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述教育学起源论的三个流派
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四种流派: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贰』 什么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他的"三大教学变量"是什么
掌握学习以“人人都能学习”为基础观点,以存在着个别差异的学生专组成班级为前提,以传统属的班级教学方式来实施,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学会学校应教的东西。此理论经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与重视,并在国际上得到推广与应用。
布卢姆建立了掌握学习的理论模式,提出了影响学习的三大教学变量,即先决认知行为、先决情感特点和教学质量。
『叁』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清论文
我们在抄备课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研讨在学习的新内容中,学生哪些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难以学会,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课堂中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肆』 程序教学三大理论基础
程序教学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行为)、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自发的行为)
反射学习、操作学习
『伍』 陈桂生的教育三论是什么
《中国教育问题-陈桂生教育三论》是200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桂生。
内容介绍
第一章/教育学的性质问题
教育学发生的自然历史过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辨
四分法:教育理论成分解析的新尝试
教育科学对“教育目的”难题的应对
“教育学同相关学科的关系”辨
“教育学同其子学科间的关系”辨
教育学“独立学科地位”辨
第二章/“教育实践理论”辨析
“实践教育学”发生的自然历史过程
对“实践教育学”认识的演变
“教育实践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教育实践理论”的成分
“教育实践理论”中“规范”的性质
“教育实践理论”中“原则”的性质
“教育原则”的再认识
“教育实践理论”的辩护与检验
第三章/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
对公共课“教育学”的“厚望”与“薄待”的反差
公共课“教育学”定位的误区
中国现今的“教育学派”现象
附录:《真学问何必求流派》(王鉴君)
“教育学派”问题的再认识
中国20世纪教育名家现象
且说以“平常心”看待“不平常的教育”
“教育学史”辨
“教育哲学”辨
外国的“教育学”示例
第四章/中国的“教育学现象”透视
历史上的“大教育学”现象
历史上的教育学“中国化”现象
教育学“绪论”与“本论”脱节现象
教育学陈述中的“原则”与“规律”混淆现象
教育学“研究方法”意识蒙胧现象
教育方针表述中的“唯上”现象
教育学诸版本“雷同”现象
研究“教育学落后现象”的现象
第五章/教育话语辨析
且说“教育炒作”与“教育空谈”
再说学校的“述而不作”与“作而不述”
且说“学校的标语、口号”
教育话语中流行的“公式”
教育话语中的“××性公式”[一]
教育话语中的“××性公式”[二]
教育话语中的“A与B关系公式”
教育话语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
“师道”话语虚实谈
也谈“教师该怎样称呼自己”
教师是“如河的人生”么
教师到底是什么“角色”
从某老师的“教师职业语言”谈起
假如如此“教师角色”的梦想成真
原跋
『陆』 问:谈谈《语文教学论》中语文教学三大原则的意义。
一."授之复以语”,突出语言文学的学制科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它强调三点:(1)语文教学内容不能缺失;(2)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语言文学方面的学科知识;(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语文味”。
二."授之以欲”,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
三.
"授之以渔”,建构学习方式的长效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方法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强调:(1)教学中不得简单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应重视教给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2)教师教给的方法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当前学习的需要;(3)语文学习方法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同时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语、欲、渔”三字原则,即语文教学的"学科原则、发展原则、长效原则”,从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行为所作的规范,有利于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
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语文教学设计和操作,还是对语文教学的评价和交流,作为"尺度”,这三个原则 都具有可行性。
『柒』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1 简述学科课程 2简述教学课程的特点 3 简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4 简
第一,做好“知”的环节,提高道德规范知晓率,也就是说,首先要让回学生们明白自己所要遵守的答道德准则是什么,在集体中具体有哪些规范,特别是一些细则。
第二,在“知”的前提下,要对学生的践行行为有褒贬和奖惩,做的好的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做的不好的要予以批评或者惩罚,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道德标准的认识,为学生“知行合一”创造良好的实现环境。
第三,不管是“知”的环节还是“行”的环节,都要生活化且能持之以恒,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道德美丑,而不是某个各阶段突击教育突击践行。
第四,师长一定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榜样,这一点非常重要。俗语说,言传不如身教,如果师长能够在生活中知行合一,带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捌』 论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谈谈三个法各指什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我专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属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师细细思考。
一、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比如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可用讲授法、类比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一些综合性的活动,如信息的集成,可用任务驱动法、主题活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认知规律。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设置多个层次的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确定。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玖』 谁能告诉我教育学中师生关系的旧三中心论和新三中心论的内容
旧的三中心论 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
新的三中心论 以学生、体验和情境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