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三弦教学

小三弦教学

发布时间:2021-02-25 05:36:49

1. 古筝十大基本技巧的演奏要点及五大派别的风格特点

我没听说过什么“十大基本技巧”,就发这些给你吧
托-大拇指向外弹弦。
劈-大拇指向里弹弦。
抹-食指向里弹弦。
挑-食指向外弹弦。
勾-中指向里弹弦。
剔-中指向外弹弦。
提-无名指向里弹弦。
连托-大拇指向外连续弹弦。
连抹-食指向外连续弹弦。
大撮-大拇指向外,中指向里同时弹两弦。
小撮-大拇指向外,食指向里同时弹两弦。
双托-大拇指同时向外弹奏邻近的两弦。
双抹-食指同时向外弹奏邻近的两弦。
八度双托-大拇指向外弹奏邻近的两弦,同时中指在低八度另一音,三阴同时奏响。
摇指-大拇指连续托劈。
琶音-左手或右手用三个或四个手指按顺序弹奏不同的音。
泛音-左手食指在发音弦1/2处轻贴弦,右手弹弦发音。
花指-大拇指迅速连托数弦。
向上刮奏-在筝弦上由低音向高音的划奏。
向下刮奏-在筝弦上由高音向低音的划奏。
揉音或颤音-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格分类,是揉音类的,揉动较平和;是颤音类的,音波较密,也较有地方风格。
重颤音-用力较重的颤音。
按音-在弦上按出的音。
上滑音-右手弹弦后,左手按弦,使音有低向高滑动。
下滑音-左手先按弦,右手弹奏后逐渐松弦。
回滑音-右手弹弦之后,左手按弦使音由低向高又有高向低滑动数次。
左手点音-左手马子左侧先轻点或轻轻快速下滑。

另外是五大派别: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闽筝(福建筝),具体见下
河南筝:从《史记》、《汉书》中所记载的文字来看,筝在秦汉两代已有相当普遍的发展。在东汉,汉光武帝建都洛阳,而北宋建都汴梁(即今之开封),都是在河南地区,而在这个地区早就流行着民间音乐“郑卫之音”,秦筝随着迁都流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河南筝的传统用法,从民间相传的一首诗可以概见:

名指扎桩四指悬,

勾摇剔套轻弄弦,

须知左手无别法,

按颤推揉自悠然。

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指法的运用上,则无论是珠圆玉润的长摇、错落有致的剔打,或是凄婉欲绝的走吟,悲壮苍凉的重颤,莫不和曲调曲情浑然一体,描摹情态,刻划入微。如《打雁》一曲,各种指法运用极富表现力,集叙事、状物、抒情三大特点于一体,是为河南筝的又一特色。

河南筝的音阶特点,多用变徵而少用清角,近于三分损益律的七声古音阶,但二变音高,亦非绝对不变,往往会更高按到近于宫和徵,真可谓“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了;河南筝的曲调,歌唱性很强,旋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于清新流畅中见顿挫雄壮;频繁使用的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别适合中州铿锵抑扬的声调,使筝曲具有朴实纯正的韵味。

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河南筝的曲目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河南曲子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清以后衰落了,只有南阳地区还十分兴旺,所以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筝是其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同时,也脱离说唱而独立演奏。现存河南筝派的代表性曲目,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头曲与牌子曲。过去,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会知音,并借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易名为《高山流水》

牌子曲是由鼓子曲的曲牌演变而来,大多较短小,清新活泼,别具一格,如《剪剪花》、《满舟》、《叠落》等。但也有《码头》那样三百余板的大曲牌。

板头曲是以弦索演奏的合奏曲,同时又是筝、琵琶、三弦的独奏曲,这和汉魏相和乐的“但曲”非常相象。民间的表演方式,多是在鼓子曲演唱之前合奏或独弹一、二曲,调弦活指,称作开场或闹台;或在唱段之间,弹奏一曲,用以变换气氛。近半个世纪以来,大调曲子趋于衰落,板头曲常以独奏的形式出现了。

河南筝的传统曲目中板头曲,人们常称之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如《哭周瑜》、《叹颜回》和《苏武思乡》等都是。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调曲子”,今天它已成为一个很著名的剧种“河南曲剧”。小调曲子原来比较简单,但后来,旋律发展了;筝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渐具备了它的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它在音乐上独有的美。

