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绿柚子》口风琴演奏教学视频
《绿袖子》《多年以前》《丹尼男孩》《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爱尔兰画眉》……
㈡ 为什么学校都要开设口风琴教学课程什么品牌的口风琴质量最好
口风琴是键盘与吹奏相融合的乐器,是儿童及学生音乐启蒙教育的好帮手。口风琴在国外已经普及很多年了,虽然在中国的大城市相对普及,但与国外相比还远远落后,甚至比东南亚如:马来,印尼等国都落后很多。口风琴是一种价格相对便宜但又能学到丰富知识的乐器,学会口风琴后再接触钢琴等键盘类乐器,笛子等吹奏类乐器就不费劲了,因为口风琴已经给您的孩子打下了深厚的乐理基础,所以说国家教委选择口风琴作为学生的“乐器进课堂”普及乐器之一还是比较英明的决策!
口风琴的维护和保养最让家长和孩子头痛了,在这里我们首先呼吁学校不要将口风琴公用,只要求学生换吹管的做法根本不能杜绝疾病的传播。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他们不仅仅是吹,而且还经常吸着玩,这样会造成琴里面其他孩子的唾液和病菌吸到使用者的嘴里,造成疾病交叉传染,键盘上也会存留其他使用者的细菌造成传播疾病的危险。口风琴属于个人乐器,建议人手一台,不要公用,不要互借,用后及时清洁琴身及吹管,并甩出琴体里的唾液。如果不及时清洁口风琴,用的时间长了里面就会堆积很多唾液,这样不但会腐蚀琴里的部件,还会滋生大量的细菌,为了让口风琴发挥出应有的贡献,家长一定要经常帮助孩子清洁口风琴,只有多注意清洁保养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注意:口风琴吹管组属于接触口腔的易耗品,时间过长会老化和滋生大量细菌,请不要用热水清洗否则会造成变形,建议吹管组每三个月或半年更换一次)
口风琴的品质也非常的重要,随着口风琴教学越来越普及,很多假货也开始流入市场,用廉价或回收的材料制造的口风琴不但音色差,漏气,跑音等问题时常发生,而且琴体材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威胁,这种亲密和孩子接触的乐器必须使用环保的材料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购买口风琴时首先要闻闻琴体有无异味,外观是否粗糙,高品质的口风琴都是采用优质ABS树脂材料制作的,做工精细平滑,高品质口风琴的簧片等精密核心部件也是仿造不了的,只要懂音乐的人或音乐老师一试用便知道音色的好坏。为了您孩子的学业和健康,建议家长购买有质量保证的高品质口风琴,学校也可以采取团购的措施以保证口风琴的质量和售后,这样即能保证教具和颜色统一一致,维护学校形象的同时,又能降低成本,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更多的实惠。
以上是在京东商城看到的,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㈢ 如何提高小学口风琴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越来越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然而静下心来思考,也难免会有疑问产生。音乐课堂上老师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有效性有多少?本文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来论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
【关键字】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一、教材分析具体细致、教学目标准确清晰,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很重要,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我们很多老师在备课时注重的是目标和过程,往往忽视教材分析这一环节,通常都是照教参上照搬照抄。而我认为教材分析要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本课有用的。因此在分析教材时,首先要反复聆听,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触和理解记录下来,再用音乐术语进行整理,尤其要把本课涉及到的音乐要素分析透彻。一旦把音乐作品分析透了,目标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应的水到渠成了。
当然必要时除了分析教材,也要分析学生,即学情分析。在第十册的欣赏课《阿细跳月》中,我做了如下的学情分析:“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大宝库。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本课是以彝族的民间音乐为主)有初步的了解,使他们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知道一些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乐曲,进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而学生对于彝族这个少数民族并不是很陌生,因为在二年级学习过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聆听过彝族民间音乐《快乐的罗嗦》,因此对彝族的文化、音乐有浅显的了解。”据此,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现有的音乐水平一目了然,教学中才能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有了教材分析具体细致这个前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清晰也很重要。在每堂音乐课中,大目标是靠小目标去实现,小目标靠大目标去统一,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有了大目标后,制定小目标时必须注意,若干小目标都必需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同样的道理,教学中教师除了对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清晰外,对每一个环节的小目标也要清晰。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达到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阶,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围绕目标,环环相扣,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简洁明了、轻松便捷的教学手段,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片段一]:学唱歌曲《法国号》,先让学生熟悉3/4拍子的强弱规律,方法如下。
1、出示大军鼓和小军鼓,问:这是什么?
