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三度,是什么
学生乐于交流的态度
英语交流题材选取的适合度
学生参与英语交流的广度
学生参与英语交流的深度
课堂英语交流的延展度
==========
《课堂英语交流应关注的几个“度”》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吴炜
② 什么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
一、 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案,做到备课、备人、备材料。
首先,要精心备好专课堂上要教授的内容。
1. 就单属词教学这一项而言,就有必要认真考虑。
2. 我们在课前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语法、语言点、练习在课文中相互之间的关系。
其次,课前要备学生。
1.我们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
2.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确定每堂课的讲解进度和难度。
3.要达到上述水平,教师就得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最后,课前要备材料。
二、运用多种教学技巧, 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1.掌握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2.掌握课堂上“导演技巧”的能力。
3.掌握英语各种教学法的要领。
4.把强行记忆变为娱乐记忆。
5.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6.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7.培养学生写英语的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分析课文来讲解英语的读写技巧。
8.掌握观察学生学习动态的能力。
总之,要想把一堂英语课上好,在课前必须做大量的准备查阅大量的资料,只有做到自己心中百分之百的准备,才能正真地上好一堂英语课。
③ “三三五”教学模式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取得最佳效果
一、“三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
“三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三”即“三会”是在课堂教学中,是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是指 “会质疑、会合作、会表述”;第二个“三”即“三到位”是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的教学手段,是针对教师提出的,具体是指“自学指导到位、释疑点拨到位、目标落实到位”。 “五”即“五环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五个教学环节,具体是指“导课→导学→练习→迁移→小结”。
二、“三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项解读。
(一)“三会”
“会质疑”——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入教学中来,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从不敢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质疑大有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好教材,抓住时机,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适时质疑,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既学到新知,又发散思维。只有学生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探索;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创新。
“会合作”—— 即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前提下,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解决组内学困生的陪客现象,使小组成员都全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共同去讨论、去思维,共同进步。提升个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与能力。组间同质有利于班级小组间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相互合作。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和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会表述”—— 即会“说”,可以是说思考、说分析、说质疑、说评论、说收获、说小结。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轻松地“说、谈、演、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提倡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主讲,在组内异质的前提下,采用“一帮一”的方式,让优生带动、帮助同组的学生,培养学生会表述。
(二)“三到位”
“自学指导到位”—— 教师要为学生编写详尽的学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以及如何阅读课本,鼓励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要学会利用手中的资料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怎么去学,学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学生会感觉思路清晰,任务明确,知道课堂上要做什么,怎么做;学习结束后能够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全部掌握。对于未掌握的知识,要求学生记录于课本,便于通过讨论解决,以及课下有针对性的补差。
学生完成学案的同时,老师要巡视检查,这是自学的必要的辅助和强化环节。检查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看答案,要看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每一步步骤,从中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的有知识缺陷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错误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自学达到高效、准确的目的。
“释疑点拨到位”—— 在自学课本时,学生们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并不能很到位地理解某些知识,这就有必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这往往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探究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而有所得。在探究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并善于链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课本知识,从而成功地将对课本知识的自学探究过程转化为自我认知的构建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一旦内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觉的意识,就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中,释疑的过程有不同方式,一般采取小组交流释疑、个别堂上示范释疑、教师直接释疑、师生共同释疑等方式。不管哪种释疑都必须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模糊到清晰,从形象到抽象。因此在开展释疑活动时,必须灵活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先自学、再质疑讨论、解疑存疑,课中七嘴八舌谈见解、再辅以教师适当评点等等。凡是学生想动的时候,就让学生充分的做起来;凡是学生想说的时候,就让学生热烈的说起来、辩起来;凡是学生想想的时候,就让学生大胆的猜想起来、勇敢的发现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多种学习方法都有机的穿插在释疑、点拨的教学活动之中,充分的调动多种学习器官,使学生尽情地体验于丰富的释疑、活动中。
“目标落实到位”—— 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是学习方式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 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
在教学中,教学过程占据了课堂的全部,教学过程都是服务于三维目标的。我们的教学要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实施三维目标;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实施三维目标;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实施三维目标;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入手,实施三维目标;从拓展文本,丰富学生生活实践入手,实施三维目标。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习惯的养成等需要靠每一节课的扎实落实和具体体现。但是,三维目标的实现,绝对不是仅仅靠某一节课、某一周的课程就能完成的,更多的是靠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
(三)“五环节”
