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走心机教学

走心机教学

发布时间:2021-03-09 07:03:08

㈠ 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准确把握这一教学模式中诸多概念、环节、技巧十分重要。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在课堂上呈现为“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有严格的时间控制。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环节。一般是开门见山进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也经常采用设问激疑法起动新课,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明确任务环节。一般采用投影或小黑板方式呈现。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实实在在。具体讲,就是揭示本节课要理解什么、记住什么、演算什么、学会什么等等,切忌空洞拔高、口号概念满天飞。
3.自学指导环节。一般在课前做好了充分准备。或者设计系列性思考问题,或者设计多种形式的导学思考习题,从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时间、自学要求四个方面给予学生以明晰的指导、引导,让学生的自学避免盲目性。前三个环节总共用时1分钟左右。
4.先学环节。一般包括学生看书和动态检测两个小环节。看书自学的内容比较多,一般可以因材施“看”,如看课文、看例题、看定义、看注释、做实验、圈问题、做标记、发现疑难、归纳要点、做与例题相类似或相反的试题等等。总之,要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动态检测是对看书自学效果进行检查测验的手段,一般有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形式。实际教学中很多人都采用书面练习,也就是此前“自学指导”时给出的导学思考题和练习题。动态检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错误,并积极思考备课,为进入“后教”环节做好准备。这一环节用时需要7分钟左右。
5.后教环节。2014济南二模。一般包括订正、讨论、补充、总结几个小环节。方式上通过订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教不会的,必要时教师出面帮助学生补充、订正、归纳、总结、完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最终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用时15分钟左右。
6.当堂训练环节。这一环节通过训练巩固当堂所学内容,并把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堂堂清”。在训练设计上要特别讲究,如低起点、小坡度、多层次、多类型,有必做题目、选做题目、思考题目等等,让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都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这一环节用时不少于15分钟。
在学习内容复杂的情况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有两种变化形式。一是“先学”“后教”两者粘连在一起反复出现,直到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自学指导、先学、后教”三者粘连在一起反复出现,直到完成学习任务。
二、导入新课简洁明快。平常上课很多人为导入新课颇费尽了心机,引经据典,东拉西扯,目的只是为了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这种做法不能说不好,但是经常有人为此而造成课堂头重脚轻,导入设计喧宾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导入却要求三言两语,直入正题。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点明课题;二是以设问激趣的方式,快速引出课题。用时在几十秒之内。这样就省去了一些花架子式的铺垫、渲染,为课堂学教训练节省了时间。
三、揭示目标具体可操作。课堂目标设定紧扣内容,文字表达具体明确,如语文课“能正确地诵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正确划分段落”、“能够翻译并背诵课文”等,数学课“能正确运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含有分母的方程”、“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等。2014北京二模(海淀东城西城朝阳二模)。揭示方式有两种,一是投影揭示,二是小黑板呈现。低年级学生可以口述叮嘱。目的是让师生明确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内容,按照什么程序,达到什么目的。这里,蔡校长有专门的论述,“文化课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气质、情感、教学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这是很务实而有效的态度和做法。实际上,文与道的关系就像水果与葡萄糖、维生素的关系一样,人们吃水果的目的无疑是想获取葡萄糖、维生素,但吃的时候只能是学习洗净、咬碎、嚼烂,而不是学习如何直接吸入葡萄糖、维生素。

