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驳论文教学

驳论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1-03-05 12:25:59

Ⅰ 议论文在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议论文写作,知易行难。看似容易,但想要写好,则需要狠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写作中,有以下几个问题经常有学生处理不好,特此提一提。
1,论点不够鲜明,思路不清。
议论应该有感而发,针对生活中感受深刻的人、事、物,加以提炼,形成自己鲜明的观点,让别人知道你赞美什么,反对什么,呼吁什么,一开始就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议论文写作的思路,要遵循基本的写作规律,即“观点 + 材料 + 分析”。准确地表述观点,充分地占有材料,有力地开展论证,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2,论点与论据脱节。从《中学生课程标准》来看,初中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论据能够支持论点,充分体现论点,有很多学生做不到这一点,论点与论据脱节。
3,论证不够有力,缺乏说服力。议论文要想说服别人,必须论证有力,用鲜活有力富有代表性的事例,来感染和教育读者,使其深受启发。 4,方法单调
有些学生,论证方法简单单调。
http://wenku..com/link?url=pkXn0R0EsYKE4EiwB8S-LB1mHo-IEpq-M3aPu

Ⅱ 如何有效地进行议论文课堂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得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版,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权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有利于学生会学的教学行为.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借鉴洋思中学经验(由于我县正在积极学习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大力推行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新课伊始出示学习目标,能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许多教师却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新课开始就盲目地出示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有些目标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而且大多数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草草一读,纯属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有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时,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能正确分辨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Ⅲ 议论文教学应注意哪些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议论文写作,知易行难。看似容易,内但想要写容好,则需要狠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写作中,有以下几个问题经常有学生处理不好,特此提一提。
1,论点不够鲜明,思路不清。
议论应该有感而发,针对生活中感受深刻的人、事、物,加以提炼,形成自己鲜明的观点,让别人知道你赞美什么,反对什么,呼吁什么,一开始就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议论文写作的思路,要遵循基本的写作规律,即“观点 + 材料 + 分析”。准确地表述观点,充分地占有材料,有力地开展论证,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2,论点与论据脱节。从《中学生课程标准》来看,初中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论据能够支持论点,充分体现论点,有很多学生做不到这一点,论点与论据脱节。
3,论证不够有力,缺乏说服力。议论文要想说服别人,必须论证有力,用鲜活有力富有代表性的事例,来感染和教育读者,使其深受启发。 4,方法单调
有些学生,论证方法简单单调。

Ⅳ 人们常说学生学习的好快全靠老师驳论文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靠老师的耐心培养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持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动方式,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定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建立在基本习惯的基础上,经过数学课训练而成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能力好处甚多。
1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我在教学中做到:
1.1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1.3 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用刺激学生的恶劣语言,态度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我从三方面入手:
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②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③边听边记。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观察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课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得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教师还要及时运用表扬与表扬性批评的方法,鼓励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等不良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要求:①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②注意听学生的发言,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边听边想,学生回答的对错,错在什么地方,要及时指出。此外,还要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2 培养学生动脑多思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善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我的做法是:
2.1 质疑启发法。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
2.2 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 ,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
2.3 操作悟理法。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要是,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读边想;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的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观察与思考能力;要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强调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误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的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抄袭等不良习惯。训练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不懂就问的学生给予表扬。要鼓励、诱导、启发、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呵护学生心灵,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
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的地方随时画出来,使学生养成逐句细究的研究习惯。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克服自卑不敢发问的心理,满足一般理解的倾向,教师对各类学生的质疑都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4 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
数学教材需要重读、精读、巧读。我做到:
4.1 计算过程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点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
4.2 数学概念精读,教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要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
4.3 应用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点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
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其实施过程为:
4.3.1 循知识脉络初读,重感知。数学教材中的公式、法则、性质、概念等,往往只揭示基本的推理和步骤。初读教材,要循“序”而读。沿着教材所揭示的知识发生、发展顺序追溯根源,探索每一步骤的推理依据,依着教学知识的知识结构,将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从整体高度加强认识。
4.3.2 围绕知识的重点精读,求理解。数学教材中的文字,多为提示思想性文字和结论性文字,语言简练、准确。要想掌握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系统性,就要在逐字逐句阅读的基础上精读,要斟词酌句、注意要点、把握精髓,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
4.3.3 针对知识、“疑难”研读。研读教材,要对每一个概念、法则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参阅其它书籍,对同一概念的不同阐述,同一例题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随时针对“疑难”研究探讨。

4.3.4 低年级,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的初步方法。看书要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看,能跟着老师有顺序地看课上的插图,要数清图中各种物体的个数,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图解。教师要注意采用“先讲解后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看书习惯。
4.3.5 中、高年级,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读书的技巧。在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内容,难理解的地方,注意勾画,认真推敲课本上的黑体字和方框中的内容,注意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线段图与应用题的关系,如何建立图表等。
5 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做作业的习惯。首先要求要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老师要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我的做法有:
5.1 培养学生认真正确地看、听、说的学习习惯。
5.2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全面分析的习惯。在指导审题上,要寻找题中的特点,思考计算法则,运用运算定律,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
5.3 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作业习惯。即作业书写规范,作业订正自动化。
5.4 培养小学生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自查、用短程目标管理,推动学生主动自查作业。针对小学生好胜争强的心理,开展学生作业互查活动。
6 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
6.1 启、做、议、练。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动脑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6.2 点化自学。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学,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
7 培养学生准确表达习惯
在低年级,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学关系,理由充足的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
8 培养学生课外学习习惯
课后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多思的习惯,预习、复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须天天布置预习、复习作业,还要指点方法,经常检查完成的情况。对中、高年级,还要培养学生课后看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有好的内容随时做摘录,掌握整理知识,动手做学具等习惯。
9 培养学生快节奏、有条理的习惯
要做到提高效率,必须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和合理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做到教学分类、设计合理、组织严密、环环相扣,提高教学效率,还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效率。
9.1 竞赛训练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游戏等方法,训练做题又快又准的能力。
9.2 手势会意法。教师运用预先与学生约定好的,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并领会的手势信号来传递信息,以提高效率,如“V”字手势,或击掌、有节奏的鼓掌等。