“导课”—— 新课开始前的复习,或情境创设、前提诊测等,我们称其为导课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扫除学习新知障碍,引发思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进入教学需要的情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导学”—— 新知探究学习,我们称其为导学环节,通过设问导读、预习提示、问题探究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新知,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或途径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学什么,怎么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的投入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会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1、情境导学: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包含学科内容、简单真实有趣和具有启发作用。2、学法导学: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活动。学法的选择要注意首选简单经济、自主,依次选择教师指导点拨。3、问题导学:提供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投入有效的问题解决。提供的问题要注意内容要有针对性、题型要有多样性、训练要有实效性。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手段。练习旨在知识应用和技能掌握,即反馈思考,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迁移”——旨在拓展延伸,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即由课堂向课外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更好地发展。
“小结”——旨在归类整理,查漏补缺,即矫正思考,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查找知识缺漏,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以上教学流程,调动学生思维,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形成一定的技能。
三、“三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就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点拨释疑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六个特点:
1、“导学性”: 体现“四导”,即导法、导路、导疑、导思。导法,即让学生能根据学案的导学问题、导学方法学会自己阅读,自己分析从而掌握学习本节内容的方法;导路,即设计的导学问题能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逻辑顺序,让学生遵序识其真,循序见其明;导疑,即设计的导学问题应具有反思性,让学生能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而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生疑、答疑中把问题引向深入;导思,即导学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
2、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性:就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问题不易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这些疑难困惑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4、层次性: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参与性:在教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体验探究过程,感受成功喜悦。
6、课时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1、“自主学习”是学生借助导学案自主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读书、观察、分析、总结等自学能力。
(1)自学要求:指导学生看什么?自学要求要具体、明确地告诉学生自学教材哪一部分内容,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并要求学生记下自学时遇到的困难问题,一边下一学习环节与师生交流。
(2)自学指导:指导学生怎么看?教师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使教材内容问题化。问题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且要有一定的梯度,前面的问题能成为解决后面问题的铺垫,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激发思维、利于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自学检测:指导学生反思对自学进行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后,需要对自学效果及时反馈,从而能够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评价,发现通过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自测题的设计面对的主体是全体学生,涵盖的内容是教材中的有关基础知识。故它所选用的题目也是最基础的,最富有针对性的。一般不含大型的综合题、信息给予题、知识迁移题和实验设计题等。题型设计考虑到学生认知的特点和预习的时间问题,一般首选选择题。这样能最快速的有效的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做一个粗略的了解。
(4)自学质疑:指导学生想什么,怎样想?通过自主学习和自学检测,让学生及时反思、质疑。我学会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我解决不了? 我能提什么问题?有什么重要的依据?我提出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进一步整合,提炼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与学过的相关知识类比,我又能得到哪些问题?同时把自己整合、提炼的问题和不理解的问题用简练的语言记录下来,以便在“合作交流”时讨论解决生成更有价值的东西。在导学案上要留出适当空间,供学生记录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合作交流”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交流学习成果、解决学习困惑、锻炼协作能力、碰撞思维火花及教师点拨释疑的活动方式,旨在锻炼学生的合作和质疑能力。“合作交流”版块主要包括“生生交流(包括组内交流、小组间交流)” 、“师生交流(主要指在生生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提问、质疑来解决生生交流环节没有解决的问题)” 、“知识梳理”等活动形式。(1)首先课前备课时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2)了解学情、知道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薄弱点、易漏点、易错点和易混点)。(3)准确预测在“自主学习”中哪些问题学生可以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只有部分学生可以独立解决,哪些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难以解决;在编写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精心考虑和设计:确定教学任务,创设活动情境,制定活动目标,活动形式、内容、时间、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注意事项、记录活动结论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的新问题,活动评价等。其次是课中备课,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老师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倾听小组学生的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哪些问题通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能够得到解决,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捕捉老师在第一次备课中没有预设到的问题,及时思考,争取在第一时间做好突发问题的教学设计,为 “师生合作交流”做好准备。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开放性”和“生成性”。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再次进行合作交流留下活动记录的空间。
④ 英语课堂教学
导入有很多方法,但需抄要把握一个原则: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情感,为新授内容做准备。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有:1. 复习导入 2. 讲故事 3. 猜谜语 4. 游戏 5. 头脑风暴 6. 讨论 7. 问答 8. 图片导入 9. 音乐导入 10. 视频导入。男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运动,游戏,军事,时事,交友,音乐,旅游,赛车,等等。
⑤ 英语3A考试是什么
是英语三级考试。
英语三级考试是各院校授予参考学生专升本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每回一个高校答的专科学生要想升本,一定通过英语三级考试。
英语三级考试时间全国统一,都是每年的 6月18号和12月19号。报考时间各校都不相同,由院校决定。参考生在哪个高校读书、申请学位,就到哪个学校报名参加英语三级考试。各学校都有明确的安排。
(5)什么是英语3A课堂教学范式扩展阅读:
英语三级考试是国家统一试卷,整套试题共计100分,60分为及格标准.凡达到及格标准的考生均发给成人教育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合格证书。
考试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听力、选择题与词形变异、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和作文。全部题目按顺序统一编号,共85题。
⑥ 什么是3p英语教学模式
想歪了来的去面壁。
这里自指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ction.
