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百度文库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谢谢大神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
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22.动态助词“着”
形式:动词 + 着
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持续、动态)
房间的门开着。 (状态持续、静态)
23.动态助词“过”
形式:动词 + 过
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动词……(呢)
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
他在看书(呢)。| 他正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外边在下着雨。| 外边正下着雨。(可以跟“着”一起用)
25.连动句
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26.兼语句
形式: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不)比B + 形容词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 + 形容词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3)A比B + 形容词 +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点。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动词 + 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
我跟他一样高。|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A有 / 没有B(这么 / 那么) + 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或:我没有他那么高)
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
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
(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
这个问题,我要想想。
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
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 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
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
(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ABB
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他的脸红红的。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动词 + 其他成分
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
我把门关了。 (动词后用“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后用“结果补语”)
你把箱子拿上来。(动词后用“趋向补语”)
你把这本书给他。(动词后用宾语)
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
× 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这本书(× 一本书)给他。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
我把车停在门口。|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动词 + 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
饭吃完了。| 信写好了。
34.“是……的”
(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
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或看法
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
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35.越来越 +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
(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 +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
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 + 心理类动词:
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形容词 + 一点儿(表示比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4)动词 + 一点儿 +(宾语):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
名词|代词 + 指示代词 + 数量短语 + 形容词/名词 + 中心语
学校 这 两个 新 学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丝绸 衣服
40.状语的一般顺序
时间 + 处所 + 范围 + 程度 + 情态/方式 + 介词短语 + 动/形
我们 都 对他 很热情
我们 在学校 非常 认真地 跟老师 学汉语
我们昨天 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电话
=============================
注意:1.“也”+ 别类副词:
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
2.别类副词 + 程度副词:
我们都很喜欢他。/ 他们也非常努力。
3.时间副词+介词短语:
我正在给他写信。/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
4.时间副词+形容词短语:
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
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
我明天也不来。/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 时间副词 / 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
介词短语:
他没把书还给我。/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我能把这件事做好
7.时间词语 +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 + 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9.能愿动词 + 介词短语:
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
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 能愿动词:
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今年我来了中国, 明年我还要来。
11.能愿动词 +“常常”、“再”:
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 那个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
12.“就”+“都”/ 能愿动词:
吃完饭我们就都回家了。/ 你打电话给他,他就会来的。
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这本书今天不用还给我,明天再把它还给我吧。
明天你来的话,就把照相机带来。
你要努力一点儿,不要再被老师批评。
他刚吃完饭,就被同学叫走了。
14.形容词短语 + 介词短语:
他高兴地对我说了这件事。 / 他满意地把东西买走了。
15.时间词 + 表时间介词短语 + 表时间的副词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从现在起永远不吸烟了。
* 他昨天从早上七点一直睡到下午四点。
*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 不但---而且--- | 只要---就---,只有---才---,
如果---就--- | 一---就--- | 虽然---但是--- | 不是---而是---
既然---就--- | 即使(纵然、哪怕、就算、就是)---也---
连---都(也)--- | 凡是---都--- | 无论(不管)---都(也)----
与其---不如--- | 宁可---也不--- ……
② 求助,急急急!!对外汉语教学结果补语讲解
里面的结果补语:(没睡)好、(学)会。
这篇文章里面的结果补语不多,可能补语倒是不少,还有状态补语。
里面的可能补语:(睡)不着、(吃)不惯、(买)不到、(听)不懂、(记)得住。
状态补语:(玩得)很高兴。
结果补语的讲解: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引起了动作者或动作的受事者的状态发生变化。如“学会”,意思是由于动作行为“学”,使得老王“会”了。有些结果补语表示对动作的评价、判断,如“睡好”,“好”的作用是对动作行为“睡”的判断、评价。
结果补语都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更多的例子如(后面一个词是结果补语):赶跑、救活、吃完、记住、淋湿、打碎、收拾干净。
结果补语的否定形式:前面加“没”。
常做结果补语的动词是:见、成、懂、走、跑、哭、笑、往、掉、着、倒、翻、作、为、死、透、丢、到、在、给,等等。
口语中常用的多数形容词都可以做结果补语。
③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求百度文库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谢谢大神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学习 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 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 + 极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 / 得很 / 多了
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 + 得 + 非常 / 很 / 比较 +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 +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
