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自题小像教学设计

自题小像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15 19:57:47

㈠ 湖心亭看雪教案 "与"字写出什么景象 答案

★《湖心亭看雪》连用三个"与"字写出雪后湖上冰花弥漫,天、云、山、水连成一片的雄浑苍茫 的景象。
附: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揣摩文中借助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叙事、写景、抒情交融的写作特色。
3.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请学生先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雪景的诗词)前几天,我们随郦道元游了“三峡”;跟苏轼“夜游承天寺”;同周密一起“观钱塘潮”,今天就让我们和张岱到“人间天堂——西湖,去《湖心亭看雪》”。
(多媒体显示:背景西湖雪景。教师提示:现在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世界。)
多媒体显示张岱相关资料:
张岱( 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明白: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二、朗读感知
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提示:
更( 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è) 喃(nán)喃
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领会朗读技巧。
3.学生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师生点评。
4.学生分组读,相互点评。
5.学生分组展示,要求读得抑扬舒缓,并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关键词如:俱绝、更定、独往、强饮、痴……
(2)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解难。
(3)全班集中质疑、答难。
6.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心内容。
讨论明确: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
合作交流明确(多媒体显示):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的湖心亭。
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奇遇。
三、品读赏析
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最感兴趣的描写雪景的文字:
讨论,交流,多媒体显示。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合作交流,意译文句。此句用白描手法,以生动传神的 15 个字,描绘出了大雪三日后奇特的夜间雪景。这也是作者在湖中划船时看到的总体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十分阔大而又混沌难辨的白色世界。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雄浑苍茫的雪白世界。作者的视点由上而下,四种景物浑然一体的特点,仅用“一白”轻轻一点,便境界全出矣!“一”在此应理解为“全”。
学生齐读该段文字,闭目、想象画面。
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天地“一白”雄浑阔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将视线收近,从天、云、山、水,到长堤,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天地混沌的雪白世界中关注到几个有活力的“湖上影子”。此为由大到小,以小衬大,也是用白描手法。这一句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笔墨精到,情致毕现。在苍茫天地之间,那长长的横跨西湖中间的苏堤,也只是一道淡淡的凸痕罢了。那湖心亭在作者眼里仅成了一个点。而比起湖心亭来,作者的小船更小了,不能称“一叶”了,只能称“一芥”。看来“一芥”比“一点”更小了。而小船中的人当然比小船更小,又拿什么来比呢?唯有用“粒”来形容其小了。读到此处,我们自然不难想见作者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到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人生彻悟。
教师提示:这段文字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那么,何谓“白描”?
明确: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3.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
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出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渲染烘托的手法。
教师提示:白描这种描写方法不仅局限于写景,也常用来写人。
教师可提示:你们可曾听过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中的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汝”就是白描;“浓抹”就是渲染烘托,二者是两种相对的描写技法。
4.多媒体显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画面。
明确:浓抹(渲染烘托)。
快速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 。
(1)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2)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6)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7)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8)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
5.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句子,总结作品的语言特色: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四、悟读体味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背课文。
2.独立思考,合作讨论,问题探究。
(1)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待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笔墨?
明确:开头作者用明代年号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以明代遗民的视角来看世界,自然会有一种孤标傲世,遗世独立的情怀和风致。“大雪三日”一句,以听觉表现出西湖在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选这最静寂的凌晨时分去看雪景,以示自己的孤怀雅兴。
(2)从“独往湖心亭”中的“独”字可见是一人前往,为何又写“舟中人两三粒”,结尾又写舟子?是否矛盾?
明确: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茫茫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反映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也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情怀的一种写照。
(3)本文题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二段却详写湖心亭奇遇?
明确:本文的主体内容是看雪,这是作者计划之中的乐事。可是未曾料到在湖心这还能有此奇遇,三人情怀契合,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令作者喜不自禁。这是看雪事件的延续,又是令作者大喜的事,当然要写。
(4)“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何故?
明确:客人未答姓氏,可能有难言之隐。可能如作者一样孤高傲世,不屑与他人相识,因此回答时故意语焉不详,只答“是金陵人氏,客此”。他可能也是明代遗民,客居在这里,不便明言。