2、分别敲击,问学生能用声音来模仿吗?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用“大、小、小”的方法来敲击,请学生用身体动作学出来。
4、请两个学生分别敲大、小鼓,其他学生随节奏拍手、拍腿。
5、请学生按三拍子敲击,教师用口风琴吹旋律。
反思:第一册的学期目标中要求学生能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这对于学生来说不难掌握。通常我们采用对比聆听和身体律动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和体验。该教师变化方法和手段,在形式上有创新,但过程过于繁杂。通过老师敲、请个别学生敲、集体模拟敲击、再随音乐敲等一系列活动,学生的确是掌握了,但时间却浪费了很多。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力气去教本身并不难理解的内容呢?
[片段二]:欣赏器乐曲《三只小猪》,聆听并熟悉主题音乐,方法如下。
1、这三只小猪肥嘟嘟的身体,大大的耳朵,可爱极了,听一听,它是怎样向我们走来的?能用动作告诉我吗?(学生听主题音乐做小猪动作)
2、猪妈妈家有很多小猪,听,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教师分别用低音慢速和高音快速哼唱旋律,请学生说说并模仿。
3、简介三只小猪的故事。看,第一只小猪盖了一间稻草房。(听主题音乐)
4、让我们一起帮小猪割稻草。(随主题音乐做割草动作)
5、第二只小猪盖了间木头屋,我们也来帮小猪打木桩。(随主题音乐做打桩动作)
6、第三只小猪是怎么劳动的?让我们来帮帮它。(随主题音乐做运砖动作)
7、小猪的房子盖好了,他们开心地跳起舞来。(随主题音乐跳舞)
8、小猪藏在了音乐里,你能从音乐中找到它们吗?(听全曲,并和着主题音乐拍手拍腿)
反思:虽然教师预设的目的很清楚,让学生在活动中反复聆听,熟悉并记住主题音乐,但大量的律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事实上在生成的过程中学生仍对主题音乐不够敏感,当音乐中出现主题时不能立即有所反映。我想以上的教学设计虽然较新颖,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够直接、有效。如果能请学生模仿小猪的样子哼唱主题旋律,可能效果会更好。
试想,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为了达到同一目的,为什么舍近而求远呢?教师要善于运用最简洁明了、轻松便捷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而不要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使学生最快地掌握所学内容,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值得深思的。
三、教师真正放手、暗示适度,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难点。
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是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课中尤其要做到“少说多听”。但还是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显得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即语言不够精练。比如:《三只小猪》是一则经典童话,学生早已熟悉,并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时,老师还在以故事的形式引导激趣,显然有点画蛇添足了。再比如:在欣赏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时,老师生怕学生对主题不敏感,于是在每一遍聆听时都加以暗示。几遍下来,从表面看学生的确对主题音乐有了反应,而且动作整齐。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的反应不是靠耳朵听出来,而是由老师的暗示传递给他们的信息。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对音乐的敏感性自然就差了,一旦老师不作暗示,学生就无所适从了。
问题在哪儿呢?我想还是教师的主导性没有把握好。我们常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手。老师们总是象母鸡一样带领着、呵护着学生,给予过多的暗示,使学生对此习以为常,由此他们的很多潜能也在百般呵护中被抹杀掉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暗示适度呢?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奥格尔基•洛扎诺夫首创的“暗示教学”认为:要通过各种暗示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不断促进学生的生理潜力和心理潜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辩证思维能力,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他主张:教学要从各种因素相统一的角度来加以组织。通过各种暗示手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得好些、多些、快些.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更主要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也就是说,音乐课上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暗示,包括环境暗示、言语暗示、体态暗示、闲逸暗示等,力求把学生的各种“无意识”组合起来,使“有意识”和“无意识”充分协调。同时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与学生暗示的相互作用,建立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内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四、课堂节奏动静有度、充满美感,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合理调控音乐课堂节奏也是一门学问。音乐课是学生享受美、体验美、感受美的场所,音乐体验不仅可以在“动”中参与感受,也可以在“静”时细细品味,关键就在于老师如何调控。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教学节奏犹如一个顽皮的精灵,跳跃在于每一节课中,有人巧妙地指挥它,有人却无奈地受制于它。能够指挥它的老师,总能够让课堂如行云流水般夺人眼球;而受制于它的老师,总是让人感觉上课好像老牛拉车般力不从心。