四、自学指导只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精要具体,科学恰当。怎样自学指导,要根据学材的不同情况而定。一般学材板块性强,文路清晰,内容简单,能够一次性学完的那些内容作为一个自学指导单元,指导可以用设置问题、习题的方式进行。问题、习题的多少#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以引导学会为原则。有时一节课只有一次自学指导,有时一节课需要多次自学指导,但一般课堂上不宜反复太多,自学指导三四次即可。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学指导只是一个开始,随后围绕自学指导中提出的问题、习题必然要进行“先学后教”,因此,自学指导很关键,问题、习题设计要精心思考,反复推敲,既要精要具体,又要能够覆盖和带动全部要学习的内容,使之不存遗漏。
五、“先学”是关键。“学”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项活动。但可以肯定地说,即使是教了一辈子书的人如果没有做过深入探究,他也说不出“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当然,让这样的人在课内外指导学生“学”,也就不会知道怎么指导,或者只会陷入说教、讲解的老套里去。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课堂都是在不知“学”为何物的情况下进行的学法教育。因而学生的“学”被老师的讲所代替,课堂充斥着满堂灌、填鸭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的根本价值在于让人看到了“学”这一认知行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看书(有读课文、看例题、做标记、看注释等)、提问、发言、辩论、板演、检查、做实验、做习题等,都是“学”这个活动的具体内容,都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正确实施并独立完成相关任务。所以,先学有两个小环节,一是看书,二是检测互动,并有详细的操作要领,规定了教师的行为,明确了学生的做法。先学不是让学生盲目地看书,而是在自学指导下的紧张有序地动脑动手活动。2014天津二模。这样的“学”意义重大。
六、“后教”很微妙。这一环节的内容主要是订正、讨论、归纳、总结。说它微妙是因为这些行为中“教”字难于体现。我们一般的认识是,“教”就是老师的活动,如讲、提问、解答、总结、强调等,而这里的“教”并非如此。从对象上说,有教师教,有学生教;从关系上说,有教师教学生,有学生教学生;从方式上说,有提问解答,有订正补充,还有讨论辩论、归纳总结等。这里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当学生无法理解时,老师要点拨,化解难点;当有些认识需要统一时,老师要订正确认,明确要点;当学生各执一端、争论不休时,老师要引导认识,形成多角度思考并得出不同结论。虽然是“教”,但要强调以学生活动为主,在互动中理解,在理解中学会。
七、当堂训练要见实效。这里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因学科不同而不同。一般的训练都要围绕课堂目标进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堂活动训练,一种是书面作业训练。活动训练如朗读、背诵、讨论、辩论、练习等,老师认真设计组织,务必人人参与,训练要有实效。书面作业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内容以与本节课有关的课本作业为主,适当予以拓宽加深;②作业题要呈现出先课内后课外的特点,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训练做起,低起点、密台阶、缓坡度,多层次、多类型,有必做题,也有选做题和思考题;③作业量要适当,要能够保证下课前完成,并且上交已经完成的作业;④学生做作业时老师要巡视课堂,但不宜发现问题就大声辅导,要保持课堂安静,确保学生集中精力做作业;⑤可以当堂对已经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可以留意学习困难生的作业状况,收集问题,准备课外辅导;⑥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八、几个特别需要准确把握的事项。①课堂是训练场,必须坚持让学生有学有练的原则,整个过程学生都必须手脑并用。②课堂目标任务必须明确而适量,能够当堂完成“导”、“学”、“教”、“练”诸环节,做到“堂堂清”。③必须明确“学”和“教”两个概念及其对应的课堂行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既能保证让老师正确地教,也要能够保证让学生充分地学。④“讨论”是一个被高效教学用坏了的概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讨论形式与高效教学不同,它是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集体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参与讨论,却不一定要分组围坐,只要能让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表现就可以了。2014上海二模。实际上,不围坐不打破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习惯,课堂讨论返到积极自然,效果很好。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始终盯紧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为主要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学会辨析并且获得正确的认知。⑥教师必须储备一个激发引导优秀学生拓宽视野、扩大知识与能力的问题、试题库,有计划地引导优秀学生在课内外拓展认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㈡ 为什么博佳机器人总是换老师,还骗我们说老师去别的地方培训去了!人家那老师都告诉我们了,还骗人

我昨天面试的,今天让我去深圳培训,靠谱么?

