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 桌子有多长
《桌子有多长》这节课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从新课引入到新课讲授、巩固练习所选素材都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在新课引入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接着提出了一个疑问:“同一桌子为什么测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独立思考,体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找到测量桌子的工具就是尺子。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充分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探索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为主动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通过在集体中具体认识尺子后,说明尺子上数字的作用;我指明“所有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及时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巩固、肯定(或纠正)他们原有的看法,利用这点使他们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在认识1厘米后,教师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比划1厘米,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并马上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到“5厘米”,这样使抽象的长度单位具体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厘米”的实际意义。
认识了尺子后就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了,学生观察教师测量物体,让学生说说怎样测量、怎样读出物体的长度,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自己观察动脑筋得到测量的方法,体现了参与、思考的目的。接着学生就自己动手操作——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在一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有疑问,当尺子不够长的时候怎么办呢?学生通过探索,聪明的孩子就会发现可以用两把尺子来量,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考很活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我在这一方面没把握好,导致了课堂有点混乱。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能激活课堂气氛的构想没能淋漓尽致发挥作用。
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应该多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如何分配课堂时间;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得教学语言简练。面对突发事件,课堂的调控能力还要提高,备课时也要多方面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② 北师大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桌子有多长》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搜一下:北师大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桌子有多长》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③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桌子有多长
大班数学活动:桌子有多长 一、活动由来 区域游戏时,小朋友发现班里的桌垫撕坏了,正在用胶条粘,孟祥义说:“这桌垫都粘了好几回了,是不是能换个新的呀!”于是,我们找到后勤的刘老师,刘老师问:“你们班的桌子多长啊?桌垫裁多大合适啊?”我并没有用尺子直接测量,而是引导小朋友们回班后讨论如何告诉刘老师桌垫的长度。结合《纲要细则》中提出的:教师要利用和创设各种条件,鼓励幼儿通过测量发现和比较物体的异同和变化,引导幼儿学习自然测量。由此开展了自然测量系列教育活动,桌子有多长是其中的一次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初步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二)引导幼儿充分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三、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提前一周在活动区投放多种测量材料,幼儿有初步的测量和记录的经验。 (二)物质资料准备:积木、曲别针、数学小棍、纸条等各种自然测量物;记录单、笔。 四、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初步掌握正确测量的方法 (二)活动难点: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寻找测量工具,激发幼儿兴趣 1.重点提问: (1) 咱们班要换新桌垫,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桌子的长度?(量一量) (2)用什么东西可以测出桌子的长度? 2.出示并介绍测量记录表,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各组想要用的工具画在记录表上,然后到活动区去找,收集测量工具。 (二)基本部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并交流测量结果。 1.选择测量工具,自由进行探索活动。 (1)以组为单位,选用计划好的工具测量,并记录结果。 (2)幼儿交流测量结果,引导幼儿重新寻找相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重点提问: ①我们用的桌子一样吗?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测出的结果不一样?(使用工具不同) ②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测量的结果是对的?怎样使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 2.规范测量工具,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提问:为什么使用相同的工具测量结果还不同呢? (2)放录像,请幼儿比较三个人的测量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为什么? (3)教师帮幼儿梳理经验:测量时要找准起点,与桌边对齐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测量结果记录的是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次数。 3.选取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进行再次测量,并记录,发现测量工具与策略结果之间的关系。 (1)重点提问: 三种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数字越来越大)长条积木、水彩笔和小棍这三种测量工具有什么不同?(长短不同)从测量工具和结果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2)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量的次数越多。 (三)结束部分:请小朋友们送测量结果,活动自然结束。 我们一起将测量结果告诉刘老师,请她选取一种测量工具的结果帮我们裁桌垫。 六、活动反思 此次数学活动开展前期,在区域游戏中投放了相应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并进行记录。 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掌握正确测量的方法,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测量活动从始至终以小组为单位,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开始部分让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进行测量,然后画在记录表上,体现了大班幼儿的计划性和合作化学习的特点,在测量过程中幼儿能按计划好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测量的结果。 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我是通过先让幼儿自己尝试,观察比较测量结果发现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再通过录像形式,请幼儿进行对比,找出正确的测量方法,特别是最后给幼儿统一测量工具——水彩笔后,幼儿再用已掌握的测量方法重新测量,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即测量工具越长,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量的次数越多。从材料上只选用了长积木、水彩笔和小棍,幼儿通过反复操作,练习,通过先比较测量结果,发现数字越来越大,再比较测量工具长短的不同,自己发现规律。 活动评析 数学活动“桌子有多长”产生于教师对教育的敏感和成熟的教育机智,当发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需求时,由于心中有数学教育的目标意识,提前和后勤老师进行了交流,自然的促成了此次测量活动。 数学教育的重心是数学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 1.本次数学活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幼儿自己找测量物进行随意测量;录像比较,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统一测量物进行测量;对比不同长度的测量物的测量结果。充分体现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去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2. 教师通过前期在区域游戏中的观察,能够把握幼儿在测量活动中容易出现测量起点不准确、测量物不能收尾相连等问题,提前设计并录制了3段不同的测量录像,引导幼儿进行比较,直观的找出问题,帮助幼儿归纳、梳理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3. 活动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充分的感知、观察,通过分层次,逐步深入的有效提问,如:三种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数字越来越大)长条积木、水彩笔和小棍这三种测量工具有什么不同?(长短不同)从测量工具和结果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在讨论中澄清思想达成共识,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