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从而构成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和谐美呢?在研究实践中我体会到,音乐课的课堂结构要动静有度、充满美感。这里的“动”与“静”,是指教学形态的表现而言的。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积极参与、涌跃发言、热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声有色”的教学。所谓“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聆听、深入思考等,是“无声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乐课一直处于动态,“动”多“静”少,以致于学生兴奋过度,容易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如果自始至终寂静,课堂气氛十分沉闷,“静”多“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抑制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动”“静”合理搭配。在低年级要以“动”为主,但也要有适当的“静”进行调节。让学生在激烈的活动后静下来,给他们以舒缓调节的空间和时间,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增加“静”的次数,延长“静”的时间,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总之,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动与静的交替与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美的教育氛围。
五、注重主体感受,不轻易把音乐情境化,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因为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能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能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适合用情境化的手法来表现。比如欣赏《野蜂飞舞》时,学生能敏锐地感受到这是一种在“飞”的动物,但有的认为是蜜蜂在采蜜或是在打仗;有的说是蜻蜓在捉虫子,也有的说是苍蝇嗡嗡乱飞,这些音乐形象都很相似,也都符合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如果教师只是按照音乐的本来面貌一味强调其情境性,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感受,就会把他们创造的思维、探究的愿望扼杀在摇篮里,这样的教师也只能培养出“人云亦云”的学生,怎么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不能轻易把音乐情境化,也不能随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相反的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
六、疏密得当、重难点突出,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就教学内容来说,有难有易,有重点与非重点。所以教师无论在设计教学还是课堂教学时,都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详略得当,切忌平均用力。一般来说重点要突出,则反复地听、唱;难点要分散,则缓慢地、循序渐进地讲;学生易懂的、附带的知识点可一带而过,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则要重锤敲打。就一个音乐作品而言,不论是欣赏还是学唱,传递给我们的音乐信息是丰富的。要想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把那么多的信息都传递给学生是不行的。只有抓住一个重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去,整堂课才能紧凑而有效。比如:在欣赏课《阿细跳月》中,我抓住音乐要素的变化这一主线,设计了游戏“是真是假”了解彝族文化——熟悉音乐主题,感受主题的乐句感和强弱变化——聆听全曲,体会主题变奏——游戏“看谁反映快”聆听乐器变化——学习“跳月舞”,参与跳月活动,这样一系列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要知道“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是不行的,音乐知识、音乐学习也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当然这个问题也是很多老师的通病,需要引以为鉴。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这些问题,是笔者在课题的实践研究中感悟到的,当然如何真正落实这几点,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扎实、丰富而有效,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望同行商榷。