(5)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子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五、拓展升华
教师小结: 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邦犹是,人民复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迷于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于雪中的情及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消极避世的情绪,我们应该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辩证地借鉴。让我们一起背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情雅趣,感悟作者的故国之思。
六、课堂练习
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生思考、交流。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教后反思: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文章短小精悍,写法灵动,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教学本文,可从写法和语言两方面突破。首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驳论文的思维流程,深层探讨课文的意蕴,体会这篇驳论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其次应组织学生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课堂教学可采用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用心感知,深入体验,反复品味,深入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能力目标:
⑴ 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
⑵ 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3、德育目标: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教学重点】
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感知,增强感悟。
2、品读法:
品读课文,理解其写法和思想内涵。
3、讨论探究法:
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对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4、比较阅读法:
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理清驳论文的思维流程,理解课文的深层含意,体会这篇驳论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设计一:
学习立论文之后,我们会遇到新问题:有时候说服自己并不困难,可说服别人真的好难!这就需要另一种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驳论。让我们先向鲁迅先生学一学这一技巧。
2、设计二:
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鲁迅先生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兴盛、腾飞的坚强战士。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
3、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
网络笑话:买汽车
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呢?
妈妈:买不起呀。
孩子:那怎么才能买上小汽车呢?
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买小汽车了。
孩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
这个笑话,孩子的反驳很精彩,妈妈听了以后肯定会瞠目结舌,继而哈哈大笑。
驳论是一种与立论相对的论证方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
假如你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论调,你将怎样批驳?
生1: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均可证明,21世纪是中国的舞台。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中国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光芒万丈。这难道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生2:这是一种蓄意的诋毁,通过恶意损害党的形象,伤害民众的感情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让我们看看70年前鲁迅先生是如何批驳这一荒谬的论调的。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鲁迅写此文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横战”。可见健康的恶化与精神的压力并未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读音:
选两个学生投影显示积累的词语:
搽:涂抹。
玄虚(xuá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省悟(xǐng):认识上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
渺茫:因无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kuāng):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不满现实,追怀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代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自欺欺人:欺骗自己和他人。
脊梁(jǐ)
2、学生速读课文,画出正确的论点和论据(多媒体显示):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之所以认为它是错误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未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未失掉自信力和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四、精读课文,突出重、难点
1、诵读1~5段,讨论探究:
⑴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⑵ 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明确:
⑴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娈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会由于利益的驱动或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明断是非,拨乱反正,所以驳论证比驳论点、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胜于雄辩,我们一定要有推理判断能力,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惑。
⑵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从这段文字也可看到鲁迅的境况,但他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
2、品读6~8段,讨论探究:
⑴ 作者是如何立论的?请简述作者的思路。
⑵ “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⑴ 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7、8段热情歌颂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
