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集体课教学活动中培养听障儿童的语言
如何在集体课教学活动中培养听障儿童的语言
集体课教学活动是教师依据儿童的年龄、身心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儿童一起进行的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集体课教学活动是听障儿童掌握信息、学习知识与技能以及交流的主要阵地,可以让听障儿童获得知识,提升经验,丰富语言,促进听障儿童可持续发展。
在集体课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促进听障儿童语言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营造和谐宽松的语言氛围,减轻听障儿童语言学习的压力
每个听障儿童的听力程度、语言水平及个性心理都不同,接受能力、学习优势也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听障儿童的个体差异,强调对个体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听障儿童,教师可采用引导的方式,如提供适当的表达机会、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引导鼓励他们表达。教师为听障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可以减轻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压力,让听障儿童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2 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让听障儿童敢说、想说、会说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创设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正确把握有利于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各种因素,制订合理的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
2.1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为听障儿童创设各种语言环境,以鼓励的方式让听障儿童产生说的欲望。
2.2 为听障儿童提供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其大胆表现的欲望。教师要给听障儿童提供练习说话的机会,并在练习过程中不断修正、补充、完善听障儿童的发音、用词、句型、语法,帮助其正确表达思想,促进语言发展。每周一可以《我的周末》为话题让儿童讲述周末都去哪儿了,干什么了?看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经历和收获?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同伴和老师听,其他的同伴在听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语言,获取了知识。
2.3 让听障儿童在会说、敢说、想说的基础上把话说清楚、说完整、说明白。讲述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培养儿童独立思考,提高讲述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师应鼓励听障儿童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培养听障儿童独立思考、完整表述的意识,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也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
语言训练无处不在。语言训练最有效的途径是在每个领域的活动中学习语言。教师要引导听障儿童仔细观察生活,结合实际,精心准备,通过示范、提示,教会听障儿童语言表达的方法,充分调动听障儿童多种感官,观察思考。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掌握提问技巧,发展听障儿童的语言
提问是教师和听障儿童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也是激活、拓展听障儿童思维,发展听障儿童语言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低效提问,应站在听障儿童的角度设计问题,具体从以下方面考虑。
4.1 提问应具有引导性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经常会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这种提问过于简单,听障儿童会机械、不加思索地回答;过于复杂的问题会启而不发,导而不思,从而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提问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层次性、渐进性,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4.2 提问要具有想象力 教师要设计有一定趣味和悬念的问题,使听障儿童处于探索状态。教师要抓住有利于听障儿童想象的因素,引导听障儿童积极思考,扩展想象,从而促进语言发展。
4.3 问题要有开放性 “思”源于“疑”。思维的核心是创新。学习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听障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听障儿童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听障儿童沿着不同的方向、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教学不应只重视是否有正确答案,还应重视思考过程,让听障儿童在分析、讨论、争辩中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发展听障儿童的语言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活动形式是听障儿童语言的源泉。它不仅给予多种信息和刺激,还可以促进语言交流。因此,教师要将听障儿童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丰富其生活经验,使听障儿童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这样孩子才会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教师可每学期为听障儿童安排实践活动,如去动物园游园、去公园体验四季、去快餐店吃汉堡,充分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在实践中让听障儿童认识事物,并让其谈论所见所闻及感受等。
6 养成聆听习惯,发展听障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听障儿童词汇量少、语法知识有限、语言不丰富、不完整甚至不准确,教师应通过自身规范化的语言为听障儿童提供语言学习的榜样,让听障儿童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在教学中可采用一看、二听、三讲的教学方法。一看,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内容引导听障儿童观察,同时教会孩子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二听,是指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引导听障儿童聆听。教师在讲述时要给孩子留有发挥和扩展的余地。三讲,是指让听障儿童在看、听的基础上学会用丰富、连贯、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进行讲述。
学会倾听是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认真倾听可以促进他们理解语言,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集体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调整自身角色。教师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更是良好教学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引导者。只有这样,听障儿童才能学到有意义的语言,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
㈡ 听障儿童理解能力差怎么训练郊果好
一 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
如果发现一个孩子比较粗心大意、观察事物不仔细或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坐不住等状况,就应该及时对他进行一些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的训练。
活动1:找出一样的。给他几个很近似的图形,让他找出哪两个是一样的,并指出图形间的差异在哪里。
活动2:给他一个比较杂乱的图画,有些不明显的小动物隐藏在里面,让他找出来。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插入大量的语言内容。例如:“它和谁是一样的?”“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树后面有什么?”“谁在大树上面?”