Ⅳ 议论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和如何教

相对于说明文和从小学就开始学的记叙文来讲,议论文学习的难度似乎更高一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议论文时多下工夫,帮助学生通过逻辑论证分析道理,在学生灵魂深处点燃思辨的火焰,从而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这一类文章。
一、鱼、渔之惑:寻找议论文文本教学的平衡点
议论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怎样给予“鱼”(直接教给学生议论文知识)和怎样授予“渔”(教给学生掌握议论文知识的方法)的困惑。大多数老师会说,我们是在既授予“鱼”也授予“渔”呀!可实际课堂教学果真如此吗?不可否认,在议论文文本教学中,离不开文体知识教学。这些知识是学习议论文的基础,那么,教师该怎样传授这些知识呢?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先提出某些文体知识要点,再将这些知识点用所谓的理性分析来机械地切割文章的语言材料,然后从中提取出一个个冷冰冰的概念,再逐一印证这些概念的正确性。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这样的教学思路一定是无效的,也姑且不论这样的教学是否合适,但应该进一步提出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议论文的阅读是通过这些僵化的知识来指引的吗?教师这样传授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既能教给学生文体知识,又能把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在对学生习得能力的培养基础之上,促使学生主动建构议论文知识框架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学生对议论文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实践。因此,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在文本教学时应努力找寻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平衡点,既要给学生以“鱼”,又要给学生以“渔”。
二、问题去哪儿了:文本教学中失去了应有的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们阅读议论文的目的是了解文本作者对问题所持有的立场。在学习过程中,要么被作者的观点说服,要么就心生疑窦: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要解除这些疑问,首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问题意识的重视不够,是现今议论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原本中学教材中议论文文本的选用就存在模式化问题,认为议论文只不过是简单的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只要从中找到鲜明的观点就可以了。殊不知,在真正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议论文有时是非常复杂的,不经过质疑根本不可能获得想要的答案。也有部分老师会说,课堂教学中已经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达到满堂问的地步。但实际上,许多老师的问题只不过是为了验证文本知识,完成教学罢了,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识质疑。没有受到问题意识培养的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趋于表面化、单一化,不能多维度、多侧面地去看问题。当课堂上只剩下教师的声音时,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议论文教学本应教会学生“有疑”,从而使学生产生“追问”。可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上存在的旧有思维方式,却禁锢了学生的视野。我们的议论文课堂教学本不应是孤芳自赏,而应是多维开放的。
三、遗落了议论:议论文本教学之殇
从小学开始,学生就被叙述性和抒情性的文章包围着,习惯于感性的宣泄,而缺少理性的思考。面对议论性文本,相当一部分学生看不懂文章内容,找不准文章观点,理不清文章思路。造成这种议论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原因何在呢?议论文教学的目的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议论文教学要让学生能对文章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即要让学生学会“议论”。议论文重在说理,因此离不开对文本的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才是对文本的有效解读。现实的文本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分析都是逐段对文本进行孤立分析。然而,议论文讲究内在说理的逻辑性,应该说每段在结构上都存在关联意义,作者的思维发展也存在脉络。忽略了这些,学生收获的就仅剩下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了,这并不是我们议论文教学的初衷。真正的议论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辩证思考,揭示问题,分析矛盾,把握其思想脉络,领会其隐藏在文本中的理性光芒,但这恰恰是现实课堂所缺失的部分。
四、固化的思想:湮没了议论文教学的灵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日常教学,静下心来对文本进行钻研的时间很少。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议论文在中学课本中所占比例较少,所以教师就将有限的精力大多用在散文、诗歌、小说与戏剧的教学中,对议论文的关注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深入研究。长此以往,造成教师自身在理解、品味议论文时也存在一定的障碍,总觉得议论文阅读过程干巴巴的,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大讲特讲之处,对议论文的教学自然也就不待见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教师在备课中照搬教师教学用书,照抄名师教学设计的现象变得相当普遍。由于不是自己对文本真正进行的有效解读,也没有对文本理性的探究,所以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僵化的,对文本的再创造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常态的课堂上,文本教学大都浅而不深、泛而不广。教师还是习惯于肤浅的文体定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更没有具体的逻辑说理分析,只是按照固定文体模式剖析文本,议论文内在的“智慧之理”和外在的“缜密之言”自然就会被视作索然无味了。
可以说,虽然议论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但只要认认真真地面对问题,用教学智慧去深入浅出地解决问题,我想议论文教学的春天也就快到了。

阅读全文

与驳论文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