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朱自清的春教学视频

朱自清的春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21-03-01 19:38:13

① 朱自清的《春》怎么导入新课

以《春》管窥导语之妙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孔祥华 添加时间:2008-11-17 19:14:00
简洁精妙的导语是一场好戏的诱人开场,是一首好曲的精彩前奏,会如磁石般吸引学生去课文中寻奇探美。
笔者就以《春》之导语为例,以窥各式导语之妙。
一、引用式导语信手拈来之妙——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觉到了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了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猛然感觉到了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浣纱时猛然感到了水的血脉……当他们惊喜地奔走呼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为这一季节命名——春!
注:被信手拈来这些文字出自张晓风的散文《春之怀古》,用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动情说来,必如行云流水般精妙。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引用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佳句好段、名言警句、诗词、对联,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及释说,不仅可以导入对新课的学习,还可以吸引学生广读博览丰富知识。
二、析字式导语说文解字之妙——板写《春》的小篆字形,上面是“艸”中间是“屯”下面是“日”。咱们来看看这个字,你能描述出来它的意思吗?(学生描述)
根据《说文解字》,“春”是从艸从日,屯声。艸:象形字,就是“草”。屯:会意,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草”和“日”表示春日转暖,草木复苏。
注: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备一本《说文解字》,汉字象形会意形声之美书法点画结构之美,在语文课堂应时时熏陶。教师围绕要讲课题,给学生解析中国汉字,让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了解汉字博大精深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多点语文味。
三、悬念式导语激发兴趣之妙——曾经有个盲人乞丐,胸前挂块写有“自幼双目失明”字样的牌子,沿街乞讨,可很少有人肯施舍与他。一次,他遇到一个穷困的诗人,诗人称自己身无分文只能送他一句话。奇怪的是,自从诗人在那块牌子上添了一句话后,人们变得乐善好施,纷纷慷慨解囊了。请同学们猜猜,诗人送他的究竟是一句什么样的话?(诗人赠送的话是: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接下来谁把自己看到的春天告诉这个盲人?
注:老师抓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故事中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悬念解除之后抛出的问题,又接着激发学生走进课文、学习知识的欲望。这是一种通过设置悬念来将学生引入求知情景之中的导入方法。学习动力的强化就来自悬念式导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四、积累式导语包罗万象之妙——春在文人的笔下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你积累了哪些和“春”有关的成语、民谣谚语、格言警句、对联诗句?也可把相关文章推荐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生:春暖花开春华秋实;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至》《春之怀古》……春春不尽春春相映。
注:让学生或搜集或交流或展示积累的与课文有关的成语、民谣谚语、格言警句、诗句对联,以调动积累来促进积累。这是常用常妙的课前大搜集课上大荟萃,积累种种,包罗万象。
五.问题式导语启迪心智之妙——文章除了开头一段和末尾三段提到了春,你从哪里感受到文章描写的是春天呢?
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启迪学生心智,还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支架式”帮助,激起学生从事有一定难度的脑力劳动的兴趣,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问题式导语可引导学生对文本意义有深入思考和独特发现。
其他还可以有直接式妙在开门见山,谈话式妙在拉近距离,比较式妙在对比鲜明,过渡式妙在温故知新,歌曲式、谜语式、读题式……异彩纷呈各有其妙。
同是《春》,不同的导语不同的精妙。以管窥豹,尚可见一斑,百篇文章百般精妙导语,放眼去看,岂不妙不可言?!

老师与学生同唱一曲《春天在哪里》,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地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老师由学生们都熟悉的《春晓》这首诗入手,由诗的内容引出"朱自清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问题,从而进入新课的讲授。 老师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开讲,然后让学生说出形容春天的词语。几个学生回答以后教师作总结:"这么多的词怎么能说完呢?"由此而引入对《春》一课的学习。 "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你看,那峰峦雄伟的高山,那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喷薄而出的红日,那姿态万千的彩云……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而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生机勃勃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让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吧!"这一段充满感情的导语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② 谁能给我一个朱自清的《春》教学视频下载地址优质课教学视频也行。谢谢

看参考资料

③ 求 初中课文 朱自清《春》的上课实录或者教学视频。 非常感谢!

教学案惊弓之鸟教案寓言两则-惊弓之鸟...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帮助...54673">《不朽的失眠》教学设想 湖南...比如树阴下或者高大水生植物的阴影里。 .

④ 朱自清完整的《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⑤ 关于朱自清《春》的讲课流程

【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4.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5. (1)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 酿 嘹亮 撑 伞 蓑 笠 稀 疏 抖 擞 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质疑:(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探究质疑:(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2)“一切••••••”这个自然段的怎样描写春天的?

(3)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春草图
: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教师明确:嫩、绿、多)
(1) 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2)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总结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积累词语。
背诵课文。

阅读全文

与朱自清的春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