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随笔 这几天,我
通过两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的三个方面。
一、适量点拨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适时点拨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
B. 初中语文反思书怎么写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李村三中石正效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unjs.com)。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C.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
科学 是什么- -
月考后的反思
时间如流水般淌过,转眼间考试也已结束,试卷也发下来了.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惊讶了.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为什么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于是,我开始自我检查.
我平时不上课不认真,地理竟然还没及格,为此,我想出了几个办法.1)在做题前,时刻要记得还有个"";2)解答题时,不要急于下笔,要先在草稿纸上列出这道题的主要步骤,然后按照步骤一步步做下来,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尽量把每一道题都答得完整漂亮;3)平时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题,这样就会对大多数题型熟悉,拿到试卷心中就有把握;4)适当做一些计算方面的练习,让自己不在计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这几眯,我一定能把考试中的失误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会尽力做到以上几点的.
但我想仅靠以上几点还是不够的,我还就该拥有几点科学应试技巧.于是,我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出了几点.第一点:拿到考卷后,应把考卷整体审视一遍,看一看哪些题比较容易,哪些题比较难.第二点:先从简单的题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数全部拿过来.第三点:如果有选择题不会,乱蒙也要写上一个.因为如果你写了你就有的机会,总比没有机会好.第四点:遇到难题,实在写不出来的话,就过.不要死死地盯着那道题,而忽略了别的题.第五点:考完后,认真地检查,看看自己有没有把题目看错或抄错.
在下一次考试中,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一、学好课本知识。
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主动地解决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二、注意课外积累。
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 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3 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作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明白的人,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不仅不好,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
失败了怎么办?认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要认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来要干什么?确定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失败不甘心接着走,而是要正确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么,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弱势是什么;
第三,确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走。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
综上,我决心:
平时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把课堂学习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并学有余力地积极发展兴趣爱好;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酣畅淋漓、悲壮彻底、问心无愧的战役
再接再励,继续努力,有一句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
(注意如果是写别的,就把文中的词语自己改写,我也写完交上去,老师还说我写的好呢!)
注意修改啊!!!
D.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50字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考试,我发现了自己在语文教学存在有得提高的地内方,开课啦-互联网名师容辅导,建议:今后上课一定要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后认真复习并多加检查,同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同时是否及时完成作业,加强督促使学生成绩上一层楼!
E. 初中语文笔记
同学,你好,我是初中的一名教师
我虽然不了解你们老师的教学风格,但我认为,课前,需回做好充分的预答习准备,这样,你会学得更有兴趣,也容易明白,课堂,认真听讲,不管你在课堂有多重要的事,听好那几十分钟,是对自己最有用的,课后,认真去复习,只有复习好今天的功课,才能把它消化,去学明天的东西啊,这样的学习对你的效果是很大的。
如果你想找预习笔记,就去网络文库找,再输入你想找的课文,就可以了,我就是如此。
同学,希望能帮助你,愿你: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学习进步!
F. 如何写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如何写好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一.写自己成功的经验。指及时记下好的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手段措施等。我们可以反思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比如我教朱自清的《春》时,引导学生思考本文描写了几幅图画?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结尾有什么新意?这样,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学生比较深入地把文章内容互相联系起来,对文章的主题也有了深入的理解。课后,我高兴地把这些感觉记录下来,反思成功之处:语文课堂点拨就要力求点拨出语文味道来,把学生引向语文深入审美阅读的轨道,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语文味道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二.写自己的教学缺憾:指及时总结失败的教训。“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我们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如在教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时,我把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作为这节课的重点,如果同学们能很顺利地找出这个重点,那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会水到渠成,课堂教学也会很顺利。我在进行这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自己讲得多,引导得多,确实把教学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体现了我的“主导”地位,但是却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而是根据我的思路来整理,由我来总结。
