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教学:歇后语也是第二语言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个特色.透过歇后语就能折射出许多有关汉民族的文化常识,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的学习有着莫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对歇后语及其类似俗语的学习也会相应提高。进而加深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人的了解。
1.进行“汉语俗语词典”的编纂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面向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T作一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特别是体现汉语词汇特有文化价值的“汉语国俗词语词典”还没有完成,产生这样局面的一个蕈要原因是,我们对外周学习者汉语学习词典的真正需求尚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宏观上缺乏系统的考虑,微观上我们对这类学习词典的注释方法、编排体例乃至检索方式等都缺乏研究。
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部分.体现在词汇层面就是国俗语中。所谓围俗语因素.就是反映本民族文化特有的概念而在别的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语.也就是说,是别的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汇。“现行HSK词汇等级大纲的编制以词的使用频度为原则.用使用频度来衡量词语的常用程度,以进行词筛选和确定的等级.加以语用标准、语义标准和语法标准的结合。”另外,揭示歇后语多用比喻辞格的方式,为这样的读者提供更多的方便。这些也是在词典编纂中应该考虑到的因素。如能有这么一部综合的国俗语词典的话.将会使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俗语的学习过程中减少很多困难。故进行这方面的词典编纂是相当必要的。而且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了。
2.从文化角度导入
一定意义一卜说,教授一种语言就是在教授这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解读这种语占所依托的文化。中国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古今,源远流长。可以说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的喜爱,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动力之一。“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至少可分为三类:语俗文化,语感文化,语境文化。作为民旅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化知识,如中国特有的称呼、姓氏、亲属之问的称谓等,即是这咀所说的语俗文化。”当然歇后语是属于语俗文化中的,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块文化举足轻藿的地位。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一般是以下几个环节:课堂语言输入,语言表达操练。语言规则吸收内化,语言技能,社会自然语占接触,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语言输入”这个环节,就需要有意的加入一些歇后语的认识.进而在语言表达操练中使学习者对这一语言想象进行掌握。歇后语主要有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种方法构成.没有一定的汉语基础是对它的理解和运用是有挑战性的。故对歇后语的学习.不应该放在汉语学习的前阶段,而应该是中后期。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文化在教学特别是中高级阶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逐渐有了共识。“所谓文化导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将有关的文化因素直接引入相关的教材。大家都认识到,没有提供足够文化因素信息的教材,讲文化导入教学仍然是十分困难的;第二层意思是将有关的文化因素直接引入以语言技能运用为核心的语言训练体系。”
文化导入是对外汉语教学不断循环深入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是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和语言运用得体性的必由之路。
3.在交际中学以致用
“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活动既包括语言交际活动.也包括非语言交际活动。语言交际能力主要是指使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针对具体怎样对这一能力进行培养,赵金铭前辈提出的六点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们具体是:
l、要注重训练学生对语言多样性的把握.也就是要训练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2、要注重训练学生正确的语感和得体性表达.也就是大量的技能训练尤其是听读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语感并形成语言得体表达的能力:
3、要注重训练学生整体性地理解和表达。也就是要以语篇为教学和操练的组织单位。训练学生自上而下地整体理解和表达意思:
4、要注重训练学生把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把课堂内外的学习结合起来,也就是训练学生把握限制性的、模拟真实的学习机会。促进学习中的学用平衡:
5、要注重训练学生对文化因素的兴趣和敏感.训练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训练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6、要注重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把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作为专项内容贯穿到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际。
以上六个原则是针对于课堂上学习的.除此之外.第二语言学习者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留心日常生活中周围群众所使用的语言,利用起周围的语言资源来。因为歇后语更多的是出现在口语中,口语是学习习语的一个大宝库。言为心声,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这一说法本身就包含了和语占相关的心理、文化、社会方面的因素。所以,只有在交际中加强对歇后语的不断运用,才能使学习者对汉语这一语言习惯好好地掌握。
4.对比性学习相对的来说,对比性学习就不怎么适合于全部的歇后语教学。毕竟英、汉语(这里以汉英两种语言为例)分属不同的语占。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两种语言中的意义对应部分,比如用英语中的谚语或者意思恰到好处的习惯短语来理解汉语中意义与其相对的歇后语。这部分虽说较少。但还是存在的。比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ringing one’s own bell;猫哭耗子——假慈悲,to shed crocodile tears;鲁班门前耍大斧——不知高低。to teach one’s grandpa suck eggs;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on pins and needles;狗拿耗子——多管闲事.mind your own business;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keep silent as before
