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管建刚作文教学法评析

管建刚作文教学法评析

发布时间:2021-02-18 08:18:33

㈠ 吴勇,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法的比较

选题来。选题是由教师根据自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选定题目的一种方式。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定的题目,能体现出每次写作训练的意图,并能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写作训练,实现写作教学目标。如何选题,大纲中明确指出:“作文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这是作文选题的总依据,也是情境作文教学中教师选题的总依据。在此基础上选题时还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与课文教学相结合。这是我过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二是选题要符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南方的学生描写大雪的情境对根本没有见过雪的他们来说是不客观的;让内陆城市的学生去描写大海辽阔的景象也是不现实的。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的“凡是圣明的语文教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内,是学生所能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三是选题还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写作选题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题目出在学生的心坎上。

㈡ 吴勇和管建刚作文教学的不同

听管建刚老师《记一件自己做成功的事》作文讲评课有感最近,观看了管建刚老师《记一件自己做成功的事》作文讲评课,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一、课前交流接地气。管老师在课前与学生有一段对话,老师从学生名字中的“子”字入手,评价:“带个“子”的都很了不起哎!”“看,我们班带“子”的同学真多!”联系起来的潜台词就是,“我们班真是了不起!”激发学生自豪感,拉近师生距离,消除紧张感。二、鼓励学生使用时代元素的语言。管老师从学生的习作中挑出精美的句子与大家欣赏,例如“老师选身体好的打大鼓,我们班没一个,好囧。”“……我又穿上漂亮的礼服,乍一看,还真有主持人的范儿……”老师直言,他很喜欢这个“范儿”,这个“好囧”,这两个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语。管老师以为,首先第一步要会用这些流行的语言来习作,用了这些流行语言,人家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是我们21世纪的少年写的,写文章,要充满我们的这个时代的元素。就这样,教师告诉学生语言发展的方向。习作中这样充满时代元素的语言的使用,使文章充满时代的气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三、学会使用语气词管老师通过举例子告诉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善于使用语气词,语气词不光是放在句子的后面,也可以单独一个语气词,后面是逗号,一个语气词会让句子更亲切,更干净。甚至认为,当你写作文写不下去的时候,你就写一个语气词,你就写一个“哈哈”,你就写个“哦”,你就写个“嗯”,告诉你,语气词就是那么奇妙,你写个语气词下去,你就有话写了。换句话说,恰当使用语气词,产生的奇妙效果。管老师运用了“欣赏法”。把学生创作的好词佳句美文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导向,让大家认识到美的语言是这样的:是充满现代元素的,是恰当运用了语气词捕捉到了内心真实的心理活动。四、写作不要写空话、套话。管老师出示了套话:●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事,我也不例外。但是,在成功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下面就来听听我是怎样遇到挫折而又成功学会骑自行车的吧!●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成功了的事,就连我也不例外。在我成功的那一瞬间,我是如此高兴,在那之前我是一次也没有成功过。下面,我就和你们说说我在体育课上跨栏的一件事吧!●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然而,它不是路边的石头,随处可捡;也不是田地里的小草,随意可得。想拥有成功,一定会经历一段漫长曲折的人生道路。有名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又出示了令老师欣赏的学生的习作开头:★不知道什么时侯起,学校里流行悠悠球,我没什么注意,到同学们玩得走火入魔了,我才第一次接触这种玩具。(师:这样的开头多好呀!把高帽子摘掉了!写我学悠悠球,干干净净开头,多好啊!我很欣赏!)什么才是假话、空话、套话呢?我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地认识,而管老师的课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能应用于很多篇作文的开头的“万金油”式程式化语言,就是套话。一片大道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的话,就是大话。其实以前我还曾经为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叫好,管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让我感觉似乎认识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五、寻找内心的曲折点管老师认为,一篇文章,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写之前,把曲折点找出来,画出这张曲折图,画出来之后,在写之前,还需要做第二件事,找两个到三个点。管老师的习作指导,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习作提纲中发现故事发展的曲线图,在故事发展中发现心理活动的曲线图。总结出“作文,寻找故事的曲折点;故事,寻找内心的曲折点”这一写作方法。并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曲折与内心曲折,吸引读者的程度是不同的,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创作,让自己的写作更富有魅力。满意请采纳

