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上学期历史21课教案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掌 握 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范例教学 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
挖掘教材比较概括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文化素养等),但具体表现又有所区别(学科领域、时代)
讨论探索 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思想意识 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 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西方传入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等,新闻报纸、出版事业也在中国出现)
2、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洋务运动时期:《申报》;B、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C、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D、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E、五四运动期间:《京报》、《晨报》等)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报刊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布置学生阅读112——116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作为范例进行探究)
1、怎样学习有关魏源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启发学生从生活时代、代表作[或创造发明]、主要内容、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解:A、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期间;B、代表作:《海国图志》; C、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
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2、有关严复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生活时代: 戊戌变法时期;B、代表作:译著《天演论》;C、主要内容:“物进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主张救亡图存];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既学军事,也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学说];强烈的创新意识[为译著加按语,叙述己见,警醒世人,宣传变法]。)
教师小结、过渡:向西方学习,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爱国主义则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以这些思想为支撑,科学家们在各自领域内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你知道当年建立这项伟业的人物事迹吗?(组织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人物姓名:詹天佑;重要贡献:自行设计和建成京张铁路[干线];年代:1905——1909年;
突出成就:居庸关、八达岭隧道;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本领,报效祖国];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强烈的创新意识[设计“人”字形路轨]。)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侯德榜的贡献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A、成功时间: 20世纪20年代
B、代表作:《制碱》
C、主要成就:比欧洲制碱成本低40%
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归来,投身实践,报效祖国];
良好的道德品质[刻苦钻研,意志坚强];强烈的创新意识[挑战外国垄断,探索新工艺,敢于超越西方]。)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115页选择题:应选A(《海国图志》)。
2. 人教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重点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
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曲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二是“积贫局面的改变”和 “积弱局面的改善”,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
课文引言是王安石的一首反映变法后农民生活的诗歌,一派歌舞升平,太平治世的景象。教师可回顾第2节引言部分王安石的早期诗作《河北民》,把两首诗作进行对比。两首诗反映了不同时期王安石不同的思想情绪,也反映了变法前后北宋社会局面的变化。比较讲解,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新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引言部分还对王安石变法做了一个简要但客观的评价,明确了一个基本结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变法的进步作用值得肯定。
第一目“变法的命运”
本目教材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曲折的过程和失败的最终结局,印证了王安石变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本目教材共介绍了四个问题:第一,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变法触及到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反对变法是必然的。熙宁七年(1074年)春,河北等地旱象严重,九月不雨,免役钱激起群情汹汹、民心不稳,神宗忧形于色,寝食不安。光州司法参军郑侠,见新法招致天怒人怨,欲猛醒王安石,遂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神宗反复观图,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或身无完衣,或拆屋纳钱,种种惊心怵目之状,竟夕不眠。示之后宫,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教师可结合插图《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泣》进行讲解。第二,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在变法过程中,随着新法一项项颁布,造谣诬蔑直向王安石泼来,他坦然处之,说:“如今要作事,何能免人纷纭!……人言固有不足恤(不足虑)。”保守派以“天变降罚”作舆论武器,破坏变法。1072年司天监灵台郎(管天文)亢瑛奏言:天久阴,星失度,这是由于强臣擅国,政失民心之故,应当罢免王安石。王安石则以“天变不足畏”加以反击。王安石指出,天意不是人可以知道的,人的行为,也不必去合乎什么天意。保守派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来恫吓王安石。王安石喊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守”的口号,王安石说:“仁宗在位四十年,曾有好几次修改过法令。如果说法不变,子子孙孙当世世守成,那么为何祖宗屡屡加以变动呢?” 王安石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第三,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第四,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去。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佑更化”。宋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新法成为各派系倾轧的工具。于是,变法运动完全失败。对于本目内容,要求按教材讲述清楚即可,为了增加讲述的生动性,可适当补充课外知识,但不应过多。
第二目“积贫局面的改变”
“富国”是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的,本目就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各项法令的成效。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对此,教材分两部分进行了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积贫”现象改变的主要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教材对这一部分内容交代比较简单,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数据、文字资料,对课文加以补充说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数据、文字的选取上可将变法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增强材料的说服力。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各项“富国之法”的成效。它以各项法令为线索,主要介绍了变法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进步影响,分三点:(1)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也介绍了变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第三目“积弱局面的改善”
