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哈姆莱特》教案(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掌握品读人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
1、品读人物的方法;
2、启发诱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品读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课前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并写出短评,课堂上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归结品读人物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教学目标:通过讨论掌握品评人物的方法。
四、总结:
1、《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思想特点与创作成就,是他的代表作。剧情写的是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但很容易使人联想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现实。
2、主人公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与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这是萌芽状态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
(1)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教案的特点:
1、要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2、要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贰』 求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的教案 急急急啊!!!!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
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在贝多芬的《月光》中进入教室,开始上课。
一 引入新课:各位同学,大家好!同学们,下面提到的现象,生活中你是否曾注意呢?通常我们认为草是绿色的,但是,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你会发现,草却不是绿色的,而是青色的;如果在红红晚霞的照映下,它就变成了红色或灰色。色彩发生着种种变化。„„正是有了色彩这些丰富微妙的变化,才使大自然显得千变万化,美丽异常!这种变化时时刻刻都存在我们眼中,只是我们没有去体会它。„„在一个时期,有这么一群画家,他们吸取了科学对于色彩的研究,通过自己的写生实践,发现了过去长期不被人注意的色彩现象,发明了新的绘画方法。他们纷纷走出画室,走上街头,进入原野和乡村,用心感受色彩,表现美丽无比的光线和色彩。
他们的探索使现代美术距离我们更进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印象派
二 新课讲授课题: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印象主义绘画
问一:现在请同学来谈谈你认为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发言)这个问题后面在回答。
1.从15、16世纪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绘画通常被称为视幻觉主义的绘画。那是一套建立在科学透视学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依照这个原则创作的绘画一直被认为真实地再现了人们眼中的世界。然而,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使透视方法的虚构特性显露出来了。那么什么才是视觉的真实?19世纪中晚期的法国艺术界,以安格尔为代表古典主义与德拉克洛瓦(幻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激烈交锋的态势,而在巴黎也有一些画家既不追随古典主义的学院艺术,也对浪漫主义绘画深恶痛绝,他们努力寻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绘画方法。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是视觉的
直接感受。他们跑道室外直接对景作画。
2.1863年,马奈在被拒绝沙龙展览上展出了他著名的《草地上的午餐》(幻灯)。这副画在那些对激进艺术感兴趣的观众中引发了激愤的反映。在这副画中,他借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艺术大师乔尔乔内《田园合奏》的主题,至于构图则借鉴了拉斐尔的学生莱蒙迪的一件版画作品。前景的人物当然说不上什么英雄主义气息,但无疑它属于当代生活。画的出奇之处在于所有人物都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坐在草地上的裸女是马奈最喜欢的一个模特;旁边手里拿着手杖的绅士是马奈的弟弟;另一位绅士则是一位雕塑家。)两人穿着巴黎时髦的服装,裸女没有按照惯例做理想化的处理,她轻佻、毫无羞耻地注视着观众。也许正是这一点激怒了公众,乔尔乔内理想、纯洁的古典田园合奏竟然以这样一种粗俗的方式表现出来。但作为坚持写实主义原则的画家,马奈乐于揭开传统绘画的理想主义虚幻面纱,直截了当地把真实摆到公众面前。这还可以从马奈另一副有争议的画中看出。创作于1863年的《奥林匹亚》借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大师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构图。就可以发现马奈作品没有任何理想化的修饰。人物、空间的平面特性突出,裸体女郎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在西方艺术史上,马奈被公认为是承前启后的人物。通过他,西方绘画从写实主义转向了以表达光色感受为目标的印象主义风格。马奈的其他
作品还有《吹笛少年》、《酒吧侍女》等。
3.回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1874年,一个被称为“无名的雕塑家、画家和版画家联合会的展览”在巴黎卡普西尼斯林荫道转弯处的一所房子里拉开帷幕。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印象主义画展。共有30位艺术家参赛,展览的创办人包括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西斯莱等。艺术批评家以及公众的反映十分强烈,各方面的报道都是负面的。某杂志刊登了一篇以“印象主义的展览会”为题的文章,封讽刺莫奈放弃传统绘画方法而只顾表达个人的视觉印象。但很快地,印象主义的说法便被评论界和公众用来称呼所有那些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鲁昂大教堂》。画家描绘主教堂的位置基本不变,然而画面全部以不同色调组成,使每一副画的特点均有不同。《鲁昂大教堂》系列画最初只包括清晨和傍晚两副画,但后来以此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共有30副以上。据说为了抓住瞬息变化的光,莫奈在教堂对面租了一间房子,在那里横向并列几副画架,好象与时间竞争似的
连续描绘这座大教堂。
4.问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马奈、莫奈还有谁?请介绍他们
的代表作。(雷诺阿《包厢》《糕饼磨房的舞会》、西斯来、毕沙罗等。)
5.看了这些作品后,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每组有一张纸,纸上画了一个圆,请大家用桌上现有的彩色粉笔,在圆中混和点色点,观察混和后的颜色。请几个小组的成员一起回答自己小组得到的颜色。大家可以发现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
6.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
7.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 向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高更、塞尚、凡高。介绍凡高在尝试绘画时给哥哥的一封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并且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他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这张《麦田上的乌鸦》,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从画上我们能读到“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一种无以名状的凄凉与痛苦,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 „„或许我们可以从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读懂——“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
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
8.问三:看了那么多大师的作品,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才是好画。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也许你就能读懂了。播放凡高的flash。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凡高艺术馆里有一首根据这幅作品创作的歌曲“Vincent”。同学们回去可以给自己的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真正伟大的作品是画家用心灵在创作,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大家对印象主义还有什么问题,课余时间我们再继续讨论。
『叁』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如何导入
课题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初步发展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但丁 《神曲》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