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的优点有哪些
1、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校绑在一起,利用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周内济要求,职业容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可以在集团内把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共享。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3、可以加大集团内学校之间管理干部、教师、学生的交流。教育部部长周济在3月31日结束的2008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暨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表示。
4、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两个“三段式”的办学模式将大力推行。
5、两个“三段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模式和“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的模式。
6、继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② 集团化办学的决策过程
2001年11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单位《关于进一步拓宽教育融资渠道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省教育厅、省计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2001年11月6日)(浙政办发〔2001〕78号),其中规定:“组建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各地可探索组建以优秀学校为龙头,跨地区、跨类别学校的教育集团。教育集团要以资产和教育教学为纽带,充分发挥优秀学校的教育教学优势和品牌效应,通过资产和人员重组、输出教育管理,实行连锁办学,盘活学校存量资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造薄弱学校,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2002年6月2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杭政〔2002〕10号)出台,明确指出:“可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组建跨地区、跨类别学校的教育集团,通过资产和人员重组,改造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2002年10月,经西湖区人民政府批准,杭州求是教育集团正式建立,为浙江省首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到2003年,杭州市全市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集团4个,15所中小学校实行连锁办学,新建分校或校区37个。
2004年9月2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发〔2004〕42 号),确立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杭州名校集团化办学进程开始步入政府推动、社会响应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4年,杭州市教育局制定《关于实施中小学名校集团化战略的若干意见》和《杭州市中小学名校认定标准及办法》,成立杭州二中等5个以高中为主体的教育集团。当年全市共有46所中小学作为龙头实行名校集团化办学,成立教育集团24个。到2005年,杭州市全市教育集团达39个,成员单位156个。
2006年10月,《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名校集团化战略的若干意见》(市委办发〔2006〕100号)出台。到2006年底,杭州市教育集团达51个,成员单位188个。
2007年6月4日,杭州市教育局在杭州采荷二小教育集团举办名校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调研第一个个案剖析会。2007年6月,市委政研室、市教育局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市实施名校(包括幼儿园)集团化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统计,召开了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富阳、建德等部分区、县(市)教育局长座谈会,以实地考察、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求是、十五中、新华幼托、安吉路、杭州二中、中策职业、采荷二小、明珠、青春、绿城育华、红缨学前、高桥学前等教育集团以及富阳永昌二小、淳安左口中心小学等城乡互助共同体成员学校进行了调研,回顾总结了名校集团化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和采取的做法,分析研究了进一步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
2007年9月,《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的意见》(市委〔2007〕34号)出台。同年10月,杭州市教育局分别印发和下达了《杭州市名校集团(互助共同体)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和《关于开展2007年杭州市名校集团(互助共同体)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杭教督〔2007〕7号)。
2007年12月7日至18日,在各区(县、市)合格评估择优推荐的基础上,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成立考核评价组,依据《杭州市名校集团(互助共同体)考核评价指标(试行)》,对杭州二中教育集团等33个单位从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干部队伍与师资品质、教育环境与文化资源、办学水平与社会效益以及创新与特色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进行先进考核评价。
③ 43.什么是集体教学有什么特点简答题
集体化教学是指在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下,在满足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同时,内加入协作容思想,注重对学生协作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与集体教学相近又有区别。
集体教学主要指教师同时面对众多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根本特征是在特定时间内教师以一对多,把学生限定在大致统一的活动内。
④ 什么是集团化办学什么是现代学徒制
亲 集团化办学是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各名校集团以名校校长为领衔校长,由专家顾问、各校区校长组成的决策机构负责学校共同体的整体规划,并形成相应的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名校和各校之间既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同样的教育品质,各校之间又相对独立,追求各自的办学特色,实现互惠互助,共同成长。 这种办学模式一般经历移植、合成、新生三个阶段:(1)移植,即薄弱学校成为"子体",依托名校这一"母体"立校,成为名校的分校或校区,并移植母体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共享母体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互联网络、融资渠道、生源等。(2)合成,即"子体"在积极消化吸收"母体"优势的同时,努力通过定向培训、联合科研等形式培养本校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培育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母校和各校区同听一堂课、同读一本书,并请有经验的教师以一帮一的形式,辅导青年教师,从而进一步缩短校区之间的差距。(3)新生,即"子体"在获得可持续发展后脱离"母体",成为新的个体,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打响自己的品牌,形成自身的特色与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围绕1个标准签好2份合同,用好3块资金,解决4个问题,这4个问题都是企业和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用工稳定的问题;劳动者收入的问题;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 请追问或采纳 谢谢
⑤ 你认为学校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均衡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1、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具体包含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管理职回权相对狭窄;答
2、集团内各校办学特色不突出问题,具体包括成员校缺乏特色、教学资源契合度低、均衡发展缺乏动力;
3、师资方面具体包括师资分配还显不均、师资需求仍不平衡、个别教师还需更新理念;
4、教育集团中教育资源配置,具体包括集团化教育均衡体制不完善、基础教育集团化管控乏力、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缺乏。
(5)集体化教学扩展阅读:
解决措施
1、完善集团化教育均衡体制,具体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完善制度体系;
2、平衡办学风格的统一与差异,具体包括完善学校运作思路和运作模式、保持成员校的办学特色;
3、建立集团化学校均衡发展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单一管理向多种管理方法转变、夯实基础教育资源、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水平;
4、提高师资力量,具体包括师资分配趋向均衡化、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校本教研带动式发展、教育理念共通、共融等策略。。
⑥ 集团化办学的具体措施
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杭州市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具体运作方式为: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各名校集团以名校校长为领衔校长,由专家顾问、各校区校长组成的决策机构负责学校共同体的整体规划,并形成相应的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名校和各校之间既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同样的教育品质,各校之间又相对独立,追求各自的办学特色,实现互惠互助,共同成长。
这种办学模式一般经历移植、合成、新生三个阶段:(1)移植,即薄弱学校成为子体,依托名校这一母体立校,成为名校的分校或校区,并移植母体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共享母体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互联网络、融资渠道、生源等。(2)合成,即子体在积极消化吸收母体优势的同时,努力通过定向培训、联合科研等形式培养本校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培育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母校和各校区同听一堂课、同读一本书,并请有经验的教师以一帮一的形式,辅导青年教师,从而进一步缩短校区之间的差距。(3)新生,即子体在获得可持续发展后脱离母体,成为新的个体,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打响自己的品牌,形成自身的特色与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
杭州自2004年全面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以来,通过输出名校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师资,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教育投资多元化,推动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充,促进了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初步走出了一条破解“上好学难”问题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