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本目内容主要是介绍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改善,北宋国力的增强。建议教师可分三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第一部分,保甲法的作用。王安石的强兵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一是加强军队。保甲法兼而有之,而侧重于前者。教材对保甲法单独介绍,突出了保甲法在变法中的重要地位。教材阐述了保甲法推行的两大成效:一、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二、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教师可把保甲法作为本目的重点讲述。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军器监、保马法、将兵法、精简军队等措施的成效。建议教师按教材内容讲解即可,不必做太多补充。第三部分,国力增强的突出表现——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教材主要介绍了和西夏关系的发展。建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变法前后宋与西夏关系进行对比,通过前后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变法促进了北宋国力的增强。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课文的导入。建议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引言部分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王安石在诗中对变法成效的叙述是否客观,变法真正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由此导入新课。
关于“变法的命运”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庆历新政”由于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继续改革又会面临何种命运呢?由此进入第一目的学习。教师在本目的教学中,要注意讲清楚四个问题。第一,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为什么反对变法?是如何反对变法的?让学生理解,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和破坏是变法最大的阻力,也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二,王安石面对阻力,提出的“三不足”思想的含义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王安石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三,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变化?宋神宗态度的变化对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并归纳出变法的曲折过程。第四,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意味着变法最后失败了。建议教师在学习本目内容时,注意把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进行对比。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比较,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积贫局面的改变”和“积弱局面的改善”两目的教学。“积贫”和“积弱”是北宋社会危机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建议教师可以将这两目的内容结合起来讲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第二节的内容,王安石针对“积贫积弱”的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提出新问题: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由此导入对本目教材的学习。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用图表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表1 积贫局面的改变
富国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水利法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
方田均税法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市易法和均输法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表2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主要成效
保甲法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主要表现: 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设置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精简军队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
通过总结填写以上两个表格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变法成效的基本事实;同时,得出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论。
教师还应注意讲清楚:一、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二、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地主阶级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变法侧重点在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而不在改善农民的处境,所以农民的负担仍然沉重。
关于课后小结。建议教师通过小结加深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全面正确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课文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回答导入新课时的两个问题,并做进一步的探究。一、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如何?并进一步探究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并进一步探究如何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回顾本课所学内容,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概括总结。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了。原因有四点:(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教师应该强调,第一点是主要原因。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所以,不可避免的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不满和反对。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总结出,从王安石变法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一是变法的不足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二是应该充分肯定变法的进步意义,这主要表现在:(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教学案例
案例1 在介绍“变法的命运”一目时,可将课文知识归纳为下列图示:
案例2 在介绍“积贫局面的改变”一目时,可以利用图表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教师出示图表:积贫局面的改变(内容见“教学设计与案例”)。
富国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青苗法
免役法
市易法和均输法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填写此表。在学生阅读填写表格过程中,指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积贫局面改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积贫局面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各项措施有什么成效?变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是什么?
