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教育教学工作个人小结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下面是教育部关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问题的说明。 关于不属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对象的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期问题的说明
近期我中心接到一些咨询,即具有依法获得的教师资格但没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属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对象)的人员,是否需要进行定期注册?如果不注册,其教师资格证书是否继续有效?有效期多长时间等问题。在此,一并解答如下: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的规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对象为公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在编在岗教师,以及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定期注册范围的依法举办的民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因此,不属于上述注册对象的教师资格证书持有人以及高等学校教师不参加定期注册,其教师资格证书按目前的政策仍长期有效,相关人员今后仍可以使用其依法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书应聘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此类人员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后,则需要执行定期注册制度的相关规定。
取得教师资格,初次聘用为教师的,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之日起60日内,申请首次注册。经首次注册后,每5年应申请一次定期注册。
㈡ 教育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个人小结400字左右
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色认同(roleidentity),是一种对参照群体的一种社会认知而内化为自己行动的社会过程。认同是幼儿教师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内在接纳。而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据社会学家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是不同的。他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因此,可以理解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是幼儿教师认识到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她的情感和价值意义。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社会群体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如何看待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的内涵呢?道尔顿(Dwore,1996)指出每个教师对自己作为教师的整体看法有所不同,教师‚认同‛即个体对自己作为教师的整体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在不同的坏境中随着时间而改变。纽曼(Newman,2000)认为,教师认同结合在教师的个人认同之中。下列几个问题可以说明教师的社会认同:我在父母甚至家庭的心目中,从事幼儿教师这门职业意味着什么?在幼儿园管理人员的眼中,我作为工作人员该怎样工作?从社会
㈢ 近五年教育教学工作小结(400字左右)
近五年来,本人曾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年级组长工作;现担任三至六年级的数学、健康教学工作。角色在转变,但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没有变;迎接挑战,勇攀新高的情怀没有变。为了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本人恪尽职守、谦虚谨慎。广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科基础知识,采撷他山之石充实自己;深入践行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反思、总结,撰写教育博客,提升理论水平。
一、育人为先,以德化人。
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我深知虽然学科不同,但育人本质却是完全一致的。品质优秀、好学上进是从事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
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少先队分队辅导员工作期间,我以活动为主渠道,让师爱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用师德感染孩子们的心灵。能力强的孩子,我为他们提供机会、搭建展示的舞台。得意时,以警醒;挫折中,促奋进;困惑时,拨谜团。而处中游的孩子,多了些老师的“暗中保护”与“加餐小灶”;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对于那些发展不均衡的孩子,我总是饱含期待,关注最多;耐心地守望迟到的春天。教过的学生时隔多年仍念念不忘小学恩师,这个孩子的故事被我记录在一篇教育叙事《呦,我的傻儿子》上。该文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担任数学、健康、语文教学工作期间,我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品质;训练孩子们常态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强调孩子们在校、在课堂的一日常规,无论是读书的姿势还是作业的规范,点点滴滴严格要求;水滴中折射出良好习惯的光芒。
二、笃学乐教,独树一帜。
经过多年教学工作的锻炼与磨砺,我逐渐形成了创新、笃行、乐教的教学风格。课堂气氛民主,学生兴趣浓厚,在区上的监测考试中教学质量良好,获得学校领导的肯定与赞许。
我的教学语言亲切、幽默充满智慧,以春风化雨的细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在语文教学中,我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与内化,提倡忠实内心的本色写作。开辟读书时间、佳作赏析,以身作则,培养了一批批热爱写作的文艺少年。
近四年从事数学教学,更不敢怠慢。授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联系,类比迁移,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教会方法,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善于发现问题,利用问题的积极面,对典型题型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讲解,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要求。在一个个活泼有趣的数学情境中,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倾听、互助、反思,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从而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思维缜密、环环相扣,随着课程的加深,学困生会增加。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不强调、不放弃,不制造紧张气氛,让他们和大家有平等自由的学习空间。设计游戏激发兴趣、借助直观教具分解难度,师生、生生一对一讲解。同时联系家长,为其树立端正的育儿理念,介绍科学方法,用教师的良好人格影响学生、家长。
时代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我总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唯有读书、演题、每天进步一点,方能让自己稳稳当当地站在讲坛上。在2008年、2009年我两次代表学校数学组参加莲湖区教师基本功比赛并入围复赛。这样的比赛让我收获了丰富的参赛经验,见识了数学大家胸襟与气度,更坚定了远行的信念。
在多学科的教学中,我发现只有教师充分地享受了“教”的过程,学生才能够快乐地学。教师对于本堂课的知识点的深度诠释、教师对于已知和未知世界浓厚的兴趣、哪怕是对于学生错误的关注都深深地包含着一种爱。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热爱他人,而这种爱是会传染的。感染给孩子们就是快乐的学生,从而使我们的工作充满了诗意和情趣。
三、学习反思,活水源头。
十二年的教育工作,使职业的使命感深入骨髓。无论何时、身处何处,我总是以教师的心去感悟、以教师的脑去思考。我常常观察身边的孩子们的喜怒哀乐,静听每一节课花开的声音;胸中常常盛满感动,像泉水一样汩汩涌出。于是,想将这些东西记录下了。在我的教育博客里,有自己的时评小议(如博文《我们向雷锋学些什么》)、有对孩子们最新鲜的观察(如博文《值周的观察》)、有课堂教学的尴尬(如博文《小庐的烦恼》)、有读书札记。写着写着,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就水落石出般的暴露出来了。这样由自发到自觉地读书、学习状态最好。读中外教育名著明理,读学科教学论文导行,和同行沟通交流认识自己,浏览家长网页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以上是常态的学习,除此之外,我把握每一次校本培训、外出培训以及网络培训的机会;认真倾听专家前辈的经验总结,感受大家的风采,记录精辟独到的见底。常常被他们思想的火花点燃,同他们的灵魂一同起舞;在返校的路上,不断对比反思、明确自己需要改进加强的地方。唯有学习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像常青藤一样绿意盎然,唯有反思才能认识自我、认识差距。所以,我将更加坚定的在此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