⑵ “中国的脊梁”是指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原因有三个:第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第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第三,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大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大多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多媒体显示: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发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如和领导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到12月,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学生请愿运动。
许多热心的青年往南京去请愿,要求出兵;然而这须经过极辛苦的试验,火车难坐,露宿了几日,才给他们坐到南京,有许多只好用自己的脚走。到达南京,却不料就遇到一大队曾经过训练的‘民众’,手里是棍子、皮鞭、手枪,迎头一顿打,使他们只好脸上或身上肿起几块,当作结果,垂头丧气地回家,有些人还从此找不到,有的是在水里淹死 。
(摘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3、学生齐读第9段,研讨以下问题: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学生明确:“状元宰相”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以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民本思想。
4、教师总结:
本文的写法很独特,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说理全面、深刻、有力。
五、说话训练
请运用驳论就以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勤能补拙。
2、失败是成功之母。
学生思考、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分析下文所用的修辞手法,积累并仿写: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请为下面的两个似乎有些矛盾的名言找论据,证明它们各自的合理性:
⑴ 我之所以有所创造,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⑵ 尽信书不如无书。
〖参考答案〗
1、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引用。仿写略。
2、⑴ 如:贝多芬是世界公认的乐王。他一生中有九部交响曲,其中被人推崇的是后七部,而前两部大体上是仿效莫扎特、海顿的风格。但是,他说,如果没有前两部,人们就不会听到悲壮的《命运》、雄悍的《英雄》、优美的《田园》、令人沸腾的《第九交响曲》。在写下这些鸿篇巨作之前,在世界音乐中心 ──维也纳,他认真学习了巴赫等音乐大师的杰作,博采众长。
⑵ 李时珍生活的明朝,中国传统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了,医书药典汗牛充栋。李时珍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对有经验的医生、药农的访问,发现了前人的许多谬误,产生了医人先医书的想法,写成了《本草纲目》。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意,体味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链接生活,体验反思;延伸拓展,开阔视野。
〖教学步骤〗
一、揣摩语言,体味深义
1、体味语句的深义,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⑴ 多媒体显示:
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①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②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④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⑤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学生思考,明确:
① 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② 指广大人民;
③ 指国民党反动统含者及其御用文人;
④ 指所有的中国人;
⑤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⑵ 学生自选例评析:
示例: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看以悬而不论,实际上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自己观点的自信,同时也包含对大众的关切、询问。
示例:“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呢?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称他们为“中国的脊梁”,用比喻高度评价了那些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们,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2、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意味,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⑴ 体味第一段中的三个副词“总”“只”“一味”,它们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的心理,同时又暗示了其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有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体现了万般无奈之下只有祈求鬼神的沉迷心理。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⑵ 揣摩“自欺力”“他信力”造语的新奇:
“自欺力”“他信力”是作者的新造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组反义词衍义造成,与“自信力”对照,表现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味。
⑶ 品味第8段“……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真正失掉自信力的是那些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二、说话训练,联系实际,回顾反思
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说一段话,作一番介绍。
学生畅所欲言。
他们是科学家,如华罗庚、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陈景润……
他们是体育健儿,如邓亚萍、王楠……
他们是抗击非典的英雄们,如74岁高龄抗战在“非典”第一线的姜素椿和那些光荣倒下的邓练贤、叶欣、梁世奎、李晓红……
他们是做着飞天梦的数代航天人……
……
多媒体显示: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然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摘自: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入《华盖集》)
学生若有所思。
教师总结:各种灾害与中国历史相生相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每一章都充满着正义与邪恶、谎言与真实、光荣与耻辱、凝聚与散漫、顽强与脆弱、为公与为私……的斗争,中华民族始终未被斗倒趴下,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相信自己。“神舟”五号遨游于太空,中国飞天,在最高最远的广阔舞台上做了一次最完美的亮相,为我们的民族自豪吧,为我们的祖国骄傲吧!
三、延伸拓展,比较异同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读《中国人的智慧丛书》
李 恪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立刻便有了一种不痛快。谈中国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昂,不能平静,大概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一种古老的文明赓续至今,葆有它的活力和生机,这已是绝无仅有。就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自豪。然而我们常常并不能自豪,而是有点自卑,有的人甚至自卑到极致──中国人简直要失掉自信力了。