河南筝的谱集,卫辉府王黄石于民国九年(公元192O )刊有《中州鼓调》石印本,工尺谱,收有《天下同》即《高山流水》)“哭周’”、“叠落”等。二十年代魏子猷编有《中州古调》为工尺谱手稿,虽未经刊印,但传抄颇广,收谱有《天下大同》、《关睢》等十数首。王省吾于1958 年出版《古筝独奏曲集》(刘家贵记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简谱本,收有板头曲三十七首,曲牌十四首。曹东扶传谱曾经人整理为《筝曲选集》,1981 年复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曹东扶筝曲集》(曹永安、李汴编)简谱本,收有板头曲二十二首和八首改编、创作曲。、曹正于1986 年出版《中州古调筝曲选集》(《中国音乐》增刊)简谱、正谱对照本,收人牌子曲、板头曲共二十首。

潮洲筝:流传于广东潮州一带,音乐结构特殊,旋法别具一格。筝能自成一格而有别于其他乐器,至为重要的就是左手按滑音的变化,即所谓以韵补声,舍此,则很难言筝乐的流派和发展。在潮筝中,这一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到了十分绝妙的地步。实际上就是弹筝时通过左手按音的变化,以达到几种音阶和调式的组合形式。而且音律也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潮洲筝以其右手的流畅华丽、左手按滑音的独物加花奏法,变化细腻、微妙而独具一格。

潮洲筝的主要曲调有《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其中《重六》调乐曲比较委婉;《轻六》调乐曲清新明快;《活五》调乐曲缠绵悲切,律调很有特点。

在民间,用筝等拨弦乐器来演奏古乐“诗谱”称为弦诗乐。《柳青娘》是该诗乐中最为流行的一首乐曲,它虽不属大套曲,但它包括“轻六”、“重六”、“活五”和“轻三重六”四种调,曲调又优美,极具潮乐的特色,在潮乐中称之为“弦诗母”,意即乐曲之母。在学习潮筝时,《柳青娘》是必不可少的曲目。此外,像《寒鸦戏水》、《月儿高》、《锦上添花》等也都是潮筝中常用的曲目。

客家筝乐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广东音乐,而是源于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

古时中原地区人口南迁至粤闽一带,外来的中原音乐吸取当地民间音乐精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器乐品种客家音乐。粤东地区十分闭塞,使得客家筝乐保留了许多中原古乐的特征,至今仍具有古朴典雅的汉乐遗韵。

客家音乐中有一种以筝、琵琶、椰胡演奏的“三件头”的表演形式,因风格清新雅致,故名清乐。客家筝曲就是从汉乐的清乐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常被称为汉乐筝曲。

客家筝曲有大调、串调(包括:小调)之分:

大调类筝曲结构严谨,作品为规范的六十八板。按现代乐理表述:六十八小节或六十八个重拍。代表曲目:《崖山哀》、《出水莲》、《昭君怨》。

串调类筝曲包括广东汉剧的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曲牌。这类乐曲长短不一,结构富于变化。代表曲目:《西厢词》、《平湖》、《蕉窗夜雨》、《翡翠登潭》。

客家筝曲的旋法变奏和技法特点如下:

调骨的慢板添字:

(调骨奏4/4慢板)慢板反复演奏二至三遍,由于速度慢,故采用骨干音“添字”和“延续滑音”的手法加以充实。

慢板后的中板:

乐曲速度渐快,转入2/4拍,旋律即开始减字而精练。

中板速度再快,转入1/4拍,此时旋律反复两遍以上,在减字、加花、变奏型等方面更加丰富。

减字时只奏调骨,一般将旋律先配以勾、托,在接八度和音的“大撮”指法来突出旋律。

调骨加扫弦“加花”:即调骨加五声音阶下行琶音来装饰旋律。客家筝曲追求古朴典雅的风格,很少使用华丽明亮的长扫弦加花,一般不超过两三个音符。

“幺板”(切分)节奏音型的变化:即将调骨发展到由中指(勾指)起板,先勾后托更进一步发展。有板无眼的“板后音”(切分),突出后半拍,休止前半拍。此法不一定在整个曲子中全部使用,而多是与减字手法在不同乐句中交替使用。这种演奏手法使乐曲更加充实,使全曲易进入高潮。如:筝曲《蕉窗夜雨》中板部分的三次变奏。

在旋法变奏过程中,为了丰富音色的变化和对比,增强曲调情绪的起伏,常采用乐句音高的高低翻变手法,将旋律乐句提高八度或降低八度来演奏。

突出低音为旋律配和声:

