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术画线条对幼儿的好处
线描画能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表现力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从专简单的儿童画开始属,到画复杂的几何立体组合,从静物写生到风景写生,从简到繁,由易到难来对学生进行线描写生训练。
由于小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发育尚未成熟,还不能自由地控制手臂的动作,画出来的线条要不歪歪扭扭,要不就粗细不匀,这些现象多是十分正常的,我们不应对此加以指责,而是要积极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速写习惯,引导孩子用笔要大胆,线条要整,不用一段一段的碎的线去连接成长线,画错的线条不要依赖橡皮,而是保留在画面上,重新画上正确的线,对错误的线加以修改,也能成为一条正确的线,也许还能使画面更添光彩。线条的表现力是那么地奇妙:或长或短、或多或少、或流畅,或凝重、或或平稳、或跳跃、刚毅、或柔弱。
教学中可尝试通过语言的提示、听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摸不同质感的物体等各种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画出有感情色彩的线条,抒发他们的情感,提高儿童的表现力。
2. 小学一年级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 学 理 念
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修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学校美术教育拓展了博大的空间,为中小学美术教育指明了方向, 美术课堂教学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大纲精神为指导,以学科理论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重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审美教育贯穿于课堂中,发挥美育辅德益智的功效。教师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教学的结构予以合理的组织与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的热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理念:
1、丰富视觉和触觉经验
帮助孩子了解美术基本语言和知识,在设计本课过程中,利用工艺品、绘画作品、多媒体课件使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接触物质和形象世界,从中体验、感受线的美感及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1)通过折折手中的电线,找找身边的线、摸摸工艺品上的线,观察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纹、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人文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孩子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并初步感受线的美感,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
(2)创设情境。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拔严肃等不同感受。
(3)通过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培养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久的情感态度。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感受美术学习的轻松与情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折一折(电线)、找一找(身边的线)、摸一摸(工艺品)、玩玩(彩带)、看看(艺术作品)、听听(故事)说说、画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初步感受,认识线的美感及表现力——迫切尝试用线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兴趣勃勃地向同伴们介绍自己线画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孩子的兴趣,满足审美需要,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挥洒的天地,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同时他们还体验了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与成功,进一步激发他们产生新的心理需要。
3、为孩子提供创造的空间
“我的梦”既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为孩子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孩子在“最感兴趣的梦境”中,思路开阔,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创造才能。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自己的所想所思,使作业 形式、内容体现出个性化的表现。
4、美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贯穿了整节课,特别是在讲述“我的梦”时与语文学科更是紧密相联。小结过程中,通过展示其他同学听音乐过程中表现的线描作品,引导孩子将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教 学 方 案
[课题]
《我们身边的线条》 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13课。
[课型]
绘画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
线的组织及变化
[作业 要求]
用各种各样的线画一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现出线的疏密变化又有秩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认识线的种类(4分钟)
1、心情导入 新课
老师折电线
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
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平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齐折电线并展示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这些线的名字吗?
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 、折线 、曲线 、交叉线
[上课时随机设置这样一个环节,使孩子原本不安份的心一下子被老师手中的电线吸引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注意力得以集中,并初步认识了几种线。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
(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在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后采用游戏法设置情境,悬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兴趣,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同时也很自然地导入 新课。精致的课题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把他们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17分钟)
1、感受生活中的线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引导孩子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的情感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师投影部分词汇(活泼、快乐、坚硬、挺拔、严肃、安详、温暖、兴奋、感动、惊奇、赞叹)。小结:线也能表达各种感情。
[通过找工艺品上的线,观察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纹、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人文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孩子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在游戏中初步感受线的美感,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拔严肃等不同感受。]
4、线的运用和表现
(1) 欣赏课件中中外画家的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
(2) 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师:小组讨论这两幅画给我们什么感受?为什么?
全班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总结:波状弧线,整体又规律性的层次横跨画面,造成律动的幻觉,给我们强烈而又刺激的感觉。
(3)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
师:比较这幅画和刚才两幅有什么区别?
生讨论:以直线为主,表现了严肃、庄严的氛围。
师:画家用不同种类的线表现不同的情感,我们国家对线的研究更为精深。从古代就非常重视用线造型。
(4)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师:这幅画在线的运用中有什么变化?