语文作文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有效方法浅析

一、在平时的教学中灌输写作的基础知识
我把作文教学渗透在平时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之中,以课文的教学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方法、结构特色、用词用句、主题的表达与理解,从而让学生在作文时有一定的参考,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写作的基础知识。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把文章给学生分成三大部分:盼春、绘春、赞春。在此基础上把绘春一节概括成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样全文的结构层次就一目了然了。对于写法主要通过对语句的理解,品味句子的特点、修辞和内涵。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悟和领悟能力,这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教学中,要从咬文嚼字开始抓起,运用朗读、诵读、演讲等方式去感受和锻炼,以规范用语习惯为基础。另外范读和配乐朗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注重语文积累
在作文中,我们经常感到学生语言艰涩、内容空泛和言之无物,究其原因是学生的阅读面窄,积累的素材少,触发不了创作灵感。怎样做好语文积累呢?
1.在平时多观察。从生活中观察汲取的东西可以积少成多,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2.加强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背诵名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背诵名篇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的感受能力,增强表达能力,从而提升作文水平。
四、让学生有充分的习作时间
我的作文量往往是规定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完成,而不是单单一两节作文课。教师在开学初给学生几个话题,要求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围绕话题去选材与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作文时遇到困难可以和老师交流。让学生在很长的时间段里寻找灵感,有可能一个月写不出一篇,也有可能一个星期写出几篇。只要有了好的习作,教师就在班上张贴,以示鼓励。这样学生的心态也就很放松,高质量的文章也经常见得到。
五、评价要从艺术特色出发
我觉得评作文也是一门艺术,对学生而言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新起点,好的评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可以从艺术特色上去分析评价。比如:艺术结构、写作方法、描写特色、修辞效果、主题表达等 。

㈣ 作文教学中的几种评价方法

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研究,西方教育评价流派林立,对教育评价本质的认识至今仍歧义互见,没有定论。各种理论指导下的评价模式也种类繁多,各有千秋。这里,我们试图把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或模式加以比较,以认识其分歧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评价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1、行为目标模式与CIPP模式行为目标模式,亦即泰勒模式,即是在泰勒评价思想的指导下,以目标作为评价过程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考察来找出实际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偏离,从而通过信息反馈,促进教育活动能够尽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标。这一模式结构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晰,容易实施,在教育评价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CIPP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cluct)评价这四种评价组成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它以决策为中心,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背景评价形成计划决策,输入评价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指导实施决策,成果评价为再循环评价效力。CIPP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综合加以评判,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

比较行为目标模式与CIPP模式,可以发现除了方法上两者都同样重视定量方法外,其它方面都具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评价的目的不同。行为目标模式注重教育目标达到的程度,基本属于事后评价,亦即对结果的总结性评价。CIPP模式注重评价的改进功能,强调为决策过程提供全面的信息,为后来的形成性评价拉开序幕。(2)评价的时空不同:行为目标模式将评价重心放在行为的结果上,评价领域只涉及事后。CIPP模式拓宽了评价的时空,评价范围涵盖了活动的整个过程,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3)对待目标的态度不同。行为目标模式以目标为中心,目标一旦确立就不容怀疑,反映了泰勒价值观上的收敛性。CIPP模式则认为目标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受到评价的,必要时可以根据对象的需要对目标进行修正和改进。这一观点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把评价从范围与内容上给予了拓宽,深化了对评价的认识。(4)评价的对象不同。行为目标模式主要适用于评价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CIPP模式用于评价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和各种教学活动。(5)评价的作用不同。行为目标模式用来判断教育效果,控制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CIPP模式除了控制作用之外,还必须为决策提供全方面的信息,达到改进决策的目的。

由此看来,行为目标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局限,如评价目标的凝固性、评价过程的封闭性、价值观上的收敛性等在CIPP模式中得到了较好的修正,故而CIPP模式较之于行为目标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也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民主性。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行为目标模式的价值,在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鉴别、确证和检查时,该模式的优越性就不言而喻了。

