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 做合格家长
教学目标:
明确与孩子沟通的重要作用,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教学重点:
明确家长的职责,重视家庭教育。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家长
教学方法:
实例感染、谈话讲授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6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十分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这次家长学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各位都是八年级的学生家长,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对孩子却拥有着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在座的各位家长,大都过三十岁,从年龄段上说,你们都是新时期、拥有新思想的父母,我想各位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和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父母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
真的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了吗,我们先来看一项社会调查 背景材料:(课件出示)
1、江苏常州700户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最不喜欢的人,其中父母占54.4%。
2、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我心中的爸爸妈妈》500份稿件中,表示对父母不满的达90%。
3、上海90%的青少年表示对自己的父母不满,70%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34%不喜欢自己的家,上海调查:对子女教育感到困惑的占86.4%,非常困惑苦恼的占15%。
4、北京市教科所对1242个家庭进行调查,70%的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
这些调查统计信息,真的是另我们做父母的震惊,更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思考:为什么如此高的投入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甚至适得其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恨父母,甚至在2000年浙江省有一个17岁的少年徐力竟然杀害了父母呢?原因何在呢?是呀,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奉“棒头出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在家庭教育上形成了许多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样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高尔基曾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
们,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一辈子的学问,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课件出示) 授课:
当然这个话题的范围很广,涉及的问题也很多,我们不可能通过这一节课就做到面面俱到,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从下面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家长要有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修养,在言行上做好孩子的榜样。 好习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凡是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不打麻将,不无节制地看电视,言行文明,尊敬老人……)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案例: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遵守某个规则,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家庭教育必然会失去原有的份量。
例如:一位妈妈在家里给7岁的孩子设立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晚上8点钟准时睡觉,早上6点必须起床。刚开始孩子很听话,按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晚上当孩子快要入睡的时候,客厅里还隐隐约约传
来爸爸妈妈看电视的声音;有好几次,孩子早上自己醒来时都快7点了,可妈妈还在睡懒觉,孩子只好自己跑到妈妈床前叫妈妈起床给他做饭吃……
这就告诉我们家长在给孩子设立规则的同时,必须要考虑自己能否做到。这个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陷入了误区:只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起床,自己却看电视、睡懒觉;有的家长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随意闯红灯。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还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这样的家长即使硬给孩子规定某种要求,也只会事倍功半,而且严重时还会使家长失去权威。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不能言行不一致:要求孩子时总是“依法行事”,而要求自己时,却敷衍了事。
设想一下: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一对父母,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你今天骂孩子,日后孩子肯定会骂你。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握手,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握手。当一个孩子表现良好时,我们常说:“这孩子家教真好!”家教代表你教育子女的态度
