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今教师在教学中提倡反思性教学,是古代先贤什么行为在当代的延伸
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认为自尊(自我评价的高低。——编者注)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方面,自从1969年《自尊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发表了他的这一观点后,不遗余力地帮助人们提高自我评价变成了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任何潜在损害孩子自我评价的事情都被禁止了。竞争变得令人难以接受。足球教练不再计算进球,转而给每个人发奖品。教师扔掉了红色铅笔。批评被无处不在的,甚至名不副实的表扬所取代。
“表扬、自尊和表现同起同落”曾是心理学界的主流观点,但现在正在经受大规模的挑战,德威克和布莱克维尔的研究正是这些挑战当中的一个。从1970年到2000年,有超过15000篇有关自尊的学术论文,涉及到从性到职业发展等等任何事情。但是结果多是矛盾或结论不明的。因此,从2003年起,美国心理学大会(APS)就邀请著名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领导对自尊研究进行综合审查,发起了“反自尊”运动。他的团队发现,自尊被不严谨的科学研究污染了。这15000篇论文中只有200篇可以达到严格的科学论文标准。
审查了这200篇研究之后,鲍迈斯特发现高自尊并不能改善成绩和职业成就,甚至都不能减少酒精滥用,也没有降低各类犯罪(高攻击性的人恰恰自恃甚高,这就批驳了人们通过表现得具有攻击性来弥补低自尊的理论)。鲍迈斯特甚至把这当做“职业生涯中最失望的时刻”。
现在鲍迈斯特和德威克站在了一边,他们的研究颇为相似。不久鲍迈斯特就会发表一篇论文揭示通过表扬建立自信的方法使面临挂科危险的大学生的成绩更差。鲍迈斯特发现,孩子的成就让父母骄傲, “表扬孩子就是表扬父母自己。”
过往的研究普遍认为表扬是有积极激励作用的。比如圣母大学的一个研究,测试了表扬对于输球的大学冰球队的影响。实验成功了,因为这个队伍最终进了季后赛。但是德威克则认为,这并不能说明表扬都具有积极作用,因为表扬和表扬是不同的。效果会因为表扬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产生天壤之别。研究者发现,只有当表扬很具体时才有效。在圣母大学的这个研究中,表扬的刚好是冰球队员成功拦截对手的次数。
真诚在表扬中也同样重要。就像我们可以嗅出讽刺挖苦的评价或者不真诚的道歉一样,孩子也审视着表扬背后隐藏的意思。只有不到7岁的孩子才按表面意思理解表扬。大点儿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多疑。
这个领域里的另一位开拓者,心理学家沃尔夫-乌维?迈耶(Wulf-Uwe Meyer)做了一系列实验揭示孩子在看其他孩子受表扬时的表现。根据迈耶的发现,12岁的儿童认为老师表扬你并不是你做得好,实际上表明了你能力不足,老师认为你需要额外的鼓励。而在青少年中,迈耶发现,学生觉得表扬不值钱,老师夸你实际上是抱有积极态度的批评。
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威林厄姆(Daniel T. Willingham)的观点认为老师表扬孩子可能不知不觉地传达了学生本身能力不足的讯息,而老师批评学生则表达了他可以进步的意思。
纽约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朱迪斯?布鲁克(Judith Brook)解释说问题的关键是表扬的可信性。“表扬很重要,但不能空洞,必须基于一些真实的事情——一些孩子们的技能和天赋。”一旦孩子认为得到的表扬是无根据的,他们就不论这表扬是由衷的还是不由衷的一律大打折扣。
来自里德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学者综合审查了150个关于表扬的研究。他们的元分析(元分析和下文中的“相关分析”都是统计方法。——编者注)结果显示被表扬的学生变得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和缺乏独立精神。学者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口头表扬越多,学生坚持任务的时间更短;会经常用眼神向老师寻求肯定;用带有询问语气做出含糊不定的回答。
2. 电大 教育学 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什么才是反思性教学?