(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 + 动词 + 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 + 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 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19.语气助词“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还要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
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22.动态助词“着”
形式:动词 + 着
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持续、动态)
房间的门开着。 (状态持续、静态)
23.动态助词“过”
形式:动词 + 过 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动词„„(呢)
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
他在看书(呢)。| 他正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外边在下着雨。| 外边正下着雨。(可以跟“着”一起用)
25.连动句
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26.兼语句
形式: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不)比B + 形容词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 + 形容词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3)A比B + 形容词 +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点。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动词 + 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 我跟他一样高。|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A有 / 没有B(这么 / 那么) + 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或:我没有他那么高)
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
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
(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
这个问题,我要想想。 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
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 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
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
(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ABB 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他的脸红红的。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动词 + 其他成分
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
我把门关了。 (动词后用“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后用“结果补语”)
你把箱子拿上来。(动词后用“趋向补语”)
你把这本书给他。(动词后用宾语)
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
× 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这本书(× 一本书)给他。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
我把车停在门口。|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动词 + 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
饭吃完了。| 信写好了。
34.“是„„的”
(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
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或看法
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
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35.越来越 +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
(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 +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 + 心理类动词:
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形容词 + 一点儿(表示比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4)动词 + 一点儿 +(宾语):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
名词|代词 + 指示代词 + 数量短语 + 形容词/名词 + 中心语
学校 这 两个 新 学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丝绸 衣服
40.状语的一般顺序
时间 + 处所 + 范围 + 程度 + 情态/方式 + 介词短语 + 动/形
我们 都 对他 很热情
我们 在学校 非常 认真地 跟老师 学汉语
我们昨天 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电话
注意:
1.“也”+ 别类副词:
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
2.别类副词 + 程度副词:
我们都很喜欢他。/ 他们也非常努力。
3.时间副词+介词短语:
我正在给他写信。/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
4.时间副词+形容词短语:
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
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
我明天也不来。/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 时间副词 / 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 介词短语:
他没把书还给我。/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我能把这件事做好
7.时间词语 +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 + 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9.能愿动词 + 介词短语:
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
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 能愿动词:
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今年我来了中国, 明年我还要来。
11.能愿动词 +“常常”、“再”:
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 那个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
12.“就”+“都”/ 能愿动词:
吃完饭我们就都回家了。/ 你打电话给他,他就会来的。
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这本书今天不用还给我,明天再把它还给我吧。
明天你来的话,就把照相机带来。
你要努力一点儿,不要再被老师批评。
他刚吃完饭,就被同学叫走了。
14.形容词短语 + 介词短语:
他高兴地对我说了这件事。
他满意地把东西买走了。
15.时间词 + 表时间介词短语 + 表时间的副词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从现在起永远不吸烟了。
* 他昨天从早上七点一直睡到下午四点。
*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 不但---而且--- | 只要---就---,只有---才---, 如果---就--- | 一---就--- | 虽然---但是--- | 不是---而是--- 既然---就--- | 即使(纵然、哪怕、就算、就是)---也--- 连---都(也)--- | 凡是---都--- | 无论(不管)---都(也)---- 与其---不如--- | 宁可---也不--- „„
④ 怎样给外国学生讲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如买得起,吃得下,回不了家等。通常构成是动词+得+补语(补语有我们经常说的起,下,了,完等等)
建议把结构列出来,然后举一些我们口语经常说的例子,然后再练习一下
⑤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学习 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 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 + 极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 / 得很 / 多了
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 + 得 + 非常 / 很 / 比较 +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 +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
(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 + 动词 + 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 + 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
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19.语气助词“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还要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