2、比贝的评价观与泰勒、克龙巴赫等人的评价观之所以把比贝的评价观与其之前的评价观加以比较,主要是因为比贝首次表述了教育评价是一种目的在于行动的价值判断,这一表述无疑对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把比贝的观点作为评价概念嬗变的分水岭,因为在他之前,无论是泰勒、克龙巴赫,还是斯塔弗尔比姆,他们都未提及"价值判断",而把描述看作是教育决策者的事情。

在泰勒模式中,强调的是用行为描述目标达到的程度。在强调客观描述的背后隐藏着价值求同思想,即把预定的目标作为评价的统一参照系和统一标准,所谓进行判断就是检查实现了多少原定的目标。克龙巴赫和斯塔弗尔比姆则是忽略了评价的判断性质,他们把评价定义为为了决策或其他目的收集信息的过程,因而也就避免了选择评价准则的问题。然而,不论承认与否,评价的本质乃是一种建立在事实描述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比贝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这一本质,他认为教育评价是,"系统地收集信息和解释证据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目的在于行动。"事实证明,评价不可能只是对信息作简单描述,它总是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及后果的预见和推断,没有价值判断的描述只能称之为认识,不能称为评价。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继比贝之后的各评价流派更加注重对于评价标准的研究,这也使得价值标准由一元转向多元化,这其中比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3、预定式评价与应答式评价应答式评价模型由斯塔克提出,他认为,"该方法以牺牲某些测量上的准确性换取评价结果对方案有关人员说来更多的有用性。"⑩他把过去的评价统称为"预定式评价",以便与其"应答式评价"对应。他认为预定式评价多带有预定性质,即强调目的的表述和客观的测验,由方案执行人员掌握的标准,以及研究性的报告的应用。而应答式评价与之相比,则具有明显的差异:(1)评价标准不同。预定式评价坚持目标求同观点,以评价者自己的价值观来进行价值评判,实际否认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其价值观是单一的,在思维上是收敛而非发散的。应答式评价坚持价值存异观点,充分尊重所有人的需要,承认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其价值观是多元的,在思维上是发散而非收敛的。(2)评价方法不同。预定式评价采用的是科学主义的方法,如测验、测量和建立指标体系等,操作性强,在判断结论上运用的是定量分析。应答式评价采用的是自然主义的方法,如观察、交谈、采访等,较少依赖正规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判断结论运用的是定性分析。(3)信息交流方式不同。预定式评价事先限制好了信息交流的领域,在此领域中"生产"所需信息,并要求准确、精炼。应答式评价则给予被评价者以自由的交流领域,并允许不断推销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不要求准确但力求有效。(4)评价者作用不同。从事预定式评价者把自己理解为一种剌激物,而非反应物。他只需要产生标准化的刺激,如考题、测验等,以引起一系列反应,即他所收集的作为评价报告材料的信息。从事应答评价的评价者把方案自然发生的东西,如学生的反应和以后彼此间的对话视为主要刺激物,他既要了解事实又要了解价值倾向,即是共鸣者,又是反应者,在与被评价者的相互作用中,将所得到的信息融合进评价报告之中。(5)被评价者反应不同。人们在预定式评价面前总是有负疚感,挫折感,很难有成就感。评价就好像是一把当空的悬剑随时会落到自己头上。在应答式评价当中,人们感受到的是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容易与评价者产生心理相融与共建。

由此看来,应答评价强调价值观念的多元性、思维形式的发散性,以及方法上的自然主义,具有更加广泛的民主意识,它与西方整个社会的意识相吻合,一经提出就受到了重视和欢迎。

三、教育评价观嬗变的启示

纵观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进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关于教育评价发展阶段的划分综合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可以把教育评价划分为四个理论阶段:第一代称为"测量时期",时间在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其标志是"测量"理论的形成以及测验技术的大量实际运用,评价被简单地等同于"测量",追求的是教育客观化。第二代可称为"描述时期",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其特征是对测验结果进行"描述",并力求教育标准化。第三代称为"判断时期",大约出现于1950-1970年,"判断"是其主要标志。评价者不仅要运用测量手段去收集各种信息,还要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评判教育,追求教育多元化。第四代教育评价出现于70年代后期,强调评价是一种"心理建构"过程,提倡价值多元、全面参与和共同建构。力图实现教育民主化。