在我国传统各大筝乐流派中,这是客家筝派所特有的技法。即:根据演奏者对乐曲掌握的熟练程度,无论在演奏慢板还是中板时,一般在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有时也在乐句中选择),用勾指或八度和音向内游弹的手法,使音延长,音韵更加深厚,形成为下一个乐句的旋律配和声的“先现根音”的效果。

这种技法使旋律形成多声部的立体感,更易发挥客家筝曲古朴典雅的风格,又能使旋律充实丰满。丰富多变的左手滑音:

传统客家筝采用金属弦,可以自如吟弦,为延长余音和作韵创造了条件。使得客家筝曲独特典雅的特点,比其他筝乐流派的筝曲更具“内涵”和“深度”。

客家筝曲在旋律调式上又有“硬线音阶(由56123构成五声音阶,47作为装饰性的经过音,在旋律中偶尔出现)”和“软线音阶(由57124构成五声音阶,63作为装饰性的经过音,在旋律中偶尔出现)”的区分。硬线筝曲轻快华丽明朗活泼;软线筝曲委婉典雅哀怨缠绵。

客家筝曲代表曲目:《出水莲》、《蕉窗夜雨》、《崖山哀》、《翡翠登坛》《平湖》、《昭君怨》等。

据史料记载,远在唐宋时期,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近代多以合奏或伴奏的形式在民间“丝竹乐”“杭滩”中使用。

当时的浙江筝只有十五弦,身长1.1米左右,面板、背板为桐木,筝尾稍向下倾斜,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pppppppppppp;放在桌上坐势或立势弹奏。演奏时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各戴牛角(或玳瑁)制成的甲片。主要曲目是“杭州丝竹乐”“弦索十三套曲”以及“杭滩”中的曲牌,如:《三十三板》《刺绣鞋》(又名《灯月交辉》)《高山流水》《小霓裳》《云庆》《郁轮袍》(又名《霸王卸甲》)《海青拿鹤》《浔阳夜月》《普庵咒》等。演奏已出现了“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近代知名筝人有蒋荫椿、王p之、朱又雪、邱与石、吴汝金等。

1956年王巽之先生任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学工作后,一他为主,带领了一批学生对浙江筝曲谱和演奏技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充实和发展。六十年代以后,上海音乐学院培养了一批较有影响的青年演奏家,创作了一批以浙江筝艺流派技法为户的曲目,从而在国内外的专业教学和表演舞台上崛起,成为卧果各大筝艺流派的后起之秀。

由于浙江筝曲是以“弦索十三套曲”和“江南丝竹”“杭滩”为源,故曲目的板数已突破了六十八板的体系,乐曲也由单一的乐思发展到复杂的乐曲结构。故几代筝人,着力在音乐的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对比等方面加以丰富和充实。

在演奏技法上除继承传统的浙江技法外,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同时对其他筝艺流派的技法也加以学习和发展。

乐器形制上,将原来筝的共鸣箱的长度增至1.65米左右,后岳山改为S型,弦数增至为21根(音域扩展成四个八度,音程由D——p);弦的质地由丝弦改为钢丝外缠尼龙丝的粗细不同的系列筝弦。

弹奏时戴的甲片由皮套固定改为胶布固定,甲片多用玳瑁制成。

与其他筝艺流派相比较。浙江筝派的主要特点是:

一、部分曲目突破了古筝传统的严格五声音阶调弦定音和演奏中“移柱转调”;如:《海青拿鹤》。这为新筝曲的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在音响上提供了启示。

二、由于乐器形制的改革、弦质的改变、音域的扩展、甲片的稳定、技法的丰富等因素的形成,对音乐的表现幅度增强了,这为力度、速度、音色等方面的变化,对比创造了条件,在创作的筝曲中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和喜爱,更易表现时代精神。

三、主要演奏技法特点有:

1.摇指:这种技法有别于大指大关节(或小关节)的快速“托”“劈”,即“轮指”。而是右手大指的甲片在手形自然半握掌、食指撑住大指,以腕为轴的快速往返摆动(也有人用小指支撑住前岳山外侧以稳固手型的运动)。由于此技法能调动臂、腕的力量,故力度较大,触弦频率较快,并能保持持久。一般每拍分解成八个三十二分音符,即将p奏成平均的ppppp。这样对旋律中需延长的音符时值,以多次出现的音符重复而取代了单纯靠筝弦震动后的自然裹竭的延长。从而就更理想的解决了旋律的歌唱性。具体可分为:

