造句才能使作文表达更生动具体。这对学生自我评价习作有很大启发,对学生准确评价自己的习作,恰当修改自己的作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 合作评改,培养能力——会改
只评不改的作文讲评课是“纸上谈兵”的空洞说教,只有让学生动手修改习作,学生才会有深切的体会,真正的领悟。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于是我给学生创设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改文实践,学生在合作评改中互动交流,互相补充,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进而使学生能创造性地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案例]
设计思路:
小学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
片段1:
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评论: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
片段2:
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屏幕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
希望是……
希望是……
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评论:用学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打开了,相应的精妙的句子应运而生。无不另人为他们质朴的童心拍手叫好,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排比句写在作文本上,读着这和儿歌一样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别有兴趣)
片段3:
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学生归纳出:
1、 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 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片段4:
师: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
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生1: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
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
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
生4:难道友谊不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吗?
……
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
师:观察得真仔细啊!我们都知道,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问句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拟人,设问等等。
师:那你能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呢?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回答:
生: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
(评论:此过程通过对排比句中另外的修辞手法的观察,让学生明白了排比句只是一个架子,在这个框架内可以填充各种各样的内容。学生在补充句子的同时,通过同学及老师赞许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的感觉,找到积极发言的快乐。同时也找到了拿捏文字的乐趣。)
片段5:
师: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播放音乐FLASH韩红演唱的《天亮了》)
学生欣赏
师(深情地):事后,小女孩时时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伤心。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这个小女孩呢?请用上排比句。
学生思考并书写。
生1:爸爸离开你了吗?没有。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妈妈离开你了吗?没有。她在天堂看着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师离开你了吗?没有。他(她)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同学离开你了吗?没有。他们都在盼着你回家。
生2:别再难过了!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别再难过!
噩梦已经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别再难过!爸妈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去远行……
(评论:写作本就是为生活的感悟而写。它不应该被命令所挟持,被烦闷所压迫,被平淡所充斥。弄清这个目的,再经由老师精心安排的场景再现,先带动学生情感。此时,我看到了学生眼中有闪亮的泪花。再鼓励学生用排比句安慰别人,情已至,话已满。在此情形下写出的排比句就会少了干涩,多了感情。少了幼稚,多了成熟。水到渠成!另外也让学生明白“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道理。)
教学反思:
一、 课程资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为课堂所用,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需要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优先性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灵活地在生活中选取语文课所需要的材料,而不仅仅停留在语文教科书上。一段音乐,一个故事,甚至一道数学题,一副画,都是课程资源。
二、 小学阶段不一定只遵循写整篇作文的模式。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练习。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记叙文,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写诗歌,填宋词。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学生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三、 现代教育更充满人性美。重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中如果没有了“人”,就是毁灭的教育。本课中学生精彩而质朴的灵气是这堂课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四、 因时间关系,本课只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语言魅力。还要靠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利用课程资源,增加练习机会,以加深学生对排比句的印象。巩固学生运用排比句的能力
实际重点突出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课《记一次游览活动》教例评析
