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张宝臣的教材著作
(一)专著
1.《农村教育问题散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2.《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5月
3.《班主任工作艺术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4.《班主任工作艺术论》(第二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5.《职业伦理与职业教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二)教材(以出版时间为序)
1.《行知思想与农村教育改革》(参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
2.《普通教育学教程》(副主编)—— 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12月
3.《师范教育实习指导》(第二主编)——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
4.《班级管理概论》(第一主编)——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9月
5.《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第一主编)—— 蒲峪学刊编辑部出版,1994年4月
6.《课堂教学艺术》(第一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7.《班主任工作艺术》(第二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8.《教育学教程》(第一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9.《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第二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10.《教育学教程》(第一主编 第二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11.《实用教育学》(教材 第二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8月
12.《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13.《教育学教学大纲》(副主编 黑龙江省教委组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14.《课堂教学艺术新编》(第二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16.《课堂教学艺术论》(主编,第二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17.《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第一主编,第二版)——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
18.《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主编,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B. 哪些传统的教学方法适用于现代教学
传统教学法有很多,比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不可否认他们在运用过程版中产生了权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并不是他们本身的错,只是对运用这的要求不同罢了。我觉得很多都可以用到现代教学上面来呀。建议楼主分析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却去精华去其糟粕吧。
如讲授法适合大班教学,效率高;谈话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及时反馈、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演示法为学生提供观察学习的机会,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教师和学生可同时进行言语交流和视觉呈现。缺点:费时费力。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教师难以胜任。教室环境影响教学效果。并不适用于某些教学内容。演示失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较难控制教室气氛。
C. 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有哪些
个人认为下列理论比较重要,应该了解。
1、三大学习理论。
2、三大教学理论。
3、主体教育(裴娣娜)、尝试教育(邱学华,洋思模式、杜郞口模式等)、新基础教育(叶澜)、新教育实验(朱永新)、生本教育(郭思乐)、情境教育(李吉林)、成功教育(罗明、刘京海)等。
附:
1、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学生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的自己成长的主体。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3)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4)现代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合理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原则。
主体教育是一种以自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思想,也是我国新世纪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流派。
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是主体教育的关键词,也是主体教育的基本策略。
主体参与型班集体的建设、班级小组合作管理等是班级管理实践中比较常见和成功的做法。
2、赏识教育:
周弘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批评会伤学生的自尊心。
寻找闪光点,赏识激励、树立自信是赏识教育的三个关键词,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本策略。
北京光明小学的“我能行”教育,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捧”等教育实践中,都渗透得赏识教育的思想。
3、成功教育: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创造机会、帮助成功和体验成功是成功教育的关键点和基本策略。
坚定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基本信念,不要歧视和放弃每一个学生。
刘京海提出一系列成功教育的思想:
(1)三个相信的教育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三论:猴子论,老婆论,和尚论)
(2)第一次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思想;反复成功导致自我概念积极;自我概念积极是人格健康的核心。
(3)成功教育的三个要素:积极的期望,成功的机会,鼓励性评价。
(4)成功的三个阶段: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圈养,散养,野养)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
(5)三位一体的成功:教师,学生,家长。
(6)成功教育研究的逻辑关系:问题,原因,对策,效果。主要问题,主要原因,主要对策,主要效果。
4、尝试教学:主要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5、新教育实验:核心思想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D. 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多通道原则
多通道媒体原则是指设计教学材料时,应该注意多种加工通道的配合,选用多重媒体(如文本、讲解、图形等)形式来表征同一知识内容.
大量的实验从不同方面证实了在既有文字又有图片的情况下,文字通过听觉通道(如讲解)呈现而非视觉通道(如文本)呈现可以改善学习的加工过程:降低了心理努力程度,提高了学习成绩;在后续问题解决上使用的时间更少;改善了记忆、迁移和匹配测试的成绩.如果用视觉通道呈现文字和图片,学习者就会在文字和图片之间进行视觉分配,把他们的注意分散于同时呈现的文字和图片之间,从而产生分离-注意效应(split-attention
effect )
(Sweller等人,1998).当视觉注意超载时,某些信息则可能丢失,而视觉与言语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可能受到破坏.这样就会妨碍学习者的学习.在多表征形式下,学习者可以在不同媒体对应的同一知识点间建立联系,从言语和非言语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掌握同一个知识点,这不仅让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更加活跃、深刻,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全面,这比在单表征形式下获得的信息量更多.
2、实用媒体原则
实用媒体原则是指设计教学材料时,选择呈现给学习者的材料内容应作到言简意赅的阐述知识,而不应为了追求内容的有趣、丰富而增加对学习者理解知识内容没有帮助的学习材料.
去除掉多媒体材料中对学习者学习没有帮助的冗余内容会更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比如Moreno和Mayer
( 2000
)用配有讲解的动画来描述闪电是如何形成的,同时再加入一些背景音乐,而这些背景音乐与学习材料之间又不能很好的产生一个整体情境,不能给学习者带来合二为一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的听觉通道除了要对讲解进行加工外,还要分出一部分工作记忆容量对音乐进行认知加工,而听觉通道的容量有限,这样用于加工讲解必须的认知资源相应就少了,从而学习者就不能在文字、图像和声音的相关信息间建立有效的关联,因此也就不可能对闪电的形成机制进行有意义的认知加工.因此在该情形下,在有讲解的基础上再添加大量多余的听觉材料对学习者的学习并无益处,不止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必要的认知加工,反而会挫伤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所以应该去除掉.
3、最佳组合原则
最佳组合原则是指设计教学材料时,在通道内部认知负荷不超载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通道形式(听觉、视觉)来选择相应最佳的媒体组合形式.由于双编码的优势,一些多媒体组合比其他多媒体组合或单一媒体更能激励精细加工过程.通过口头及图片渠道加工的信息似乎优于只通过口头渠道或只通过图片渠道加工的信息.举例来说,Severin(
1967 )发现,学习者学习包含音频与图片的学习材料比音频与文本的学习材料更能获得较好的学习表现;而纽詹特(
1982年)通过文字和图片或音频和图片来呈现信息时获得了最好的学习表现.Rieber (1989, 1990)
的一个试验中让小学生使用计算机教学软件来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可以获得电脑帮助并完成相关测试.教学软件分为三种:(1)仅使用文本、(2)使用文本和图片、(3)使用文本和动态图片.使用文本和动态图片的组学习成绩较好(测试包括26个多项选择题及问题解决).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并不是说只要使用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来呈现材料就对学习者有益,而是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加工特点合理采用表现材料的媒体形式.