“长摇”:二拍以上的摇指。均匀的摇指,形成连绵不断,起伏跌宕,情意万千的旋律线条。如配以左手弹奏的声部,两手不同声部的对比更为突出。

“短摇”:摇指在一把以内的运用。一般为pp..节奏型。此技法发音短促,音色明亮而饱满,节奏感强。

“扫摇”:快速、连续的四个十六分音符,第一个音符以右手中指勾指(有时用“连勾”技法连续勾二、三个音符,形成五声音阶的短促上行琶音效果),后面三个音符以短摇技法弹奏。这种技法能产生激昂有力的音响效果,善于表达铿锵有力的旋律音调。

2.快四点;即快速的勾、托、抹、托技法的组合技法。其特点是速度快,强调勾指重音,力度大,易使旋律流畅秀丽,节奏明快、活泼。

3.快夹弹:即快速抹、托技法的组合运用。这种技法除速度快的特点外,并在乐曲中使用的次数较多,再时与“快四点”相组合运用,能使旋律线更加清晰,犹如珠落玉盘。

4.点指:即两手食指快速交替抹弦,有时也以右手中指勾弦、左手食指抹弦,右手食指抹弦,左手食指抹弦的指序交替组合,可由弹奏同度音扩展到八度音程乃至八度以上的音程大跳。这种技法可使旋律气氛热情、气势宏大。

5.快速点弦:浙江筝曲中除有一般的左手吟、揉、滑、按的技法外,更多的采用短促的升高、还原的“点音”按弦和快速的上、下滑音技法。

6.提弦:用左手大指和食指(或大指和无名指)将弦提奏,一般在低音区使用,起强调节奏性及和音的作用。这种技法又派生出两手结合的上、下行琶音技法,可达到低音深厚过度到高音明亮的音色变化效果。

7.左手由单纯的伴奏型及为旋律配和声,发展到复杂的节奏型及复调。

综上概述,无论从曲调的电压文静、浑厚古朴、含义深邃,还是层次多变、气势宏大,浙江筝艺流派都以其独特的风韵,在祖国各派筝艺中大放异彩。

闽筝(福建筝):流行于闽南语系和客家语系的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上杭县、永定县等闽西南诸县份,习惯称福建筝为“闽南筝’”。自宋末明初至同治年间,古筝已在福建各地长期流行着。

历史上,中原人士几次大规模的南迁(公元四、五世纪),带去了丰富的中原文化。使原本落后闽西南地区逐年繁华起来。中原古筝音乐也就随着中原人士的南迁,而传播到闽西南一带。唐垂拱二年(686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带领中原人士入闽南漳州;唐末河南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带兵入闽,后称闽王;南宋末年大批中原官僚奔离临安来闽。这些都和传播中原文化艺术有密切关系。另外,北方艺人,尤其是中原艺人来闽卖艺者历朝不断。这就极大的促进了闽文化(包括音乐)的发展。

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闽西南各县盛行着一种民间器乐合奏。诏安县称为“古乐合奏”,云霄县称为“合乐”,东山县称为“和乐”,闽西各地多称为“汉乐串’”。这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的最突出特点是,以古筝做为主奏乐器,领头定拍,尤其在诏安和云霄两县最为讲究。

清朝至民国初年,在诏安、云霄、漳浦、东山一带古乐演奏极为盛行。诏安城内有八街,街街都有古乐馆社,其影响最大的是“四也”乐馆和张永固先生组织的“留香”乐馆。乐馆以乐会友,夜临乐声四起,热闹非常。张永固先生自操古筝,还配有弦、竹弦、洞箫、小三弦、双清等乐器和合。演奏者七、八人,多至十多人。他们不奏潮乐,只崇古乐,有时还加入曲笛随唱昆腔助乐。云霄县和漳浦县“会乐”活动也非常领繁。民国年间至五十年代初期,云霄全县大多数乡社都有古乐组织和活动,但古筝在乡社的“合乐”中已不多见了。唯城内的“振德剧社”的古乐合奏。有陈友章先生主奏古筝,古朴淡雅,还保留着浓郁的传统韵味。

2. 音乐老师教案范文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实验小学 冯琳

年级:二年级1班

课题:《阿细跳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民族是我们所熟悉的,从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从视觉上使学生了解彝族这一民族的风格特征。