尽管每一代评价理论都力图克服前一代的缺陷,并使之更符合时代对评价的新要求,但是前三代评价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弊端:(1)"管理主义倾向"。前三代评价往往把评价对象及其他一切有关人都排除在外,管理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一致关系很少受到挑战。这种关系在实际活动中常常造成四个不合理的后果,即管理者无过失,如果有问题评价结论一定指向其他人;管理者与被评价者关系有失公平,被评价者处于无权地位;被评价者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阐述自己的见解;管理者想方设法保护自己不受损害,被评者只有迎合管理者的需要。(2)"忽视价值的多元性"。所谓"客观"的评价结果难以被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所接受,当被评价者受到伤害时,往往会采取不合作态度。(3)"过份依赖科学范式"。使评价者忘记了"科学方法"、"实证技术"只是人类认识、评价事物的一类方法技术,而不是全部;使评价过于依赖"数的测量"而忽视"质"的探究;使得评价活动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弹性。

针对前三代评价的不足,第四代评价在实证的基础上,引进了定性方法,并注意了评价过程中评价双方的互动作用及动态分析。其贡献在于"它把评价过程的控制特点与评价对象的伦理要求成功地协调起来"。教育评价理论出现的这种新特点,向我们及时地展示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趋势。

2、关于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从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其发展趋势是十分明显的:(1)评价过程,由封闭转为开放。泰勒模式以目标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组合成一个封闭的环路。CIPP模式及应答模式则不再局限于目标本身,而将各种背景环境、外部因素都纳入评价过程,呈开放式的网络。(2)评价内容,由片面转为全面。早先的教育评价只评价学生的学力,然后发展到评价课程,以至进一步发展到对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作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更为宽广和全面。(3)评价功能,由单一转为多样。早先通过测验来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发展到诊断问题、改进教育、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从总结性评价发展到注重评价的形成性作用。(4)价值观念,由收敛转为发散。泰勒模式中,目标成为统一的评价尺度,而应答模式则要求根据被评人的需要作出判断,价值观念由一元转为多元。(5)评价手段,由定量转为定量、定性相结合。从推崇各种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发展到提倡观察、交谈等定性分析,再进一步发展到广泛收集信息,进行解析论证,作出价值判断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㈤ 管建刚讲评作文时都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好的作文

