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个太阳教案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设计以语文学习为主轴,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从音乐旋律、图画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审美化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获得读文后的愉悦感、收获感,真正享受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学要求: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客人,放课件:
小男孩:大家好,我叫丁冬,希望和你们交个好朋友,
我给大家猜个谜语。猜谜语:(谜底:太阳)
2、你见过什么样的太阳?
3、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太阳的图,看图、动画(媒体演
示):夕阳图、旭日东升图、夏天烈日图、冬天太阳高照图等。
二、学习课文
1、配乐、配课文内容相符的动画、师范读。
2、谁来当小老师,评论老师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论。
3、你想怎样来读这篇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准
字音。 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4、出示生字课件:
(1) 学生自由读一读。 (2)指名上台当小老师读生字。
(3)齐读生字。
5、开火车读这篇课文(一小组,每人读一段)。评论:他们读得怎样?
6、我画了四个什么样太阳?板书:(贴图)
绿绿的太阳 金黄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 彩色的太阳
三、朗读感悟
1、学习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画画、即兴表演<配上动作>、朗读)师下位巡视,指导,给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画画组上台汇报,展出图画,并说明图画内容。如:画了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这样画?
(2)即兴表演组上台汇报。上台表演,配上动作。学生评论,师点拨。
(3)朗诵,一人朗诵一段,配上音乐。
四、指导背诵
1、媒体演示图,同时出示课文填空。学生看图,看填空题背诵课文。
2、出示图,分组背诵不同的段落。背诵时站起来,可配上动作。
五、指导写字:
电脑出示:园、因、为、脸、阳、光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该注意什么?学生说到的字就通过电脑演示笔画。
1、重点指导写“园”、“因”两个全包结构的字。
2、在田字格中范写,注意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适中。
3、学生说笔画,书空。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4、练习写字。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六、作业
媒体出示:想象画:太阳与未来世界
Ⅱ 太阳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
1、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2、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
3、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
4、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
5、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
6、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7、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日冕温度有100万摄氏度,粒子数密度为1015m3。在高温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日冕只有在日全食和利用日冕仪时才能看到。
(2)太阳教案6扩展阅读
太阳活动变化的最长久纪录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太阳黑子的第一次纪录大约是在西元前800年前的中国,最老的描绘纪录约在西元1128年。在1610年,天文学家开始用望远镜纪录黑子和它们的运动,最初的研究聚焦于本质和行为。
然而,黑子的物理性质直到20世纪能位被辨认,所以观测还在持续中。在17世纪和18世纪,由于黑子的数目偏低,使得研究受到了阻碍,而现在认为是太阳活动低潮被延长的一段期间,如同所知的蒙德极小期。
在19世纪之前,已经有足够长的数值纪录可以推断黑子活动的周期性。在1845年,普林斯敦大学的教授约瑟夫·亨利和史蒂芬·亚历山大使用热电堆观测太阳,并且确认黑子的辐射比周围地区的太阳表面为低;稍后又观测到太阳的光斑发射出的辐射高于平均数值。
大约在1900年,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太阳活动和地球上天气间的关联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查尔斯·格里利·阿布特的工作,因为他在史密松宁天文物理观测所(SAO)领导观察太阳辐射的变化。
Ⅲ 三年级太阳教学设计太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学习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启发谈话。
太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天晴时,我们都能见面。经常见面不等于就能了解,请一位同学说说,你对太阳了解多少。这篇课文就是一篇介绍太阳的文章。
2.这篇课文一段段内容比较清楚,要求大家用比较快的速度读一遍,就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用三分钟把课文读完,并说出主要内容。
3.学生默读课文。
4.介绍本课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画出要点。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菌(j&n)”不要读作“(j(n)”的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传chu2n(传说、传递)都d#u(都是太阳送来的)
zhu4n(自传、水浒传)d&(首都、都市)
差ch4(差不多)漂pi1o(漂浮)
ch1(差数、差错)pi4o(漂亮)
ch1i(出差)
3.注意不要读错以下带点字的读音:
比较(ji4o)
疾(j0)病
虽(su9)然
哪(n3)能
那(n4)里
抵(d!)得上
4.“兽”“殖”“蔬”“蒸”是翘舌音,注意不要读错。
5.正字:
生字中,“殖”的右半部“直”不要少一横;“蔬”字不要少写一点;“菌”的下部不要写成“因”;“疗”是病字头,不是广字头。“抵得上”的“抵”是“扌”旁,不要写成“亻”旁。它的意思是顶、相当。“汽”和“气”:“汽”,由液体或固体变成的气体。如汽车、汽水。“气”,如气体、空气、气味。
(二)思考解答: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活动?
这篇是写物——太阳(属天体)的说明文,但不是自然课。学习这一课,除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还要学习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语言和表现方法。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拟写。投影幻灯出示: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总括句,如画了这一句也不算错误。)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或利用太阳光预防和治疗疾病)。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四)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4~8自然段为第二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提醒学生:第一段写太阳的特点,第二段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即第4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既是两段之间的过渡,也是第二段的总括。
(五)指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指出课文引用了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2.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看看不用它做开头,一上来就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不可以?