我们通常认为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但事实并不内如容此,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反思性教学会使有害于学生的实践行为得到强化甚至合法化,会因损坏学生的利益而成为一种坏的教学。因而,如果把反思性教学局限于技术的维度,从来没有对指导自己工作的目标和价值、对教学的背景提出过怀疑,或者从未检验过自己的教学假设,那么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因此,云南师范大学的吴敏利老师在结合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后后指出: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自我评价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过程中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并让自己的内隐理论得到外化和修正,以及不断发展,同时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的目的。
3. 反思性教学的内容介绍
本书阐述了反思抄性教学合理性的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反思性教学主体合理性。本书明确指出这种合理性以主体间性为基础。主体间性是特定主体合理表现自身的主体性与其他主体达成理解的主客观统一性。主体间性要求特定主体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坚持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行为。这种行为借助行动研究 、叙事研究、角色扮演等再现反思性教学主体合理性。二是反思性教学目的合理性。本书指出,教学主体要明确教学目的必然受制于教育目的,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的需要。通常,教育目的转化为教学目的,使社会需要具体化为教学主体的需要。教学目的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三是反思性教学的工具合理性。本书将教学工具分为理论工具和实践工具。
4. 为什么说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实践
所谓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指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同时又是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反思性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一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总结融汇一体,从而使教师拥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点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就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说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如何?反思性教师实践的基本类型和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些个人的思考。
一、为什么说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第一,反思性教学实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教师教育,如果忽视教师主体能动作用的自我教育,那么,其教育实效将会受到影响,更难以培养出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的教师。
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教育随着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将会促使教师自觉性的教学行为的提高,使教师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然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为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这种反思的过程,实践上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但是,目前教师对反思教学实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人对1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你认为职后培养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只有20%的教师选择反思性教学实践法,有45%的教师选择专题讲座法,从而说明相当一部分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淡薄。
5. 反思性教学的第一步是什么
自我察觉
6. 什么叫反思性的教学论文
就是思考当前教学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等来写文章
7. 反思性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差异
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易森林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必要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探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反思性教学(一)反思性教学的产生与发展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①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下降,人们将教育视为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提高师资水平就成为美国当时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到底如何对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呢? 《国家为2l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提出,设置教师硕士学校课程的目的,是使师范生充分利用教学的研究成果和优秀教师积累的知识,发展其教学和管理技能,培养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的习惯,为专业上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自己教学专业化水平的方法在美国教师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很快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兴起,进而波及全球。(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反思性教学的意义从总体上讲,就是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l、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教师的知识构成大体可分为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前三部分知识分别与其他文化人、学科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类似,而实践性知识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因此,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肯定,就是对教师职业独特性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无疑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尊和自信。其次,实践性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设性工具。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开发有利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更好地对教师实践予以指导;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体性、创造性和发散性特点有利于教师工作特点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2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反思性教学能使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讲座使教师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所接受的新信息之间的差异,从而使新信息不断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得到发展和改变。3、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经验型教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方法、策略、学生观等不依时间、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经验型教师之所以产生并得到延续,是因为其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经验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了,社会呼唤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并使之成为其习惯,这样才能促进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三)反思性教学的策略在教学实践当中,根据反思的源起,我们可以将反思策略分为两大类: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l、内省反思法内省反思法是指反思主体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内省反思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1)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考虑。(2)录像反思法录象反思法是通过录象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主体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3)档案袋反思法档案袋反思法则是以专题的形式为反思线索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包括课堂提高的形式是否多样,课堂提问的内容是否课堂的重点、难点,对某学生的提问的形式、难度是否符合该学生的实际能力等等。2、交流反思法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8. 什么是反思性教学评价
一是反思性教学主体合理性。本书明确指出这种合理性以主体间性为基础。主体间性专是特定主体属合理表现自身的主体性与其他主体达成理解的主客观统一性。主体间性要求特定主体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坚持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行为。这种行为借助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角色扮演等再现反思性教学主体合理性。二是反思性教学目的合理性。本书指出,教学主体要明确教学目的必然受制于教育目的,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的需要。通常,教育目的转化为教学目的,使社会需要具体化为教学主体的需要。教学目的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三是反思性教学的工具合理性。本书将教学工具分为理论工具和实践工具。
9. 反思性教学的介绍
本书阐述了反思性教学合理性的相互联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