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牧童短笛的情景是啥
《牧童短笛》的创作特点1. 中国艺术情趣的体现《牧童短笛》是一曲风格独特、曲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典型地代表了当时中国作曲家们追求清晰透明的旋律线条和简洁明了的曲式结构的创作特征。曲中没有大段沉重的和弦连接, 只是采用上下两个单线条, 蜿蜒曲折、相映生辉、貌似简单, 但细腻多姿的小腔润饰, 音色、力度起伏多变, 在一高一低两条清晰透彻的旋律线中,一种特有的东方美豁然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给人一种心灵上的美的陶冶。主体部分能使人联想到中国画那种诗情画意的 “写意”: 美妙无穷的大自然、扑面而来的清风、牛背上的怡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 都活灵活现在你面前,使你无法抗拒那宁静的田园意蕴, 你会睁大眼睛去看, 你会情不自禁地走向那可爱顽皮的牧童……真正体现了以简洁的艺术手法描绘大自然的律动, 揭示了人类深刻的心灵感受和情趣。在以五声调式为主体的和声音程的替换中,使乐曲显得更加和谐明朗, 而又充满清新淡雅的乡土气息;中段是欢快的民间舞蹈, 以一个小乐句发展而成;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 “加花变奏”。 “加花变奏”是中国笛子曲的主要变奏手法, 它使音乐更为婉转动人, 更加深入而富于动感。这一传神的画面, 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走进大自然并怡然自得。2. 在中华民族和声中融合西洋作曲理论知识的复调写作贺绿汀说: “我们虽然用不着刻板地模仿西洋音乐,为建设新中国的借鉴。我们的音乐虽然可以发挥东方民族的精神, 但决不为狭义的民族意识所束缚。钢琴作品 《牧童短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贺绿汀很少写专门的复调体裁作品, 而 《牧童短笛》却主要是用复调手法写成的。它既不完全是民间音乐中的支声复调, 也不完全是西方的模仿复调或对比复调, 他在创作中自由地编织纯朴动听的复调织体, 用行云流水般的五声化旋律做成各种自由对位, 既体现了欧洲复调技术的规格与精神, 又融进了中国式的旋律思维, 从而成功地显示民族音乐语汇相结合的巨大潜力。
② 牧童短笛钢琴曲的指法
啊?不需要知道指法的啊,就是你觉得怎么弹方便怎么来啊
③ 关于长笛中国名曲牧童短笛
该用跳音的要用跳音,牧童短笛适合吹得活泼点,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熟练。
选我吧,我才两级啊~~加油哦~如果你长笛上面不懂可以问我的~我已经考过8级了!!
④ 告诉我一些弹《牧童短笛》的方法
快速入手的话听一下样带,如果你识谱可以的的话直接弹,第一遍弹要很认真的识,尽量不要错,然后熟练ok
⑤ 牧童短笛
贺绿汀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时,曾举办了“中国钢琴作品比赛”,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并在日本出版。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各国钢琴家们的常备曲目之一。 这首钢琴小品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从而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仿佛使人们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作者贺绿汀曾经说:“我所写的《牧童短笛》,有人说是这个民歌或那个民歌,其实什么都不是,但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风格……由于你知道的民歌太多了,流露出来的自然就有民间风格。” 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片段1)。 可以说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我写照。乐曲中段是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用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写成(片段2)。 最后,再现第一段的主题。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⑥ 牧童短笛的演奏技巧
演奏该曲时要注意对小短句的划分和如何将几个小短句连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如第一段左手的第4小节第4拍起至第8小节第3拍是由4个小短句组成的一个长乐句;又如左手第12小节第4拍起至第16小节第3拍也是4个小短句组成的一个长乐句:第16小节第4拍至第20小节第3拍同样是由4个小短句组成的长乐句。弹奏每个小短句时,既要断开又不能停顿。每个小短句的最后一个音不能加重,注意时值要弹够。声音要柔和。弹出的小句子不能有完结的感觉,要有声断气不断的语气,一直弹到小短句组成的长乐句。收句时,声音才能略长、稍深,这样才有句子的完整感和逻辑性。此乐段是二声部复调,必须分手练习,特别是左手易被忽略。更要细致练习才能将左手独立的伴低声部与右手的主声部协调配合好,表现出复调对位的特点。而且要特别注意,两个声部的乐句,基本上是左右手交叉进行的:即左手乐句收句处。恰好是右手起句处,反之亦然。另外要注意乐谱上面标示的表情术语,基本上是针对右手的,左手的乐句却处于收句,应当弱。只有分手练习,才能特别细致地处理好起句收句强弱变化。合手弹奏时,左右手的乐句才能配合默契。本曲表情很丰富,几乎每句都标示了表情术语,尤其是重复句,要特别注意,用变化的音色音量来处理。