4、临近原则
邻近原则是指设计教学材料时,描述同一内容的不同媒体应在空间上(如文本和插图)或者时间上(如动画和讲解)邻近呈现.此原则包括两个子原则:空间邻近原则和时间邻近原则.
空间邻近(spatial-contiguity)原则是指只能呈现视觉材料时,解释图片的文本和该图片在空间上相邻呈现比分离呈现更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分离呈现会影响学习者对知识的整合和理解.
时间邻近(temporal-contiguity)原则是指,在提供言语讲解的同时呈现相对应的文字或图片,这样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用视觉和听觉通道呈现材料,听觉和视觉通道选择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可以同时保留在工作记忆中,从而可以在这两种表征中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5、交互性原则
互动是学习者、学习系统和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行动.交互性用户界面允许学习者控制、操纵、探索学习材料或定期要求学习者回答问题,以便整合学习材料.交互可以改善学习可能因为它激励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交互必须具有认知吸引性.当学习者只看到一屏又一屏的文字且只能得到简单的“对”与“错”的反馈时,是不太可能学的进去的.此外,与长期的信息存留相比,交互性对短期学习有较强的影响.
一个互动的用户界面似乎对多媒体学习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举例来说,研究员Stafford对96个研究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互动与学习成就以及随时间推移知识的保留有关.其他研究者Bosco和Fletcher研究了75个研究项目,发现当参与者处在一个互动的教学环境中时,能够更快的理解学习材料并有较好的学习态度.
6、个体差异原则(使用媒体激励)
个体差异原则是指每个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容量均不一样,因此在设计教学材料时,应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并结合材料的难易程度设计出适合不同群体的教学材料.
多媒体对学习能力较低的学习者来说显得更有帮助.例如,在布莱克1977年的研究中,参与者是具有不同空间与心理能力的大学生,他们通过动画(电影)、画有动态箭头的静态图片、或普通静态照片来学习五子棋的运动模式.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使用动画学习的效果比用静态照片的效果要好.然而,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在这三种情况下的学习效果差别不大.
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宜使用多媒体教学.随着儿童的年龄的增长,多媒体似乎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Stoneman和布罗迪(
1983
)给出穿插有产品广告的采用听觉、视觉或者听觉-视觉合并方式分别呈现的故事.幼儿园儿童比学龄前的儿童识别出更多产品.二年级的孩子比幼稚园或学龄前的儿童认出更多广告中的产品.显然,儿童的认知更多地是在感性的水平而不是语义的水平.随着越来越多的经验和逐渐成熟,孩子会在更深、更加语义化的层次上加工信息.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更可能对多媒体信息的含义进行加工,而不是它的外观.所以他们更得益于多媒体教学.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学习效果因人而异,每个学习者的认知容量各不相同,这就造成同样的设计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在发现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需要选择、保持和组织知识的不同表征,然后才能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长时记忆中,此时就要考虑到工作记忆容量的制约性.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个体适时改变教法、策略来适应学习者,满足他们不同的认知需求.因此应当充分考虑影响学习者的差异因素,将其体现在教学材料的设计中,这也充分说明多媒体材料不能一成不变,应该适时变化以适应不同学习群体.
E. 现代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教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出现跨学科的趋势,教学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知识共同体中进行。这个共同体中至少包括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一级学科,还时常会接触到语言学、人类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真实等)、脑神经科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在具体研究中,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知识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以及认识论研究、本体论研究等都是很有可能涉及的领域。正是这些领域新研究、新技术的出现才使得教学设计的思想有了验证和实现的可能,并出现了一些公认的里程碑式的成就。目前的关注点可能在于,当代的学习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完全不同于梅里尔等人的传统教学设计的客观主义基础。在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探究式的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还有认知学徒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基于目标的情境、抛锚教学等等。在教学设计的发展中,人们一直试图给教育技术增加一些人性的和美学的成分,这种设想在后工业的信息时代终于可能成为现实。因为与工业社会相比,后工业强调自我定向的和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文化多元主义和科层制的减少(扁平管理)。近十多年来,建构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兴起。以建构主义为设计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大都十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比较成功的案例主要有香克(R.Schank)的基于目标的剧情设计(Goal—based Scenarios)、布兰斯福德(John Bransford)的抛锚教学设计(Anchored lnstructional Design)和麦里恩伯尔(Jeroen J.G. van Merri nboer)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戴克斯特拉(Sanne Dijkstra)的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Problem—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等。尽管,建构主义并没有颠覆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客观影响,但是它对一代教学设计者的影响确实是值得瞩目的,而且,它和其他有关学习的创新思想一起还必然对该领域在新千年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不是教育领域的专利,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设计和制造学习环境的方法。为了加强学习环境的形成,教学设计应该运用当代学习、测量、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来改进学习状况。教学设计从1960年代早期就开始作为一种科学的应用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政府部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及商业课件开发。这种持续发展是教学设计领域内外一系列推动和发展的结果。