一、 开放习作内容。 1、学会写生活作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可以把镜头瞄准光明,人间自有真情在,有的人助人为乐,有的人无私奉献,有的人自强不息……拿起手中的笔去讴歌他们的“闪光点”;我们也可以直视社会阴暗面:生活不会尽善尽美,难免良莠间杂,有以权谋利的;有贪污受贿的;有爱占小便宜的;有重男轻女的……拿起我们手中的笔去谴责这些丑恶现象,以警示世人。像这样的一些貌似寻常的“凡人小事”生活中并不少见,而文章的闪光点恰恰涵盖在这些“凡人小事”之中。当然,这些小事要能反映纷繁复杂生活中的新人新事,还能反映富有时代特征的思想与风貌。有一次,我布置了作文题《朋友》,大多数同学写同桌、小邻居等,但有一位同学别出心裁,走出“雷同区”,写了他的大朋友——父亲。文章用饱蘸激情的笔触,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亲情曲。 在习作内容上,我觉得不妨指导学生从下面几点考虑:其一,要从与众不同的“特殊的角度”上选材。例如《我哭了》,大多数同学单纯从“犯错误受责备”角度去思考,但能否逆向思维,从“感动、自豪、幸福”这个角度来选材,为倍受集体的温暖关爱而哭,为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而哭,为我国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而哭……其二,要从“特殊的感受”上选材。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有差异,对待同一事物,感受截然不同。因此,要从特殊的感受去选材,这也是开放内容、选材创新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如有一位同学写《我很烦恼》,写了经常有人请在电讯局工作的爸爸帮助安装“便宜”电话,他感到爸爸的做法不对。有一次,他壮着胆子跟爸爸说了这事。没想到,爸爸以“小孩子家懂什么”为由拒绝和他交谈。因此,他很烦恼。这种感触唯这位同学独有。其三,要从“特殊的经历”上选材。由于各个同学的经历有别,所见所闻也存在着差异。因此,选材时要把自己特殊经历或“独家新闻”写出来。如有一位同学写《我敬佩的一个人》,就从特殊的经历去考虑。他的邻居长期身体不好,又从工厂下了岗,但他自强不息,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座标,走上了再就业之路。 2.尝试写儿童诗、童话、寓言。适当让学生尝试写他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童话、寓言等,这很符合儿童的口味。不论是写“真实的生活”,还是写“生活的真实”,只要是真正反映少儿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表现童真、童趣就行。 3.加强交际应用的作文训练。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这方面率先垂范,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我在教学中,也尝试让学生给自己的照片、图画写文字说明;为自己的科技小作品写解说词;为某工厂的产品(如粉笔、钢笔)写广告词;为“西新桥小学”设计一句创省实小口号;给班级创作歌词、班训;为班里开展文艺活动撰写小品、相声、短剧。此外,还让学生写寻物启事、招领启事、招聘启事、竞选报告、广播稿、主持词、建议书、介绍信等。 4.重视学生写想像作文。对成人而言,写实作文往往要比想象作文容易些,学生却恰恰相反,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月球上的境界,想到地下面的情景,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的幻想,喜欢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正是他们的天性。想像作文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也特别喜爱写这类文章。前些天,我让学生每人命一个自己最喜爱的作文题,73%的学生命的是想像作文题,如《二十年后的我》、《2008年的奥运会》、《假如我是布什总统》、《假如地球的寿命只剩三天》、《如果我会七十二变》、《我想像中的王国》…… 此外,还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不拘形式的小练笔活动,让学生写一点见闻,谈一些看法,叙一段情绪,记一次活动,真正开放学生的习作内容。 5、初探多媒体网络作文。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一个以多媒体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它必将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注入新的内涵。多媒体网络作文的形式上可以灵活多变,教学中我把网络作文分为以下几种: (1)主题作文。就是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网络创作。例如,学生曾经写过的“关于海”的主题作文,学生根据“海”这一事物从网络中找到各种各样海的资料,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后展开写作。有的写看大海,有的写海的童话,有的写海底世界,有的写关于海洋环保的论文。 (2)无主题作文。这里所说的无主题,主要指教师并不给学生定主题,学生可以自由从网络中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创作,老师不做任何限制,是一种休闲式的写作。例如,一位学生在一次课间,从网上下载了一幅图片,整个图片是蓝色的背景,地面上是一层厚厚的白雪,雪地里有一辆落满白雪的自行车。他就此展开想象,写了这辆自行车如何为爸爸提供方便,想到爸爸工作如何辛苦,又想到爸爸是如何爱他,想到这些,他就想把这辆自行车搬回家去,怕冻坏了爸爸不能上班。可见,一幅富有感情色彩的图片,也能激起学生创作的灵感。 另外,网络作文之所以在前边加上“多媒体”是因为作文的创作并不一定只局限于文字,学生可能通过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继而写成一篇散文,或者可能是通过观察一幅乃至多幅精美的图片或动画,了解一个现象,更有可能是进入虚拟社区,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企业生产、销售的过程,从而为企业起草一份可行性营销计划书等等。可以说,多媒体网络作文关注社会,注重实用。 二、开放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这必须使学生敞开自己的心灵,成为有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在教学中,学生敢于质疑、坚持己见、敢说敢想、标新立异……这些都是学生灵性的具体表现。开放思维方式,让内涵的多层次性,内容的丰富性,引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散,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 有这么一个案例:老师让学生写一篇以《小草》为题的作文。在写作中,学生大多是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或表现小草默默美化环境的无私奉献精神,这当然好。但有一个学生却是批判小草,认为小草软弱,没有骨气,风吹两边倒。结果,老师判这位学生的作文不符合要求,理由是离题。我认为,这篇作文应给高分,因为他的思维与众不同,有独创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追求的是答案的唯一性,思维的同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与思维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为什么不开放些,允许有不同思维方式存在呢? 1、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我对思维有独创性的学生特别欣赏。一次写作文,《我的妈妈》,学生大都是歌颂妈妈,而有一个学生却通过两件事写出了妈妈的自私、小气。对这篇文章,我大加赞赏。因为他能认识到妈妈的不足,写的角度与别人不同。 