㈢ 四川老乡帮我讲解下扯旋的技巧 每次都输钱

打旋是高智商高情商的游戏,号称扑克之王,一共只有32张却又变幻莫测,几句话说不明白,真心想提高可以留个电话方便交流,简单来说有几点1,要搞清楚对手是什么性格的人,2,要学会通过牌面分析对手底牌。3,要学会喊钱,4,要学会隐藏像狮子捕猎一样不要先暴露,5,学会守簸簸。还有很多很多,你把这些弄清楚了打50估计不会次次输了,输了不要飘越飘走得越远,打旋专医性格怪的

㈣ 如何驾驭课堂

方法:
一、积极了解学生——践行“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今天的教育理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好例证。他一改教师单纯讲解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在争论中,使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了“教”的目的,也锻炼了学生。正是在《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这一课的教学中,使我对“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新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去了解学生,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课堂知识含量多、范围广,而忽略了学生的原有水平、适应能力。我一味的认为给文科生就应该讲的有深度,有高度,才能适应高考,理科生掌握会考知识点就可以。几堂课讲下来,课堂效果、学生掌握的情况反差却很大。理科生知识点掌握的很好,而文科生却出现了知识点混淆的情况。我开始深刻的反思,为什么讲的越细化,反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呢?几天的思考、分析,使我意识到,应该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原来,文理分科后,文科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弱,且尖子生较少,中等生、差生占大多数,因此,讲得太深,照顾不到整体,课堂效果自然不理想。课堂上的良好气氛也只是“虚假活跃”,只是一小部分学生理解了我的授课意图。问题的根源找到后,我进行了一次实践考察,用一个难度的课件同时给文、理科各上了一堂课,这堂课的效果仍然是理科相对于文科稍好。
我的理论得到实践的验证后,便开始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具体的操作,在我的文科班级里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了解、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学生具体对待,这也就涉及到了我的第二点经验交流,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
二、深入研究教法——践行“因材施教”
新课程改革后,历史学科的教材难度相对加大,每节课的时间跨度较长,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历史思维能力,高度理解力和概括力。因此,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尤其在高二阶段,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知识点多且难,学生理解本身就有难度,加之涉及背景的分析,需要联系《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的相关知识,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降低,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如果差生面扩大,自然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首先,课堂授课时,整体的教学过程力图于简化,缩短时间,仅对知识点进行明了、清晰的讲解,不做过多的深化。且讲解过程中,提问、活动的设置,多集中于针对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班学生对于整堂课的知识点、脉络都能较好的掌握。关于有必要升华教材,进行探究、扩展的部分,则在简化教学过程后的剩余时间内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针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提升、锻炼他们的分析、理解力。课堂教学最后,针对全班级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培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
其次,课后作业的设置与批改,也要进行必要的设计和安排,因人而异。除练习册外,我每周都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梳理,针对目前班级学生的水平、能力,多采用列表填充的方法进行整理。在表格的设计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是全班级学生都要完成的,高度概括、升华的部分则设置成“选做”。这样成绩好、学习自觉的学生会主动选做,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本身就不爱完成作业,这样的选择会让他们觉得轻松,迎合他们降低学习量的心理,也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关于作业的批改,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平台。我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某阶段上课的状态、心理上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评语批注。偶尔学习好的学生,会出现骄傲情绪,认为这样的作业完成与否不影响他们的成绩,态度不认真,要及时进行提醒,培养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对于平时极其认真,但是学习成绩却始终上不去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并在作业批改中,时常写些鼓励性的批语,以免影响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每一次完成作业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结合其个人实际情况,写点激励上进的评语,适当提出更进一步的学习要求,慢慢提高成绩。
三、充分备课——践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外,能够认真的备课,才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备课不充分将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匪浅。例如《西学东渐》这节课,主题是中国各阶级学习西方文化的演变过程,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时间跨度大,且每个阶级内部又有不同的派别,学生不易理解。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课堂气氛会很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教材,理清重、难点,有针对性的准备了涉及背景部分的影像资料,如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等易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经典场面,以提高学生学习西学内容的兴趣,突破了重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关于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对于虚骄自大的清政府来说,怎么能向西方学习呢?如果讲解的不透彻,本节课的教学就失败了。我结合中国古代民族、西方民族的一些常识,以及英国人为摆脱屈辱的称呼拿起武器批判的心路历程,给学生讲解了对西方人称呼从“夷”到“洋”的转变的许多细节,学生在听故事的气氛中较容易的理解了本节的难点。
充分备课,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更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课堂内容丰富,且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难以分心。同时,课堂上学生的小问题在所难免,如果教师“一问三不知”,从不予以解答,必然影响课堂教学乃至个人威信的树立。比如讲解《音乐与美术》这节课,欣赏梵高画像时,学生看到梵高包着纱布的右耳,自然想到了梵高耳朵被割的传说,脱口而出“为情而割”的说法,我首先肯定其知识的“渊博”,其次给学生讲了另外一种说法——梵高与本节课所涉及的另外一位印象派画家塞尚,因为创作上的分歧而被塞尚所割。最后告诉学生关于这段传说目前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我们要注意甄别、区分,正确看待历史。如果教师此时由于未能充分备课,而对这一问题置之不理,势必造成学生对历史真相的错误认识。
在我不到一年的历史教学中,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多次碰撞,也经历了失败与成功的多次感悟。在不断的总结与学习中,我积累了以上这些使我受益匪浅的经验。可能许多地方还存在不足,但我坚信,本着不断创新的理念,在未来的教学中将会更加完善、充实。