㈣ 口风琴的技巧
口风琴教学初探
北京崇文小学付宝环
[内容提要]"器乐教学的本质是教儿童通过乐器来表演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 ,而不是乐器。"(见詹姆士.L.穆塞尔和梅贝尔
㈤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口风琴教学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笔者尝试将版口风琴与音乐课堂紧密权结合,做到唱中有奏、以奏助唱、以奏助赏。使每个孩子能掌握口风琴的基本演奏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
㈥ 幼儿园大班口风琴总复习教案
目前口风琴牌比较楼主选择前先igoo品牌排行网查询新推荐品牌先般都场鼻祖品牌要购产品看看产品购物指南我购物前经逛觉自帮助建议看参考比再购比较容易些吧希望能想要口风琴
㈦ 如何提高口风琴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组织要规范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反映,小学生好玩、好动,对学习口风琴有着浓厚兴趣,他们往往还不等老师指导,就自己吹起来,经常出现老师的声音还比不过学生的吵闹声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从课前准备抓起。上课铃响后,值日生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要求书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口风琴横放在课桌前方,端正姿势坐好。这样,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课堂上,学生不能够随便碰口风琴。练习时,教师发口令“拿口风琴”,学生统一用左手拿吹管,右手拿口风琴;练习指法时,学生一律不能把吹管放进嘴里;练习完毕教师发口令“放口风琴”,学生统一放口风琴。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一拿起口风琴就吹,保证了课堂的安静。由于学生对学口风琴有着很浓的兴趣,所以这些要求他们都能接受,并能很好地执行,整个课堂始终保持规范却又充满积极好学的气氛。
二、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学生不良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如:低头,挤压喉头,鼓腮,坐立不直,吸气浅,吹奏时过分用力或用气紧张等。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口风琴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装的身心健康。如果发现了学生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可用一些简短的话语和手势引导学生。如:抬头、挺胸、手指自然放松,强调轻轻吹气、微笑等。我们还可以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来启发学生,因为吹奏的姿势和呼吸方法与歌唱是大同小异的,所不同的是,口风琴在吹气是要注重:“轻”,要有意识地控制气息,才能吹出优美动听的旋律。
三、练习形式要多样,要与其他教学相结合
由于学生体力有限,特别是初学吹奏者更容易疲劳,所以教师应切忌让学生“满堂吹”,或让学生长时间练习一种技巧。教师应科学地安排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口风琴的兴趣和激情,力求用最少的训练时间来收到最佳的吹奏效果,在练习形式方面应是灵活多变的,应将口风琴教学和其它教学相结合,以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如:可采取口风琴和视唱相结合、口风琴和歌曲相结合等。
下面我来介绍几种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练习:
1、口风琴进行视唱练习:如教师先引导学生挥拍念节奏,再用口风琴演奏,然后再唱。这样,只要掌握了节奏,学生都能自己唱出视唱曲。久而久之,视唱曲就多由学生自学,教师只要纠正一下就行了。
2、用口风琴学习歌曲:学习一个声部的歌曲时,可以用口风琴熟悉旋律。学习两个声部的歌曲时,可以用口风琴合奏体会声部间的均衡和统一。 这样,在练习口风琴的同时,又对学生的视唱和歌曲的学习有所帮助,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注重合奏练习
合奏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良好品德,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合奏有许多的优点:其一,丰富的声部,立体的音响令学生耳目一新,克服了口风琴音色单薄的缺点。其二,大大增强了口风琴的表现力。其三,一部分吹得不好的学生,因有“随众”效应,克服了自卑心理,大胆吹奏,所以技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再者,合奏中,学生的激情也得到了激发,兴趣也随之越来越浓。
五、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
现在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音乐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这种心理为教学服务。方法之一是:课堂上可以让吹得较好的学生范奏,并加入一些打击乐器伴奏,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教师作简要讲评,并及时表扬和鼓励。方法之二:参加舞台表演,如班队活动表演节目等,因为学生参加演出有一种压力,促使其加强练习,以求演出成功。方法之三:比赛,可以举行口风琴专项比赛或与其他乐器混合的比赛。经过以上活动,相信学生的吹奏水平会有很大的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