3、从听觉上使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乐型,掌握五拍节奏的特点及我国特色民族乐器的认识。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所带来的旋律,介绍乐曲是由哪些民族乐器所演奏的。

教学难点:5/8节拍的掌握及民族乐器的分辨。

学生分析:

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大于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发扬我国传统民间

乐器的知识与文化,是小学音乐课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让学生查阅和搜集有关我国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教学准备:“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乐课件、演奏的乐器、彝族服饰

教学设计: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设计用有趣的魔杖给予学生神秘的暗示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根据魔杖的提示寻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的线索,看看同学们谁的运气最好,在准备的民族知识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师提前藏在学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让学生赶快找到并揭开谜底,学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乐器、音乐、舞蹈、服饰、民族”等,找到教师提早准备的彝族素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民族知识。

3、通过音乐使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旋律,并进行详细的段落分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 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4、通过乐器使学生了解这首旋律活泼跳荡的《阿细跳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教师准备一样实物乐器,其余的乐器可用课件代替,准备的乐器可以让学生轻轻地用手尝试,使学生体验拿到实物的乐趣。

5、通过服饰使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并延续“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学生在教室找到关于彝族的服饰及装物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舞蹈使学生掌握5拍节奏型,先可以用简单的手来表示,123拍不动,45拍拍手;然后加上脚,123用脚来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较强难度。

7、结束,同学们安静的等待和倾听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节之夜”,教师用“哈利·波特”的魔杖变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间,请同学们听着《阿细跳月》的旋律,穿着彝族服饰,跳着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请一位同学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来,融入到我们团结的大家庭里。

8、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3. 财政拨款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农村小学每生250元是以什么名义下发的其用途是什么

这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按在校学生人均计算。

4. 张兴荣的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1、《滇西民族器乐曲选》约9万字,1986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云南民族器乐荟萃》文谱图约72万字,199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省优秀滇版图书二等奖、教委科研二等奖。
3、《云南乐器王国的传说》文谱图约15万字.1990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大型广播系列故事”于1991年春节开播。
4、《云南洞经文化》文谱图约30万字。1997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荷兰PAN音响出版社配合出版激光CD唱牒。
5、《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80万字(符、图)2003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配套出版CD《巅》(10碟套装)。
6、《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音乐史论公共课系列教材(配CD一盘)文谱图约50万字即将出版。
7、《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云南卷(附光盘),精装16开,全书931页,2007年4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8、《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平装16开,全书315页,2010年3月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外,还著有《论云贵川彝族器乐色彩区划》、《洞经音乐的礼仪及风格形态特征》、《云南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考察记》、《‘One of Yunnan’s most unique features is its music》(音乐是云南少数民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哈尼族宫调探谜》、《云南稀有民族器乐博览》、《民族器乐曲旋律及其创作》、《云南民族簧管乐器初探》、《民歌艺术的亮点——滇南4-8声部复音唱法》刊于《音乐探索》、《A NEW DISCOVERY Traditional 8—part polyphonic singing of the Aani of Yunnan》(云南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法的新发现)、《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法的艺术特征》、《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等数十篇研究论文在台湾《艺术学》、《民族艺术研究》、《艺舟》、《音乐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 1、《土风乐韵—云南少数民族器乐》1—5集,1991年“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该电视音乐系列片出版前,已在1987—88年“中国教育卫星”播放。
2、《云南乐器王国考察记》1—2集,总片长360分钟.1993年北京“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已列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理会(UNESCO/IMC)《音乐宇宙——一部音乐史》中国卷录像资料.
3、《云南民族婚俗礼乐》.1993年11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学艺术学院讲座播放.荣获省电教教材二等奖.
4、激光CD唱牒《Baishi》Songs of the minority nationdlities of Yunnan.荷兰PAN音响出版公司1995年出版.当年“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学报”《磬》,作为第二届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会议礼物赠送给与会的欧、美、亚、大洋洲的1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
5、激光CD唱牒《Tongjing of Music》荷兰PAN音响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
6、录音带《云南民族民间器乐曲精选》11盒.新西兰“亚太音乐档案室”1996年出版.
7、《丹青瀚海——中国历代美术作品欣赏》(担任作曲及音乐编辑).1990年云南省电教馆录制.运用于中学美术课教学.荣获国家教委首届电教教材评奖三等奖。
8、录像带《来自中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1~2集(FROM CHINA S S.W.BORDERS-Minority Dances,Songs,And instrumental Music of Yunnan)2001年10月,由美国洛杉矶”仙人文化交流教育音像公司”(Apsara Media for Intercultural Ecation)出版发行,刊号:ISBN 1-880519-23-224-0。
9、激光CD唱碟《Alili》(云南多声部民歌之一、两碟装)荷兰PAN音响出版公司2004年出版。
10、激光CD唱碟《Nanwoka》(云南多声部民歌之二、两碟装)荷兰PAN音响出版公司2005年出版。
11、CD唱碟《巅》云南原生态音乐纪实(10碟装)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2005年出版。 1、1993年11月,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学艺术学院,宣讲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婚俗礼乐》。
2、1994年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民族音乐学系讲学交流,发表论文《云南洞经音乐的礼仪及风格形态特征》。
3、1994年应邀赴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音乐学院,宣讲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器乐与生活》。并接受惠灵顿《城市之声》(周报)的采访,该周报做了专题报道《Musical long march》(《音乐长征》)。
4、1995年,应邀出席荷兰《CHIME》(磬)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讲。宣讲论文《云南哈尼族古代叫魂遗俗与八声部复音唱法》、《洞经音乐的区域特色》。另出席了ESEM(欧洲人类学会),宣讲论文《苦命的拉祜族盲艺人张老五及其小三弦技法》。
5、1997年,应邀出席英国达庭顿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国际音乐教学讨论会”,宣讲论文《中国现行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多样性》。另受邀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宣讲论文《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6、1999年应邀赴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民族音乐学系讲座交流。
7、2001年应邀赴新西兰奥克兰,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音乐教育地区性‘T(财富)会议”宣讲论文《中国现行音乐教学的文化冲撞及多元性教学选择》,并配合论文播放纪实性录音、录像。
8、2001年应邀率“云南民族艺术团”,一行8人,赴台湾花莲市参加“国际石雕节暨海峡两岸少数民族艺术节”,展演云南傣族、景颇族、藏族等音乐歌舞。并应邀在“台北国立艺术大学”、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等讲课。
9、2001年应邀率“哈尼族八声部复音团”,赴台湾台北,参加“民俗社会生活中的复音音乐国际研讨会”,主讲有关论文。
10、2004年应邀赴法国参加《CHIME》(磬)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讲论文《石屏彝族吃“火草烟”习俗与“海菜腔”》。
11、2005年引荐并受邀,率“云南民族民间艺术团”一行22人,赴欧洲荷兰,参加“阿姆斯特丹中国节”交流演出。

