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端午节心得体会
明天就是端午节,谈话之余,常会感到在一些人眼里,端午节似乎可有可无。其实不然,端午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节日,只不过近代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把大量旧有的传统民俗文化都革除掉了。一代代人下来,到如今,有些人竟以为粽子只是一种地方小吃,其中的来历及文化内涵,已被丢失得非常久远了。
随着近年来的改革开放,国力渐强,融入国际社会更是势不可挡。另外,还需顾及到港、澳、台同胞及遍布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民族情感,那些传统民俗文化便被渐渐拾取起来了。在这一过程中,特有的中华民俗的魅力,风靡全球,这些被称作“软实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引起了国家当政者的高度重视。于是,在祖国大江南北,吃粽子、包粽子大赛之类方兴未艾,赛龙舟的活动更是扩展到世界几十个国家。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夫屈原而形成的,屈原为一朝之臣,忧国忧民,针砭时政,但他提出的改革弊政,富民强国的朝政,得不到楚王重视,反而被贬斥流放,屈原忧愤不已,投汨罗江以身殉政。当时的百姓闻讯后,急忙驾船捞救,但千舟竞行终不见屈原尸身,其时,又怕鱼虾毁其尸,遂以苇叶包糯米投喂。为寄托哀思,人们常荡舟江河之上,慰其亡魂,此后就逐渐地发展成为吃粽子、赛龙舟了。有唐诗《端午》可以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直臣屈原,尚有人记得,但不知是否还有人记得,多年前,浙江一范氏青年烈女,直言痛斥当时世风日下,“走后门”“说假话”大行其道,投诉各部门而不得其解,遂写下遗书,蹈海而亡,书曰,但愿能以我的身亡,换取那些不顾百姓利益的人幡然醒悟。时至今日,腐败贪渎愈演愈烈,一丝芳魂,不知归处,岂不是更冤吗。看来,她没想到,当西方先进技术输入的同时,腐朽的思想观念也在腐蚀着人的灵魂,真真是枉送了一条性命。
今年,是国家第一次把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但恰逢遇上了汶川大地震,因此,大张旗鼓的搞赛龙舟庆贺,就显得不和时宜了。因为在那边,还有千百万灾民无家可归、嗷嗷待哺,全国上下,也是民心沸腾,都在无怨无悔、无私无畏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去了。当我们依然沉浸于悲痛中,念念不忘逝者亡灵,发誓要重建一个美好家园的时候,不妨借着端午节,缅怀一下屈原,思索一下,为什么千百年来,民间一直会对屈原哀而祭之、思而念之。
屈原忧国忧民,痛贬弊政的作为,如今也可以体现在救灾的各种行为之中。不见有一些所谓的大牌记者,为了自己的报道先行,碍妨了救援车队的行进吗;不见有许多自带运输车辆的志愿者们,经常遭到当地一些官僚们呵斥而感到寒心吗。当然,国难当头,这些负面新闻不宜过多张扬,公道不公道,自当在以后一并去算总帐就是了。
在灾难与救援面前,选择坚强与感动,也许不是难事,困难的是反思,进而可以说,反思也不难,难的是行动,而一时的行动,做起来也或许并不算难,难的是持续与持久,这持久的大敌,当然不会是大自然,而是进入有序化以后的按部就班般的推脱与冷漠、自私扯皮与犬儒无能却自充正义的推宕。
灾难,固然是自然界里的“天行有常”,但能够持续地凝聚起全民信心战胜灾难的,就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深刻检讨,也不仅仅是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更应该做的,是化悲痛为思考。比如对教学楼倒塌的“豆腐渣”现象,如果不去进行公允的令人信服的调查和公开、透明的问责到底,是不会换来震不垮的学校的。那些稚嫩花朵的突然夭折,岂不是被“豆腐渣”工程白白的凋谢掉了吗?时逢端午,让人想起了屈原,更想起了除开大自然以外的弊政害人。在重新建设灾区的时刻,更需要重建我们的制度、重建我们的队伍,这不仅是表面上的物质重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重建。必须革除掉少数人“暗箱操作”公共事务的现象,革除那种“自我监督”体制的弊端。让民众真正成为重建的主人,真正而绝不只是在形式上做到民主参政、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当然,我们不会指望一次大规模的灾区重建,就能够革除掉所有腐败的痼疾,但最起码可以借这个契机,建立一套全民参与的民主反腐机制,并能够在实践中逐渐地长效和完善起来。多难兴邦,这不仅仅只是安慰和励志,而是在付出了高昂代价之后,一次真实的历史机遇。把握住这个机遇,是对逝者的大慰,更是对生者的大爱。
在思索中过端午节,当让我们更加成熟,我们追求的,不单单只是风雨同舟,而是想要把对人性的关注与赞美,真正贯穿在我们整个共同生存的社会之中。
2. 美术欣赏活动设计构想端午节快到了,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可以设计什么幼儿美术欣
个人观点
(热爱祖国)这个主题就挺好,让幼儿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也是互动主题,幼儿可以让家长帮忙设计构图)……花草树木、人文景观,都可以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展现和体现
3. 小班幼儿端午公开课教学反思
针对调查情况,我为了给组织《端午》活动和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作一个好的铺垫,所以我选回择先对活动册中答的儿歌《端午》进行了教学,使幼儿对这个节日有些了解。在活动过程中,我对儿歌中的每个专有词语都尽可能形象地作出了解释,让幼儿很熟练的掌握了儿歌内容。在端午节放假时,我给幼儿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对在端午期间的所见所闻和与该节日相关的活动进行仔细的观察、记忆,开学后要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4. 学前教育大班关于端午节的教案怎么写