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22.动态助词“着”
形式:动词 + 着
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持续、动态)
房间的门开着。 (状态持续、静态)
23.动态助词“过”
形式:动词 + 过
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动词……(呢)
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
他在看书(呢)。| 他正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外边在下着雨。| 外边正下着雨。(可以跟“着”一起用)
25.连动句
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26.兼语句
形式: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不)比B + 形容词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 + 形容词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3)A比B + 形容词 +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点。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动词 + 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
我跟他一样高。|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A有 / 没有B(这么 / 那么) + 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或:我没有他那么高)
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
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
(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
这个问题,我要想想。
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
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 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
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
(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ABB
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他的脸红红的。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动词 + 其他成分
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
我把门关了。 (动词后用“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后用“结果补语”)
你把箱子拿上来。(动词后用“趋向补语”)
你把这本书给他。(动词后用宾语)
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
× 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这本书(× 一本书)给他。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
我把车停在门口。|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动词 + 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
饭吃完了。| 信写好了。
34.“是……的”
(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
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或看法
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
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35.越来越 +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
(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 +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
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 + 心理类动词:
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形容词 + 一点儿(表示比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4)动词 + 一点儿 +(宾语):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
名词|代词 + 指示代词 + 数量短语 + 形容词/名词 + 中心语
学校 这 两个 新 学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丝绸 衣服
40.状语的一般顺序
时间 + 处所 + 范围 + 程度 + 情态/方式 + 介词短语 + 动/形
我们 都 对他 很热情
我们 在学校 非常 认真地 跟老师 学汉语
我们昨天 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电话
=============================
注意:1.“也”+ 别类副词:
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
2.别类副词 + 程度副词:
我们都很喜欢他。/ 他们也非常努力。
3.时间副词+介词短语:
我正在给他写信。/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
4.时间副词+形容词短语:
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
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
我明天也不来。/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 时间副词 / 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
介词短语:
他没把书还给我。/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我能把这件事做好
7.时间词语 +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 + 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9.能愿动词 + 介词短语:
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
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 能愿动词:
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今年我来了中国, 明年我还要来。
11.能愿动词 +“常常”、“再”:
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 那个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
12.“就”+“都”/ 能愿动词:
吃完饭我们就都回家了。/ 你打电话给他,他就会来的。
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这本书今天不用还给我,明天再把它还给我吧。
明天你来的话,就把照相机带来。
你要努力一点儿,不要再被老师批评。
他刚吃完饭,就被同学叫走了。
14.形容词短语 + 介词短语:
他高兴地对我说了这件事。 / 他满意地把东西买走了。
15.时间词 + 表时间介词短语 + 表时间的副词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从现在起永远不吸烟了。
* 他昨天从早上七点一直睡到下午四点。
*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 不但---而且--- | 只要---就---,只有---才---,
如果---就--- | 一---就--- | 虽然---但是--- | 不是---而是---
既然---就--- | 即使(纵然、哪怕、就算、就是)---也---
连---都(也)--- | 凡是---都--- | 无论(不管)---都(也)----
与其---不如--- | 宁可---也不--- ……
⑥ 语文 语法中补语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你要的中文的还是英文的补语:
汉语的补语包括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数量、可能补语、数量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时间处所补语。
2、补语和宾语都出现在述语之后,补语主要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作用在于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状态、程度、趋向、可能性等。宾语主要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作用在于指出述语所关涉、支配的人或物。
但是谓词性成分也可以作宾语,而且补语和宾语都可以由量词短语充当。补语和宾语的区别在于:
①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
②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
③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
④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此外,如果述语后出现表示动量成分,一般是补语;如果述语后出现表示物量成分,一般是宾语。
英语补语:
补语用来说明宾语或主语所处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因为英语中有些动词加宾语后意思仍然不完整,如:make(使...),ask(请)等等。如果我们说:我们使我们的祖国。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应该说:我们使我们的祖国更美丽。这是的“美丽的(beautiful)”为形容词做补语,说明祖国的状态。英语句子为:We
will
make
our
country
more
beautiful.作补语的词或词组为:形容词,副词,名词,不定式,ing形式,数词等。
同位语:名词或代词或从句来充当,因为同位语解释名词或代词。如:
Tom,
a
student,is
good
at
English.