㈤ 青年教师如何驾驭课堂

自从走上讲台已经半年多了,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感受到: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从时间上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绝大部分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所以把握好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而驾驭课堂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狠下功夫精心设计、严密构思、认真备课,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首先从备课内容上来看要备大纲、备教材。要熟练掌握所教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作为一门课的主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教材,弄懂、搞熟本门课程必须讲授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然后编写教案,严密构思每堂课的教法,这样才能自如的驾驭好课堂。
其次要备学生。要充分的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学习水平、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上课时就能很好的掌握节奏,驾驭课堂。
总之,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大胆创新。
二、勤学苦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个人认为,教学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语言基本功、板书基本功。
1、语言基本功。个人认为语言基本功包括“讲话语言”和“肢体语言”。
首先说“讲话语言”,并不是说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普通话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水平即可。同时还要求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用词准确,条理清楚,节奏适宜、富有激情、善于启发、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我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有意识的学习名家的讲课方式,学习其讲课艺术,什么时候该用重音,什么时候语速稍快,什么时候放慢语速等等。
再次是“肢体语言”,有位老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课堂上,你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运用适当的动作和眼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活力。
2、板书基本功。随着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开来,这也导致我们很多青年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个人一直认为,工整、清晰、美观的粉笔字,不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比起多媒体,学生更愿意亲近教师的粉笔字板书,面对老师的当堂板书,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教师在课堂上能吸引住学生,不仅依靠清晰,准确,动听的口头表达,而且依靠一手整齐,美观的粉笔字。但本人的粉笔字写的太稚嫩,所以还是要勤练习,逐步提高自身的基本功。
三、掌控好课堂教学环节是驾驭课堂的关键
1、要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
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当的开课技巧,创设良好的情境,提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2、要抓好课堂秩序的管理。
管理好课堂秩序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有助于师生教学情绪的稳定及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
3、引导注意规律指向学习内容。
有效地唤起和组织学生的“注意”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本条件。比如在非板书较长的时段内,可走下讲台,在教室内“做变位讲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伴之以视觉效果、手势效果的配合使用,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小结与作业布置结束好一堂课
一堂课的结束环节十分重要,它是一堂课升华结晶的关键,通常我们要做到:
1、帮助学生加以整理归纳,理出学习内容的层次结构,让知识“串成线,结成网“;
2、精选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有代表性又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的作业布置给学生;
3、艺术性地结束课堂。如留下带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或在总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之后提出与下节课有关的新问题,造成悬念,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4、要按时结束一堂课,做到准时下课,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和尝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扩大知识面,多参与实践,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并且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善于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交流经验,不断完善、充实自己以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㈥ 如何处理教材和课堂教学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投入使用。如何合理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无论教采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都离不开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协调活动。而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托,把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正确处理好教学与教材的关系。下面就结合所教的学科,谈一谈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肯望批评指正。
一、打破传统的教材观,树立教材新观念。传统的教材观是“以本为本,教材至上”。教材就是知识的仓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老师把教材奉为经典,教材的内容神圣不可置疑,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服从和掌握。结果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个性受到夺魁难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内涵得到了扩展:“教材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勾画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第二,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的形成并熟练的、系统习得的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的各种步骤、方式与技术;第三,与知识能力体系紧密相关的、奠定世界观基础的表现为信念、政治观、世界观和道德的认识、观念和规范”。教材是知识但也是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方式和手段。只有形成这样的教材观,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灵活地运用教材配合自己的学习。 