活动设计背景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班里的刘彩萍从家里带来了粽子,其他孩子围着她转,只听见她说:“这是我妈妈自己包的粽子,不是买的,很好吃的。另一个说:“要蘸白糖才好吃”、“蜜糖也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虫的习俗,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民俗民风。
2. 自制自玩龙舟
活动准备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过程
讲讲来历 包粽子、看图片 采艾草 制作 玩划 学读《过端午》 ( 延伸)
------- ─→ ------------- ─→? ─→? ─→? 画画
故事儿歌 生 活 龙舟 龙舟 赛龙舟
A、师读儿歌、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师读: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
B、包粽子、看图片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粽叶,糯米,线)。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形状各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有无馅的。
(4)吃粽子时,我们习惯蘸蜂蜜糖,或者白糖,这样吃起来更香。
C、采艾草、用途
(1)师出示艾草,让小朋友们观看。在我们农村地区,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2)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把它插在门上。
D、制作龙舟
(1)让幼儿欣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E、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F、延伸
通过学念《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强过端午节的感受。最后,请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过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教学反思
1.本课是一节社会课,我把这一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引导幼儿通过学习以多种表现形式创造端午节气氛。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也有一定的条理,首先我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幼儿的儿歌作为课题切入点,一开始就给幼儿创造美好的情境。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以多种形式表现端午节来开阔幼儿眼界,增加幼儿的学习热情,比如,包粽子,做龙舟,划龙舟等。
2.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感受“做龙舟”的环节中,由于一些需要活动内容设计不全面,幼儿感受的过程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示范不够;另外,幼儿视觉感受的第一资料.图片的制作上也有一些缺点。这首儿歌简洁押韵,琅琅上口,深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津津乐道的是吃粽子,赛龙舟,以及门上插起来的艾草。但是对端午节的来历,对屈原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并不感兴趣。意识到孩子们的不足,我要给幼儿讲述屈原爱国的故事,还要通过音像资料,图片,加深孩子们对屈原的认识。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多方位地去了解孩子的认知以及知识上的储备,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制作合理的教学计划,促建孩子的发展。
5. 端午节传统道德教育的教学反思
端午节传统道来德教育源的教学反思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6. 端午节用变体美术字怎么写
端午节
7. 艺术字(端午节快乐)怎么写
一、端拼音:ān
1、正,不歪斜。
2、正派,正直。
3、事物的一头。
二、午拼音:wǔ
1、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2、用于计时。
三、节拼音:jié
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
2、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
3、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
四、快拼音:kuài
1、速度大,与“慢”相对。
2、赶紧,从速。
3、将,就要;接近。
五、乐拼音:lè
1、欢喜,快活。
2、使人快乐的事情。
3、对某事甘心情愿。
(7)端午节美术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端午节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2、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
3、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