趋势之二,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大量应用首先出现在军事领域中。从1980年代开始,在教学设计中使用计算机成为许多研究的重要内容。人们对这项重要技术对教学开发的意义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有些人认为这样的高科技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辅助手段,是一个研究人类学习的理想工具。而其他人则试图把整个教学开发领域彻底转向创建计算机化的教学。但不管怎样,计算机所带来的全新的可能性很显然促使着教学开发领域进一步应用认知心理学和知识工程学策略,拓展了理论和分析基础。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变化来自于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影响。但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一些最有魅力的技术应用拓展了可以呈现的问题的本质和可以被评估的知识和认知进程。通过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和对刺激呈现(stimulusdisplay)的控制而丰富任务环境,对认知能力进行大范围研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切实可行。技术提供的新能力包括了直接跟踪和支撑问题解决技能、把学习者解决难题的行动过程可视化、建模和模拟复杂推理任务等。技术也使得对概念组织(conceptorganization)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其他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以及他们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的表征成为可能。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超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创新,还有人们对与工业化时代相关的传统的学习观点与方式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培训形式所存在的问题的认真反思,以及力图通过技术的支撑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创造适合于知识时代的新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全新的教育、教学、培训形式的努力。1990年代,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实作绩效的实际需求还共同促进了对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以及快速原型教学开发技术(rapid prototyping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techniques)的兴趣。关注人的绩效的研究极大地拓宽了教学设计人员的角色,并由此铺设了通往教学领导者立场的道路。教学领导者出场的直接结果就是以达到组织进步为宗旨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出现以及相应的高级职位如首席学习官CLO(Chief Learning officer)的应运而生。技术的另一个显著贡献是设计能够解释复杂的基于课堂的形成性评价的系统。基于技术的系统被设计出来,通过记录学习者响应的关键特征、分析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模式、给学生和教师提供迅速的信息反馈等办法,来支持个别化教学。趋势之三,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人类通过个人、公共群体和组织(如家庭、学校、企业和国家),向下一代传递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开发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运用知识和技能制造出的产品。这些事情部分地是通过“老手”和“新手”之间的交流来实现的,交流内容中包括了组织和群体所包含的文化。新手不得不掌握(通常也希望掌握)知识、技能,和那些被认为与理解有关的态度以及组织内的功能。而学习是这种获得过程(acquisition process)的标志。知识和技能通常是在个体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境脉(context)”中获得的,这是一个与环境有关的问题。环境的发展与个体作为组织中的成员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在特定群体中所能支配的知识和技能的总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通常不可能在使用专业技术的特殊环境中进行个体到个体的传授。而且可以使用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可能很复杂、很遥远或是很危险,以至于必须创设一个为学习而设的特殊环境来代替“真实”的情况。今天的学习和教学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不仅是术语“学习环境(1earninl~environment)”经常代替“教学手段”,而且自主学习和“学习如何学习”作为教育和训练的中心目标而产生。学习如何学习包括了态度、理解和技能的持续发展,使人发展成为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有效的、灵活的和自我管理的学习者。在它的最高境界,包括了元认知,即关于学习时自身信息处理、问题解决、感知和行动的知识。这意味着假设学生和受训者知道自主处理对强化任务执行的潜在作用。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技术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在增加知识的获取渠道和促进学习的手段方面大有前途。技术在创建有效学习环境方面有五种迎接挑战的途径:1.通过使用录像、演示、模拟和与具体的数据、实践科学家进行因特网连接,把真实世界的问题带人课堂。2.提供“脚手架”支持,以扩大学生者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思考理解的路径。支架允许学习者参与复杂的认知活动,例如科学直观性学习和基于模型的学习。如果没有技术支持,这是很难或者是不可能做到的。3.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来自软件导师、教师和同伴的反馈;反思他们自己学习过程;接受循序渐进式的指导,提高其学习和推理水平。4.创建本地的和全球的包括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和其他有兴趣的学习者在内的共同体。5.扩大教师学习的机会。由于许多新技术都具有交互性,因而现代教学设计可以更容易地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1990年代认识论的变化产生了各种创新性的和令人激动的学习环境。例如,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新兴趣,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无数灵活的、强有力的选择方法。这样的环境,或默会地或明确地表明了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主张。它们被设计出来,支持个人在真实活动中进行意义协商。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提供了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能满足个人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不同复杂程度下学习,加深理解。趋势之四,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教学设计越来越呈现出将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估进行总体规划的趋势。”,需求分析、信息和方法的结构分析、个体差异的分析、社会文化差异的分析成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成为评估的主要工具。认知(cognition)、观察(observation)和解释(interpretation),这三个元素必须清晰地联系在一起并被设计成一个相关的整体。否则,评估的效果就会降低。