我们还可以把观察活动和语言直接结合起来。例如:用几个外形很近似的娃娃图片,它们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别,你用语言描述其中的一个娃娃,让他找出来。如:梳小辫、背书包、穿着黑色鞋子的娃娃是哪一个?他要在听清和理解这些语言的基础上观察寻找,在这些活动中,要强调他们仔细和认真地观察,尽量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二 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准备买几样东西,到商店时就要记住要买些什么。记忆还可以再现过去的事,这时语言是很重要的。它常常成为我们回忆过去的手段。例如:向别人描述你假期的经历。
记忆包括图形记忆、色彩记忆、动作记忆、听觉记忆等等多个方面。训练前最好了解听障儿童在这几个方面中能力的差异,做针对性的训练。
1. 给孩子出示一些他认识的玩具或图片,看完后让他转过身去,训练人员偷偷拿掉一个或两个物品,问他“什么没有了?”开始时,只要三、四个物品就可以了,以后可以根据孩子的水平逐渐增加。
在做听辨训练时,可以把卡片翻转过来,背面向上,孩子看不到图片内容,让他们听后拿取。这就要求听障儿童在听清词语的同时还要记住卡片的位置。卡片数量可逐渐增加。这个游戏可以让两个孩子一起玩,两个人轮流做说者和听者,说的人也要记住卡片的内容和位置才能进行游戏,所以对两个人都是记忆的锻炼。训练者可以通过给他们计分把游戏变成小比赛,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通常摆在第一张和最后一张的卡片最容易记住。所以开始可以说这两张卡片以降低难度。后来,可以一次说两个或三个内容以锻炼其听觉记忆能力。
2.
在一些特殊活动前后可做一些准备和复习。如:坐火车、开生日会等。在活动之前,可以通过图片让孩子事先了解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之后,还要通过相关物品、照片或录像,帮助他们回忆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通过这类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有意识地记住发生过的事,包括一些细节。这也是培养记忆力的方法之一。
3.
把一个盒子的面割掉,在相对另一面的中间挖一个洞,把有洞的一面向上放在桌子上,拿若干个孩子认识的物品,逐一放到他们面前,让他说出物品的名称,然后扔到盒子里,全部放进去之后,让孩子回忆盒子里都有什么。如果他忘了某件东西后,可以给他提供一些线索。例如:“喝水用什么?”“有长耳朵的?”当他都说出来以后,拿开箱子一一核对,并给与奖励。
三 分类能力的培养:
能够按某一原则对物品进行分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孩子要能正确分类,就需要他们能概括总结出物品的典型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关系。在给物品分类时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想一想,那些动物是小的,白色的,有毛的”。在这句话中,通过四个词语限定了一些实物。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无意中给物体分类。例如:在商店里你说“我想要一件红色的短大衣”,这样你可以和别人准确地沟通。我们要教孩子找出物体间共同的特征,初期可以选择一些明显的特征。例如颜色和大小,这样对他们会容易一些,然后到触觉等方面的分类,再逐渐到“人”、“家具”等更抽象的类别概念。
1.
给孩子一些玩具或图片,然后引导他“把吃的放在这儿”“把动物放在那边”。开始时,你只要求他用一种方法来分类,然后让他用两种标准分类以提高难度。例如:让他给扣子分类。开始让他以颜色分类,再用大、小分类,然后将颜色和大小结合起来。如“把红色的大扣子放在这儿”“把蓝色的小扣子拿出来”。这时就需要他把物品分成四堆或更多,而不再是两部分。
2.