在指导学生填写完成表格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各项法令的推行所起作用有什么共同点?他们和积贫局面的改变之间是什么关系?变法过程中存在着局限,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看待变法的成效和不足?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理解。
案例3结合王安石变法历史地位的学习,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教师可向学生补充介绍商鞅变法、谭嗣同与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并向学生提出要求和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去寻找材料,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最后指导学生对改革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比如,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从这些改革中,我们得到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资料内容见教材。
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
解题关键:三人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变法所持态度不同。
思路引领: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阶级不同(或集团利益不同),对变法就会有不同看法和态度。文彦博代表了守旧保守势力,变法必然会危机其自身利益;王安石代表了锐意改革的革新派,主张变法,富国强兵;宋神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希望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宋神宗支持变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王安石变法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改革必然会危害到保守守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思路引领:王安石变法危害了哪些人的利益,他们对变法是什么态度;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变法自身有什么不足之处。
答案提示:(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2.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的成效如何,如何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
思路引领:变法各项措施的成效;变法推行后社会状况有何改变;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从局限性和进步性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答案提示:(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3)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4)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3. 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
目 录
第一章 奴隶制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夏商西周)的政治版思想
第二章 奴隶制国权家瓦解时期(春秋)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 封建制国家确立时期(战国)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封建制国家巩固和发展时期(秦汉)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封建制国家进一步发展和鼎盛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封建制国家由盛转衰时期(宋元明清)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社会思潮的变向与地主阶级改革派政治思想
第八章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想的新发展与封建阶级反动思想的反扑
第九章 洋务派与早期改良派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思想从高潮到破产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派同改良派的思想论争
第十二章 章太炎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第十三章 孙中山前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4. 完整的中国近代史上宗教侵略,如曹州教案之类的教案
宗教自古有之,恩格斯认为,世界古代社会的基督教,是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大约从公元
2世纪起,统治阶级成员加入基督教,基督教逐渐成为国家的宗教,基督教亦就逐渐成为统治
阶级赖以驯驭人民大众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压迫工具。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少数传教土以“传教”为幌子,执行本国政府的意志,推行其对华文化侵略政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华的传教上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了这场战争。1840年3月,英国政府决定远征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后,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狂妄地宣称:“时间已到,中国必须屈服或失败。”~2j(七天主教南京教主艾维克为朴鼎查提供大量军事、政治情报。1844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箨订《黄埔条约》,使列强获得保护天主教堂的条款;1858年,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取得了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的特权。
