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学步骤分为哪几个
赫尔巴特根据他的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各种观念的频繁活动。“兴趣”、“注意”、“统觉”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他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在兴趣状态下可产生两种心理活动,一种是“专心”,一种是“审思”。专心是“集中于任何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其观念活动表现为:一种观念比较突出并对其余观念发挥作用,不由自主地压制与隐蔽了其他观念。审思是“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其观念活动为协调、同化新旧观念的一种统觉活动。只有通过审思活动后,那些被专心接受的新观念与儿童原有的观念调和起来了,才能保证儿童意识的统一性。因此,审思活动应当在专心活动之后进行。专心活动与审思活动交替进行,就构成了所谓的“精神呼吸”活动。观念无论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可以进行专心活动和审思活动。赫尔巴特依据他确定的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观念运动的规律,将教学步骤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主要阶段。
(1)明了。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由教师传授新教材。它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应尽量明了、准确、详细,并与儿童意识中相关的观念(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教师主要采用提示教学,也可辅之以演示,包括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了新观念,掌握新教材。对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注意教师对新教材的提示,集中精力对新的概念、教材进行钻研,努力明了新观念。
(2)联系。对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处于动态的专心活动。这种钻研活动可使学生新掌握的观念、教材与以往已有的观念之间产生联系。由于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开始时尚不清晰,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期待,希望知道新旧观念联系起来所得的结果。此时教师应采用分析教学和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自由谈话,引起统觉过程,使新旧知识产生联合。
(3)系统。经过联合阶段后,学生的新旧观念,新旧知识已经产生了联系,但是还不系统,需要一种静止的审思活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并寻求结论、规律。这时学生心理上的特征是探究。教师可采用综合教学,通过新旧教材对比联系,将知识形成概念、定义、定理。
(4)方法。学生对观念体系的进一步深思,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审思活动,这时学生会产生把系统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要求,其心理特征是行动。教师可以采用练习法,指导学生通过练习、作业等方式将所领会的教材应用于实际,并发展逻辑地进行思维的技能。
以上关于教学四阶段的观点即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后来他的学生加以完善和发展,将教学阶段分为:(1)“预备”,即问题的提出,对教学目的的说明等。(2)“提示”,即新教材的传授。以上两个阶段相当于“明了”阶段。(3)“比较”,相当于联合阶段。(4)“总括”,相当于“系统”阶段。(5)“应用”,相当于“方法”阶段。赫尔巴特的“方法”一词往往令人费解,他的门生莱茵将之改为“应用”后,更为确切地体现了赫尔巴特的原意。以上脱胎于赫尔巴特的教学五阶段即构成了19世纪下半叶后风靡世界的“五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学派的为五段教学法),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一教学法对教学的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便于教师编制教案,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建立在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层次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之上,并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都据此而定,这是对裴斯泰洛齐提倡的“教育心理化”运动的有力推动。他的教学过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一些规律,是对教学论的一大贡献。但赫尔巴特把这一教学程序形式化、机械化了。他要求无论任何学生、任何课型、任何知识都要按此阶段,依次进行,这就把生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刻板的公式。事实上,这一理论比较适用于班级授课制形式下,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的文科中学,较适合于教师按照逻辑编排系统地教,而不适用于浅显知识及技能科目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主动地去学。赫尔巴特重视了教学中儿童的兴趣和心理特点,但这种重视是服从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系统知识的传授这一前提的。换言之,赫尔巴特重视儿童兴趣及心理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更有成效地教,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地从经验中学。后来杜威将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批评他的心理学是“教师心理学”,而“不是儿童心理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B. 教学过程包含哪几个基本阶段
(一)心理准备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如果学生头脑中的兴奋中心还没有向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转移或接近,或者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题毫无兴趣。心理准备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一种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知兴趣。
(二)感知知识阶段:感知知识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事物(物体、现象等)进行观看、触摸等,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的基础。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尽量出示实物、呈现事情发生发展过程,模拟有关现场,为学生感知创造机会与条件。
(三)理解知识阶段:学生怎样才能形成科学的概念,真正理解教材呢?概念的形成是学生认识上的飞跃,是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展思维活动。
(四)巩固知识阶段:巩固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这是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特点所决定的。学生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易受遗忘规律所制约,因为巩固知识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不断强化,如果不抓巩固工作,暂时联系得不到强化,就会产生遗忘。
(五)运用知识阶段:即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各种课业中,用实践检验知识,通过反复的练习活动使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这个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练习素材,练习题目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过难不利于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过易会使学生感到没意思。练习的数量也不要过大,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教学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也是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化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心理过程、社会化过程的复合整体。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C. 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版由相互依存的教权和学两方面构成。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儒家一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在教师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修养道德的统一过程。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儒家研究了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因素。