自豪以致自大
大约明代以前,中国在许多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甚至到清初,我们还以“天朝大国”自诩。但是西方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我们并不知晓。到了晚清,他们的自鸣钟的确有点意思,那不过是匠作的巧技而已,爱不释手之余,我们还可以冷冷地讪笑那些蛮夷。但是,鸦片战争一起,我们知道了,洋鬼子船炮利器,我们纵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再加上忠义之士的视死如归,也终究无济于事。败了,割地赔款搭笑脸,不敢再惹洋大人。而仁人志士发愤而起,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兴洋务、办厂矿、译洋书、谋立宪,以至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然而“天朝大国”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曾几何时,提到中国,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殊不知,地大物并不博,人口多并不是好事。提到中国,就是“四大发明,灿烂文化”,殊不知,近代来,外国四百大发明也不止;文化有灿烂的地方,也有不灿烂、甚至鲁迅说的“吃人”的地方。说到外国,就是腐朽垂死,水深火热,我们要解放全人类,要让他们过上像我们一样幸福美满的生活── 姑不论失掉自信力否,首先就失去了平常心。
由自大到自卑
自大使我们付出了沉痛的教训。且不说清廷的割地赔款搭笑脸,“文革”中大批崇洋媚外,让我们十分“解气”之后,国门打开,我们蓦然看到,门外并不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中华民族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勤劳勇敢善良聪明的民族,在我们战天斗地、你死我活的时候,他们一刻也没有停留地创造着同样灿烂的文化。不能不承认,在许多方面,西方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头。不是曾痛斥过“外国的月亮圆”的论调吗?到国外一看,因为他们早就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月亮的确要更圆更亮一些。
于是我们开始检点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感到莫名的悲凉。“五四”时期,有人建议废除汉字,有人实行废除孔教,从师夷之长以制夷到改革开放,百余年来,仁人志士未曾一刻停止过探索真理,而崇尚西方之风,也愈来愈烈,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如果说初期的崇尚还只是洋火洋油洋布洋面的阶段,那么,后来的崇尚则几乎渗透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使人不忍一一列举。中国的确是个大国、穷国、古国,它的发展与崛起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之事,然而它毕竟是我们的祖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必须自强不息,才能扬眉吐气。
中国人的智慧
失望和放弃不是中国人的习惯。那么,中国人还能不能崛起,能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沿着历史,做一次中国人的智慧的巡礼吧。
《中国人的智慧丛书》共8册,洋洋大观,在不同的学科里,记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不仅有震古烁今的四大发明,而且有太多太多的不为人知的发明创造。这些成果,早巳为国际科学史界所肯定,做出这些成果的科学家,也早已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
比如关于炼焦的发明,丛书介绍:中国最早的用煤炼铁的记录,见于公元4世纪的《释氏西城记》;成书于1650年前后的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了炼焦及用焦炭炼铁的全过程。为了证明这项技术的发明权属于中国人,丛书 (《揭示物质变化》分册)列出了8个国家的最早记录,它们都在18或19世纪,结论不证自明。
在记述了水稻专家袁隆平的成果后,丛书(《播撒绿色希望》分册)引用了国外的评论: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纳森博士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日本专家甚至把杂交水稻和四大发明并列,把杂交水稻称为“中国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古代,中国有大多的祖冲之、李时珍、徐霞客……我们当然可以引为自豪;现代,如果中国人多一些华罗庚、李四光、袁隆平……则我们何需自卑!
中国人的自信
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个少年,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少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去美国留学!”有的人看了,感到有点鼻子酸;有的人看了,忧心如焚。是啊,这不是有点不争气吗?实际上,孩子向往美国,并不可怕,说明美国的确有它先进的东西,而见贤思齐,正是我中华民族的长处。
这样的事,只可能出现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如果还是封闭的昨天,我们将无法想象美国有什么好处。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外国是人间地狱,那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这奋起直追的年代里,发感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中华民族斗不是劣等民族,过去曾经辉煌过,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我们在痛定思痛,发现我们已经落后了很远之后,才会更加义无反顾地走现代化的道路──而支撑我们的力量源泉,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已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了,再来重读过去的辉煌,是不是有点夜郎自大、自我陶醉?我不这样认为,自信,将永远是一种力量的源泉。上世纪80年代,陈景润不知鼓舞过多少人,这些人不一定都要成为陈景润,但,陈景润会成为一种观念,一直激励着这一代人,并永远给这一代人以启迪。《中国人的智慧丛书》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吧。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1年2月14日)
这一篇文章与课文相比,写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这是一篇读后感,直接批驳论点,用事实说理,与课文写法不尽相同。
四、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一方面我们掌握了驳论的写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襟怀,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上的发言,写一篇题为《由脊梁引起的思索》的文章。
2、请阅读下面三个材料,分析这三个材料侧重点及适应论点的不同:
⑴ 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侵略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⑵ 文天祥被俘后,元军一再逼迫他投降,文天祥便毅然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⑶ 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参考答案〗
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例⑴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例⑵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例⑶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⑴;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例⑵;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⑶。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论点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论据。