柳江县百朋中心校 韦先初
〔教例〕
习作内容:参加一次游览活动,把游览的过程和看到的景物写清楚。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有条理地记述一次游览活动,并能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美。
课前准备:要求细心观察周围的景物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师课前谈话,激发情趣。
同学们,上周星期五下午,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到我们县著名的酒壶山春游。大家脚踏巍巍酒壶山之巅,饱览了那壮丽的山光水色。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笔把游览中看到的景物描绘出来,让读者看后,能和我们共享春游水壶山的欢乐。
二、命题立意,理清线索。
1.写作文要有题目,今天我们要写的这篇作文怎样给它命一个题目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择一板书:《春游酒壶山》)
2.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我们写这篇作文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在总结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3.写一篇文章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写《春游酒壶山》这篇作文时,哪个字可以作贯穿全文的线索呢?(根据学生讨论,老师在“游”字下打着重号)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这次到酒壶山春游的游览线是什么?(随着学生的讨论,老师板书:游览线:铁路边——河岸——山脚——山腰—山顶。)
三、围绕中心,讨论选材。
1.教师谈话,提出选材中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写过不少参观游览记一类的作文,有些同学总是从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脸开始,到游览结束,晚上睡觉为止,不分大小巨细,主次轻重,点滴不漏,照写不误,结果写出的文章像一笔流水帐。这次作文,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下面就来具体讨论一下,这次春游中,我们看到的哪些景物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
2.按照游览顺序,具体讨论看到的景物,根据学生讨论,老师简要板书:铁路边:奔驰的列车,望不到边的田野。河岸:清澈透明的河水,雄伟的大桥。山脚:如画的田野,鱼塘中欢奔跳跃的红鳞鲤鱼。山腰:盛开的鲜花,具有象征意义的石像——“酒壶”。山顶:绿树覆盖岩洞,山下成群结队牛马,如带的小溪流,一排排新建的楼房。
四、突出重点,研究“静”“动”。
1.教师谈话,指出训练重点。这次作文除了很好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写作知识外,重点练习如何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能感动读者。
2.复习《鸟的天堂》一课的写法和本组“读写例话”中关于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知识。随着复习讨论,教师板书:静态——形状、大孝位置、颜色等。动态——活动、变化等。
3.具体讨论这次春游能看到的景物中哪些属静态,哪些属动态,应该如何进行描绘。
五、编拟提纲,开始习作。
1.文章开头应交待些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天气、心情等)(略写)
2.文章重点部分可以分几层写?(铁路、河岸、山脚、山腰、山顶五层)(详写,但也要分主次)
3.文章可以怎样结尾?(自然结尾,抒情结尾,议论结尾等)
4.学生编写提纲起草作文,教师巡回个别辅导。
〔评析〕
我感到本教案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教学思路清晰。
教案设计者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从“启发谈话”时就注意把游览的最主要观察点“脚踏巍巍酒壶山之巅”作了概要提示。在命题阶段,更留心“理清线索”,板书出示“游览路线:铁路边——河岸——山脚——山腰—山顶”。到“围绕中心,讨论选材”时,则按照游览顺序,组织学生具体讨论看到的景物。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同时根据学生的议论内容,对“铁路、河岸、山脚、山腰、山顶”各处的景物作简要的板书。这样,由于教师的教路明晰,学生在脑海中就能把较杂乱的素材理出了一条比较系统的线索,并使朦胧的印象变得具体化。
第二,教学重点突出。
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多流于一般化。往往是写出题目,指出先写啥,再写啥,可以分几段,有些再板书几个重点词语,就让学生动笔。因而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是平铺直叙,淡而无味。而本教案设计者结合基础训练要求,从本次作文目的出发,明确提出把“具体形象地描写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美”作为教学重点。在指导中围绕这一重点,先让学生复习《鸟的天堂》一课的写法,重温“读写例话”中关于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知识,板书出“静态——形态、大孝位置、颜色;动态——活动、变化”。随后结合此次作文,集中讨论所看到的具体形象,说明哪些属于静态,哪些属于动态,应该如何描绘。这样“读写结合”的指导,学生的作文容易做到叙事具体,重点突出。
第三,紧密联系实际。
这是本教案的另一特点。首先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次作文指导是在组织学生刚参观游览酒壶山以后进行的。由于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做了必要的回忆、议论,所写的内容都是学生亲眼所见,所以提起笔来就会旧景重视,叙之不荆其次是联系学生的作文实际。教案密切联系学生写“游览活动”文体时的通病,即以往写这类文章“总是从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脸开始,到游览结束,晚上睡觉为止,不分大小巨细,主次轻重,点滴不漏,照写不误”。让学生明白这类游水账式的写法,是作文的一大弊病。由于学生对此大都有切身体会的,经教师这么一点,这次作文就不会再重现老毛病了。
第四,指导程序科学。
这篇教案较科学地安排了“写前指导”的几个步骤。从教案上看,教师很重视帮助学生审题,并且给学生讲清本次作文的要求、内容、范围和写作方法,可以达到促使学生开阔活跃思路,提高思维能力之效。启发谈话和组织学生复习有关课文写法和本组“读写例话”的有关知识时,可使学生写作有所依傍,能够正确地选材、组材,更好地突出中心。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不仅促使学生写作时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细得当,又可使学生养成先列提纲再写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均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要求看和想,又要求说和写,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动脑、动嘴、动手,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我可以帮助你,你先设置我最佳答案后,我网络Hii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