G. 求初中语文公开课随笔
生命的感悟——初中语文教学随感(逄春佳) 上世纪末全国性的对语文教学的大围剿我们还记忆犹新,新课改无疑是一次反围剿的“大突围”,四年下来,成果颇丰富。这次以“最近发展区”、多元认识、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的课改理念,使教学向“人”迈进了一步。寻找有生命感的文化定位历史是延续的,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沉淀在我们记忆的深处,打入民族集体潜意识,文化的东西都渗透在我们血管里。千年的语文教学,不会因新课改几年、使用了若干西洋学术术语而脱胎换骨,面目全非。正像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先生讲的:“西方的每一个术语的形成都有它的一个生命过程,一个术语就是一部精神生命史。在西方,在它们的历史文化积蓄中,他们可能是一种智慧,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游离于这个历史文化背景之外,它们就可能凝结成一种知识。智慧是可以产生结果的生命过程,知识则是游离于生命过程的结果。”语文教学该向何处去?是以西方的理念引领我们走出困境,还是回到“私塾”来逃避社会对语文的讨伐?是用“满堂问”式的花架子支撑门面,还是仍旧以强化式的训练博取高分?在世纪之初,我们必须弄清这个问题,以免贻误时机,拖累了整个民族的复兴。人民对语文教学的不同看法不证明我们已经落伍于时代了吗?“所谓世纪,是世界公用的纪年方式,自然包含着海禁开放以后的一种世界视野。”我们是否应该在一个新的历史层面上审视语文教学?著名教师魏书生说:教育就是让人们形成一个好习惯。这是从教育的外在形式上讲的,从内化的精神讲,教育还是担任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而语言的作用,不是只是交流的工具,古今中外皆知,它更是民族精神灵性的载体,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起着重大的作用。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语言,语言的内核又是思想,而思想锻造了人的存在方式。就是说,语言是生命的投射。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语文学习应是感知和体验生命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成了一个引导学生如何感知和体验文本中的生命的过程,或者说,语文老师应该做的是,怎样搭建一个能让学生自由出入作者生命状态的平台。在这个意义上,师生同处于民族语言的强大的文化场中,都是民族语言的学习者,探索者,都是民族文化血肉筑就的生命体。确立了这样的文化定位,我们才可以进行语文教学,即以生命的本体激活文本的生命。还原汉字的原生生命力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汉字,一个个方块字本身就是能引起人无限感情的宝库。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汉字的间架结构,每一个笔画部首都以特定的含义和美感出现在整个汉字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美丽的诗,一幅美丽的画,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它是从原始图画演变成图形,又从不规则图形线条演变成现在的横、竖、撇、捺、折五种规范的笔画,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汉字是一种图。学汉字的过程,首先是个识图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识字阶段,这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已故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了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字母文字尚能与图画相联系,更何况汉字本身就是由画而来的呢?先人在造字之初就是从生活中取材,所以它是生气勃勃的,充满鲜活的生命的美。如果教师能怀着虔敬的心,走进汉字的博大恢宏的殿堂,采撷汉字的原生的生命精髓,还原汉字活生生的生命状态,愿意以自身不懈的努力,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每个字真的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我们的基础教育定然能获得新生。练就洞悉生命存在的功力北师大心理系博士刘翔平也说:“在现代社会,阅读是一项极重要的能力,因为几乎所有的现代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尽管计算机已十分普及,但计算机并不能代替人的阅读,相反,它更有赖于阅读……阅读成为人类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们呢?任何戏剧都不如生活精彩,同样,生活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生命。生命是自然的精华,是自然的灵魂。如果课堂上只充斥着术语和知识,就失去了它的灵性,失去了生命。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在于知识是脱离了生命过程的结果,智慧是能够结出果实的生命过程。遵循生命的规律,体验生命的律动,这应该是阅读课主旋律。杨义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他的阅读:“我说李白的诗是写给我看的,而不是写了之后给唐人看完,宋人又看,宋人看完,元明清的人又看,看完之后我们的前辈又看,然后我才去捡起来看。而是说李白昨天晚上跟我一块喝酒,他拿起杯子来就做了这首诗。我直接面对这么个生命,我先读它,读了之后得出了我的第一感觉,得出了我对它的作品的体验和解释,我才去跟宋元明清的人去对话。”这是一种拥有淋漓的元气的豪迈的气魄!比之我们拿教参、找教案,然后再次咀嚼一些不知别人嚼过了多少次的馒头,到课堂上喂给学生,应该说,我们是对灿烂的文明的犯罪,对创造了文化精品的绚烂的生命的大不敬。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语文老师们就是因为们未曾活出自己,未曾在经典中读出自己,更未曾教学生这样读过古人先贤,所以很累,而且越累越萎缩,因为我们把身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抛弃了、割裂了。家长走多远,孩子走多远;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的重任无人可替代,能做好一名中国的语文教师的确了不起。他首先得是一位民族文化的热爱者,还须有钻探千年的经典的勇气和力量,还要能在各种 “苛捐杂税 ”化险为夷;其次,他必须懂孩子,懂得儿童的心理,能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他才可以担负起不负明天的历史的重任。阅读教学法林林总总,讲阅读技巧的书也多种多样,但最不是技巧的技巧——也可以说是一切技巧的根本——就是用心去体验,寻找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文本中读出自己来。每个人都这样做了,于是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就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心底的生命呼唤起来了,本体的生命和文本的生命有了对话、交融,彼此都获得了新生。观念出方法。当语文教师能把自己融入传统文化背景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坐标中,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直面经典,给自己充满灵性的第一感觉以一席之地,正视讲究“悟”是我们民族文化中重要的思维特点这个事实,并在教学中尊重感悟在教和学方面的重要性,以“悟”促“悟”,语文教学最终会获得解放。最后,我们应该记着,“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会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原地址: http://www.qiuzhen.qde.net/1107qiuzhen/yueqin/news_detail.asp?id=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