④ 大班数学《桌子有多长》活动反思
1、课时的重新来划分。
课堂上我和学生的自互动较好,也一直在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充分观察、发现、尝试、操作的基础上,我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厘米、感受估测的策略、掌握测量的方法。但是课堂上只是把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再进行知识的巩固和练习,没能处理一些书上的练习。所以我在想,本课是否可以作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到认识尺子、认识1厘米。第二课时再感受几厘米、测量方法、估计有趣物体长度、感受估测的测量。
2、更多的活动帮助牢固建立1厘米的表象。
在建立1厘米表象的时候,我只是让学生找身边的物体,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是否可以增加让学生用手在纸上画1厘米的线段,是否可以增加剪出1厘米的纸条等。甚至利用自己剪的厘米小段,让学生合作在白纸条上作出自己的“小尺子”,画刻度,标数字。
⑤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的课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教具:小棒2根、直尺、字条、课件。
学生学具:直尺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测量课桌有多长。
(板书:课桌有多长)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生汇报结果。
二学习新知
1.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一看尺子上都有什么。
生汇报,师板书: 0(起点)
有cm 长度单位→ 厘米:( cm)
有数字:0、1、2、3、4、5、6、7、8、9、10…
2.指导学生书写cm
(板书:长度单位)
3.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4.量一量小棒长度巩固对1厘米的认知。
5.找找周围或自己身上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
6.找到2厘米、5厘米。
7.估一估第二根小棒长度,然后小组测量,汇报测量方法。
休息
三、判断巩固
1.小熊在量铅笔时遇到了问题,看看问题在哪里?
逐幅图,讨论汇报。
2.数学书51页,看最下面的练习,先在心里估一估这条线有多长再量一量,把长度写在线的下面
汇报|,订正。
3.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
4.52页3题,读出它们各是几厘米。怎样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
5.下面请同学们量一量你的手掌有多长
6.上课开始你不知道课桌有多长,现在你再来量一量课桌,看看课桌有多长?小组活动
要求:小组长用直尺测量课桌的长度,一名同学计算,另外两名同学负责监督。商量和计算的时候要尽量小点声,以免让别的小组同学把你们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偷听去。时间为2分钟。
四、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0:起点
长度单位→厘米:cm
《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桌子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不断明确的过程。
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让学生先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课桌有多长,出现不同的答案,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接下来认识尺子,进而认识1厘米,体会1厘米有多长,接下来认识2厘米、5厘米。然后用尺子测量小棒的长度。认识尺子之后,是练习巩固。小熊测量同一支铅笔却出现不同答案时,由学生讨论找出原因:怎么会这样?起点位置对吗?无论讨论是否能立刻给学生一个结果,起码每个学生都动脑筋思考了这个问题,达到了讨论的目的——参与、思考。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此时,我再以一句简练、切中要害的话总结和提示,顺利地达到让每个学生理解和牢记的效果,比起教师限制学生活动,先做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完成,要来得生动得多,积极得多。接着让学生估一估数学书上的线,再量一量 ,再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并用量一量你的小手掌有多长加以巩固。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到生活中去,最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我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上完课,我反思发现,有些情况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有时教师原先设计好的课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课上虽也根据突发情况灵活变动了,但因种种原因,变动后课堂把握不是很成功,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能激活课堂气氛的构想没能淋漓尽致发挥作用。面对突发事件,课堂的驾驭能力还要提高,备课时也要多方面思考周全,不断提高自己的“二度设计”能力。
⑥ 二年级上学期北师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桌子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不断明确的过程。
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让学生先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课桌有多长,出现不同的答案,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接下来认识尺子,进而认识1厘米,体会1厘米有多长,接下来认识2厘米、5厘米。然后用尺子测量小棒的长度。认识尺子之后,是练习巩固。小熊测量同一支铅笔却出现不同答案时,由学生讨论找出原因:怎么会这样?起点位置对吗?无论讨论是否能立刻给学生一个结果,起码每个学生都动脑筋思考了这个问题,达到了讨论的目的——参与、思考。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此时,我再以一句简练、切中要害的话总结和提示,顺利地达到让每个学生理解和牢记的效果,比起教师限制学生活动,先做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完成,要来得生动得多,积极得多。接着让学生估一估数学书上的线,再量一量 ,再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并用量一量你的小手掌有多长加以巩固。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到生活中去,最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我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上完课,我反思发现,有些情况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有时教师原先设计好的课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课上虽也根据突发情况灵活变动了,但因种种原因,变动后课堂把握不是很成功,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能激活课堂气氛的构想没能淋漓尽致发挥作用。面对突发事件,课堂的驾驭能力还要提高,备课时也要多方面思考周全,不断提高自己的“二度设计”能力。
⑦ 幼儿园渗透课程数学教案:桌子有多长
1.2米
⑧ 《桌子有多长》教学实录
《桌子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专下册第2单元《观察与测量》的内属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桌子有多长”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不断明确的过程。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大量观察物体与测量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形成估测的意识,学习测量的技能等。
⑨ 大班渗透式数学桌子有多长活动教案
该来的多长让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