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离骚》 教案
《离骚》课堂实录
夏云陶
个人简介
夏云陶,男,浙江省湖州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浙江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浙江省湖州市青语会副会长,浙江省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曾获“湖州市第七届教坛新秀”“湖州市骨干班主任”等光荣称号。在省、市各类业务评比中获奖近30项,如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在《语文建设》《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篇,并兼任多家刊物的特约撰稿人。教学上主张“教师应该在学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追求“活且实”的教学境界。
教育观点
语文教学应该“活且实”
一篇课文可以有多个教学目标,多种教学策略,当我们确定了目标与策略后,应该尽量让教学形式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如果我们让语文教学活一点,那么这种服务才可能高效;如果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得实一些,灵活的教学机制才可能有的放矢。
要使语文教学“活且实”,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一个核心问题,把很多小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课堂才会显得紧凑。如果问题过于琐碎,那么学生就会像在荒山野地打游击一样;如果问题过于分散,学生就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主要问题;而脱离了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只能起到暂时的娱乐作用。
其次要考虑教学形式的有效运用。一堂课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必须找到一个良好的激发点,各种方法之间应该相辅相成、纵横交织;如果这些教学方法只是为营造课堂气氛而使用,那教学目标将如何达成呢?
王荣生教授说过,语文教学的多项教学任务应巧妙统一在一个环节里,而不是几个方面各行其是,把语文课堂弄成一个个碎片。阅读教学内容要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最终促使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得到有效解答。教学环节集中、有效了,教学内容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使语文教学“活且实”,还得对教学方式有所取舍。这种取舍应以学生的阅读初感为起点,应从对阅读理解一般规律的认识中得出判定,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灵巧的心。
欧阳代娜在《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一书中也提到了语文教学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美”“巧”“活”“实”。其中“巧”是“语文能力训练与知识传授两者之间关系的最佳结合点,阅读教学中最大信息量的储存点,课堂思维训练的最巧的入手处,课文处理的最关键的突破口”。换言之,“巧”主要落实在关键词句上,尤其是要“善于抓住题眼,以一字带动全篇”。对这个“巧”字,王荣生教授提供了一种更简洁的说法,即“要找到教学的诱导点”。做到了“巧”,达到了“诱导”的效果,那么一节语文课便有可能做到“活且实”了。
抓准了“诱导点”,教学的切入点就应该是灵动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可能是欢快的,也可能是沉重的,因此课堂氛围也可能有活跃与沉重之分,但不应该混乱或郁闷。混乱会令教学无序,郁闷会使学生厌倦。无论面对怎样的作品,学生的头脑和课堂表现都应该是活动的,而不应该是死寂的。“活”是有效落实的基础,“活”不必说说笑笑,而应该积极地思考、交流与探讨。
在古诗文教学中要体现“活且实”,难度较大。古诗文教学离不开翻译句子,但若像翻译文言一样翻译一首古代诗歌,那实在是有点杀风景。如果能将古诗翻译成现代诗,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不过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处环境、相关心理、当时当地用语习惯等影响下产生的,保留诗歌的“原味”很重要,因此这里还涉及怎么译,译后对原诗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这里介绍一种保留诗歌“原味”的做法:紧缩诗句—保留简单易记的词句—形成诗歌的主干。如果用得好,这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诱导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它会引发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很多字词的含义会被凸显出来,这远比教师空洞的说教要灵活得多。
紧缩除了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能打通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把诗句的翻译、理解融会贯通起来,避免了枯燥的翻译而引起的乏味,不仅让学生学得实,还让学生学得活。学生想将原诗改成什么样子,多少字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如果在教学中能多发现一些这样有价值的“诱导点”,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被真正激发出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真实有效的改善。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Ⅱ 找离骚(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
预习
1、正音
苗裔 孟陬 揆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搴:攀、折 骐骥:骏马 申椒:申地产的椒 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惮:害怕 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脚后跟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忠贞的样子 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习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习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
出身 楚怀王同宗
内美 兴盛 楚王
Ⅲ 找离骚(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 预习 1、正音 苗裔 孟陬 揆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搴:攀、折 骐骥:骏马 申椒:申地产的椒 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惮:害怕 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脚后跟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忠贞的样子 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习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习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六、板书设计 出身 楚怀王同宗 内美 兴盛 楚王
Ⅳ 屈原列传 教案
屈原生平简介
文件
文件
屈原生平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芈”姓;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于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但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的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自杀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屈原人生失意,遂将一腔热血倾诉于诗歌创作之中,借“美人”、“香草”以抒不平之气。两次流放,屈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Ⅳ 高一语文屈原离骚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