故在这几条教学措施中,对比性学习是适用范围相对较小的,但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也有一席之地。
② 歇后语教学方法的探索
正确引导,训练表达歇后语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各个方面,要真正掌握并不常用而又如此有趣的歇后语,平时要注意留心积累,同时还要恰当运用,学会表达。在这节课里,教师设计了歇后语表演台,让学生围绕一个歇后语的意思,发挥想象,表演小品:一学生戴着老鼠的头像,在“街道”窜来窜去,几个女同学举起棍棒跟着追打。这时,老师问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一条什么歇后语?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接着,一个男同学兴致勃勃地站起来说,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个。他拿着本子卷成的喇叭,伸向窗外吹起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他表演的是什么歇后语吗?”“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表演使同学们对这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动物园、用找朋友的形式,找出了许多带有动物名称的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发挥想象,鼓励创新语文活动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很多老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位老师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说说、想想、画画、看看、演演,调动学生多感官活动,高频率接受,全方位运转,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活动中,教师十分注意引导,巧妙地安排了用简笔画画出歇后语的意思,孩子们兴趣盎然,都想把自己知道的画在黑板上,有的画“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孩子们兴奋地欣赏着黑板上的简笔画,体会着歇后语的含义。在数学园,他们还发现了一语多义的歇后语:如:三岁孩子贴对联------不知上下;下雨天出日头------假情(晴);石头蛋腌咸菜-----一言(盐)难尽(进)。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的口、耳、眼、嘴、手都充分自由地“动”起来了,多样的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有机地统一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机地统一了。活动中,活灵活现的课件,栩栩如生的头饰道具,色彩鲜艳的图画展示,给学生们的刺激是多感官,全方位的,由此而触发的学生灵感火花也是令人惊喜的。
③ 课《走进歇后语王国》优秀教学设计
案例 语文活动课《走进歇后语王国》教学设计
逸夫一小 宋方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歇后语,并受到教育。
2、通过让学生说说、想想、画画、看看、演演歇后语,调动多种感官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点燃激情 从前,有一个特别喜欢旅游的人。这一天他来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发现这里人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天过着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平静日子。这里环境优雅,人们悠然自得。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于是,东看看,西瞧瞧,可仍然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只好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口说不出。老人说:“我们这里是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百灵鸟戏牡丹---鸟语花香!”来者道:“你可别包子咧嘴---美出了馅。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比你这强百倍,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老者呵呵一笑,说:“那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发现它有何特点?想深入了解歇后语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歇后语王国吧! 齐读课题
二、展开搜索,做好准备 要想探索歇后语王国的奥秘,在歇后语王国玩得高兴,玩得开心,请同学们先做好准备吧。老师课前准备了一些歇后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记一记吧! 展台展示,学生齐读。 小组开火车说一条自己喜爱的歇后语。要求:不要重复。 、、、、、、同学们刚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狗撵鸭子——呱呱叫!”歇后语王国里有个动物园,大家去看看吧!
三、畅游动物园 动物园里有虎、兔、马、牛、龙、蛇、猴、猪、羊、鼠、鸡、狗这些可爱的动物。展台展示十二生肖图画。你能说出一条带一种动物的歇后语吗?说出来,就算是和它交上了好朋友。谁先说? 、、、、、、
④ 《巧用歇后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歇后语,感受到运用歇后语的独特韵味。
2.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
4.能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写一段文字,试着用上自己喜欢的的歇后语。
教学重点
1.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 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根据歇后语写话。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运用歇后语写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讲故事:鸡蛋和石头
故事的主人公是鸡蛋先生,他是个爱吹牛皮又要面子的人。
一天,鸡蛋先生一边给大家讲他年轻时的英勇事迹(当然是在吹牛),一边手舞足蹈。大家都听得乐呵呵的。听,他是怎么吹的:“提起当年,我可英勇了,16岁的时候就打败了公鸡,17岁的时候又打败了老鹰,要说我18岁,那可就更了不起了,我那头轻轻撞一下石头,那石头就裂开了,而且分成了八块。”一旁的 石头小姐听了,当然不服气,她说:“既然鸡蛋先生那么厉害,我倒是想和您比试比试,您看怎么样?”鸡蛋先生想:虽说我刚才是在吹牛,但要真和石头比一比,那还不一定谁输呢?再说是和石头小姐比,她一个女人,我肯定能胜出!如果我不和她比,我颜面何存!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
比赛在三天后开始了。石头小姐安稳地站在擂台中央,笑嘻嘻地说:“小女子今天就自不量力了,请。”鸡蛋先生立马飞步冲了过来,往石头上一撞,只听一声惨叫,鸡蛋先生顿时被撞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小姐却安然无恙地站在擂台中央。
2.说一说:这个故事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自不量力/自取灭亡
3.感受歇后语的幽默。
老师今天用歇后语来夸夸你们!