给孩子一些物品,拿一个有口的箱子,给他发出指令,如“把红色的东西放进来”。如果拿错了,就不让他把物品放进去。这个水平掌握好以后,就可以提高难度,增加物品和类别数量。有时还可以故意说一个物品中没有的类别。如“拿出红色的”但这些东西中没有红色的,这时可以了解孩子是否真正理解这些类别的概念。在这个游戏中,训练人员和孩子还要互换角色,让他发出口令,训练者来拿取。有时还可以故意拿错,引导孩子进行纠正。
3. 先让他看一个物品,然后给他几个不同类别的物品,让他从中选出和这个物品同类的事物。例如:先让他看一个“勺子”,然后让他从“桔子、娃娃、碗、笔”中拿出一个和“勺”放在一起。当他将各个物品分类完成后,要给予奖励。
4.
把物品图片分类做成图片册。通过这种图片册,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同一物体可以出现在不同类别中。例如:“红色的皮球可以放在红色的物品中,也可以放在圆形物品中,还可以放在玩具中等。你可以引导孩子用一张图片上的几个物品编成一个故事,并教他使用描述类别的词语。例如:“一个男孩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开着一辆绿色的汽车,看到一棵大树上有绿色的树叶,绿色的草地里有一条绿色的虫子……这对他完整有序地描述事物,组织语言会有帮助。
5. 找出不一样的:给孩子一些物品,其中有一个和其它物品不同类,让他找出来。如;把“勺、筷子、碗、帽子”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找出哪个不一样或哪个不对,也可以对他说“哪个不是餐具?”
在日常活动中,家长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类别概念。例如,盛饭时对孩子说“把大碗拿给我”;每次在游戏结束时,让孩子自己收玩具。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很好的分类练习机会。如“把穿珠放在这个盒子里,把插片放在这个筐里,把汽车都放在玩具架上。要教给孩子分类,首先要让他经常看到哪些物品总是放在一起的,并要进行大量的分类练习。
四 逻辑顺序能力的培养:
让孩子注意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加深他们对事情因果关系的认识,还能提高做事的条理性。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或展示事件发展过程的图片,把它们打乱顺序,让孩子排序并进行讲解。
在给物体排序时,要从多角度考虑。例如:从高到矮排队,从矮到高排队。从前面数,小狗排在第三个,从后面数,它排在第几个?从家去商店的路上,先经过医院,然后经过一个路口,最后经过一棵大树;回来时先经过什么?然后经过什么?最后经过什么?把红色、黄色、绿色的珠子依次滚进一个一端封死的小圆筒,在把珠子倒出来之前,先问孩子“应该哪个珠子先出来?”