当前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在智力中表征、组织和处理的方法。学习的社会维度也得到了强调,其中包括了支持意会和理解的社会的和参与的实践。因此,评估需要超越对局部技能和离散知识点的关注,而要把推动学生进步的更复杂的方面包含进来,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元认知的评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并通过同样的途径提升能力。认知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对人自己的思维的反思和导向过程。元认知对有效的思维和问题解决十分重要,是特殊知识与技能领域中专家的特点之一。专家利用元认知策略监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理解并执行自我更正。这样,评估应该力求判明个体是否具有好的元认知技能。(2)对实践和反馈的评估实践和反馈是技能和专家级知识发展的重要方面。评估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及时和信息量丰富的反馈,这样,他们对一项技能的练习和随后的掌握将有效和高效。(3)对境脉与迁移的评估知识及其意义有着赖以生存的境脉,正是由于境脉的存在,使得知识的生产、应用和发展有着相对刚性的方式,也使得知识的迁移并不总是有效。迁移依靠的是发展出对何时运用所学知识的清晰的理解。学术成就的评估需要认真思考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对理解和回答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疑难是必需的;要思考知识和技能所呈现的境脉,一项评估任务或评估情形是否起到了测试近迁移、远迁移或零迁移的作用。(4)对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评估社会是最大的境脉。人类所学习到的东西,其大部分都是借助同语言和其他人的互动得来的。因而,知识经常置根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境脉中,其中也有课堂境脉,它包含着对某种特定练习意义的理解,如提问和回答。评估需要检验学生交往(交流)练习中的参与方式是否适合于相应的知识技能领域,他们从练习中理解到了什么,他们如何使用适合于该领域的工具。我们知道,从教学设计在美国的正式提出到现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学设计的发展也体现在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下,我国的广大研究者有可能浸润在一个超越时空的、内容丰富并不断更新、充实的信息世界中。正如高文教授所言,在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时,专业路线如果过于狭窄会导致思想的僵化,同样,过于宽泛的路线则会由于精力的分散而丧失关注的中心。我们希望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能够在根植于核心思想和寻求保持一种共同身份的同时,将自身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支撑的、促进人的学习、发掘人的潜力、支持社会协商与合作的、鼓励实践参与和创新的、开放的、包容的、具有反思精神与自我更新能力的一个不断发展的创新系统。
F. 刘承华的论文
2012年《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机制——兼及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路径》艺术百家2012年《古代唱论的历时性展开——由<师乙篇>引发出的声乐美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理论特点》交响 2010年《音乐文化中自体守护与异体欣赏的统一如何可能?——从“多元”与“一元”的互含关系所作的论证》乐府新声 2010年《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几个问题》交响 2009 年《古琴演奏中的“技”与“道”——从庄子“庖丁解牛”谈起》艺术百家2009年《对音乐内在张力的精心营构——马友德教授二胡教学与演奏理论浅识》音乐与表演2009年《20世纪艺术美学理论的维度转换——从主客间性与主体间性所作的考察》艺术百家 2009 年《嵇康“声无哀乐”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中国音乐2008年《“保存”与“生存”的双重使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找回艺术学的真正“自我”——从艺术学的独特对象所作的学科定位》艺术学研究2008年《中国艺术表现中的“含蓄”辨微》美与时代2008年《探寻历史上的金陵琴派》乐府新声2007年《走向主体间性的音乐美学——兼及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文化学维度》艺术学研究2007年《中国音乐美学的逻辑形态——从内涵逻辑解读中国音乐美学的理论特点》中国音乐2007年《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中国音乐2007年《我们如何对待传统?》音乐与表演2007年《文化对音乐意义的限定——“文化影响音乐的机制”研究之三》乐府新声2006年《文化在音乐中的复制——“文化影响音乐的机制”研究之二》乐府新声2006年《从艺术与文学的关系谈艺术学门类学科的设置》美术与设计2006年《文化对音乐的功能预设——“文化影响音乐的机制”研究之一》乐府新声2005年《文人琴与艺人琴关系的历史演变——对古琴两大传统及其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国音乐2005年《对江南丝竹音乐形态特征的文化诠释》中国音乐2005年《古琴造型与装饰之美》美与时代2005年《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合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中国文人艺术的审美取向》(合作) 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溪山琴况>结构新论》音乐与表演2004年《南宋浙派对后世琴派的影响及其脉络》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音乐文化学学科化的理由与意义》乐府新声2004年《音乐“意境”的空间营造》中华艺术论丛2004年《古琴年代的鉴别》(9-12期连载) 乐器2003年《中国传统音乐的“情感”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乐府新声2003年《中国传统音乐的“自然”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2003年《古琴的含蓄美及其人格内涵》艺术探索2003年《文人琴与艺人琴的不同旨趣及其走向》东方丛刊2003年《从学科结构看当前的音乐文化研究》音乐与表演2003年《不丽而妙者,韵也——中国艺术的审美品格》教育文汇2003年《古琴音乐的发展手法及其特点》音乐研究2003年《古琴神秘性探源》中国音乐2002年《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中国传统音乐的“自然”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学2001年《古琴发展问题剔微》中国音乐2001年《走向阐释学的音乐美学》黄钟、音乐舞蹈研究2001年《古琴美学的历时性架构》黄钟2001年《也谈音乐与文化——答胡自强先生》乐府新声2001年《化“中西”为“多元”——从音乐发展战略看音乐的中西关系》人民音乐2001年《园林城市的文化定位》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庄子哲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从“庄子阐释”课引发的思考》教育与现代化2000年《文体变迁的背后──从生命本体看中国文学的文体变迁》东方丛刊2000年《古琴演奏之道》音乐与表演2000年《古琴表现力抉微》中国音乐学2000年《人文素质课的教学特性》教育与现代化1999年《艺术教育中审美阐释的新层面》教育与现代化1999年《古琴的文化审美内涵》黄钟1999年《古琴韵味辨微》中国音乐1999年《古琴的审美意蕴》七弦琴音乐艺术1999年《园林城市的文脉营构》中国园林1999年《以文化激活音乐──音乐教育中审美阐释的新层面》人民音乐、音乐舞蹈研究1998年《潇洒与飘逸的极致──对绝句艺术的美学分析》东方丛刊、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韵:中国艺术的灵性所在》文史杂志1998年《中国人的“乐”——中国哲人对“快乐”的理解》绿色美学的崛起1998年《人类如何才是“主体”?