2、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述见解,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写“雪”,既可写它的纯洁,也可写它的虚伪。因为它掩盖了一切肮脏的东西。写一件事,既可从这个角度写,也可从另外的角度去表现。千万不要追求千篇一律,要真正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 3、激活学生的多向思维。可以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也可以把思维从自己思考的领域推向别的领域,再从别的领域得到有益的启示,获得信息再反馈回来解决本领域的问题。例如面对《夜》这个题目,可引导学生想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昼伏夜出的动物,加班加点的工人、撬门入室的小偷,街道巡逻的警察等等。 三、开放表达形式。 只要稍稍翻一翻书店成灾的什么《作文指导大全》、《名师教你写作文》、《同步作文指导》、《作文成功秘诀》,你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吓人!这些书的内容无不是些“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如何照应”;或是“审题五法”、“立意六招”、“选材七条”、“布局八要”。过多的条条框框、规矩法则把刚开始习作训练的学生吓住了。 我们提倡小学生写“放胆文”。所谓“放胆文”,就是让学生放开胆量去写作文,事情是怎么样就怎么写,怎么想的就怎么表现,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表达出来。试想,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你给他讲走路的技巧行吗?只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训练、把文章写得文通字顺了,才有可能谈及技巧。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否太放纵了?其实不然,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只有给学生充分自由,让其真正自由自在地在作文天地里驰骋,他们心中才会有说不出的快感,从而产生欲望,对作文萌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当他们不再满足低层次表达练习时,这种内驱力就会驱使他们向着更高、更好的看齐。而此时,老师再施以理性指导点拨,就成了一种有效的催化剂,事半而功倍。 现在的作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作文的程式与字数,一写作文就严肃起来,“审题-立意-选材-剪材-列提纲-起草”,还不成文地规定字数:四年级不少于 400字,五年级不少于500字,六年级不少于600字。于是,学生写作文时就挖空心思写“大事”,越写越枯竭,越写越没灵性。其实,随感而发,随情而抒,不管章法,不论首尾,“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不好吗?至于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看看少儿习作期刊,有多少儿童的优秀习作是长篇大论的? 四、开放习作时空。 作文是一种兼容性很强的综合性训练,是开放的教学体系。如果局限于每周的两节作文 课,拘泥于学校、教室里进行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作文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是开放的,时时、处处都可以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1、校内外结合。就训练的空间而言,除了要在校内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外,尤其要重视让学生走出校外,亲身去观察、感受、思考生活,继而自由表达。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厂、社区;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做适量的家务事;开展“手拉手”互助互访活动;游览名胜古迹……这样就拓展了学生习作的空间。 2、课内外统一。作文教学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比如写“家乡的变迁”,就要求学生课后去调查访问;写“环境保护”方面的作文,就要求学生查找资料。我们更提倡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要围绕某一个重点进行小范围、短篇幅的自由表现,可以描写一个小物品,刻画一个人的外貌,叙述一次见闻,烘托一处场面等,只要积少成多,作文水平就能逐步提高。 3、学科间互动。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我们要重视学科间的互动,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一节精彩的自然实验课,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一段刻骨铭心的舞蹈音乐欣赏,无不是作文的好题材。语文老师要善于与各科老师协调,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得到作文的训练。 五、开放评改途径。 作文的批阅、讲评,以前是老师的专利,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不利。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现在老师已注意了让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但是力度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开放作文评改的途径,让学生真正参与评改。 1、师评生改。作文后,老师对本次作文总的情况进行评价,然后提出要重点注意的地方让学生自己修改。学生根据要求和修改作文的方法,认真地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2、小组评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评改作文。先由小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听;听后再由组长组织组员对小作者的文章进行修改、评判。 3、学生讲评。让学生来讲评作文,方式可以是学生上讲台,推荐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包括推荐自己的),先朗读这篇优秀习作,再谈习作的成功之处,也可谈要改进的地方。 4、结对互改。俗话说,旁观者清,修改习作也是这样。除了可以采取发到谁的就改谁的习作方法外,还可让学生结对互改互批。老师把修改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因此,审视同班同龄人的作文来,格外认真投入。这样,既训练了批改作文的能力,又体验了批改作文的艰辛,还培养了认真负责的精神。 5、一文多改。任何能力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我要求学生一文要多次修改,反复进行“深加工”。学生随着知识的拓宽,认识的提高,对自己的习作也会产生不满足感,会不断给自己的习作修改、雕琢、润色。 6.旧作新改。学生升上六年级后,要求他们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去修改各自在三、四、五年级写的作文。学生在看自己旧作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作文素质提高了。这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修改能力,所以改起旧作来得心应手。 评改要注意尊重习作的原意,要以激励为主。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作文是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再进行封闭式教学。只有开放,作文教改才有出路。