《离骚》节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形式特点。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鉴赏重要诗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楚辞》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2﹑鉴赏重点语句,感受屈原德行高洁﹑追求理想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四﹑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端午节快要到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个习俗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今天,我们追溯历史的长河走近屈原,通过学习《离骚》来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板书】题目 作者
【范读】《离骚》 把握语调和节奏
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两至四个节拍,随文划分。
【布置学习任务一】请同学们看学案,齐声朗读学习目标
了解本文的学习难点
明确: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是应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布置学习任务二】1﹑阅读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
2﹑学生齐声诵读《离骚》,了解“楚辞”形式特点
知人论世—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约23篇。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据《史记•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屈原曾辅助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订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以”–“之”–“兮”,参差不齐,长短不拘,辞藻华美,对偶工巧。
从汉代开始,《楚辞》成为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名,西汉刘向辑。《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有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板书】鉴赏语句,以意逆志
【布置学习任务三】学生齐读第一段,鉴赏重点语句,感知屈原的精神魅力
【点拨】研讨与练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节选第一段的学习:主要通过鉴赏这两句诗展开问题探究,重点词语是第一句的“太息”和“哀”和第二句中的“朝谇而夕替”。
解释句意和词义
謇(jiǎn) 蕙(huì)偭(miǎn)溘 (k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声声叹息掩面拭泪,哀伤百姓生活的多灾多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suì)而夕替。(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
1. 想一想﹑议一议﹑小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① 首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就是说他声声叹息掩面拭泪,那他为什么流泪呢?
明确:哀民生之多艰,为国家为百姓而感到忧愁,为国计民生感到深沉的悲哀。
② 屈原说自己“朝谇而夕替”,造成他的不公平遭遇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小组讨论,必须做到言之有理,一切分析从诗文出发 。
明确: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崇尚美德,洁身自好。)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怀王贤愚不分,荒唐昏庸。)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群臣嫉贤妒能,诬陷忠良。)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背道义,歪曲事实,互相苟合取悦他人。)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③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腐朽社会。那么屈原面对这种黑暗的政治现实,他的心情如何?
明确: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忧愁郁闷)
④ 屈原连用两个表达苦闷的词,可见他内心忧闷之深。他为自己的遭遇悲愤万端,那么他会改变自己的初衷,与那些奸诈群臣同流合污吗?(没有)
他的态度如何?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明确: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政治越是黑暗,屈原越是忠贞不屈,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愿突然死去也不愿做出世俗小人的丑态,只因他崇尚美德,虽九死未悔。正是这样,才更能够表现屈原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他的愁不是为自己而愁,而是为国家而愁,为民生而愁!
⑤ 但是他内心的忧伤与苦闷依然是难于排解。那么屈原是怎么样平衡自己的内心?同学们可以看接下去的四句话。在这四句话中屈原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鸷鸟,前世,方圜,异道。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正如鸷鸟和群鸟是不同的,方和圆不可能相合,何况道不同,就更不能相安。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⑥ 屈原虽然遭受了不公平,但是他能够暂时地“屈心而抑志”,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他强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
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屈原要以前圣为榜样,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这本来就是前世的圣人所推崇的,这是屈原强大的精神支柱,前世的明君贤臣,就是引导他追求进步政治理想的活生生的例子。屈原到死都念念不忘他的“美政”,即君明臣贤、选贤举能,死了也要和历史上的明君贤臣比肩而立。
⑦ 既然屈原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支柱,为了追求理想,九死未悔,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跳江呢?
明确: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
⑧ 由第一段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明确:(1)含蓄的比兴手法的运用。
灵修(君王),娥眉(美德),众女(造谣中伤自己的朝臣)
鸷(诗人自己),鸟(群臣)
(2)对偶句式的运用。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补充:
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东汉 王逸
《诗三百》好的作品,都是写实感。实感自然是文学主要的生命,但文学还有第二个生命,曰想象力。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是极文学之能事。就这一点论,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只前无古人,截至今日止,仍是后无来者。 ——梁启超《屈原研究》
2. 课后延伸: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小组之间交流。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