——传统主体观批判》绿色美学的崛起1998年《绿的文化意蕴》绿色美学的崛起1998年《“道中庸”而“致中和”──对郭因美学思想的理论轴心的诠释》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素质与知识的关系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教育与现代化1997年《原典阅读:培养原创力的重要途径──从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谈起》教育与现代化1997年《远:审美空间的时间化》文史杂志1997年《哲学是一种胸襟》哲学大视野1997年《趋于意义状态与趋于生命状态──中西艺术本体状态比较》东方丛刊1997年《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学术界、美学1997年《中西音乐形式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黄钟、音乐舞蹈研究1997年《中国艺术之韵的时间表现形态》文艺研究1997年《对现代人“身不由己”状态的揭示——钱钟书〈围城〉意蕴之辨析》文学研究1996年《审美的感官化与文化原初功能的消解》美学与艺术学研究1996年《乐器神韵与历史氛围——对中国乐器的演进轨迹及其机制的考察》乐府新声、音乐舞蹈研究1996年《中西乐器的音色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乐器1996年《向心灵深处的开掘——对现代主义演变轨迹的一次尝试性描述》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中国艺术的“月神”精神与“玩味”思维》哲学大视野、文史杂志1996年《在文化、历史与生命的律动中阐释美——中国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黄钟1996年《从与意、味、气之关系看中国艺术中的韵》文艺研究1995年《宋明道学对人生三大和谐的综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从文化传统看中西音乐传统的不同》黄钟1994年《谈闻一多对〈也许〉诗的修改》青年诗人1994年《中国弹拨乐器的历史氛围散论》中国音乐1994年《中西音乐美感特征的比较》中国音乐、音乐舞蹈研究1994年《中国古代乐器发展漫谈》(上、下)文史知识1994年《唐宋诗词中“愁”的内涵及其演变》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试论三大和谐的全息效应》安徽大学学报、自然辩证法研究、新华文摘1993年《从“完形”看艺术审美与科学创造的深层联系》美育新论1990年《从本体论到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的新架构》西部学坛1989年《从“味”到“趣”——元散曲的审美特征》文史知识1987年《美的形态与形式化审美机制——表现论美学大纲》西部学坛、美学
G. 谁有山水写生的心得急需。好的加50分
山水画写生
观照体悟 妙对神遇--山水画写生教学散论
说起"写生",现在美术院校的学生一点也不陌生,那种支起画夹,对景描画,一坐半天一天的经历,谁都有过。但实际上,这一般是西画的写生方法。而在中国画,所谓"写生",往往是"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摸写记之,......"(元·黄公望《写山水诀》)。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写生观中,实在是把对自然的深入观照和细微体悟放在首位,并使自然山水与画家心灵互融神会,最终达到顾恺之所说的"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目的。为达此目的,光是"模写"是远远不够的。遍游名山大川,融汇于胸,然后发于毫端,而至传神。观照与体悟的功夫是必须到家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神遇而迹化。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写生观,其实是把人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山水即我,我即山水,所以在"物我"之间了无阻碍,既然山水之神已达,必定形神俱足。这一点是目前现代意义的"写生"无法达到的。但其精神,对现代山水画写生教学,也有其积极作用。
一、现代山水画写生的作用
1.写生的桥梁作用
中国画的学习,一般均从临摹入手,并且往往始终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作为学习国画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临摹,能在短期内高效率地迅速了解国画的各种基本技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国画技法,如山水中的皴法等,经过前人反复锤炼,已成十分完善的程式,临摹一久,很易被其完善的程式所迷惑而不能自拔。而通过写生,就能使学习者在传统技法下的程式化山水与真山实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以所习技法表述真实山水,另一方面,用大自然中山水的万千姿态,印证传统山水程式,明了这些程式之由来。
2.写生的记录作用
作为游历山水时的感受的记忆手段,写生也有其重要作用。且不论古代没有相机、摄像机,对不可能长游细察的山水记上一"异"十分必要,即使在现代,有了相机等现代化记实工具,但当面对真实山水时所得的感触,同时因地、因气候变化的阴晴明晦、云蒸岚飞,都会有许多变化。这些用写生记录,往往比较切合感觉,而一拍成照片,往往反而因太"真实"而缺乏感人力量。
3.写生的体微作用
比较山水画的临摹与写生,临摹等于是在求教名师,只要精研细察,必能得莫大收益。但光从临摹上得到体会,毕竟是吃别人嚼过的馍,"纸上得来终究浅"。如不能把这些临摹所得与自然真山水相比照,一不小心便会陷入泥古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在这里,直接面对活生的自然山水,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往往会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这些独特体会经过多次强化,并反复去粗存精,就会成为个人绘画风格面貌确立的起点。
也正是这一点,才是现代山水写生教学向传统山水写生观靠拢的起点。
二、现代山水写生教学的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泥古不化"。过分强调临摹所得的山水画技法,特别是山石皴法等,结果是要么活山水被程式所囿写成死山水,要么是思路被真山实水所束缚,而找不到表现的方法。
误区之二:"食洋不化"。是以西画速写的方法直接移植入国画山水写生中,把国画写生等同于硬笔明暗速写或线描速写。其直接恶果是当速写得心应手之后,无论平时随手挥写,或严肃的创作,所画之作几乎全为一副"速写相"。这些画作,如果光从画面视觉效果看,可能也不错,但却不能称是中国山水画。因直露和肤浅,直接决定了其品格的低下。
当前,"速写相"现象几乎泛滥了全中国,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已无庸多言。令人担忧的是,在许多学者和教授者,甚至能够左右美术发展方向的领导者,仍热衷于此类"嫁接"。一些人全不顾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巨大差别,结果将中国画体系弄得千疮百孔,自断生路。以下我们提出一些由浅入深,最终与传统山水写生观相一致的写生方法,以供讨论。
三、山水画教学的写生法
山水画写生教学,一直是作为美术院校山水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纳入教学计划的。山水画是国画三大门类中,最直接贴近自然的艺术。所以说,教学者在山水画教学中,应掌握常用方法和总体把握。(一)山水画写生教学的常用方法简述如下:
1.局部模写法:适合初学者,
临摹未到熟练程度,真山水写生又未多接触,须要两相对照,揣摹模写,此时切忌贪大求全。
2.详记法:较完整"真实"地记录画面,适合初步熟练的学者,此时教者即当强调感受之真实,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实"。
3.记异法:只对特别的事物加以记写,适合时间较少或有特别感受时用。
4.记意法(简记法),只简单记录一个印象,不作详细刻画,类似黄宾虹先生之速记。
5.放大法:选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并作较详尽表现,常可有意外收获。
6.映象法:针对整体景物的感受,较简洁的画出大体印象,不求形似,但求达"意"。
7.映象重叠法:不多作一山一水的速记,而注重整山整水甚至千山万水的叠加印象,此即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丘壑在胸,妙造自然。
8.重复体味法:此法即留验于此山此水间,留连忘返,反复观照体味,使山水形象完全烂熟于胸,以致行坐眠食,时刻不忘。石涛之钟情黄山,潘天寿先生之画雁荡,黄宾虹先生之爱观夜山,即得此法三昧。
(二)以上诸法以外,根据各人体会,还可有多种写生方法,但其纲领则同是不以山川表面化的真实为目的,而力求与山川“神遇而迹化”为至高境界。