㈢ 求长春出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以及六年级上册的教案、参考书电子版.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共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网络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

一 正气歌
1—1 苏武牧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入
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
2.理解难度词语;
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
(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
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
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相机指导:相机引导
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学过《第一场雪》,文中提到,西。。。,可见天气(特别寒冷)。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
2.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消化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学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
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
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
(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
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
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这十九年里,没人知道,苏武的头发已如娘亲一样雪白。那是与妻子不能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尽管思亲如此愁苦,但我们的苏武却任……(生接读)
六、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
七、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课文。
八、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九、板书设计
苏武牧羊
穷苦坚贞不屈
(心酸)(敬佩)

1——2 过零丁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
3.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
4.认识一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 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
、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品味探究: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十一、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韵,韵脚是。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十三、作业
1、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与“人生自古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类似的表达“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1——3 《狱中题壁》、 《自题小像》

㈣ 大班古诗《答人》教案怎么写

《答人》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译文】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怎么写

七年级(下)
1、石榴
一、作者:郭沫若,诗集《女神》
二、主题:抓住石榴火红、热烈、充满活力(夏天的心脏)的特征,歌颂了石榴质朴镌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
三、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说明的事物更形象,更富有动感
例如: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作用:采用了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而动感地说明了石榴成熟时的情状。
四 、懂得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植物。
五、字词:奇崛 枯瘠 柔媚 犀利 忍俊不禁 丰腴 争妍斗艳 束缚

2、海燕 郑振铎
一、主题:通过对故乡的燕子(春景图)及海上的燕子(海天图)的对比描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如轻烟似的)乡愁,及对家乡、对祖国的眷念不舍。(睹物生情,寓情于景)
二、记叙顺序:倒叙
三、字词:镌妙 憩息 融融泄泄 忧戚 蹇劣
四、背诵第一段、第八段

3、白鹅 丰子恺
一、主要内容:先通过对比生动形象地展示白鹅高傲的特征,而后从叫声、步态、吃饭等方面来写白鹅的高傲
二、字词:左顾右盼 猥鄙 冥顽 叫嚣 局促 净角 窥伺 蹑手蹑脚
不胜其烦 胜馔 分娩 三眼一板 岑寂 奢侈

4、鹤群
一、中心:课文通过对空中飞过的一群鹤作细致而生动的描写,热情讴歌了鹤群翱翔空中的美姿和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
二、特点:1、分别从群体、个体两个角度对鹤群进行描写
2、把鹤放在群体中进行描写,突出表现鹤的“团队精神”
3、多处采用拟人的手法
4、三个场面:鹤群翔空、鹤鹰大战、救助伤鹤
三、字词:煦煦 络绎不绝 翌日 蜿蜒 无可言喻 飓风 绮丽
剽悍 束手无策 无济于事 伫立 凝眸 优哉游哉

5、鲁迅自传
一、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三次重大的人生转折,(实业救国—医学救国—文艺救国),反映了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
二、鲁迅先生的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往事。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诗《自题小像》:“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字词:筹办 侮蔑
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埃德加.斯诺
一、文体:传记分为两类 1、自传 2、传(评传),本文属于评传
二、文中毛泽东的形象:志向远大,喜欢读书,擅长思考,有独立见解,坚强,有反抗意识
三、语言幽默、生动,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四、字词: 克勤克俭 慷慨 引经据典 指摘 恫吓 驯服 晓谕
危言耸听 怒不可遏 居丧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7、第一千个球
一、作者:贝利,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有“球王”之称
二、字词:生涯 滂沱 堕落 相提并论 无地自容 轻举妄动

8、少年爱因斯坦
一、少年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
二、字词:孤僻 涓涓 腼腆 遏止 跃跃欲试 流连忘返 怡然自得 井然有序

写作——写传记
借用传记体的形式来作文。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年、籍贯、家庭、爱好和主要经历,还可以写自己的理想,写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为别人写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作简要的评述,也可以侧重记述几个典型事例,如《第一千个球》。

9、骆驼寻宝记 陈伯吹
一、主题:通过骆驼寻宝的故事,揭示了要想获得成功必需有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困难的勇气的道理,歌颂了“为大家谋福利”的崇高精神。
二、写作手法:1、对比:如,各种动物的半途而废与骆驼的坚持到底进行对比,突出骆驼坚定的信念,及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困难的勇气。)
2、反衬:如,用狮子等的强反衬骆驼(跛脚)的弱,突出骆驼的精神
3、善于抓各种动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三、骆驼的宝是“变沙漠为绿洲的宝”,你所寻求的“宝”是什么?
四、字词:携手 嫉妒 嬉戏 饶舌 对峙 温馨 淙淙 潺潺 鄙夷
高瞻远瞩 踽踽独行 花团锦簇 养尊处优 水泄不通