比较:We
made
Tom
our
monitor(我们使/让汤姆做班长)
⑦ 关于状语和补语的语文语法~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1、补语的构成
补语主要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词性词语作补语
形容词:变好 压低 抬高 抓紧 煮熟 走得快 睡得早 洗干净 说清楚
动词:写完 改成 听懂 学会 拿走 推倒 抹掉 看得见 走回去 听得出来
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气得脸都白了
述宾短语:急得想哭 说得没有分寸
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 乱得睡不着
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 累得筋疲力尽
状中短语:起得很早 窜得比天还高
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 羞得转身就跑
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 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 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②数量短语作补语
看了三遍 成立五年 走了一趟 看了两眼住了半个月
③介词短语作状语
出生在上海 钻到衣领里 写于20年代初期 始于上个世纪
2、补语的语义类型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①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
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
写错 变好 压低 抬高 抓紧 煮熟 哭肿 踢坏 做完 洗干净 说清楚
说完 改成 听懂 学会 拿走 推倒 抹掉 打死 拉住 撞翻 叫醒
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
抓紧时间 压低标准 抬高价格 哭肿了眼睛 踢坏了足球 洗干净衣服
叫醒他 抹掉痕迹 推倒了围墙 写完了作文 拿走了工资 学会了上网
②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例如:
走进 流进 取回 跑回 送来 拿来 交上 贴上 脱下 换下
走出去 跑进来 拿出来 蹲下来 爬起来 扔过去 缩回去 坚持下去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
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
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
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③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表示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
Ⅰ在述语和结果补语之间加入“得”或“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或不可能出现。例如:
写得(不)完 听得(不)懂 出得(不)去
解决得(不)好 看得(不)清楚
Ⅱ“得”或“不得”用在述语之后作补语,表示结果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例如:
去得(去不得) 吃得(吃不得) 认得(认不得)
丢不得 去不得 大意不得 耽误不得
此外,“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语后面作补语。例如:
走得了(走不了) 办得了(办不了) 决定得了
④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
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
看了两眼 说过三遍 来过三次 打了一下
数量补语还可以由表示时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例如:
等了三年 来了一个月 忧郁了半天 坐了三分钟
⑤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述语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例如:
来得猛 变得殷红殷红 想得太简单 讲得眉飞色舞 气得脸都发青
说得上气不接下气 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状态短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这种句子表示的是,或者含有无须形容的意味,或者有让对话者自己体会的意味。例如:
你急得 看你的头发乱得 你看她的脸红得
有时状态补语前不用“得”,而用“个”、“得个”。例如:
雨下个不停 说个没完 拼个高低 打了个稀巴烂 闹得个鸡犬不宁
⑥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
充当程度补语的词主要有两类:
Ⅰ表示程度很高的“极”、“很”、“透”、“慌”、“死”、“坏”、“多”、“万分”。例如:
热得很 坏透了 憋得慌 讨厌死了 乐坏了 舒服多了 痛快极了
常用的还有“不得了”、“要命”、“要死”、“不行”等。
例如:
简单得不得了 疲乏得要命 喜欢得不行
Ⅱ表示程度较轻的“一些”、“一点”。
例如:
少一些 快了一些 心安一点 稍慢一点
程度补语没有否定形式。
⑦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主要由介词短语来充当。
例如:
发生在北京 等到昨天 写于20年代初期 生于六十年代
3、补语与宾语的区别
①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
例如“说英语”中“英语”是述语动词“说”支配的对象,可以回答“说什么”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宾关系;“说清楚”中“清楚”用来补充说明述语动词“说”,可以回答“怎么样说”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补关系。