总体的把握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中国山水画是宏观的,要在宏观把握中去处理微观,注重整体大感受,防止受拘于一草一木。
2.写生越熟练,越要减少直接对景描画,而多把身心投入观照,体悟造化的神妙,在这里"观"十分重要,通过"观"和"看",努力达到物我两忘之境。
3.应特别注重特定条件下的自然山水对自己产生的强烈感触,因这类感触往往是你个人特有的体验,努力强化这个体验并表现它,那就是你神遇而迹化的开端,也就是你的绘画风格确立的开端。
H. 对现代散文教学认识、收获与体会
散文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中在教材里出现最多的一种。随着近些年散文的大流行,那些贴近生活,歌颂人间大爱的作品的大量涌现,散文作品已悄然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并有渐多之势。我认为散文教学应该放在阅读、感悟、品味和提高上。
阅读感悟是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必备素质。正是阅读感悟,才能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搏,领会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情感,所以,不但是散文教学如此,所有的文章教学都这样。现代文阅读是指,以阅读者的认知积累(解题基础)为依托,以筛选、整合(解题方法)为基本方法,对文本进行符合文本意图的转述、鉴赏(解题要求)的一种阅读解题方式。考题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大致归纳为3个层级:词句的理解与分析;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篇章的鉴赏与评价。这三个能力层级基本上由低到高。尤其是近年更加突出对鉴赏能力的考查,这意味着对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越来越高。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的阅读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阅读感悟的重要性。近几年来的考题中最常见到的也是这些阅读感悟方面的试题。
品位和提高是基于阅读感悟基础之上的,且比其更高一层。品味散文,要真切地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感情气氛)。能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能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品味散文,要领会散文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品味散文,还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地理解,反复地体会,才能对散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这样,由读到感,再到品味提高,逐层推进,既便于老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在点滴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发展了学习散文的能力,提高了散文的学习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多种文体中,我真的对“散文”情有独钟,一直把它当成自己心灵最好的读者,一边读一边感受,一边教学一边聆听。一直以来,,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又美好又多情的小女孩,对着我诉说,对着我微笑,对着我讲她的心灵深处的故事……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心中带着这份美好,带着这份想象和我的学生开始清新平和的散文之旅。
记得在教读鲁迅的作品《风筝》的时,我初读课文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童年的自己在泥水中挽起裤管摔泥的认真和快乐,以及回家后被大人责怪的忐忑和狼狈,我突然间有所顿悟,我带着一丝怅然,一丝心酸,把我的童年讲给学生们,让他们和我一起收获童年的感受,收获《风筝》中的哥哥对弟弟歉疚,弟弟对哥哥的全然忘记。课堂上的同学们严肃而认真,活泼中有些许心酸,理智中掺杂着对哥哥的劝解和对小弟的祝福。于是,整个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文章的主题很容易被学生总结出来,多数学生还能多角度的发现和探究。于是我清晰的意识到精读文本收获感悟对散文教学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的收获提醒我以后的教学中认真阅读,细心的收获感悟,给自己和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还有一次,总也忘不了教读《背影》时和学生共同的一次心灵体验。朱自清的纪实散文《背影》让我和我的学生们感受颇丰。初读课文后,孩子们的反应和态度及其平常,文中浓浓的父爱对于生长在农村一个个吃住在外的孩子没有丝毫打动之意,文中质朴平实的语言真的就不值得品味和揣摩么?我于是针对班级住宿生多的情况想了个简单的方法,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换位体验。我开始深情的说:“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父母为你送行的场面?放假时没到家的你路上虽然是自己,可是父母的牵挂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你,什么时候进家门,这份牵挂什么时候下线。上学的时候家的门旁,门旁的路口,那个你熟悉的身影难道仅仅是在看路边的风景么?父母的心是颗长着翅膀的心!虽不能时时处处陪伴,但是心早已飞远为你探寻行程是平坦还是荆棘。同学们就,假设你是文中的作者。”接着我又提出个简单易行的口号:“把自己放在文中的那辆车上!”同学们于是尽量进入状态,在记忆中搜索和筛选,这时有个远道的住宿女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到有一次我对爷爷的态度不好可以说说么?其他同学有的不解,不是父亲么?为什么说爷爷。我耐心的说:“当然可以”。这个学生于是动情的说:“我的爷爷从小没读过书不认识字,他特别希望孩子们能学习好有出息,有一次放假回家我在家做数学卷子,做完后桌子没收拾干净,上学后爷爷发现了我落在桌子上的演算纸,他怕这个是我有用的东西,就特意走了十几里的路送到我的学校,找到我后我看到这几张没用的纸说:那是人家没用的了!当时的不但没有感谢爷爷反而在心里责怪爷爷的无知,现在想想当时爷爷大冷天的冻红的脸和胡子上的白霜,想想爷爷一边搓手一边说:“没事,当溜达了。”我好后悔,这次放假回家我想告诉爷爷我心里的感谢和温暖。学生说完了,我也很受感动,这不就是《背影》带给孩子的朴素而温暖的爱么?它不仅让孩子感受了爱,更加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去用心感受,如何去用心回报。其他的孩子也纷纷发言,有的说爸爸晚上经常给负责掏鞋垫的,有的说家里的好吃的他不在家不吃的,还有的说虽然爸妈唠叨,但是那里包含这父母无尽的爱的……课堂上的孩子感觉突然长大了好多,我深深的感觉到,是文章的感染力让孩子们有所感悟,是文章中长者对子女的关爱让孩子有所体会,更是源于自己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时说的那句话:把自己放车上!是这句话点化了学生原本麻木的神经,让生活在爱中却感受不到爱的孩子们顿悟。
一节课结束,教学的顺利进行,让我收获了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收获了《背影》这篇散文带给我的无限情感魅力,收获了散文教学中的无限惊喜,虽然细微甚至浅薄,但是我从此将借用一条规律上好以后我的每一节和散文教学有关的课,那就是在散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并换位体验,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达到师生一体的效果和境界。
很多时候作为一名教师真的觉得自己是一名演员,在自己那三尺讲台上演绎和学生的故事,诠释教科书里的情感,谱写教学生涯无数个日日夜夜春秋寒暑酸甜苦辣,而对于散文的热爱让我首先打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口,用自己真实的情感,珍贵的灵感,参透了散文教学中的奥秘,这其中一定离不开精读文本,用心感悟,让学生抓住令人感动的瞬间,换位体验走进作者,这样的散文教学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是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更会让热爱语文的老师和孩子们获益匪浅!