(可以)
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3.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不用这个词可以吗?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还有这个词或类似的词语。其实,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起转折作用。
4.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
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或“特别特别远”,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
(肯定:用数字说明问题,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5.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提问:看看这两个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要求学生把数字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的括号里,然后归纳:
(这一小段不仅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表现太阳很大、很远,还用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进一步说明太阳很大,就更加具体、鲜明了。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6.齐读第一段,做课堂练习:
①用数字说明天气很冷或很热,火车行驶很快,塔楼很高,树干很粗,等等。
②有一位篮球运动员身材很高,用数字或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很高。
③公园有一棵老槐树,树干很粗,用数字或比较的写法,说明它很粗。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
2.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这两句话在说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说明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说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是事实;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第二句虽不是事实,可是当作事实说的,从哪个词看出来?(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设的句子里。“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实“没有太阳”是假设的,“就”的后面是假设的事实所产生的结果: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4.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产生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
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样变成水蒸气呢?(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
6.看看这一小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讨论: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句话?上一句末尾的词语和下一句开头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也是下一句开头的词语)
归纳:这一小段话,承上启下,环环相扣,清楚地写明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云、雨和雪。
7.做课堂练习,用课堂讨论形式模拟第5小段句式,说几句话。上句末尾和下句开头使用同一个词语。出示第一句:“走进公园大门,迎面是一个圆形的花坛……”,接下去,要求学生用“花坛”开头说出第二句。如“花坛里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花朵围绕着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喷出清亮的水珠”,“水珠映着阳光,闪着七色光彩”。
(如有同学问起这种说法叫什么,可以说明是“顶针”辞格)
8.读第6自然段。提问:这一小段是写有了太阳才产生了风,从段中指出的,谁能用一句话归纳:风是什么?
(风是流动的空气)
空气为什么会流动?
(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
空气为什么会有的冷,有的热?
(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
为什么空气有冷有热就会流动呢?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膨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
9.读第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光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同举例)。
提问:第8自然段共写了三句话,哪一句是全文的总结?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第一句话)
再谈谈“第一句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词语可以替换它?
(总之、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
10.回忆一下第4自然段的学习,再看看这一小段前两句的意思和说法上有什么特点?
(意思相同,说法不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是假设的,也用了“如果”。)
这一小段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是自然界的意思吗?用什么词可以替换它?
(当然、理所当然)
(三)通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
《太阳》这篇说明文,通过阅读、分析,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课文两大段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距离我们又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通过课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数字”和“比较”的说明事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说明问题,给人以具体、鲜明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会背最后自然段。
2.做模句练习如下。
仿照第1、2句,做第3~5句的模句练习:
Ⅳ 阳光的课本教案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课文以抒情的笔调,先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是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本课12个生字中,“金、晨、进”是前鼻音,“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的字音。
(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如,组词识记、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说说这些字你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
(3)读句子巩固本课生字。(句子中的生字要注音)
红红的太阳像火球。
早晨,我吃了一碗拉面。
小文走进教室问阳阳:“你知道这是谁的雨伞吗?”
稻田旁边有几朵金黄色的野菊花。
2.写字。
(1)本课写字练习中要学习两个新笔画,教师可通过范写让学生知道这两个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2)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写时应注意什么。然后教师范写,提示要注意的笔画、笔顺。“长、山”这两个字的笔顺是书写的重点。“长”的第一笔是“”;“山”的第一笔是“丨”。“出”字要提示学生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
(3)在学生描红的基础上,让学生临写,教师作个别指导。
(二)朗读感悟
1.本课的朗读基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优美抒情──活泼俏皮──沉稳、抒情。课文通过一些富于动态的词语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朗读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好这些关键词语:“金子、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等。
2.“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一句是理解的难点。在朗读感悟时,我们可以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画面,如,一段阳光照射下的小河的录像或一张水面波光粼粼的图片;也可以给学生展示实物锦缎(丝绸被面、围巾等),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3.在音乐的伴奏下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悟,做到头脑中有画面、有形象。
(三)课后练习
1.让学生读读扇子上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口头组词。
3.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带日字旁的字。
(四)实践活动
专题讨论“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材料并积极地参加展示、交流。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例一
片断:激趣导入
本片断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热情。
1.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谁知道谜底是什么?(太阳)
2.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讲?(引导学生感知: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太阳可以把衣服晒干;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生长等。)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阳光。(板书课题:阳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要认的生字。)
例二
片断:巩固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本片断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学生字后,通过多种方法多次复现生字,进行趣味性的复习巩固。
1.(板画一座有12步阶梯的山峰,每一级阶梯上有一个生字)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勇攀高峰的比赛。比一比谁最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
2.同学们真能干,勇敢地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句子,你能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吗?(出示由生字编成的句子,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一读。教师可参考教学建议中的句子,也可自己编写。)
五、资料袋
太阳概况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太阳的表面温度约6,000 °C,内部温度高达1,500 万°C。(对于如此高温,教师可通过水100 °C沸腾的现象引导学生想象。)太阳的体积很大,约有130万个地球那样大,距地球约1.5亿公里。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它旋转。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地球表面的光和热主要来自太阳。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