二、打破“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形成“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 学”的新观念。在应试教育下,我们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只能凭教材来组织教学。但教材既不是惟一的教师教学资源,也不是惟一的学生学习资源。它只是承载教学信息的教学中介,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纽带。在教学中,如果把只讲授教材内容提要,或以掌握教材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势必封闭了自己的教学范围,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不仅要掌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还要把教材当作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教材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素质教育下,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实际上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总担心学生学不会,总担心教材会留下死角,对教材的处理上可谓是点滴不漏、面面俱到。否则心里就觉得不踏实。但结果却忽略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往往是教师累得满头大汗,把各种营养品统统塞给学生,而学生不是吃不完,就是吃不下去,甚至不知如何去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上要大胆地抛给学生,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把教材掌握扎实了,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去做那些无用功。众所周知,什么样的饭最好吃?自己做的饭最好吃。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掌握住了教材,要比我们教师单纯地传授效果要好得多。为此我们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多教他们学习的方法,对教材要精讲但要少讲。俗话说:“话留三分不为过。”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凡事不要越俎代庖。有些知识点,学生自己能掌握;有些理论学生能够感悟出来。我们为什么非要做哪些多此一举的事呢?比如,我们可以依据课标,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处理教材;也可让学生去备课,自己去查阅资料,去写教案,去讲课,然后教师在和其他学生一起去评讲;还可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讨论,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得变“懒”一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以课程标准为依托,对教材重新加工和处理,使教材达到最优化,使学生更易于掌握。现在的教材虽然版本多种多样,但各有优缺点。并且选择的版本也不一定适合本地区本校的教学实际。对语文教材来说,现行各版本的教材,都对学华生的能力要求偏高,这就要求教师给以必要的补充和解释。再者,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日益增强。但能力的培养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为此,教师既要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课标要求在内容上有所删减和增加,体系上整理和归纳,必要时做适当地变革。以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优化教材,现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对教材宏观上把握,细微处入手。宏观上把握教材就是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把握教材的基本框架、线索与体系;理清每一章节与每一章节的关系,每一单元与每一单元的联系;教材章节间的衔接与过渡如有不当之处,教师要给予补充和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细微处入手,才能找到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更有利于学生装对教材的掌握。 (二)、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和拓宽。为适应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日益增强,教师只把教材中表层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教材深一层挖掘,进一步拓宽,以求把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把教材的边缘知识吸收过来,以求学生的知识面更富有深度和广度。拓宽教材,主要是把与教材有关的课外知识适当地纳入到教学中去,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不过挖掘和拓宽教材都应有个限度,要依据课标,不能深不可测,毫无边际,否则就会滥施化肥,后果严重。 (三)、对教材重新整理和改编,以加工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新产品。比如对教材的内容采用谐音记忆、歌谣记忆、等各种有趣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把教材内容编成历史短剧、历史相声等各种文艺形式,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把教材上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更改传统的重点、难点论。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都强调:“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但有时重点的知识,有可能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这就没有必要花那么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相反,难点才是教师要花费精力去处理的知识。但难点的确定要因人而定。有可能对学生甲来说知识点A是难点,但对学生乙来说知识点B有可能是难点,而对于学生丙来说,知识点A和B都可能是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找到那些有代表性的难点知识重点来讲解或处理,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难点各个击破。因此我们说:重点知识学生重点掌握,难点知识教师要各个击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否则我们只是教条地按照教学参考书中所指出的重点和难点去教学,那就不可能做到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提高自己。我们应本着“基础差的学生吃饱,中等程度的学生吃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想吃”的原则去组织教学。各种程度的学生有哪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我们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课堂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辅导课上进行,也可在课下单独对学生进行讲解。总之要使他们都能有所收获。 五、正确处理好正文与教材中各种辅助材料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注重教材正文知识的传授,但忽略了教材中辅助材料的应用。实际上,教材中各课绪言、小字体内容、插图、史料等资料往往是我们极易忽略的地方。而这些内容往往同我们的教学有关,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很多教师往往到教材外费尽心机去查阅各种资料,而不注重这些资料的运用。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只能浪费我们的精力,甚至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对这些资料有选择地利用,确实对教学没有帮助的,可以不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种处理教材的方法都会应运而出。但具体哪一种更合理,还有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

