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老师教案范文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实验小学 冯琳
年级:二年级1班
课题:《阿细跳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民族是我们所熟悉的,从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从视觉上使学生了解彝族这一民族的风格特征。
3、从听觉上使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乐型,掌握五拍节奏的特点及我国特色民族乐器的认识。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所带来的旋律,介绍乐曲是由哪些民族乐器所演奏的。
教学难点:5/8节拍的掌握及民族乐器的分辨。
学生分析:
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大于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发扬我国传统民间
乐器的知识与文化,是小学音乐课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让学生查阅和搜集有关我国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教学准备:“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乐课件、演奏的乐器、彝族服饰
教学设计: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设计用有趣的魔杖给予学生神秘的暗示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根据魔杖的提示寻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的线索,看看同学们谁的运气最好,在准备的民族知识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师提前藏在学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让学生赶快找到并揭开谜底,学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乐器、音乐、舞蹈、服饰、民族”等,找到教师提早准备的彝族素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民族知识。
3、通过音乐使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旋律,并进行详细的段落分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 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4、通过乐器使学生了解这首旋律活泼跳荡的《阿细跳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教师准备一样实物乐器,其余的乐器可用课件代替,准备的乐器可以让学生轻轻地用手尝试,使学生体验拿到实物的乐趣。
5、通过服饰使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并延续“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学生在教室找到关于彝族的服饰及装物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舞蹈使学生掌握5拍节奏型,先可以用简单的手来表示,123拍不动,45拍拍手;然后加上脚,123用脚来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较强难度。
7、结束,同学们安静的等待和倾听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节之夜”,教师用“哈利·波特”的魔杖变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间,请同学们听着《阿细跳月》的旋律,穿着彝族服饰,跳着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请一位同学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来,融入到我们团结的大家庭里。
8、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2. 中班安全教案 荡秋千不比高
教学内容:
1. 聆听学唱仡佬族歌曲《荡秋千》
2. 介绍地戏
教学目标:
1. 在聆听|,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情绪,并在亲身尝试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 能用愉快的情绪、自然甜美得声音演唱。
3. 掌握八分音符符点和音的高低起伏。
4.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1. 掌握八分音符符点和音的高低起伏。
3.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阿细跳月》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生跟老师舞蹈。
“你知道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吗?”生回答。
师:“对,彝族,我国有56个民族,在贵州有一个神奇而古老的民族——仡佬族,你们不知道吧?让我们去看看。(荡秋千伴奏)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
师小结:多么美得音乐,这是一首仡佬族的童谣,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刚才我们的动作像是在玩什么游戏?生回答。
小结:对,感受到了快乐,我们上下起伏的动作感受到了音的高低起伏,像是在玩荡秋千。荡秋千是我国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休闲运动,今天让我们和仡佬族的小朋友一起在音乐中荡秋千。(板书课题)
二.新授歌曲
1.师:“看、听他们是怎么玩的?”(听音乐)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板书:欢快、活泼)
2.老师也想参与进去跟他们一起玩,你们帮老师打节奏。(师范唱)
3.你们想在音乐中玩荡秋千吗?一起来吧,用啦来轻声演唱。
4.加入歌词轻声唱。
5.看这一句谁来唱(多媒体展示)注意音的高低起伏,其中这两个音的跨度很大。
全班一起唱这一句。用手势来表示音的高低。这一句在这首歌出现过几次?唱一唱。
6.在看这一句。(多媒体展示)讲解八分休止符。
7.哪一句让我们感受到荡秋千真开心,唱一唱。开心的表情是这样的?(板书图)
8.玩的开心的同学站起来一起唱。
9.让我们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声音来演唱。
10.歌词接龙游戏(分组和男女来演唱)
11.在歌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荡秋千,让我们在曲调中感受荡秋千,同学们轻声唱旋律。
12.会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演唱。
13.游戏(曲调接龙)
3. 幼儿中班开心识字荡秋千的教案
教学内容: 1. 聆听学唱仡佬族歌曲《荡秋千》 2. 介绍地戏 教学目标: 1. 在聆听 |,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情绪,并在亲身尝试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 能用愉快的情绪、自然甜美得声音演唱。 3. 掌握八分音符符点和音的高低起伏。 4.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1. 掌握八分音符符点和音的高低起伏。 3.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阿细跳月》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生跟老师舞蹈。 “你知道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吗?”生回答。 师:“对,彝族,我国有56个民族,在贵州有一个神奇而古老的民族——仡佬族,你们不知道吧?让我们去看看。(荡秋千伴奏)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 师小结:多么美得音乐,这是一首仡佬族的童谣,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刚才我们的动作像是在玩什么游戏?生回答。 小结:对,感受到了快乐,我们上下起伏的动作感受到了音的高低起伏,像是在玩荡秋千。荡秋千是我国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休闲运动,今天让我们和仡佬族的小朋友一起在音乐中荡秋千。(板书课题) 二.新授歌曲 1.师:“看、听他们是怎么玩的?”(听音乐)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板书:欢快、活泼) 2.老师也想参与进去跟他们一起玩,你们帮老师打节奏。(师范唱) 3.你们想在音乐中玩荡秋千吗?一起来吧,用啦来轻声演唱。 4.加入歌词轻声唱。 5.看这一句谁来唱(多媒体展示)注意音的高低起伏,其中这两个音的跨度很大。 全班一起唱这一句。用手势来表示音的高低。这一句在这首歌出现过几次?唱一唱。 6.在看这一句。(多媒体展示)讲解八分休止符。 7.哪一句让我们感受到荡秋千真开心,唱一唱。开心的表情是这样的?(板书图) 8.玩的开心的同学站起来一起唱。 9.让我们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声音来演唱。 10.歌词接龙游戏(分组和男女来演唱) 11.在歌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荡秋千,让我们在曲调中感受荡秋千,同学们轻声唱旋律。 12.会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演唱。 13.游戏(曲调接龙)