在条约制度的保护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教士纷纷涌进中国。从1846年起,天主教
在澳门、南京、北京设三个主教区,在陕西、山西、山东、湖广、江西、云南、香港等地设立代主教区。到19世纪末,在华天主教传教士达800人,教徒达70万人;在华的基督教士由墙44年的
31人,发展到19世纪末的1500人,教徒约8万人。此外,沙俄的东正教士亦纷纷涌进我国东
北地区。传教七在华所制造的“民教”冲突事件,其本质是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压迫
与反压迫、征服与反征服的斗争,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化冲突”。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国,首先是建亩:教堂。建市教堂包括“还堂”与“建章”。所谓“还堂”,即强迫交还鸦片战争前被清政府没收的天丰教等教堂、几十年过去,原有的教堂不复存在,传教士依仗特权,或对绅民拥有的“高华巨窒,硬指为当年教堂,勒逼民间让还”,或将“会馆、公所、庵堂”,“抵作教堂”。这类事件在山东济南、泰安等地时有发生。
所谓“建堂”,即传教士所到之处建立新的教堂。传教士“谋田地房产,不先禀商地方官,硬立契
据”的事件几乎遍及全国各省。最典型的事例要算“充州教案”。80年代末,德国圣言会教主
安治泰企图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鲁南地区建立兖卅l教堂。德国传教士的“建堂”举动,理所当
然地遭到山东人民的反抗,他们愤怒地驱逐了安治泰及其德国领事。德国在兖州建堂一事,直
至1897年巨野教案发生后,依仗本国的军事力量才得吼实现。
附:1 兖州 教案:山东省曲阜师范兖州校区北校院的所在地,原来是兖州教堂的地盘,当年的兖州教堂面积据载南北长 368米,东西宽216米。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现如今保留的兖州教堂残留建筑,只是其北端的教主楼一小部分,教堂的豪华壮丽,堪称当年兖州及周围地区的一道风景。正是这座兖州教堂,在历史的建造过程中,曾经暴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兖州教案。也写下了古地兖州人极有血性的一页。
兖州教堂最初是有一名德国传教士安治泰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创意建造。他先在兖州城里偷偷买了一户姓吕人家的住宅用作传教场所。此事被当地发现后,以兖州明贤汤诰等人为首,在兖州城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洋教风潮,他们不但组织人四处张贴标语“斩杀汉奸以清内乱,驱逐洋教以靖外忧”,还拿起棍棒四处巡逻,扬言见到传洋教的就割耳、断手。吓得安治泰等人还没来得及做更大的动作便落荒而逃。
一年之后安治太再次来到兖州买房建教堂,这一次买了一户人家的房基地准备建教堂,结果是百姓们知道后封锁起城门,高喊着要捉拿买房的汉奸,不但没让教堂建成,还用最快的速度在建教堂的房基地上建起了一座考棚。
对于兖州人坚决不让在城里建教堂,当时的总理衙门也就是清政府的外交部是这样解释的:“中国信从孔圣之教,备极尊崇,兖州孔子故里,亦儒教根本之地,若欲在该处建立教堂,非但本地人忿忿不平,即天下之人亦闻而惊骇”。用当地老百姓的说法是:洋教属于歪门斜教,是专门鼓惑人心、离经叛道的祸害。所以无论如何在地靠孔圣人故里的兖州,决不能让他们随便建成教堂。所以尽管数次筹划、想各种方式在此建教堂,但要么来人被痛打一顿赶出城外,要么临时传教场所被一夜拆除。
一直到1890年,安治太回德国受到徳皇的接见,并取得了在山东的护教权。为此德国公使司艮得专程赶到兖州,以威胁恐吓提出要在这里硬建教堂。结果兖州城里立刻又刮起了一场反建教堂的风暴。城里和乡下老百姓知道消息之后,“街上的人群数也数不清,,,,,就像滚滚海水震荡起伏,洗马地就象黄蜂窝一样,人们拼命往那里钻,那里是分发武器和策划阴谋的地方口,”震耳欲聋的粗野叫骂声和锣鼓声此起彼伏,吓得德国公使连话也没说几句再一次狼狈逃窜。
一直到后来,安治太在一干大员的陪同下领着一伙人到了兖州,地方百姓根本不理那一套,又是蜂拥而至,将他们团团围住。就连地方要员兖沂曹济道员姚协赞也不敢当面应承。结果出门时安治太的一个随从表示不满,引发众怒,随从当场被群众打的鼻青眼肿,县太爷被直接推倒在桌子底下,安治太硬是被人从轿子里拖了出来,挨了一顿臭揍。用当时地方官的话说,“百姓并为一心,势有蹈死不悔之势”。
兖州教堂的对峙一直持续了十年,当地老百姓硬是没有让洋人在此建成教堂。后来到了1895年。那时德国正在寻找瓜分中国的理由,在一份报给徳皇的公文中,公开表示兖州不让建教堂,就可以成为进攻的理由。软弱的清王朝腐败统治者在德国武装占领了青岛之后,不得不做出让步,再加上当时又发生了杀死德国传教士的巨野教案。德国取得了在山东的殖民地权利。1897年,历时十年的兖州教堂案终于落下了大幕。伴随着国弱和屈辱,在清政府的武装保护下,德国统治者终于在兖州城里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天主教堂。
2 曹州教案:1897年山东曹州巨野县群众与德国传教士发生冲突而酿成的案件。又称曹州教案。为当时重大教案之一。案发后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19世纪90年代,德帝国主义积极向远东扩张。1890年,它从法国手里夺得鲁南德籍传教士的保护权,并竭力利用传教士为其侵略服务。1896~1897年德国两次向清政府要求租借胶州湾,均遭拒绝。德皇威廉一世意欲诉诸武力,首相荷享诺劝其忍耐,认为一二年后教案问题可以作为德国行动的借口。
曹州公众对德国传教士唆使教民欺压民众,素怀不满。1897年11月 1日夜大刀会惠潮现、雷继参等人到巨野县磨盘张家庄教堂,杀死在该堂留宿的德国圣言会传教士能方济和韩理。与此同时,寿张、济宁、单县、城武等州县,亦发生毁堂、殴逐教士、教民事件。案件发生后,清政府立即派司道大员前往查办。但德国于11月6 日命令驻扎吴淞的德国海军提督棣利士率舰队开到胶州湾,占领要隘、城市及其他据点。11月10日德驻华公使海靖向清政府提出六点无理要求,清政府全部接受,并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山东巡抚李秉衡撤职;赔偿教堂损失白银3000两,中方代建教堂3 座(每座造价白银6.6万两),教士住宅7处(造价共白银2.4万两);降谕保护德国教士;惠潮现、雷继参两人处死,萧盛业等3人监禁5年;允许德国租借胶州湾99年,并享有修筑胶济铁路和开采沿线30里的矿产特权。从而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