日常活动和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逻辑顺序的好机会。例如“刷牙”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先接一杯水,挤牙膏,然后再刷牙,刷完后漱口,清洗杯子和牙刷。平时刷牙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边做边说。你还可以把这些步骤用图片或照片展示出来,打乱顺序,让他排序并讲出图片内容。
五 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人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忽略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听障儿童的想象力与同龄健听儿童往往表现出较大差异。如果不给出任何物品的提示,问他“想一想,什么东西是香的?”他可能一个都想不出来。而如果把一些物品放在面前,他很快就能从中挑出哪些是香的。这说明孩子虽然明白词语的含义,但由于受其想象空间的局限不能想出“香皂、花、香水……”
是香的。但不要误以为听障儿童的想象力一定会低于健听儿童,很多康复成功的孩子证明只要具有正确的康复理念和训练方法,他们的想象力等认知能力并不会弱于健听儿童。
活动1:编故事。几个人轮流摸卡片,每人都要说一句与卡片内容有关的话,并且要与前一人的话相衔接,这样循环下去编一个故事。在编故事的过程中,既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其语言能力。
活动2:猜谜语:猜谜语可以锻炼听障儿童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谜语的选择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语言水平。初期可以选用“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白衣服”这种语言简单、形象具体的谜语。以后可以选择“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紫葡萄”这种稍抽象些的谜语。其中的比喻需要孩子发挥想象力去猜测。而象“兄弟二人一样长,进进出出总成双。一日三餐它先尝,只吃饭菜不喝汤”。这里运用了更抽象的比喻,“兄弟”和“筷子”是非形象性的内在比拟。它要求孩子对物体特征和功用有较深刻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外观的认识。
在教学和生活中,要尽量开发听障儿童的想象力。比如在吃香蕉时,可以引导他联想“看看,香蕉象什么?”上美术课时,可以让孩子用树叶拼出各种图形。或者在纸上泼洒一些墨汁,让他说出象什么。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成人不要很快代替包办,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开动脑筋,而不是懒惰地依靠别人。
六 空间知觉能力的培养:
空间知觉主要包括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很多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平面,而三维立体空间的知觉较差。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练习孩子的空间知觉。例如,去商店时,引导他记住路线和商店的位置。下次去时让他带路,还可以让他比较两条路线的长短或两个地点的远近。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活动1:看三维立体图形,让他想想有几块积木。如果孩子漏掉了看不见的部分,就用积木实际搭给他看,让他从不同角度观察。逐渐去掉实物,让他通过看图片正确数出积木的数量。
活动2:听口令折纸。给孩子一张正方形的纸,让他按要求折纸。如“把它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折成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折成四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等等。这个活动既可以练习孩子的空间想象力,也可以练习听觉记忆和语言理解能力。
七 语言训练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1. 语言训练与数学教育:
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感知集合(物体的分类、认识1和许多、比较两组数量……),数(点数、数的守恒、相邻数、数的组成……),形(认识几何形体……),量(比较长短、高矮、量的守恒、正逆排序……),时间和空间等方面。
以往的数学教育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如:数的分解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等等。教学多采用背口诀等记忆方法。而现在的儿童数学教育更注重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强调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
活动1:学习量的守恒概念。
把几个大的圆形排成一排,把几个小的方形在圆形下面也排成一排,问孩子“圆形多还是方形多?”很多孩子会依赖视觉来判断,认为圆形排得长所以圆形多,而并不会通过数量进行比较。这时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比较多少的方法;对大班年龄的孩子可以教给他们用一个固定的物品作为衡量的参照物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活动2:学习包含关系
将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交错叠加在一起,在其间写出一些数字,问孩子:哪些数字在方形和三角形里面?哪个数字在圆形和方形里面,不在三角形里面?哪个数字在方形和三角形的外面?
活动3:自编应用题
出示六只蝴蝶,其中有一只红色的,五只兰色的;并且六只蝴蝶中有两只大的,四只小的。让孩子依此列出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并讲出为什么这样做。
依颜色分类,可列出以下加减法的算式:① 1+5=6 ②5+1=6 ③6-1=5 ④6-5=1
依据大小分类,可列出以下算式:①2+4=6 ②4+2=6 ③6-2=4 ④6-4=2
在孩子列出算式的同时,还要求他们表述出应用题的语言内容。如:一只红色的蝴蝶飞来了,又飞来五只兰色的蝴蝶,一共有六只蝴蝶。这不但练习了数学计算能力,也练习了分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语言训练与美术教育
大多数儿童对无意识和有意识的画画都很感兴趣,不要因为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任务繁重而忽略了他们其它能力和情趣的培养。训练者应把语言有机地融合到美术活动当中,在绘画中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可以对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在带孩子一起画画时,一边画一边和孩子对话交流“今天我们画什么呢?想一想公园里有什么?大树画在哪儿?画几朵花?用什么颜色……”这些对话不但锻炼了听障儿童的言语能力,并且还让他们开动脑筋,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模仿绘画。
让孩子给各种物体涂色,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物品的颜色,如“香蕉应该涂成黄色,而黄瓜应该用绿色。”在这种活动中,我们还应该引导孩子更细致地区分颜色的差异,如:春天的树叶应该是浅绿色的,而夏天的树叶应该是深绿色的;橘子应该用橙色,而不是黄色。涂色还能培养听障儿童对色彩协调搭配的审美能力。在活动中,可以引进大量的语言,如“颜色太浅了,用力涂”、“不要涂到外面”、“顺着一个方向涂”、“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好看吗?”