4.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实验小学 冯琳
年级:二年级1班
课题:《阿细跳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民族是我们所熟悉的,从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从视觉上使学生了解彝族这一民族的风格特征。
3、从听觉上使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乐型,掌握五拍节奏的特点及我国特色民族乐器的认识。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所带来的旋律,介绍乐曲是由哪些民族乐器所演奏的。
教学难点:5/8节拍的掌握及民族乐器的分辨。
学生分析:
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大于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发扬我国传统民间
乐器的知识与文化,是小学音乐课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让学生查阅和搜集有关我国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教学准备:“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乐课件、演奏的乐器、彝族服饰
教学设计: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设计用有趣的魔杖给予学生神秘的暗示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根据魔杖的提示寻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的线索,看看同学们谁的运气最好,在准备的民族知识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师提前藏在学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让学生赶快找到并揭开谜底,学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乐器、音乐、舞蹈、服饰、民族”等,找到教师提早准备的彝族素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民族知识。
3、通过音乐使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旋律,并进行详细的段落分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 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4、通过乐器使学生了解这首旋律活泼跳荡的《阿细跳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教师准备一样实物乐器,其余的乐器可用课件代替,准备的乐器可以让学生轻轻地用手尝试,使学生体验拿到实物的乐趣。
5、通过服饰使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并延续“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学生在教室找到关于彝族的服饰及装物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舞蹈使学生掌握5拍节奏型,先可以用简单的手来表示,123拍不动,45拍拍手;然后加上脚,123用脚来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较强难度。
7、结束,同学们安静的等待和倾听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节之夜”,教师用“哈利·波特”的魔杖变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间,请同学们听着《阿细跳月》的旋律,穿着彝族服饰,跳着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请一位同学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来,融入到我们团结的大家庭里。
8、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5. 有谁有蹲踞式跳远教案 谢谢
《蹲踞式跳远》说课稿
课 题:1、蹲踞式跳远;2、游戏:自选
说教材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模仿蹲踞式跳远的技术。
(2)能力目标:
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模仿练习。
三、教学难点:
动作的模仿。
说对象
初二学生年龄都在14-15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说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意识和行为,是《体育课程标准》主要课程理念之一。为全面达成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的体育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和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氛围,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愉快的进行身体练习,享受游戏活动的愉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说教法
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做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一)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游戏”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个体―――结伴―――群体相结合法
为学生提供个体发挥,促进个体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又强调了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集体的意识与价值。
(三)、示范法
利用初中二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优美的动作。
说学法指导
(一) 水平段练习法
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学习新事物的接所能力可做完整动作练习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目的: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 大胆尝试创新练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目的:认识到我们面对困难或新生事物的时候有了尝试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谈不上成功,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课堂常规 强调纪律、宣布内容 /
准备活动 兔子舞(分四种形式、)
1、两人2、四人 3、八人4、四队
师生同做,男女生比赛 做好准备,预防损伤。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游戏 特种兵 设置情景、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在无形中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主内容教学 1、 完整示范2、分解讲解
3、学生练习 1、 学习、改进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
2、 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小结 1、 整队 放松游戏
《阿细跳月》
2、 总结本课的学习目的
3、 下课 使学生认识“尝试”。
教学流程图:
课堂常规 准备活动 1、两人
(兔子舞) 2、四人 师生同做,男女生比赛
3、八人
4、四队
课堂游戏(特种兵)
引导过渡
主内容教学:1、完整示范
1、1简单介绍四部分组成
1、2设问:怎样才能跳得远
2、分解动作示范
总结下课 2、1原地起跳模仿
2、2助跑三四步结合起跳
3、学生结合动作练习
(提高兴趣练习、水平段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