热爱散文,你会在散文的教学中舔尝收获的快乐;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重,是因其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说难,是因其虽“神不散”,但毕竟“形散”,不像记叙文那样完整,说明文那样明白。要教好它,就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要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赏析”中,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现技巧,从而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 根据散文作品的规律,我们授予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则是进入情境的必经途径。
一、入情入境,注重教法。
1、注重课前导语的设计。散文有的偏重于叙事,有的偏重于绘景,有的则偏重于抒情,根据不同的散文篇目设计不同的导入语。可以重图景描绘,巧妙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渴望。比如,进行朱自清的名篇《春》的教学时,我们就这样导入:“古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笔下的春是那样的生机盎然,令人心驰神往,而朱自清先生向我们展示的更是一幅幅如诗如画如歌般的春景图,让我们一起同他去感受春天的迷人景象吧。”教师缓缓地叙述,轻柔的语调,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他们自然而然地以一副愉悦的心态进文本阅读。
2、解题思路的引导。 文章标题很容易为学生所忽略,但实际上它包含的信息量挺大,有的取自于物,有的拟之以情;有的标之以情思。细读文章的标题,较容易提纲挈领般地直奔文章的中心。比如《背影》一文,标题中标明了文章的内容,如能迅速浏览一下文章便可发现,作者是写父亲的背影来抒怀的。这样看来,题目和内容的结合是如此的紧密,怎能弃之于不顾呢。
3、线索的把握
散文以“形散而神不散”来构筑全文,于是抓住线索成了理解文章的有益做法。记叙性散文重在情节的组织和铺展,可以从情节方面寻找线索。至于游记之类文章的线索则有可能是:空间的推移,时间的转变,移步换景等。而抒情性散文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物的方面去寻找。比如《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文以情感的流动为线索来展开的。文中紧紧围绕紫藤萝这个物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作者把静态的景物完全写活了。行文中,作者描写这一树紫藤萝‘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些文字,一反常态,入笔出新,给读者一种流动的动态享受,透露出作者欢快、欣喜的情感。”
4、学会理解文眼
文眼有时出现在篇首,有时出现在篇末,有时出现在篇中,它使文章的内容前后互有照应,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深刻的文章内涵,无论在哪,理解文眼对理解文章的主旨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此一来,抓住文眼就能举纲张目,有效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许多文眼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文章的主旨。比如《背影》中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在文中不断的出现。“背影描写两次虚写,两次实写,笔墨互殊,虚实相济。起笔‘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以虚写挑明文眼,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引出了全篇对父亲的回忆与思念,中间两次实写背影,详略有度,尺寸各异,作者用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工笔细描父亲穿铁道买桔子而出现的背影,饱含作者铭感五衷的深情,把作品推向抒情的高潮,嗣后写离开车站的父亲只用了一笔:‘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地人里,再也找不着了’,作者对父亲离去的失落、依恋和愁绪交汇的感情潮水也随之夺眶而出。文章结尾处写泪光中的背影,纯系多年后同强烈思念而产生的幻影,实属以形写神的传神之笔!紧跟着光景惨淡、陷入绝境的父亲的来信而浮现的背影,融进了父亲晚年凄苦的悲剧形象,与起笔处的背影首尾关合,构思愈加缜密,而由于衬上了灰暗社会的背景色调,收到了言有尽而余音缭绕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联想的余地。”理解了“背影”也就理解了一个父亲对儿子那份至真至诚的爱。
意境教学是散文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难关,还要注重解读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二、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重视朗读
散文是情的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如果只做无声的语言来接受的话,那真是一大缺撼。拿起朗读这个最基本的教学武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读自悟,感受美带给自己的冲击和对心灵涤荡般的快乐。散文本是一种适宜朗读的文章,文章的情感抒发不同,指导的方法也就不同。比如朱自清的《春》,恬美而有生气,感情极其细腻、丰富。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以轻松,欢快,轻柔的语调进行朗读,以此营造出一种和谐,惬意的氛围。通过朗读消除了文本和读者两者之间的对立,从而使彼此界限消融,也许这就是我们教学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假如我们的学生朗读时能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自己的理解,用音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调的高昂或沉痛,以及情感的酝酿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所悟,教学效果怎么会不好呢?
2、咬文嚼字,欣赏语言。
浅浅地流于对课文走马观花般的理解是很难消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必须直接地深入到文中,学会咬文嚼字,读出自己的味,感受语言的生动和情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意境。对于表现力丰富的字、词深入品析。比如《春》这一课,其中的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踢几脚球……”这段描写春天的小草,一个“钻”字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状写活了,春草那绿绿的情态,多种多样的姿态仿佛触手可及。其次对于文中修辞语句,学会展开想象进行美化。又比如《紫藤萝瀑布》中,这样写道:“第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文中提到发“帆”,人们自然会想到“海洋”,因而就更感受到了这一树紫藤萝以外更为广阔的世界。像这样的例子在这篇散文中俯拾皆是,比喻、拟人,象征、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共同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理解了这些情景交融的语句,我们也就会跟着走进了这一片美丽的世界,认识一种新的生命,懂得了作者对未来的满怀憧憬。
3、抓住细节,品出其味。
生动的细节是散文富有感受染力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细节的刻画,往往凝聚着丰富的情感,把握细节的内涵,往往能很快地走进那一片情感世界。还是以《背影》来谈吧。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在文中,我们却一再发现,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泪流满面,那一种强烈的情感,一次次撞击着读者的心,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赤子心。”“四次流泪着墨不多,情意深长,儿子的一种无可排解、无从宽恕的自责、愧悔之负疚感受,一种不能去怀、无可慰藉的惆怅、失落与感激思念之情,更衬托了父爱的恳挚无私一弥足珍贵和无可报偿!抓住了这一细节,品评这一细节,谁能不为这一片深情所打动呢?
教师的教育生命在课堂,学生生命的充实与升华也在课堂。我们要尊重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知识的“冰冷”,转化成“火热”。课堂上,学生们需要关注和关爱,需要提醒和提携,需要指导和引导。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有效教学增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相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有效的语文课堂,迸发出灵动的光彩!