孔丘有时从唯心论的先验论出发,肯定“生而知之”,但居于主导的思想是主张“学而知之”,并把“学”、“思”、“习”、“行”四者相结合。
(3)教学过程五步骤扩展阅读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4、教学中应该防止两种倾向(实质教育、形式教育)
D. 教学过程方法怎么写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E. 教学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教学过程的步骤是:
一.自学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内容,怎么自学,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效果,需要多长时间等。教案上也就是写基础知识网络构建。
二.合作探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文本中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教师督查一定要认真,不能走过场,放任自流,对表现积极的小组和个人要进行表扬,较差的教师要进行引导、提示。教案上教师可分层次预设几个问题。
三.交流展示:展示自学、探究成果,学生思想的交流碰撞,知识的整合和质疑,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教案上可写问题的答案,多预设几种。
四.精讲点拔:做典型题,找规律,写方法。
五.当堂达标:学生做题检测学习效果。
注意:教学过程大致包括这些环节,可以适当增减。
课堂是灵活的,很多教学事件是教师无法提前预设的,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完成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F. 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6)教学过程五步骤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优点: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这种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是教学设计的主流。
不足: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五成分目标陈述理论等,对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目标的制成和如何备课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G. 教学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要明确 内容讲述要准确 教法选用要得当 教师情感要真切 媒体辅助要恰当
H. 杜威将教学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
与思维五步骤相对应,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步骤:(1)教师为儿童提供真实的经验情境版;(2)这种情境中权必须能够产生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学习者从资料的应用和必要的观察中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4)学习者将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5)学习者通过将设想付诸实施,并检验其有效性。
I. 一个完整的教学实施过程应包括几个基本环节
四个基本环节。
1、计划制定
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一环,应力争做到:
(1)集思广益,统一认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不应是个人行为。个别管理者闭门造车制定出来的计划往往脱离实际。在制定计划时应按着“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程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其起到“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作用。
(2)目标明确,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教学目标管理体制一般应该是:学校工作目标管理→教务处工作目标管理→学科组工作目标管理→备课组工作目标管理→教师个人工作目标管理。
2、实施
实施是教学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这阶段应做如下四方面的管理工作:
(1)组织工作。
①建立有效的教学组织机构。即实行以年级组为基层行政组织,年级组和学科组交叉进行教学管理的体制,年级组对教育、教学实行全面管理,而学科组则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评价教师的教研工作。
②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即修定或制定有关教学方面的一些制度,如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标准及具体规定和要求等。这对规范教学人员的行为,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可起到保证作用。
③明确规定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进程。
(2)培训工作。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举办各类教师培训班。如新教师岗前培训,综合活动课实验培训,课程设置改革实验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等。
(3)指导工作。即上一级教学管理者根据工作目标,管理计划,对下一级管理者进行指导、点拨、帮助。
(4)协调工作。即教学管理者在教学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本着减少内耗,提高效率的原则,经常协调好教学管理系统内与外、组织与组织、组织和个人、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3、检查与评价
教学检查与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的中介环节。检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实施的进展和效果,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工作的质量分析,各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发挥管理职能作用的情况等等。
4、总结与处理
“总结”是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全过程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做出结论。总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表扬先进教师,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处理”就是把总结中得出的经验、教训运用于下一周期的管理活动中。
教学管理过程中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总结与处理四个基本环节是紧密联系、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一环接一环,共同构成一个有序、统一的教学管理过程。这一过程年复一年、连续不断,周而复始。但新的教学管理周期不是对前一周期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意义上的一种发展--螺旋式上升。
J. 写教案要几个步骤
教案编抄写的基本步骤和袭内容是:
(1)教学目标:即确定本学科教学目标在本课时中的基本要求。它可以随时提醒教师,在教学的任何环节不要忘记使学生获及教学目标相关的要求。
(2)教学要点:即确定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及知识技能所在,并规划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策略和方法。
(3)教学用具:即教学媒体和教具的选择。
(4)教学过程:这是教案的主体,它包括内容、步骤、方式和时间分配等。
拓展资料:
撰写教案要打破传统教案的固定、僵化模式,允许教案因人、因课程、因教学内容而异,倡导书写个性化、创新性教案。同时要改变教案检查的传统理念和标准,重新界定教案的功能和地位。
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四点:
一是每次教学的基本计划,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计划;
二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必须按教学准备有序有效实施;
三是教学研究的成果,教案是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四是教学实施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案是参照系,可以提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标、思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每一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