㈦ 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教师更是如此。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这些人又是将要走向社会、面向明天的、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的新一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不但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与时代接轨。人都逃脱不了逐渐变老的自然规律,但作为老师要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在反思中成长,在改进中成熟。
二、情感投入,营造氛围
有人以为驾驭课堂就是使学生听话服从,上课时采用专断命令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一堂课阴沉着脸,一双警察般瞪得不能再大的眼睛面对学生,像是师生间有深仇大恨似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发动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的教学还是在课下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笑容,这直接影响着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效率。记得刚从师范出来在一所初中任教,面对年龄比我小不了多少、个头比我还高的学生,我深怕自己没有威信。走进课堂是一脸严肃,借此来维护师道尊严,看到学生规规矩矩、对我是敬而远之,我感到自己有威信,可同时心中也感到一丝不安。有一天,我突然在课堂上晕倒了,等我醒来时,我看到了学生焦急关切的目光、为我忙乱的身影,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温馨幸福。那一夜,我失眠了,我深切的体会到孩子对情感的付出和需求。从此我对学生彻底地改变了态度,每次我都是带着满面微笑走进课堂,而孩子们总是用加倍的热情回应着我,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运筹策略,生成亮点
对一节课来说,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是生成亮点的契机。老师要深入把握授课内容,这样就能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有位老教师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狼明明知道人是狡猾、有智慧、知道反抗的,而驴是不知道反抗的,这也就是说吃驴要容易的多,那作者为什么要安排狼要吃人而不是要吃驴呢?”显然这位教师在课前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愣了一下,马上对这位同学说:“我们提问不要提与课文无关的问题。”接着又按步就搬地开始了他的讲授,这位同学极不满意但又无可奈何地坐了下去。我不敢想象在这样的老师的长期引领下的学生会不会有自己的思想,课堂又会是怎样的死气沉沉,那学生又怎会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其实这位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来领会寓言这一文学题材的特点,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位教师失去了生成课堂亮点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四、启动机智,灵活应变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直接反映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偶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一片混乱,严重干扰教学。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教师要保持冷静,镇定自若地进入“应激”状态,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
一位年青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说:“你们任意说几个词,我可以把它们连成一段话。”学生对此很有兴趣,这位教师确实很有实力,面对学生提出来的词,他只需要稍作考虑便能出口成章。这时有位同学说出了“轻舞飞扬”这个词,老师立即愣在这里了,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一个网名,他又如何来说呢?于是这堂课是以精彩开头、失败结尾,这堂课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缺乏应变能力。仔细想一想,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策略来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还有一位教师在讲《琥珀》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让渔夫的孩子发现琥珀,而不是其他的人呢?”当时所有的听课老师都替讲台上的他捏了一把汗。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慌张,先是笑盈盈地夸奖了这位同学,接着让大家列出了在海边活动的人的类别,再让学生自己分析,一一排除,最后得出了“只有渔夫的孩子拾
到并发现琥珀的可能性最大”这一结论。虽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改变了教案的流程,但这节课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也得到了同行及领导的一致好评。这完全得力于这位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思想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灵活应变、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一深厚的功底。
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走心机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