在美术活动中还可以发挥其想象力。例如:在一张空白的脸上,通过眼睛和嘴的微小变化,可以变换不同的表情。你可以给他一个红色的圆形纸片,问他“这象什么?”让他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画一些东西。如:在圆形的旁边画一些短线变成一个太阳;或者在它的上面画一片绿叶变成一个苹果;还可以把一些水彩泼在纸上,让他想象出象什么。在这种活动中,要注意不应用自己的想法作为判断的标准。因为儿童头脑中的约束比较少,常常有更自由的想象空间,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为“不对,它们完全不象。”
除绘画外,粘贴和折纸、手工也是很好的美术活动。训练人员可以带领孩子选择各种美工活动。例如:在秋天用不同的树叶粘贴成各种形象。用银杏树叶可以作成一把扇子;用杨树叶和枫叶可以贴出一条金鱼等等。通过这个教学活动,还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树及其树叶的差异。而在学习“形状”这一内容时,可以用不同形状的纸片粘贴出各种图案。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孩子手部小肌肉运动的能力,能发挥其想象力。并且还能教孩子理解“剪、折、贴、对齐、翻过来”等很多词语。
在各种美术活动中都应鼓励听障儿童自己的创造力,不要总是照猫画虎地模仿,要尽量给他们提供想象的自由空间。
3. 语言训练与音乐教育
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听障儿童的节奏感和艺术欣赏能力,并有助于听力训练和语言训练。老师可以带领孩子随音乐做动作,来区分节奏的快慢和音调的高低。培养听障儿童欣赏音乐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别是使用人工耳蜗和听力补偿较好的孩子,我们要从小就引导他们欣赏音乐的内涵和其优美的旋律。由于低频对旋律的感受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听力补偿不理想的孩子也可以尝试让他们感受音乐。在活动中观察他们是否有兴趣以决定后面的活动设计。这种音乐活动可以不作为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安排。
听障儿童的音乐学习应首先选择节奏鲜明、曲调简单优美、旋律性强的作品。如果是歌曲,要选择歌词简短易懂、活泼有趣的内容。随孩子年龄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渐调整乐曲曲目,引导他们体会旋律所代表的意境。
㈢ 如何培养听障儿童的注意力
一、 听障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1、听障儿童的注意力是从无意识注意开始,逐渐的形成和发展到有意注意,但这过程很缓慢。由于认知基础原因,认识水平低下,不知道自己应该注意什么,只是对一些新奇的,刺激性强烈的;运动变化着的事物产生注意兴趣。
2、听障儿童习惯于借助于视觉引起和保持注意。由于听力受损,习惯以目代耳去认识周围事物,靠看手势,看口型,看图片去理解语言,引起注意。对于一般的有声的语言,谈话这类吸引正常儿童注意的方法,是不能够引起听障儿童注意的。
3、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指向不同的对象,只能由注意力的转移来代替。例如正常儿童可以边听老师讲课,边看教具,可以同时产生听觉和视觉集中。听障儿童获得的感知形象缺乏完整性,他们往往不善于根据活动任务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4、听障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注意力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持续的时间。听障儿童在学习中往往以目代耳,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现象。例如在课堂中很容易离开老师所讲的内容,而将注意力转向别的刺激物上。
二、怎样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1、大量认识各种事物,积累认知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理解能力。
2、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趣味性,吸引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
4、针对听障儿童的学习特点,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明确老师要求注意什么,做什么,完成什么任务等。