5. 为什么找不到(大)三弦教材

京剧 三弦 基础教程 还有一个 三线自学入门与提高 可以看看 应该触类旁通 祝你成功啦 我也喜欢三弦 但是我是玩南方小三弦的

6. 三弦教学教案有些什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内际情况,以容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7. 中国音乐学院 教三弦老师是谁啊~

谈龙建。

谈龙建,1964年至1973年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三弦专业,毕业后在天津音乐学院任三弦教师,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继续学习三弦专业,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曾赴芬兰深造,并于1994年获得芬兰西贝柳斯音乐院颁发的音乐硕士学位,现仍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研究生。在从事三弦专业三十多年的演奏实践中,广泛地学习和汲取了各家各派的风格特点,博采众家之长,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左手讲究于吟、猱、擞、打、进、退、绰、注,韵味浓郁,变化无穷;右手讲究于长如流水,短如碎珠,金石之声,刚柔自如,其演奏着意于纯真、自然的音乐追求,热情而不乏深沉,细腻而不乏粗犷,生动的描绘中体现出深邃的洞察,情感的流露中富于哲理的思维。近年来在国内外举办了三十多场三弦独奏音乐会,参加了近百场从传统作品到现代作品各种形式的演出,并录制了个人独奏专集的CD唱片和录音磁带,被中外人士誉为“The Best San Xian Artist In China”(中国最优秀的三弦艺术家),为弘扬和推广三弦的音乐艺术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弦教学理论与演奏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编写了大量的三弦练习曲和教材,撰写和发表了不少有关三弦教学和演奏的著作和论文,如:《三弦演奏艺术》《三弦教程》《三弦自学入门与提高》《关于〈合欢令〉传谱的辨析》《谈三弦的换把》《三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等等,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科学的教学体系,教授和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三弦演奏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还深入地涉足于传统音乐的挖掘和研究,并发表了一些颇有建树的学术论文。1984年倡导和组织了对传世名著《弦索备考》的研究和演奏,1986年1月和其他三位演奏家一起举行了“弦索十三套专题音乐会”,首次将《弦索备考》的全部音乐活生生地呈现在舞台上,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为了挖掘和继承三弦的传统音乐,又找到了清皇族的后裔、弦索音乐唯一的传人爱新觉罗毓?先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努力,记录整理了一部濒于灭绝的三弦传统音乐??《清故恭王府音乐 爱新觉罗毓?三弦传谱》,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溥杰先生特为这部传谱的出版撰写了题辞。该传谱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