第二段是欢快活泼的儿童舞曲,速度vivace(活泼的),这里速度是稍快而不是越快越好,速度应当活跃而不急促。右手的上波音和快速跑句弹奏时,要清楚有颗粒性,音色不能硬,有如笛声清脆嘹亮。要求指掌关节要灵活。指尖灵敏。左手是节奏很规整的半整和弦的跳音,能帮助快速跑动的右手稳定节奏。左手的跳音音域宽广,弹奏时要注意音的准确位置,但左手又是伴奏,要求弹得稍弱(尤其后半拍)。注意踏板只在每小节的前半拍用而其它地方基本上不用。踩踏板时手指不得加重音量。右手弹奏时要注意跳音与连音的区别。第三段是第一段旋律加花变奏的再现。加花变奏主要是体现在右手;左手只在倒数3的最后一拍和倒数5的第二拍是加花变奏。其它部分均与第一段完全相同。加花变奏后的旋律更富于动感,曲调更婉转动听。
⑦ 牧童短笛怎么才能弹好
希望对你有用
乐曲为G徵调式, 4/4拍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A段: 1-24小节
此段采用的是自由对位的二声部复调,五声音阶的民族调式。右手以民间风味的主题牵引出左手如空旷田野似的对题。在谱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左、右手弹奏的很多乐句完全是由五个音组成,即宫、商、角、徵、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声调式。后半部分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偏音,形成了六个音的组合,也就是我们说的六声调式,旋律非常富有我国的民族特色。旋律轻松优美,抒情如歌,速度不宜太快。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巧妙地把西欧对比复调技法与我国民间支声复调因素结合,运用了中国传统鱼咬尾的手法,当高声部快速流动时,低声部以对比式复调相伴,当高声部间歇时,低声部则咬着高声部的尾音奏出对答的旋律,两声部如行云流水般自如流淌。在此段中,相同的乐句有多处两次连续出现,但在力度上又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这样运用了不同的力度来表现相同的旋律就自然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为了把双手各自的旋律弹好,首先要分手练习,把乐句的句法、起伏掌握好,指法要准确固定。弹奏时要注意旋律的流畅起伏,左、右手相互呼应,同时也要注意高音旋律和低音旋律的对比,还要很有感觉地连接,使乐句间互有联系;同时还要注意音色的变化,使用不同的角度,力度,控制指尖的弹奏,曲中有很多半连音和力度变化的标记,应仔细做出来,并突出音区和音色的变化。在演奏时应特别注意mp,m,f ,fp, pp各种力度符号的准确表现以右手主题与左手对题的准确配合,要用歌唱的感觉去弹奏,特别是弱句子的手指触键要多用“放”的感觉去体会。另外,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要把准确,并注意左右手的乐句的区分。
B段: 24-51小节
此曲的中段是主调音乐,作者左右手伴奏声部运用西方传统功能和声,以平稳和谐的大跳音响烘托右手模仿中国竹笛加花的装饰音旋律,使音乐在活跃中显得质朴。这种作曲技法既表现了中国19世纪30年代贫穷山村的农家乐,又体现了这位出生于农村的音乐家质朴的个性和高雅的艺术追求。此段在情绪上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用了民间舞蹈的节奏,旋律欢快有趣,描绘了天真无邪的牧童在愉快的玩耍、嬉戏的情景,此段速度可稍快些,性质更活跃,但不
要急促,左手采用了跳跃式的伴奏音型,在左手稳定的节奏背景上,右手的笛声清脆华丽,注意做好乐句的头尾始收。而右手在旋律的进行中加入大量的装饰音(上波音)更加贴切地模仿出了笛子的颤音奏法,弹奏时不可将三个音的时值弹成三连音的感觉,要前两个短促而轻巧,力量集中在第三个音上。应注意手指灵巧,声音干净,清脆,明快,还应注意指尖触键时的敏捷性,左手的断奏由于音与音之间的跨度较大,要单独练习,准确到位,小指的低音要有弹性。另外要注意此段的开始音是在第一拍的后半拍起的,也就是说是一个弱起的小节,弹奏时应准确把握好强拍的位置。踏板可按乐谱的标记使用,但只点一下就出来,不可踩得过长,只起到加强节奏韵律的作用即可,以保证干净、清脆的声音效果。由于此段是以主调音乐为主,那么在演奏上应该注意突出右手的旋律,左手伴奏部分要轻弹。在该段结束处可做渐慢的演奏处理,整段的演奏要表现出旋律的高低起伏。
A段: 51-75小节(再现段)
乐曲的第三段又回到A段的旋律,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溢,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但并非完全再现第一段。作者巧妙地将中、西音乐的加花变奏手法融于第一段的旋律中,进一步丰富了主题,是主题的意味更深更浓,此段作者在保持A段骨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装饰性的音符,也就是通常我们俗称的加花,其方式是多在二八的节奏中加入两个音符变成了四十六的节奏,是主题旋律更加优美动听,更为活跃,流畅。弹奏时除了要注意左、右手乐句的划分要明显,更要注意加入的旋律音要准确,不能随意的增减音符。此段所表现的内容好像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悠闲地以笛对歌。乐曲结束音在响亮的高音区,在演奏上手指触键要轻柔,最后乐声减弱,给人以诗意未尽之感。
钢琴曲《牧童短笛》,为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全曲优美清新,富有中国式的诗情画意。该曲中没有用中国任何一首民间音调的乐曲作素材,完全是作者植根于中国民间,由心底自然流出的一支充满中国泥土芳香,带有浓郁中国南方特色的音调,以中西音乐整合创新的钢琴曲。它既保持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又通过使用西洋作曲手法和钢琴演奏中特有的一些技巧丰富了该作品,所以演奏者要想弹好此作品,除了具备音乐理论和较扎实的钢琴伴奏基础外,还必须具有较深厚的文学基础,才能较好完成此作品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