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21 16:09:56

Ⅰ 中国人 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优秀教案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专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属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Ⅱ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局面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阅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这样的论调会对当时的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学生自由谈论感受。
师:当你严重不同意对方的意见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办呢?鲁迅先生的选择是说的对方心服口服。1934年9月25日,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2、读完这篇文章,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和以前我们学的文章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
明确: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文的思路: 树靶子(摆敌论论点)、打靶子(驳敌论论据)、立观点(证明自己观点)。
三、树靶子
1、作者树的靶子是什么呢?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有没有同学能够尝试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句话读出悲观失望的情绪呢?
引导学生读出悲观失望的情绪。
3、这种论调的依据是什么呢?
读1—2自然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嘲讽。)
“我们”指谁?
材料补充:
(1)“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
(2)“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3)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四、打靶子
1、作者是抓住那些要害将其打倒的?(读3—5段)
(1)有过“他信力” (2)发展“自欺力”
2、详细探究如何打靶的?
(1)反复有感情朗读关键句子,你觉得那些用词比较犀利,直戳要害?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2)分角色表演
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乙: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丙:配乙的潜台词。

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乙: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丙:配乙的潜台词。
(3)打靶过程的梳理
五、立观点
1、先将靶子立起来,然后将靶子打倒,所有的感情即将喷薄而出,他的观点也该立起来了吧?
明确: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有感情朗读)
2、光有观点,不加证明就没有说服力,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读文章的最后三段。
古→今
3、模拟辩论
假如此刻“状元宰相”站出来要和鲁迅进行一场激烈辩论,该是个什么情景?请同学们结合7—9段的具体内容并假如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小组内分角色辩论,然后进行全班表演。
4、有感情齐读7-8段
六、拓展升华
1、“这样的人们”应该是指怎样的人们?中国的脊梁!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时代的中国的脊梁。(播放新时代的典型人物)
学生谈感受。
3、资料补充。
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见,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正是鲁迅先生在病榻上依然坚持呐喊的精神,感染了深处困境的中国人民,鼓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同胞,他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呐喊犹如黑暗里的一道光,让人看到希望,看到曙光,正是因为像鲁迅先生一样的有志之士的呐喊,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最终战胜艰难,走向胜利。

Ⅲ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课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回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答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Ⅳ 公开课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严格说是一篇驳论文,从文学体裁的角度来看是一篇杂文初中学生对于议论文接触得并不多,尤其又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作品内容、背景还是作品的语言表达都让现代学生感到陌生因此,这是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文章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简单议论文,对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驳论文在教科书中还是首次接触到,大部分学生对于驳论文的知识和驳论方法的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篇文章语言犀利尖锐,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读起来富有鼓动性;学生对于新文体、在生活中能用到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这阶段的学生喜欢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学会运用
2.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这篇杂文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
2.认识和揣摩富于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体会鲁迅的语言艺术
3.掌握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l)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2)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资源】视频、音频、课件、板书
【课前延伸】
1、复习议论文的阅读知识
2、熟读课文,简要了解写作背景,从文中找出疑难问题,准备在课堂交流
3、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掌握生疏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4、请在课前交流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
【课内探究】
导入课题:请列举进入新世纪的短短十年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伟大国家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绩?……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

中国人从来没有失掉自信力,失掉自信力的永远是部分人,而大部分人都是拥有自信力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