8.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实验小学 冯琳

年级:二年级1班

课题:《阿细跳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民族是我们所熟悉的,从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从视觉上使学生了解彝族这一民族的风格特征。

3、从听觉上使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乐型,掌握五拍节奏的特点及我国特色民族乐器的认识。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所带来的旋律,介绍乐曲是由哪些民族乐器所演奏的。

教学难点:5/8节拍的掌握及民族乐器的分辨。

学生分析:

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大于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发扬我国传统民间

乐器的知识与文化,是小学音乐课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让学生查阅和搜集有关我国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教学准备:“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乐课件、演奏的乐器、彝族服饰

教学设计: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设计用有趣的魔杖给予学生神秘的暗示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根据魔杖的提示寻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的线索,看看同学们谁的运气最好,在准备的民族知识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师提前藏在学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让学生赶快找到并揭开谜底,学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乐器、音乐、舞蹈、服饰、民族”等,找到教师提早准备的彝族素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民族知识。

3、通过音乐使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旋律,并进行详细的段落分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 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4、通过乐器使学生了解这首旋律活泼跳荡的《阿细跳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教师准备一样实物乐器,其余的乐器可用课件代替,准备的乐器可以让学生轻轻地用手尝试,使学生体验拿到实物的乐趣。

5、通过服饰使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并延续“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学生在教室找到关于彝族的服饰及装物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舞蹈使学生掌握5拍节奏型,先可以用简单的手来表示,123拍不动,45拍拍手;然后加上脚,123用脚来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较强难度。

7、结束,同学们安静的等待和倾听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节之夜”,教师用“哈利·波特”的魔杖变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间,请同学们听着《阿细跳月》的旋律,穿着彝族服饰,跳着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请一位同学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来,融入到我们团结的大家庭里。

8、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9. 弦乐坠胡可以考哪些高级院校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张新民 樊海霞 高民晓/文 刘寿玉/图】4月6日晚,音乐学院教授、国家高级钢琴调律师、宁夏二胡学会创始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七项乐器改革国家专利获得者付晓东从教40周年民族拉弦乐器专场音乐会,在我校贺兰山校区音乐厅举行。

在整场音乐会中,付晓东教授分别运用艾捷克、二胡、四胡、马头琴、中胡、雷琴、板胡、京胡、坠胡和高胡10种不同的民族拉弦乐器和他的学生共同演奏了《二泉映月》《战马奔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曲目。这些乐器既具有汉族传统乐曲,又有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代表性乐曲。他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出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其柔和的音色、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极具细腻、表现力的演奏,给观众呈现了中国民族拉弦乐器视觉盛宴,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和赞誉。付晓东教授长期从事民族拉弦乐器的研究、制造、改良和教学,在国家学术核心期刊、中国《乐器》等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二泉映月”二胡演奏技法深浅》获中国教育论坛优秀学术成果奖。他从教40年,教学严谨、精于钻研、因人施教,学生遍布宁夏山川,有的成为区内外民族拉弦乐器的佼佼者。

在谈到音乐会的举办意义时,校党委副书记赵利宁表示,付晓东教授从教40年,年近花甲,在退休前夕举办高水平的民族拉弦乐器音乐会,对于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促进民族拉弦乐器的教学,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由他和音乐学院教师、学生组成的民乐队和管弦乐队,其建制规模之大、乐器种类之多、演奏水平之高,代表了音乐学院民族拉弦乐器的最佳水平。他指出,我校老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都应该借鉴付晓东老师的做法,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教书育人的丰硕成果,体现建设“西部一流大学”高素质教师的水平。