㈥ 大班古诗《答人》教案

原文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译文】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注释】
1、答人:这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据《古今诗话》记载:“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
2、偶:偶然。
3、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4、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5、寒:指寒冷的冬天。
【语译】
偶然来到松树底下,找块石头安稳的睡上一觉。因为山中没有日历,只晓得冬去春来,但却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
【格律】
这首五言绝句的用韵方式为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其韵脚是:一先,可“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押。还有一定啊
偶来松树下,
⊙○○●●,
高枕石头眠。
⊙●●○△
山中无历日,
○○○●●,
寒尽不知年。
⊙●●○△
(说明:○平声 ●仄声⊙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鉴赏】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作者简介】
太上隐者。唐代诗人、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姓名及生平不详。

㈦ 求一份介绍鲁迅先生的教案

《鲁迅自传》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1.能说出传记特别是小传的特点,课后能尝试进行小传写作。

2.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并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选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投影仪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及设想:

一. 教师导入: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应有所了解,我们已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小说《社戏》等,但对他的生平我们还知之甚少,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鲁迅先生简要介绍自己从1881到1930年间的主要事迹的文章―――《鲁迅自传》,正是对此的一个补充。老师故意将“传”音读错,引起学生注意。然后解释说:自传者,就是自我宣传的意思,诸位说自传,有什么理由吗?然后释词:1. 传记: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2. 传略:比较简略的传记。3. 自传: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引导学生查字典解决。既然传记都是记录生平事迹的,那么生平事迹那么多,怎么记录呢?看来还要下一番删繁就简的功夫,选择生平事迹中有重要意义的事实来写。像《鲁迅自传》(实际上应该算传略)跨度五十年,而全文却不满千字,如果不作一番精心的剪裁,势必容纳不下。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地方只有几步,鲁迅先生正是抓住这“紧要的几步”,勾勒出自己的人生轨迹的。同学们可看书对照,在《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纪实性的散文中写到的事情,《鲁迅自传》中有没有提到?

教师明确:儿时的状况,鲁迅先生只用一句话带过:“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这和上文的内容有一致之处:比如家里能请保姆、生活无忧无虑等。但具体细节则无法涉及。哪怕长妈妈给我买来《上海经》对儿时的我震动是那么大。那么,《鲁迅自传》中究竟记录了自己生平的哪些重要事实呢?导入新课。

二. 昨天布置了一些作业,即课后练习一: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间的主要活动。教师出示列表,学生校正。明确:

主要活动列表(使用投影仪或多媒体)

年代
岁数(虚岁)
主要活动

1881年
1岁
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姓周的家里

1893年
13岁
家道变故,居住在亲戚家

1898年
18岁
离绍兴,往南京求学

1899年
19岁
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改入矿路学堂

1902年
22岁
到日本留学,进鲜台医学专门学校

1906年
26岁
中止在鲜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医,决心从事文艺事业

1909年
29岁
回国,在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里做化学和生理教员

1912年
30岁
在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1919年
32岁
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移入北京,兼做北大、师大及女子师大的国文系讲师

1926年
46岁
为躲避段琪瑞执政府迫害,南下到厦门大学做教授

1927年
47岁
1926年到广东中山大学做教授,1927年4月辞职,9月出广东 其后一直住在上海

不必在这上面纠缠过多。可简要概括一下:少年时家道变故,青年时外出求学;在南京进学堂;在日本,先求医,后从文。回国后,青年以至中年,先以教师、公务员为职业,业余从事著述写作,后以写作为生,为自由职业者。鲁迅先生的一生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鲁迅先生之所以能著作立身,影响深远,是与鲁迅先生青少年时代就树立的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是分不开的,正如其《自题小像》一侍中所表明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溅轩辕。”这种理想指引着鲁迅先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了多次选择,同学们能不能围绕着鲁迅先生青年时期的三次选择这个主题读书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并将有意义的问题和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提出,班上结解决。教师充当组织者和咨询者。

三. 同学们如有其他疑难问题,可提出并在班上有选择的讨论解决。

四. 课后进行小传写作练习,为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写份小传。

㈧ 鲁迅 自题小像 原文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释】

作于专:(1903年)
许寿裳《怀属旧》:“1903年他(鲁迅)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
赠我。”鲁迅于1931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
二月十六日也。”
①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
余之衷情兮。”
灵台:(书面语)心灵。神矢,爱神的箭。 故园:祖国。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中,内心。荐:献,进献祭品。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这首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这是他言志的宣言。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30年过去,鲁迅无愧无悔。

阅读全文

与自题小像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