以初中教材中任何一篇散文为例,谈谈如何对现代散文进行解读与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试述教学策略的具体选择。
散文《那树》的解读及教学策略
一、 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散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文学样式,可以说它“集诸美于一身”。散文教学对训练中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想象能力,丰富语汇,培养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可实际上,散文的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1、教学模式老套:教师还是按照介绍写作背景——介绍作者和文学常识——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层次结构——概括主题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这样的环节来教学文学作品。
2、流行多年的重讲解、重分析的“讲读教学法”依然占据语文教学法的主导地位,没有把学生从客体转变成主体,没有把学习空间完全交给学生,课堂上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学生缺少甚至是没有自己的感悟,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是老师硬塞进去的。致使学生厌学语文。
3、要求面面俱到,没有侧重,不够深入。
有的老师为求全,不分主次,点点不放过,结果容量太大,时间仓促,学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每一环节都只能蜻蜓点水,无法深入。往往是少数学生先有所发现,教师请这部分学生先发言,倘若“正确”,便很快进入了下一环节。
4、教师文学素养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在学校涉猎面不够。没有较深厚的文化功底,语言运用能力必然也相当有限,课堂上难免出现 “词穷语塞”的现象。
二、散文《那树》的解读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它描写一棵古老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
本文语言生动、老练、简练。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写景状物,成为文中的“亮点”,如写大树的形态,“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比喻非常奇特,形象感、动感都很强;又如写入夜后的大树,“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可谓神来之笔,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作者文学功底、语言功底良好,爱化用文言,生出新意,如“星临万户,天象庄严”,“日月光华,周道如砥”等,就是作者化用文言又加进自己造句技巧,来表达全新的思想感情的语句;再如讲述树的命运,“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这样的短句比比皆是,都是用简省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丰富含蓄的思想感情的。
三、散文《那树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教师导入: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茂盛繁密;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荫、心神的安慰。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这不,就连接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台湾作家王鼎钧为那树写的“悼词”吧,看看那棵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轻声跟读,并积累生字生词。2并且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说说初步感受。
(三)、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请大家读课文,用“那是一棵 的树”的句式说话
提示:从树的价值、品格、外形姿态、奉献精神、生存环境、悲惨命运、慈悲情怀、给人类的启示等方面说
(四)、品读文章,体会语言美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用词的精妙、生动活泼的写景状物等方面分析用“我最喜欢读——因为——”句式说话。
(五)、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1、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树的一生,想想这棵可敬可爱的老树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命运?仅仅是因为那一场交通事故吗?
2、作者想通过那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那么老树就只有死路一条吗?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来处置这棵老树?
六、联系实际,对照反思
关注你身边的绿色,你生活的周围有类似的现象吗?请以“绿色”为话题,说一段话。
七、作业
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练习写一段话。
总之,我觉得散文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突出“独特意识”“审美意识”“语言意识”三种意识。把阅读放在第一位,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研读散文,你会在散文的空间里搜索未知的真实;
撰写散文,你会在散文的网络里网络无限的精彩!
I.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谁有相关的文章啊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比较研究”管见
武夷山一中 王 庸
现在,人类正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化。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既为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多媒体(Multimedin)教学是现代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做好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展时间和空间,化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关于宇宙的物质性、运动性、无限性的表述,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神主宰一切”的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从古代的“天圆地方”到哥伦布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 到“星系说”、“宇宙膨胀说”,都经历了漫长的求证历程。而这些理论的阐述,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显然是单薄的、抽象的,而多媒体则可以帮助我们由近及远,从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引出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逐级介绍整个宇宙,还可以通过放映宇宙大爆炸的模拟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天体系统的层次,从而明确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展示天体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规律,空间概念比较强,靠传统教学运用的平面图像是不易理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动画方式,阐述太阳直射点的含义(即地球表面上垂直于太阳光线的点,此点所在的地平面与该点的地面法线相切)。任一时刻,真正意义上的直射点在地面上只有一“点”,此时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呈同心圆的规律向“四面八方”降低(直射点最大,为90°;晨昏圈上为0°;直射点的对跖点最小,为-90°。晨昏圈以上为正值,晨昏圈以下为负值。)教材所重点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概念,是一个特定时刻的特定概念。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因时因地而异,即同一时刻,因纬度而异(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同一纬度,则因时(季节)而异。
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逐点加以阐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知识。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发散思维。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便有了天文五带,而黄赤交角的大小则决定了地球上天文五带的范围,南、北回归线及南、北极圈的位置。而且,由于地轴的进动,黄赤交角也会发生变化(1984年起,国际上采用23°26′21〃作为黄赤交角的值)。由于九大行星各自的“黄赤交角”与地球的黄赤交角并不等值,这样便引发出一个问题:当黄赤交角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天文五带的范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显然,这个问题的解决,仅靠黑板上的平面“板图”也是难以尽善尽美的,但是我们却能通过多媒体的三维动画进行演示,不但使学生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印象深刻”。
又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是“昼夜交替”,而昼夜交替的影响因素究竟有哪些,教材并未交待。由于昼夜交替这一知识点是安排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标题下,学生很容易把“一昼夜(24小时)”误认为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其实不然,由于地球运动的最大特点是“既自转又公转”,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观察研究:第一种情况,假设地球“只自转、不公转”(如图1所示),道理很简单,当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360°,地球上的a点也就完成了一次的昼夜更替。这时,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第二种情况:假设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如图2所示,a为地球上某一定点),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L1位置时,a点正对着太阳,处于白昼(正午);当地球公转到L2
位置时,a点处于黄昏;当地球公转到L3位置时,a点正背着太阳,处于黑夜(子夜);当地球公转到L4位置时,a点处于早晨;当地球回到L1位置时,a点便完成了一次的昼夜交替。这时,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1恒星年(365日6小时9分10秒)”。而目前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1太阳日)”则是地球“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相结合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地球在宇宙中”这一单元教学中,由于涉及的天文现象较多,许多宏观的抽象的概念又比较深奥,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要比传统教学具有特殊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手段的超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大批现代化教育媒体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为建立新 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益,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当务之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 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一、使教师由单纯地讲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 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学 生学习的指导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 获取知识。
二、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生消极被动地听讲,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而现代教育媒体走进课堂, 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 为学习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 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三、增强了媒体的作用,使教学媒体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媒体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的工具,而现代 教育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后,进一步增强了媒体的作用,电教媒体直接介入教学 活动过程,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 从而成为学生新的认知工具。
四、缩短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认识事特的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 运用知识几个环节组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则把上述环节融合为一 体,以其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特有优势,缩短了时空距离,把远方的东西呈现 在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促进了学生多种 感官直接参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教学过程,从而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 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意志 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转变了教材单一的局面,使新型的音像教材不断丰富。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后,新型的现代化的教材体系出现了,幻灯、投 影、录音、电影、电视、光盘、计算机软件等新型音像教材按照人的认识规律, 以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丰富教材内容, 这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