㈥ 读完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故事有什么感受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350字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会留下一个个成长的故事,而那内个故事却让容我记忆犹新。它告诉我一个不巧的真理。记得一年级时。妈妈给我我报了个书法班。起初。只是为了将字练好看一些罢了;后来,老师说我有写书法的天分,要求我去参加书法考级。老师便挑选了一首“清明”,说考级就写这个,还让我在家里不停地练习。可我练了几天,兴趣开始打退堂鼓了,于是,我开始用各式各样的理由,逃避练习书法。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细心的妈妈还是发现了我的用意,语重心长地教育我:“我明白,天天练习书法字的确十分枯燥。手会酸,脚一直站着也不轻松。但你想想,假如你考级成功,伙伴们会为你喝彩;老师会为你自豪;妈妈也以你为傲;你自己更会很有成就感。既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我似懂地点点头,拿出书法用具,大笔一挥,有苦练了起来……一张张雪白的宣纸上出现了一个个汉字,一瓶瓶墨汁露出了瓶底。但我不怕苦,一笔一划认真临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书法5级被我考出来了。现在,对于妈妈的那些话,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㈦ 如何评价一堂作文课

在教学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喧嚣声中,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伴之内而生的观课评教活动也方容兴未艾.但如何观课评教,说说容易,真正做好、做深、做透和做到关键处却非易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在不断地深入,作文教学方法蔚为大观,其中想象作文、多元作文、美术作文、诗歌作文、童话作文、绘画作文、网络作文等作文训练方法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评价一节作文课,不仅会影响一线教师作文教学的实践,更会影响到作文教学的走向与发展.一、立足于作文课的教学内容在各级各类公开课、观摩课中,对于作文教学的评价大家关注的是授课人,即教师个体的教学组织、教学技术与教学风采.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显而易见,这种只见教师而不见学生的评课,当然要受到质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人们更改评课的视角,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教,即学生在课堂中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合作?学生发言了几次?讨论是否热烈等.着眼于外在形式的评课,其指向依然是教师的课堂组织与教学方法,而作文课上教师到底在“教什么”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王.