②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例如:
他倒在地上,假装晕了过去。
她兴奋得几乎晕了过去。
③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例如:
说英语—→说不说英语
说清楚—→*说不说清楚
④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例如:
我洗完了衣服—→我把衣服洗完了
他浪费了两个小时—→他把两个小时浪费了。
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此外,如果述语后出现动量成分,一般是补语,例如“看了两眼”、“读了三遍”;如果述语后出现物量成分,一般是宾语,例如“买了三双”、“写了一半”。
4、补语与宾语的顺序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有时取决于补语与述语的结合程度;有时取决于宾语,不同宾语要求不同的位置。补语和宾语的顺序有三种情况:
①补语在前,宾语在后
补语在宾语前面是两者之间最常见的顺序。
结果补语、可能补语与述语动词关系密切,总是放在宾语的前面。例如:
她或许会在工作中慢慢抹掉心中的伤痕。(结果补语+宾语)
这儿离的太远,看不清黑板上写的字。(可能补语+宾语)
数量补语和趋向补语有时出现在宾语之前。例如:
他抽空回了一趟家。(数量补语+宾语)
她噙着泪珠一步一步走进了房间。(趋向补语+宾语)
②宾语在前,补语在后
宾语由代词或指人名词充当,数量补语放在宾语的后面。例如:
我们在机场等了你好几个小时了。(宾语+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中表示动量的补语也可以出现在宾语的后面。例如:
他去过北京两次。(宾语+数量补语)
趋向补语有时出现在宾语之后。例如:
外面太冷,你还是回屋去吧。(宾语+趋向补语)
③宾语出现在补语中间
如果趋向补语是双音节的,宾语有时出现在补语中间。
例如:
返上山来 收回成本来 冲出两个人来 拿出一盒香烟来
但应注意的是,被宾语隔开的趋向补语应算作两层补语,例如“收回成本来”中“回”是述语动词“收”的补语,“来”是“收回成本”的补语。
5、补语与状语
补语和状语有时可以互相转换。例如: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
“在辽阔的草原上”分别作补语和状语,表示的意义略有不同。“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重在表明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延续;“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重在表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又如:
我没有去过一次。—→ 我一次也没有去过。
“一次”作补语,表示动量;作状语含有夸张意味,表明动作行为没有发
英语补语
英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补语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最常见的是宾语补足语。名词、动名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都可以在句子中作宾补。
一、主语的补语:它用在系动词后,是句子的一个基本成分。常用主-系-表结构。
1.I saw her with them, at least, I thought it was her.
我看到她和他们在一起,在最少的时候,至少我认为是她。(her做宾 语,them做介词宾语,her做主语补语)
2.. -- Who broke the vase? --谁打碎了花瓶?
-- Me. --我。 (me做主语补语= It's me.)
3.John hoped the passenger would be Mary and indeed it was she. (she做主语补语)
约翰希望那位乘客是玛丽,还真是她。
二、宾语的补语
1.不定式(to do)
Father will not allow us to play on the street. 父亲不让我们在街上玩耍。
We believe him to be guilty. 我们相信他是有罪的。
We made him the sentence.
He is made to the sentence.
I felt my hands tremble.
2.名词
At the meeting we elected him monitor.
I think your brother a clever boy.
3.形容词
What you said made Xiao Wang angry.
I found the classroom empty
4.副词
Please call the students back at once.
He was seen to take his cap off.
5.现在分词
We hear him singing in the hall.
I found him lying in bed, sleeping.
6.过去分词
He saw his face reflected in the water.
I heard it spoken of in the next room
⑧ 汉语语法中可能补语与情态补语有何区别
1、可能补语:表示可能性,表示动词或形容词可能或者不可能有某种结果或趋向。
构成:动词+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比如:“买得起吗”
用法: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是否可能实现,可能加“得”,不可能加“不”
2、情态补语:主要指动词、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描写、评价的一类补语。
用法:情态补语用在形容词或心理动词后,表示程度;用在动词后,表示对动作状态的描写、情况的说明与评价。
构成:这种补语大多用“得”连接。比如“长得漂亮”,有一种赞美的感情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