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三、教学反思的内容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新课程学习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改变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事例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合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4、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1)国际背景。面对新世界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发达国家都把课程作为增强国力、积累未来的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把课程改革看作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必经之路。2)从课程本身看,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为课程不仅体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且还具体规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以及课程改革可带动基础教育其它各项改革。3)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不断在变革,历史在不断前进,课程也必须随之改革。课程改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提高没有完善,而现在课程体系有明显的弊端。我国现行的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要求不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结构单一,过于强调学科自身体系,学科间彼此封闭,泾渭分明;(4)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问题,落后于社会发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5)课程实施基本上仍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集中,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说明了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到怎样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6、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7、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8、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一、 整合教学与课程。二、 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三、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本次教学改革从观念到实践特别强调以下方面:(一) 结果与过程的统一(二) 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四、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9、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10、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相应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倾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它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11、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2、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答: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了目标和任务。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是针对‘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生的片面、被动发展而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和主动地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它着眼于发展,认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13、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改革方向?1)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全体学生发展;(2)学生全面和谐发展;(3)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4)学生个性特长发展;(5)学生活泼主动发展。 2)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一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3)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4)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5)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15、什么是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实现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1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哪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17、教师在运用教学方式上应做到哪十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18、新课程下的课堂有哪些主要特征?1)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 2)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3)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5)要有充分的思维训练。 6)方法最优化,手段现代化。19、课堂教学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基本观念?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20、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目标导向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面向全体的原则。4)知情并重原则。5)开放性原则。21、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1)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励学生学习。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2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含义是什么?坚持“以学生为本”,即从价值观说是——“一切为了学生”;从伦理观说是——“充分尊重学生”;从行为观说是——“全面依靠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具体地说:(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23、如何理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性学习的状况,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产、发展。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发现性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 教案教学反思都怎样写
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③ 教学反思一般如何写,从哪些方面写
一、反思教学中的"亮点"。
教师在教学中反思认为是成功的做法、有效的策略,如
1、巧妙的揭题;
2、突破难点的方法;
3、师生合作的过程;
4、画龙点睛的小结;
5、开放性作业的处理;
6、富有悬念的结束语……
将它们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工作参考使用,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从哪几方面来写》(http://www.unjs.com)。
二、反思教学中的"败笔"。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有疏漏和失误之处,更何况这种设计还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来完成。所以"败笔"是难免的,如
1、不恰当的情景导入;
2、不成功的演示;
3、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
4、处理不当的重点难点……
将这些不当之处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进行反思分析与探究,包括主观的客观的,成为以后教学的教训。
三、反思教学中的"偶得"。
教学中,随着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这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是"突如其来,突然而逝,不由自主"的,把它记录下来,作为深层探究的课题。
四、反思学生中的"智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学法不一,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渠道提出问题,一些言论或做法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进学习的顿悟,把教学引向高潮,把它记录下来,教学相长,成为新鲜血液的补充。
五、反思学生学习的"障碍"。
教师要善于反思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或问卷的形式,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对学生反应强烈的部分、错题记录进行整理,加以分析.总结查缺补漏内容,对症下药,及时搬掉学生学习的障碍,形成教学补充措施。
④ 如何写教学反思
一为什么要反思
教师的业务成长是在不断的实践、学习、总结、反思以及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总结和反思反过来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阶段性的教学活动完成后,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回头看的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问题直观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类型
1 小节性反思。
通过阶段性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总结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进行提炼,形成自己教学理论和教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2 案例型反思。
结合某一节让你印象最深的课进行反思,这节课或许是你最满意的,也可能是你觉得有颇多遗憾,也或许是学生在这节课上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对这些地方进行思考,从一个案例能够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产生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3探索型反思。
个人通过理论学习、教研活动、听课等形式,发现新的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方法,并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将应用过程中的体会经验和收获进行分析,使这种新的方法或理论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教学反思写什么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三反思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课改思想为指导。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同课改思想相对照,从对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来进行反思,有意识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束缚,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确立正确的导向。
2、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脱离了教学实践而空谈理论的反思不具备对今后实践的指导意义,教学反思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认识。
3、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反应,在反思中依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接受效果中来反思自己教学设计的得失。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反思切忌大而全,因为大而全往往陷入大而空。每篇教学反思要从教育教学规律和课改思想的大处着眼,但是更要从教学活动的细节入手,课堂情境的设置、学生活动的表现、作业难易的安排、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可成为反思的角度。
⑤ 教学后反思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提倡写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有效形式和手段。写教学反思,并不是简单地罗列课堂情况,而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写好教学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撰写教学反思:
一、反思教学中的"亮点"。
教师在教学中反思认为是成功的做法、有效的策略,如
1、巧妙的.揭题;
2、突破难点的方法;
3、师生合作的过程;
4、画龙点睛的小结;
5、开放性作业的处理;
6、富有悬念的结束语……
将它们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工作参考使用。
二、反思教学中的"败笔"。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有疏漏和失误之处,更何况这种设计还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来完成。所以"败笔"是难免的,如
1、不恰当的情景导入;
2、不成功的演示;
3、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
4、处理不当的重点难点……
将这些不当之处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进行反思分析与探究,包括主观的客观的,成为以后教学的教训。
三、反思教学中的"偶得"。
教学中,随着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这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是"突如其来,突然而逝,不由自主"的,把它记录下来,作为深层探究的课题。
四、反思学生中的"智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学法不一,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渠道提出问题,一些言论或做法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进学习的顿悟,把教学引向高潮,把它记录下来,教学相长,成为新鲜血液的补充。
五、反思学生学习的"障碍"。
教师要善于反思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或问卷的形式,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对学生反应强烈的部分、错题记录进行整理,加以分析.总结查缺补漏内容,对症下药,及时搬掉学生学习的障碍,形成教学补充措施。
【教学反思可从哪几方面来写】相关文章:
1.用画来写信美术教学反思
2.用画来写信教学反思
3.用画来写信美术教学反思
4.《用画来写信》的美术教学反思
5.《用画来写信》美术教学反思
6.用画来写信的教学反思
7.美术课《用画来写信》的教学反思
8.小学美术《用画来写信》教学反思
⑥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哪些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还要对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如:第一、需要教给学生那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第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第四、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第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第六、那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第七、那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教学中反思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
具体为: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第二、教学过程方面: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第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⑦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哪些
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