宁夏剧院、宁夏音乐家协会、兄弟院校及音乐学院主要负责人、全体师生聆听了音乐会。

10. 木吉他初级入门教学

左手:
大姆指要放在琴背中线的地方,有的练习琴琴背有条线,就是放大姆指的位置有时会看到一些人采用电吉他的握法,将琴柄握在掌中,这个在一般的古典或是民谣吉他里都是不好的,因为用手掌握琴柄时,左手的自由度不足所以要快速的变换琴格时,就会慢个一点。

而电吉他柄很细,反而用手掌握会好弹一些。其他的手指应呈一个半圆形的放在琴格之上,指尖应垂直按弦,同样的,除了各个手指之外,手掌其它的地方不应触碰到琴柄。这种做法是为了速度和灵敏度的问题。

注意一下,大姆指隔着琴柄,应是放在中指的下方,这样子施力才会均衡。当和弦太大时,还可将大姆指往外推到琴柄边缘的地方,以方便按弦。像这种方式才能快速的变换和弦,才弹的出高级的曲目。

右手:
右手指法有两套,左侧触弦和右侧触弦,我还是介绍最多人用的左侧触弦好了将手轴关节下方约五公分处置於琴腹侧面的凸起处,让手掌面对琴孔自然的放下,手掌不要用力,再看一下手掌的样子,应是四个手指指向地下,姆指略往琴柄的方向。

拨弦时,是用指甲左侧和一点指肉的部份来拨。大姆指拨弦的方向应向外侧,避开其它手指勾向内侧的方向,也就是说,从正上方看大姆指住外拨弦的方向应是和其它手指平行,但是方向相反,所以大姆指就不会和其它的手指打架了。为什麽要注意右手要怎麽拨弦呢?也是为了要让以后弹高级曲时,能够顺一点,这个好处,等到去练颤音时,就可以体会到了。

吉它调音

(一) 使用钢琴调音: 在钢琴上依次弹出吉他之六个空弦音

E (第一弦) 高八度Mi
B (第二弦) Si
G (第三弦) Sol
D (第四弦) Re
A (第五弦) La
E (第六弦) 低音Mi

(二) 使用音叉调音:
轻轻敲击音叉的一端,即可发出一音高为440Hz 的A (La)音, 意即吉他第一弦第五琴格的音。

弹奏的力度与消音力度

矛盾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解决了矛盾中的各种因素,在此方面也就获得了大成.用力和放松本是一对矛盾,但在古典吉他中却表现得非常重要.比如:左手手指按弦的时候,我们如果很用力地按弦固然能把弦按实,但移动起来就不会很方便.

反过来,轻轻的按弦能得到迅速移动的效果,却把弦按不牢了.用力适度虽是解决矛盾的方法,但必须得法.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在与人打架的时候,一拳挥出去如果把力用在小臂上打人是不会疼的,但如果我们把力用在拳面上,就一下放翻对手.
(如希望进一步了解,请与霍力非尔德联系,另注:儿童不宜)弹琴也是这样,把力用在了指面上,又用力又放松.(注意左手按弦要到位--左手手指按在靠近品格的地方).

另外,放松有两重含义:一种放松是指正在使用中的手指要用一定的力度,而其他所有不用的手指都要放松.另一种放松指当手指用完力之后就要立刻放松.

消音---古典吉他演奏中,极为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技术是消音技术.

古典吉他的消音从概念上来讲应当分为两种:一种是消除不必要的乐音,一种是消除乐音以外的噪音,也就是杂音.世界著名的乌拉圭吉他大师\吉他教育家阿贝尔?卡雷巴洛曾经说过一句值得每一个吉他手深思的话:"在古典吉他上,能在任何时候终止一个音和发出这个音是同等重要的."

一. 消除不必要的消音动作有下面两类.

1.直接消音法:用拨弦的右手指或按弦的左手指直接消音.(1)用拨弦的右手指尖的

肉垫按住琴弦(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均可做消音动作);(2)用左手正要结束按弦

的手指果断地瞬时放松,浮在琴弦上,用按弦手指触弦的部分来消音.

2.间接消音法:用正在拨弦和按弦手指以外的其他手指或手掌部分来消音.

(1)转动右手的手掌,用右手的右侧掌边(弹琴时以右手掌面向琴身的左右方向为准),或者称之为"右手掌外侧"捂住琴弦.

(2)转动右手手掌,用左侧(由右手大拇指起到腕关节这一部分)又称之为内侧按触琴弦.

(3)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指肉部分消音.

(4)用左手

任何一个正空闲着的手指指肉部分来迅速按触琴弦,但不要僵直.

阅读全文

与小三弦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