5、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视,听,触,味,嗅】参与注意,提高学习效果。
6、培养听障儿童的组织纪律性,既能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培养有意注意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听障儿童注意力的小游戏
1、(1---2)岁幼儿;训练敲,推,翻转物体;图形嵌板的对应拼嵌;练习拿勺子吃饭,拿杯子喝水;用两个小杯子相互倒水;捡豆子,分豆子等。
2、(2----3)岁幼儿;练习拍球,穿珠,套圈,螺母螺帽配对拧;记住物品在房间里的位置;简单接数;复述简单的句子;看图填色。
3、(3---4)岁幼儿:学习节奏节拍,根据指令变化;学习找规律;找出语句中错误的地方;快速接3位以上数。
注意力训练实例: 某耳蜗学生,3岁半,男生,认知基础为能理解简单的生活中常见话语,注意力缺陷表现为上课坐不住,老师教的知识很容易忘记。
训练方法:
1.器材配合训练(平衡台接球;趴地推球;平衡步道;平衡踩踏车)每天坚持训练一小时。
2、视听觉统合训练(听声音指图片)
3、动作和节奏模仿,然后根据指令做出正确的回应。
4、练习简单数字接数,看图填色。
结论:该生经过3个月的训练,能够连续学习45分钟。上课不会坐不住,分心。 综上所述,注意力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的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让孩子的康复之路更加平坦。
㈣ 怎样对听障儿童对五项认知逻辑类比的教学呢
按照正常的思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教导,这样的话就可以了。
㈤ 如何有效组织听障儿童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1、依据教学目的与教学条件,选择 社会实践教学地点,管理者先自己参观教学地点,搞清 楚教育内容是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确定可行后, 向单位领导请示,批准后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包括与家长商议乘车路线、 时间、经费使用、安全出行等相关事宜如有需要对方接 待,要与接待方提前沟通,说明有多少听障儿童和家长 前来参观,讲明听障儿童的年龄、基本的听觉语言发展 状况、听辅具的注意事项(耳蜗需远离强磁场)等,安排 一个该地点不太拥挤的时间去参观,确定社会实践教学 的日期和时间,准备孩子们的食品、湿巾和水等
2.教师的准备。 教育内容确定后,教师根据本班孩 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 选取本班的目标侧重 点,做好教学设计,准备相应的教具,搜集相关网上视 频资料、图片、小册子、海报及其他信息给孩子们讲解, 使他们对外出参观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把 相关内容布置给家长, 让家长和孩子熟悉并讨论相关 信息
3.在活动中,家长需要明确相应规则 和实践教学的目的,对孩子进行相应引导 例如提前准 备相关图片先让孩子了解,让孩子知道他们将会看到什 另外还要准备耳蜗的电池、必备衣物等
4组织实施环节 出发前, 教师要给孩子们讲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 如有序排队上下车、不大声喧哗、见到司机叔叔要问好 在沿途欣赏景物的时候,与孩子交谈看到的景和发生的事,对他们进行教育,如碰到红绿灯要及时讲解交 如何有效组织听障儿童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社会实践教学是听障学生全面康复的新思路。优化社会实践教学,教师需要 做好前期准、组织实施、后续延伸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工作,帮助听障学生拓展眼界、提高 兴趣、丰富认识、获得发展。
㈥ 听障儿童康复教师是怎么叩响无声世界的
探访听障儿童康复教师 叩响“无声世界”
1981年出生的高丹是江苏连云港人,2002年老家正在筹建一所听障儿童学校,在父亲的建议下,高丹报读了南京师范大学,专攻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在那之前高丹并不清楚听障儿童康复是什么。
㈦ 小龄听障儿童团体教学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
㈧ 有《听障儿童心理学》这门学科吗
科院理所童理职研究相比较说课程设置比较全面且理相结合课程近两理比较热门专业向童理职研目前相关北师前教育职研究相课程设置说理所课程应用性比较强北师课程相说理论稍些具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