同学们,每当我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使我越看越爱看,越看越高兴.有时高兴得如“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课间同学们手捧书本,琅琅的书声,神情的诵读,你们一个个是“媒婆迷了路——没得说”。
平时,你们个个如“鸭子凫水——暗中使劲”,不肯服输。课堂上,你们针锋相对,都有一张“宜兴的壶——好嘴”,真是“钻子头上加钢针——好厉害”,我常常甘拜下风。
能经常与你们在一起,我是“八里庄的萝卜——心里美”极了。
提起我们学校,那真是“哑巴开会——没说的”,远近闻名; 提起我们学校的领导,那就是“狗撵鸭子——呱呱叫”,“铁锤敲锣——响当当”。提起我们班同学,老师们都赞不绝口,说我们班的同学是“雨后春笋——个个拔尖”。
1. 刚才老师用来夸你们的是——歇后语(生齐答)。
2.歇后语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朵奇葩,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丰富的生活经验所创造出来的。它幽默,风趣,琅琅上口。今天就让我们和歇后语来个零距离的接触。
二、交流展示,品味语言
1.展示收集资料。我知道同学们平时就喜欢收集歇后语,能不能交流一下?”
同学们,在刚才汇报交流活动中,大家都表现得很精彩,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歇后语欣赏。
幻灯出示歇后语,读一读。
过渡: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使用中国语言中创造发明的一种语言模式,所以我们不但要记内容,还要会用,同学们能不能回想生活中的事情,同学们能不能用上歇后语说一两句话呢?
三、迁移运用,训练表达
1.幻灯出示,读一读。
2.模仿说话。
生1:有一天我向妈妈要钱,妈妈不答应,说:那是木排下水——不成(沉)。我的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生2:我虽然是班上的劳动委员,但平时分配劳动任务,都是老师定,我不过是月下提灯——虚挂名(明)
生3:我们的班长聪明的很,就像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
生4:我上课很少发言,今天算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
生5:今天大家的发言,也算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
3.根据以下提供的情况,说出最恰当的歇后语。
(1)小明的妈妈在街上摆了个水果摊,桔子放在那儿已经好多天了,可她还在那儿吆喝:“新鲜的桔子,快来买呀!”小明对他妈妈说:“你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警察在街上当场抓住了个小偷。可那小偷还一直狡辩,说自己根本没偷,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要求小林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后,读一会儿书再去学校。小林哪有心思读书,就随便乱读一气,真是“_________。”
四、回想生活,成文成段
1.出示幻灯,模仿写作。
(仿照上面一段话,选择歇后语写一段话并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大家已经是笔杆子吞进肚——胸有成足了。
2.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歇后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话说话。
五、小结活动,鼓励积累
活动中,我们走进了“歇后语王国”。通俗易懂的歇后语不仅是宝贵的财富,更能帮助我们提高遣词造句的水平,希望同学们今后多读、多看歇后语,多积累歇后语,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那样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⑤ 趣味歇后语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歇后语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和用法。
3、掌握歇后语的特点和用法,学会使用歇后语。
学习重难点
掌握并应用歇后语特点进行练习。
⑥ 关于学习的歇后语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褡裢---书袋回(呆)子
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答
书呆子的背包---净是文章
半路上接姑娘---从头学起
头枕茅厕板---闻(文 )粪(风)人家
老鼠爬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戏子教徒弟---幕后指点
囫囵吞枣---不知味
吹喇叭响爆竹---有鸣有放
旱地里的泥鳅---钻得深
秃子演戏---大家观光
狗进厕所---闻(文)进闻(文)出
姐姐做鞋---妹妹有样
歪嘴巴和尚吹牛角---斜叫(邪教)
班门弄斧---忘了师傅
脑壳上顶娃娃---举人
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照葫芦画瓢---照着样子做
演员教学徒---幕后指点
⑦ 苏教版五语上练习二歇后语教学反思
教学歇后语时,来我先让学生读准源字音,把歇后语读通顺。又引导学生了解每句歇后语的大致意思。然后让学生积累这些歇后语。最后,我忽然想起上期期末考试有一题让学生用“打破沙锅——问到底”说一句话。何不让学生也用这几个歇后语各说一句话,可这个环节的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
下面是我能想起的学生的发言: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造句: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水滴石穿,不要急于求成。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造句: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一枝独秀,不能人云亦云。
······
课后我反思自己教学中不足就是:1.没有考虑学生所接触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歇后语说话和听到含有歇后语的句子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句子。没有了这样的语言环境,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怎能用歇后语说出准确的话语呢?
这个教学环节应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
⑧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歇后语教学反思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回象的语答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⑨ 歇后语教学设计对答如流奖,第二关学以致用奖
数学是来基础学科,很多学自科都与数学有关。
1.金融;金融数学要学好,数学一定要过关。
2.精算师:考精算师证书,也要考数学,包括高等数学和概率等。
3.建模:建模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同时也有会一些编程语言,主要是matlab要会用,不然得不出结果。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都与数学相关,只需善于发现。非典数据预测就可以用数学建模来解决,可以为决策或预防传染工作提供依据。当前的地震也可以用数学建模来预测死亡人数,只要你愿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