目标是语言技能的培养,从presentation的知识输入,到practice的练习巩固,再到proction的技能形成,整个过程强调通过练习掌握表达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语法教学或者翻译法之类,在口语教学中比较常用。
⑦ 什么是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教学效复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制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新课程倡导“让每一学生都得到发展”,即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最终还要落到一个“实”字上。实,即实效、有效。有效的课堂基于对学生的关注,源于对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注。
⑧ 什么是3A教学法
3A指的是行为(Action)、态度(Attitude)、能力(Ability)三方面。3A
问题学习法就是从这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和解决的综合方案。
3A问题学习法以“问题”为中心。首先,我们要发现问题。比如,孩子为什么抗拒学习?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做作业?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等等。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能抓住主要矛盾,根据问题的变化对对策进行及时的调整。
问题的解决需要同时考虑行为、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行为,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态度则是隐藏在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而能力则是长久积累的结果。从1.1中可以看出,“问题”的解决和发现是以能力为基础,以态度为动力,以行为为过程。3A问题学习法就是以这样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我们,即通过行为、态度、能力的提高来保证“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通过对态度、能力、行为这三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家长摆脱在探究问题原因时的茫然状态。端正态度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环节。现代社会追求高效率、使人们凡事更关注结果,从而忽视了过程,更加忽视了“态度”。殊不知,这种做法将不利于学习的进展。
学习行为是将学习目的付诸实施,而能力则是长期学习行为积累的结果。学习行为的有效性、时效性,影响着最终能力的高低。
面对“学习”这个问题,我们很容易发现,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三大因素,而学习行为又同时受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影响,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行为的水平,维持态度的积极程度,以及提高能力呢?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却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面对这种问题,家长该如何下手呢?下面按照3A问题学习法对其加以分析。
(1)态度。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个孩子在学习态度上是否存在问题。这一点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来了解,他是否厌恶学习,是否把学习当成负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家长就要想办法改变他的这种看法,让他对学习的本质有新的理解。如果他并不厌恶学习,只是不想写作业,那就要转向另一个角度(行为)去考虑这个问题。
(2)行为。不做作业是这个孩子的直接行为,如果不是态度问题,那就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他认为做作业无益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再或者其他原因。总之,要找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3)能力。学生不做作业会不会因为他不会做?若真是如此,那么就是他的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发现这一点家长也许会气馁,但“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一定要在孩子的成绩还没有落下太多的时候加紧补习。
如果不是这样考虑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可能把产生问题的根源一股脑地归结到孩子懒惰、不努力等等,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同时还不利于解决问题。
3A问题学习法是双向建构的。我国教育部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学习,就是学生自身与外界不断建构的内容之一。在这个具体要求下,3A问题学习法其实包含了很多方面的要求,比如思想的、环境的、经验的以及针对个体个性的等多方面的体现和追求。科学研究表明,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分为信息接收、信息消化、信息贮留三个阶段。想要达到三个阶段,需要通过不断地主动练习(做习题、复习等)或接受被动刺激(考试)来实现。当然未来的主流是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过程学习。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个具体问题,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理想。因此,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流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价,即了解、接受、练习和刺激等。
3A问题学习法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和行为来解决学生自己的学习矛盾,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流程。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开展,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全面的塑造。这样做,不仅改变了学习方法,也改变了生活的方式。
从技术角度来讲,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是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又是学习行为规律性、个性化的体现。在本手册里,我们不仅要深刻了解对学习行为产生根本作用和较多影响的因素,还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训练方法。
通常,经过3A问题学习法三周以上的训练,学生和家长都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把现象当原因,把结果当问题”的情况发生。从认识角度来看,3A问题学习法实际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实际操作来看,3A问题学习法又是一种标准。其实,3A问题学习法的最大贡献和意义在于它的启发作用。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改变原有的对学习的错误认识,以期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取得好成绩,本书就实现了它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有一点需要所有读者要明白:绝对不要过分依赖别人为你提供所谓的学习方法,一定是要在自身的基础和特点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因为只有在自己不断地总结过程中调整原有的方法,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任何前人的方式、方法,都只能作适当的借鉴,而不可全盘吸收。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对学习的本质、要求和过程有准确的理解。第3章将针对这一点进行叙述。3A问题学习法只是一种帮您了解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⑨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3a 用什么方式教授比较好
根据我的教学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为主,同时带动学生的听和读,提高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