⑵ 我的爸爸干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父亲节前夕,在与大班幼儿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幼儿对自己的爸爸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对其职业或一些零星事情的感知,如“我的爸爸很忙”“爸爸喜欢睡觉”……爸爸们也确实忙于各自的工作,很少有意识地让幼儿了解自己。由此我们想起了《我爸爸》这本书,这是著名插图大师安东尼布朗为了纪念自己的爸爸而专门创作的,在夸张的图画和文字中流淌着一个小男孩对爸爸的爱与崇拜。 在“嫁接”作品与幼儿真实生活时,我们对整个教学活动作了以下思考: 1.原书共有二十多页,根据班级幼儿的理解能力与生活背景,我们截取了其中十页,并将其归纳为“爸爸的爱好”“爸爸的本领”“有趣的爸爸”和“勇敢的爸爸”四个部分。 2.“爱”的基础是“了解”,活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阅读其他人爸爸的故事,促使幼儿更关注自己的爸爸。如果幼儿在活动结束时,愿意并迫切想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就与整个作品保持了一样的情感发展脉络。 3.每个环节的推进应有详略。即使是同样“说话”,有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如从哪里看出爸爸跑步得第一了)、模拟角色说话(感受角色的语气)、学着句式说话(我的爸爸像什么动物一样会怎么样)等。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与教师所提供的图片相关,教师要层层递进地予以引导,观察中逐步呈现画面,给幼儿一个观察、分析的空间。 4.掌握故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表现手法,适时适度地帮助幼儿理解。在英国,猫头鹰常常被认为是最聪明的动物。所以,故事中把爸爸描绘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为什么作品中爸爸始终穿着睡衣?原来那是作者爸爸的一件遗物,是作者童年时对爸爸的记忆。 活动目标 1.能捕捉图片中所提供的线索,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联系各自的生活,产生想了解自己爸爸的积极愿望。 活动准备 两块磁性黑板;PPT;音乐;幼儿收集的爸爸的照片;前期进行过相关调查。 活动过程 一、寻找照片、介绍爸爸 (一)幼儿在磁性黑板上寻找各自爸爸的照片。 (二)介绍自己的爸爸 1.找找、说说自己的爸爸的照片在第几排第几张,然后把自己的爸爸介绍给大家。 幼儿:我爸爸的照片在第三排第二张,我爸爸的名字叫刘智恒,他今年34岁。我爸爸的爱好是天天陪着妈妈和我在家里吃饭。 2.这位小朋友一口气介绍了爸爸的名字、年龄,还有爱好,他爸爸的爱好很特别,也让我们很感动。还有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爸爸? 幼儿:我爸爸的照片在第三排倒数第一个。我爸爸今年33岁,我爸爸的爱好是天天去爬山。他是做雪糕的,他叫李勇。 3.原来还可以介绍爸爸的职业。 4.小结:看来有的宝宝对自己的爸爸非常了解,有的宝宝对自己的爸爸还不够了解。 【设计意图:从介绍自己的爸爸导入,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此时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回答,用适时的追问帮助幼儿更加完整、全面地介绍自己的爸爸,以满足幼儿介绍爸爸的愿望和激发幼儿对爸爸的情感。】 二、说说故事中的爸爸,展开联想 (一)认识Peter的爸爸(PPT呈现《我爸爸》中的图片) 1.这是Peter的爸爸,你觉得他帅吗? 幼儿:不帅。 2.你觉得Peter的爸爸哪里不帅? 幼儿:他的眼睛看上去是蓝色的;他的脸有点泛红。 3.噢,我明白了,你们不喜欢他的眼睛和肤色。 Peter的爸爸是英国人,是白种人。白种人的皮肤容易泛红,白种人的眼珠看上去是蓝色的。 【设计意图:画面上Peter的爸爸慵懒的形象以及泛红的脸色,很容易让幼儿将其归入“不帅”之列,教师应把握尺度,用平和的心态,从人种差异的角度向幼儿解释,体现对各国文化的尊重。】 4.过渡环节:测一测“认为自己的爸爸比Peter的爸爸帅的小朋友请起立”。 5.小结:其实,Peter也认为他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帅的爸爸。看,他要介绍自己的爸爸了。 (二)Peter爸爸的爱好(PPT呈现《我爸爸》中的图片若干) 1.Peter爸爸的爱好是什么? 幼儿:他喜欢唱歌、跳舞、踢球。 2.他跑步跑得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他会得第一名? 幼儿:他胸口有一个“1”。 3.胸口有“1”就一定是得第一名吗?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从画面中获取正确的信息。通过追问,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层次思考,使幼儿对定格的图片进行联想,以加深对图片的理解。】 (三)爸爸的本领(PPT呈现游戏环节) 1.过渡语:Peter的爸爸除了有这些爱好外,他还有一些本领(PPT呈现)。 Peter多聪明啊,把爸爸的本领藏在动物里(他就说爸爸像什么动物一样会怎么样)。 2.游戏一:翻翻乐 爸爸像鱼(猩猩、猫头鹰)一样会怎么样呢? 幼儿:爸爸像鱼一样会游泳、潜水;爸爸像猩猩一样有力气:爸爸像猫头鹰一样晚上上班…… 【设计意图:游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对动物的联想,进一步挖掘爸爸的本领。这里需要向幼儿解释,在英国猫头鹰常常被认为是最聪明的动物。鼓励幼儿模仿表达句式,为下一步的配对游戏做准备。】 3.游戏二:配对游戏 你觉得自己的爸爸像什么动物一样会怎么样? (教师提供鱼、猩猩、马、狮子、猪、蜜蜂等卡片,包括省略号。让幼儿将自己的爸爸的照片与卡片配对,鼓励幼儿用故事中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爸爸的本领和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游戏形式,幼儿会感到很新奇,但游戏时幼儿的表达也会不恰当,如幼儿会说“爸爸像猪一样懒,睡到中午才起床”。此时教师的回应与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用追问促进幼儿思考,使幼儿对爸爸的评价更加客观真实。】 (四)幽默的爸爸 1.出示爸爸做鬼脸的图片(幼儿哈哈大笑)。 2.你们的爸爸有没有做过好笑的事情而让你哈哈大笑? 幼儿:说笑话、挠我痒痒、做鬼脸…… 3.小结:看上去你们的爸爸和Peter的爸爸差不多,会做一些有趣的事逗你们开心。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简略一些,突出爸爸的幽默即可。】 (五)勇敢的爸爸(PPT呈现大灰狼的图片) 1.假如有一天一只大灰狼走进Peter的家,看!他的爸爸会怎么说? 幼儿:滚出去。 2. 可以,但是语气不够,还可以怎么说呢? 幼儿:你给我滚出去,不许进来。 3.现在才像一个勇敢的爸爸。 【设计意图:呈现大灰狼图片时,应从局部到整体,层层推进,让幼儿有更多猜测和遐想的空间。通过观察—一猜测——模仿,在情境表演中鼓励幼儿模仿爸爸的表情与动作,展示爸爸勇敢的形象。】 三、从故事“走向”自己的爸爸 (一)完整呈现作品,教师配乐朗诵。 这是我的爸爸,他是世界上最帅的爸爸。他喜欢跳舞,喜欢唱歌,还喜欢踢足球。他总梦想着跑步能得第一名。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像猩猩一样有力气,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他还会扮鬼脸逗我笑。假如有一天一只大灰狼走进我的家,爸爸一定会对他说:“出去,不许伤害我的孩子。”这就是我的爸爸,我爱他,永远爱他。 (二)说说读了《我爸爸》的感受 1.今天听了Peter的介绍,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很感动;他的爸爸很棒;我要流泪了…… 2.教师结合PPT总结:请看看自己爸爸的照片。每个人的爸爸长相不同,爱好不同……但爸爸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也要向Peter一样,多和自己的爸爸聊聊天、做做游戏,向Peter一样写下自己爸爸的故事,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爸爸有多么了不起。 【设计意图:教师的配乐朗诵是对故事的小结,也是对情绪的梳理。整个活动过程,教师都带着幼儿在自己爸爸和Peter爸爸之间游走。从各种角度引发幼儿对爸爸这个角色的回忆与思考、感受与体验,最后从作品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升华对自己爸爸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