㈧ 作文教学测评有哪几方面的功能

一、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写作教学只重视写作知识的传授,如在写作课上讲一些写作方面的理论,解释概念以后,举个事例了事。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自然也听得非常认真,似乎有所收获。可是学生依然写不好作文,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或者说,轻视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训练。这种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与字、词、句、篇以及写作知识有关联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即培养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二是进行与写作过程有关的认知能力的训练,如观察、想象、分析、概括等的能力。只有进行上面两个方面的训练,纠正以往教材的体例,纠正教师讲课的程式,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二、注重“外显行为”,忽视“内在因素”。
跟以传授写作知识为纲的教学模式相适应,传统的写作教学在方法上往往讲述各种“文体”的特征,如“应用文”,则讲述“应用文的含义”、“应用文的特点”、“应用文的类别”等,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加以强化。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目的是通过强化训练形成学生能力。但这种方法训练的只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说,写作过程是涉及写作个体的多种心理活动,一个写作个体的写作能力不仅与他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关,而且与他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思维品质以及价值取向等内在因素也有关。所以,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强调对个体“外显行为”的强化,而忽视个体的“内在因素”的行为主义的训练方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习惯于范文模式,也就是说,习惯于模仿和套用现成的模式,面对要求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敏捷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的写作活动,写作个体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们说,这种注重“外显行为”,忽视“内在因素”的训练方法是不可取的。
三、注重“写作”,轻视“说话”。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更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专家高惠莹也说:“作文应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具体地说,即教儿童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由此看来,我们应该重视口头作文的写作。其实,从整个写作过程来看,“听”和“读”是信息输入写作个体的过程,而“说”和“写”是写作个体信息输出的过程。写作个体不论是“说”还是“写”,都要求个体经历一个思考的过程,即构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个体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确定表达中心、选择适当方式以及表达的顺序等。实际上,“说”比“写”对于写作个体而言,往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要求个体思维必须敏捷,反应必须迅速,要求个体根据环境的要求随机应变、见机行事,迅速作出反应。因此,进行说话训练,提高说话能力,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所以,只重视“写作”而轻视“说话”的方法,实际上不仅会影响写作个体口头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发展,也会影响个体的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把“说”和“写”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那种把“说”和“写”对立起来的教学方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写作教学规律的。 四、注重“理论”,忽视“情感”。
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写作“理论”、“理性”,或者说“规律”、“方法”的讲授,而忽视写作个体的“情感”、“思想”这样的重要因素。如教师只讲授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提炼主题等,而不培养学生的情感,使之有感而发。
五、重视“内容”讲解,忽视“情境”

㈨ 作文评析课怎么上

一、 教师讲评的策略
1.研究讲评修改方法:(1)从全班中选择一、两篇优秀作文,树立典型榜样,让学生逐一轮读,领悟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从而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2)将全班学生根据不同水平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各人充当一个角色:“小作者”、“读者”、“小老师”,“小作者”可为文章辩护,“小老师”重点查找文字的错、漏、病句等,“读者”对自己读过的文章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如: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为什么要选这些内容?等等,大家一起初次修改。(3)各小组将初次修改的文章在小组间轮流传阅,将自己的意见写在文末。几遍传阅之后,每个同学都得到了许多建议,以此作为自己修改作文的参考。
2.力求讲评切中要害:老师要根据批改时的记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文的要求开展讲评。讲评时,要找准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客观公正,既不能一味否定,当众指责,使学生无所适从,失去作文兴趣,也不能轻描淡写,养成学生不良文风,要用中肯的语言,学生易于接受的态度开展讲评。
3.善于启发写作思维。有话可说并不意味着能写出好作文,有些学生不愿去思考,作文时仅仅将材料堆砌而成。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就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大胆尝试多种表现方法,启发学生选用自己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传授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力求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学有所得”。

二、学生讲评的策略
1.让学生学会自读自评,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通过“读”。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不当之处。因此,在习作讲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评的习惯。许多同学刚开始读自己的作文时,声音很小,不敢放声朗读,我们要鼓励他们读下去,读清楚。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促使他们在读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能及时修改。
2.让学生学会听读听评。“听”是小学生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如果不会听、不善听,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习作讲评课上,我们要经常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读作文,认真听别人评作文的习惯。听之前,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听的时候要把听出的问题和优点用笔简要记下来,等别人读完说完后作出评价。
3.让学生学会互读互评。习作讲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而合作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的建议比教师的评语更直观、更易接受。我们在作文讲评教学中就要经常安排学生互读互评,让学生学会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听取和采纳他人的见解。
策略只是一种设想,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周老师以自己的实践成为我们作文评讲课的先行者,让我们获得真知,我们应该在这样的问题上多学习、多深究。

仅供参考 欢迎采纳 希望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管建刚作文教学法评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