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发布时间:2021-02-28 01:52:41

Ⅰ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容和含义

巴班斯基将最优化分为“总体最优化”和“局部最优化”。学校实践中,领导和教师往往注意到的是个别的、局部的问题,更多地是集中精力解决薄弱环节,而有时甚至以损害其他方面为代价。
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抓住了教学论中的关键问题,即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既得到教学的最大可能效果,又不致造成师生负担过重。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方法
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方法体系包括六个方法:
(一)综合地规划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
(二)研究学生并使教学任务具体化;
(三)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四)选择最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五)区别对待学生;
(六)采取专门措施节约时间,选择最优的教学速度。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
巴班斯基指出,“最优的”,就是“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
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
(一)最优化不是片面的
“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把“最优化”理解为单指教师的工作,是片面的。
(二)最优化具体条件下的最优化
这里所说的尽可能最大的效果并非泛泛而谈,乃是针对一所学校或一定班级现有的具体条件而说的”。因此,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是泛泛地谈理想,而是具体条件下的最优化。巴班斯基指出,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具体性的学说为依据的。“某种方法对某种情况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它可能就不是最优的方法。”过去看来是最优的,现在则未必仍然最优;同样,现在看来是最优的,将来也可能发生变化。
(三)最优化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原则
“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并不是一种什么新的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而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原则”。认真贯彻这个原则,就是要系统地全面地考虑现有的各种条件、各种方法,科学地而不是自发地偶然地组织最佳的教学方案。巴班斯基认为它是一种有目标的科学的控制行为,而不是具体的方法。
(四)最优化要实现最佳的结果
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原则组织师生的活动时,“不单纯是提高它的效率,而且是要达到最优的,即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结果。”巴班斯基在这里要求把效率与效果同时加以考虑,实际上也是给教学过程最优化赋予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取得质量最优良的教育效果。他认为“如果不确定最优化的标准也就不能谈什么最优值”,也就无法判定是否最优。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要从全部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巴班斯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心理的、控制的三方面因素统一,要求在确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规则和原则、组织、方法及最后的评价的时候,都要从全部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在教学目的和任务方面,他认为教学不仅仅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而且要完成教养、教育、发展这样三个方面的任务。目的和任务的教养性方面,是指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教育性的目的,包括完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不可分割的任务,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发展性目的主要是要求促进学生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并培养学习活动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兴趣、能力、禀赋等。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方面的最优化,就是要求在设计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时都必须符合教学的三方面目的与任务;必须突出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节省教学时间和减轻学生的负担;要考虑相邻学科间的联系,相互协调,以避免教学的重复,并考虑补充最新的资料;此外还要根据班级、学生间的差别区别对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不同分量的学习内容等。
(三)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的最优化,总的原则仍然是综合考虑目的、任务、师生的条件等等因素之后来加以选定。巴班斯基仍然肯定班级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同时也认为必须区分面向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三种工作形式,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在具体教学中,应视具体情况,以某一种形式为主,将三者结合起来运行。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分为三类: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四)组织和实施的方法
组织和实施学习活动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他要求在具体情况下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六条基本准则: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必须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必须与教学内容的特征相适应;必须考虑学生及班集体学习的可能性;必须考虑教学的现有条件和规定的时限;必须适合教师本身的可能性。这六条准则中,第一条中所提出的教学规律性和教学原则是总纲。
(五)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关于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巴班斯基认为过去的教学论偏重于对教学原则的论述,而对教学规律的分析不足,研究得很不够。但教学原则是来自于教学规律的,所以,对后者的忽视不利于对教学原则的阐述和理解。
按照巴班斯基的论述,所谓教学规律,就是指按系统论的观点分析教学这一系统与其内的子系统以及与其外的大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时所得到的规律性的结论。
他认为有9条具有普遍性的教学规律,并可从中引申出11条教学原则。
1、教学和教育过程受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制约。特别是,这一社会对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需要,制约着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与整个教养、教育和一般发展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由这两条规律可以引申出教学的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学与生活及工作实践相联系的原则。
3、教学过程依存于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包括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学生自身的身心素质。由此引申出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
4、教学过程依存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即物质的、卫生的、道德心理的、审美的条件以及必要的时间条件。由此可引申出为教学创设必要条件的原则。
5、教学过程内部教与学是相互联系、辩证地相结合的。由这条规律可引申出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6、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学任务。这条规律可引申出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和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反映在前述教学的目的性、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教学的科学性等原则上。
7、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取决于教学的任务和内容。由此得到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结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原则。
8、教学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教学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从而得出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的原则。
9、教学过程中所有成分相互联系,保证了相应条件下取得巩固的、可理解的、积极的教学效果。由此得到教学结果的巩固性、理解性和实效性原则。
巴班斯基还为上述11条教学原则的贯彻执行拟定了更为详细的17条教学规则。这样就形成了“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规则”三个层次的、操作性渐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控制体系,成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重要特色。
巴班斯基认为,上述控制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及其他人文学科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研究本身的深入,对教学规律的研究也会有所进展,相应的教学原则和规则都会有所更新。
(六)教学评价
他指出:关于效果,不仅要依据学生的成绩,还要依据品德方面和一般发展方面的成果;关于质量高低和时间的消耗量,主要是依据国家提出的目的、任务及其他规定。例如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规定相符合的程度,以及与现行学校卫生标准相符合的程度,等等。此外,还要按照每个学生最大的学习可能性的水平来看待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关于精力耗费的多少,由于目前没有直接的评测方法,
巴班斯基主张用折算的办法,或者用间接的观测法。如果既定的任务是在科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那么为此消耗的精力可以认为是最优的。