师生共同体会线的疏密变化产生的节奏美感。
[通过以上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5)小游戏
师: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小张黑卡,现在请大家在黑卡上画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根线,然后各组谈谈每张画给人不同感受。
生画出并讨论
师: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线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
小结:线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疏密变化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
[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久的情感态度。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还不是很适应学校生活,40分钟对他们来说显得漫长,在教学过程 中设计一个轻松的环节至关重要。教师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体验了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与成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
三、布置作业 (3分钟)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
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 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只要大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激情。“我的梦”既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为孩子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合作创新、动手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给他们创设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创造力,从感性到理性有了一个飞跃。]
四、学生作画(12分钟)
教师巡视辅导(选择轻松、愉快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愉快乐的氛围。)
1、巡视作业 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
2、作画中间集中辅导:针对作业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具体指导。
3、分组指导:针对小组个别问题及时辅导。
4、对孩子进行个别差异指导。
五、作品评价,课外延伸(4分钟)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1) 各组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推选出一名代表;
(2) 请各组代表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两、三名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从构思、线的组织、工具、材料的使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 师进行客观评价。
[让孩子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更不应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要鼓励他们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2、总结延伸:展示几幅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背景音乐感受的作品。
师:音乐与美术是姐妹艺术。
我们回家听一段音乐,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与美术有什么联系。
画完后可以与父母共同欣赏,装饰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强调美术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引导孩子将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同时学会让亲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又增进了亲情
3. 线条的表现力:表现胆小,焦躁,压力的线条怎么画(也可以是别的词)
表现焦躁,压力的线条一般比较杂乱.表现胆小的线条一般收尾处色彩淡一些或线条细一些.
4. 初一美术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学生应当
1、能解读手绘线条图像所传达的信息。
2、以他们所熟悉(喜欢)的事物进行手绘线条图像尝试练习。
3、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实用价值及作用、功能。
4、将对事物的喜爱情感与手绘线条图像表达联系起来。
二、工具材料:各种手绘线条图像范例(教师挑选各科所用的教学图像)、《清明上河图》
、世界名画小图片、铅笔、绘画纸等
三、实施过程:
1、计划和准备:
从手绘线条图像本身的功能、用途这一角度来强调信息的传达和交流,并让学生之间利用手
绘线条图像相互交流各种信息。
(1)、安排学生在课前特别关注自己喜爱的事物和熟悉的环境。
(2)、确定教师要怎样利用有关资源和布置课堂环境。
(3)、收集手绘线条图像或其他图例,并对这些图进行整理、准备工作。
(4)、作为美术教师应当考虑带点与线条图像有关的画作与学生分享。
2、教育策略与动机的形成:
(1)、本课加深了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它把学生对事物形态特征的概括与信息传达和交流联
系在一起。可以通过游戏和解读图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线条图像的实用功能和作用。
(2)、学生可能对于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自信心不足,很难自由发挥,教师应从极自然的手
绘线条出发,引导学生,使其增强自信,大胆表现。
(3)、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手绘线条图像的讲解上,目标是让学生多做手绘线条图像的练
习,并利用它传递信息解读信息。从而快乐的学习,理解手绘图像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及作用。
3、教学过程:
(1)学习内容的导入
提出问题;
是否有同学去过杭州宋城?
我国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城市面貌是怎样的?
是否觉得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人直接了解到当时的民俗及面貌?(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 (学生分小组欣赏、思考、讨论,寻找答案。其他小组根据图片信
息行动。)
教师播放手绘线条图像,图像信息为阅读书本第8、9两页。
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欣赏、了解画面传达的信息。
教师小结:当口语、文字很难表达时,可以利用图像辅助说明。
导入的安排,着重于学生对画面的研究分析,从中寻找答案,体现新课标理论中对学生进
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读图*行动”则体现了教学环节的趣味性,是新课标特别强调的。
2、学生欣赏并分析各种手绘线条图像(包括各学科教学挂图)传达的信息,并对手绘线条图
像的表达方法进行初步探讨。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
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解读图像信息。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并分析手绘线条图像的实用价值及作用、功能。
3、学生尝试图像表达:
蜡烛的熄灭过程;
自己房间的布局;
篮球比赛中教练所画的进攻配合简图;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要注重学生表达形式的评价)
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的评价并引导学生自评,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表达
能力。
4、快乐学习,从游戏中尝试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并体会其功能及作用。
游戏规则:
(1)、利用手绘线条图像传递信息。
(2)、第一位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表达内容画出图像(抽签,并传给第二位同学看,5秒钟
后将图像交给监督者。第二位同学根据图像写出内容,并传给第三位同学看,依此类推,最后
一位同学解读后马上举手并说出内容。
(3)、分四组,每组10人,并派出二人监督并收集作品。
(4)、最先完成两题并内容正确的一组获胜。
(5)、获胜者得小小名画图片一张。
游戏内容词汇:
(1)、花瓶;(2)、长城;(3)、向日葵;(4)、金字塔;(5)、语文课本;(6)、热水瓶;(7)、冒热气的茶杯;(8)、发出声音的录音机;(9)、被风吹歪的小树
根据游戏结果教师给予评论或解释。(同时展示部分同学作品,学生自评)
老师应注意掌控游戏的进度,应注意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的活动表现做出相映的评论。最后
对游戏结果进行评述,部分优秀作品学生自评,提高其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
性思维与合作能力等。
5、要求学生课后表达生活中喜爱的事物及观察有那些地方利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可以更清楚
的传递和交流信息。体现了新课标理论中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一面。
6、相关活动:
(1)、课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或留意自己喜爱事物的形态特征。
(2)、以后生活中尝试利用手绘线条图像直观记录较有意义的事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