Ⅱ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这是专业级别的研究,在专业期刊才能找到的。进步。

Ⅲ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该理论运用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探索。

Ⅳ <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由谁提出

巴班斯基——————————参考资料:巴班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内期以罗斯容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创造了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经验,更直接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实验材料。巴班斯基在此基础上于1972年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一书,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此后,他又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并在《国民教育》和《苏维埃教育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来阐述自己的最优化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巴班斯基说,这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一般定义。

Ⅳ 什么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师生负担,教学过重的问题及学生不良成绩退学的问题而提出的。

Ⅵ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书籍介绍

《教学抄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袭论方面》
作者:(苏)巴班斯基著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1
字数:260000
页码:270
版次:2
装帧:平装 序言第一章教学过程的结构
一、教学过程及其基本成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三、教学过程中的结构联系
四、教学原则
五、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六、教学型式及其心理学和教学论观点的剖析
第二章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
三、选择教学过程最优结构在方法论上的要求
四、选择教学过程最优结构的方法
第三章对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活动中的典型困难的分析
一、研究教师工作的大纲
二、教师工作中典型的缺点和困难
第四章最优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条件
一、对教师进行专门的科学教学法训练
二、改进研究学生的方法
三、保证应有的教学物质条件、卫生条件和精神心理条件
第五章为预防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措施
一、成绩不良原因的研究计划
二、学生成绩不良的典型原因的分析
三、为预防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措施的说明
四、克服学生不良成绩的途径
第六章论对优秀生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途径结束语参考文献

Ⅶ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包括哪些基本思想,电大

教学过程来最优化理论自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该理论运用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说,它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一种教学的方法论,一种教学的策略思想。但是,正是这种教学的方法论极大地影响了苏联70年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进程。

Ⅷ 《如何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第一. 组合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多讲激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大胆地表现自己。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同时,教师要主动巡视和监控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第二.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为真实的语言情景。兴趣是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内在动机,纯机械的语言操练只能使学生了解语言知识的基本结构而不解其意,而且显得枯燥和乏味。因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有意义的、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能引起学生学习与合作兴趣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发展思维,活学活用。例如:把功能项目、语法项目与话题紧密联系起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编对话或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训练和发展思维。 第三.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多提问。人的语言是以思维为基础的,语言交际其实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多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的、能激发学生探究愿望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提问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还要设法鼓励学生多提问,要给予学生相互提问的机会,并教会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庞国斌、王冬凌编著,开明出版社)教学过程是完成教学任务和促进教育对象整体水平提高的过程。而使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系统达到“局部优化”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特别在一些观摩活动课和示范课活动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教学内容的新、奇、特,对教学进程的研究似乎不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严重脱节,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二是教学过程中解决难点、重点问题的环节不突出;三是为过程而过程,只考虑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不考虑其效果。这几个方面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来思考和研究学生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去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应描述教学效果,把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的水平用行—为动词加以表述。对教学目标的表述过于宽泛,缺少质和量的规定性,教师实施难以把握,教学目标的拟定还应从学生认知、操作、情感等方面综合考虑。

阅读全文

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