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孟子二章》教案
18 《孟子》两章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 两篇短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 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傅说( ) 法家拂( )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② 预习 公输 孟子两章 鱼我所欲也 庄子故事两则
第一段包括两层,从“鱼我所欲也”到“故患有所不避也”是第一层。这一层的开头两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只是作为一个比喻,借以说明“我”“舍生取义”的果敢,只具有使文章生动形象,鲜明可感,富于气势的修辞效果(孟文的特色之一),完全没有使论点得以证明的论据作用。因为人能“舍鱼而取熊掌”并不能证明人就能“舍生取义”。所以,如果把上述两句换成“果敢地”三字放在“舍生取义”四字的前面作状语,是不影响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的。可见,这一层的重心全在后面的几句话中。后面几句中的“舍生取义”、“不为苟同”、“患有所不避”是同一个意思,即不贪生怕死。这些都是作为事实论据的,分别放在第一个分论点我“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前后,进行回环论证,即从事实得出结论,再用事实证明它(孟文常用的方法)。所以这一层不是用“舍鱼而取熊掌”为论据证明“舍生取义”。而是用“舍生取义”,(即“不避患”、“不苟得”)为论据证明:“我”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 从“如使人之所欲”到“贤者能勿丧耳”是第二层,首先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两个假设反问句所蕴含的普遍事实,从反面证明第二个分论点:人们具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接着又用两个肯定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从正面论证分论点。然后顺承上文的事实论证,正反论证和酣畅的行文气势,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体现了孟文的辩论色彩),可谓水到渠成,顺当明快。 概括上面两层可知:第一段是用“我”“人”的行为作事实论据,通过推究原因论证了中心论点。 承接第一段,文章的第二、第三段又用具体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有力。第二段(从“一箪食”到“乞人不屑也”)举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实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所欲有甚有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第三段用反问排比句式,通过把“向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德)我而为之”作比较,深刻地提示了“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为,从而证明了他们也是有“本心”的,只是已经丧失罢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在中心论点得以充分论证后提出的一句号召,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批判性。 通过分析《孟》文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孟》文是用“我”“人”“行道之人”“乞人”“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者”的行为作论据,通过推究原因,然后概括提示出中心论点的。 从《孟》文的出处看,《孟》是《孟子》一书中第六篇《告子》中的第十章。《孟子》全书对人性的看法是人所共知的性善论。第六篇《告子》更是系统地,全面地,集中地阐明了人性善的哲学观:其中第二章指出:“人性之向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第六章又集中地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紧接着第八章又以牛山上本来有繁茂的树木为喻,说明人皆有“性善”的“本心”,在有些人身上看不到善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的“本心”,只是因为它像牛山上的树木那样被砍伐殆尽了。正是这样,第十章《孟》与以上诸章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论证了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恰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指出的:“此章言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只有这样确认人皆有“本心”为《孟》文的中心论点,才能和《告子》全篇乃至《孟子》全书的思想内容相吻合,才有利于正确理解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哲学根源,才有利于把握孟文的艺术风格,才有利于把它作为论说文的范文进行教学。 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呢?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③ 庄子二章(新课标)
二章
【释题】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在中国历史上,老子第一个明确表述了对立的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趣的是,老子认为美转化为恶,善转化为不善的条件,竟然是“天下皆知”!看似荒唐,实则饱含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美与善,一旦离开了真,被假造出来,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这种事例难道必须到春秋时代去寻找吗?
老子开出了一个药方:“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而不居”。显然是想要给那些侯王贵族治病的。但这种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无疑对任何人改善人际关系,增进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一章,河上公本标题为“养育”,似乎有点题不对文。
【译文】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美好的事物是怎样成为美好的,那么丑陋的东西就出现了;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善良的事物是怎样成为善良的,那么不善良的东西就出现了。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艰难与容易相互完成,修长与短绌相互比较而显现,尊高与卑下相互倚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和谐而成乐曲,先进与落后相互追随而成队列。因此圣人遵循无为的方针,实行无言的教化。万物在他的王国里滋生成长,他却不发号施令;他养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做出了成绩,而不凭恃这个达到利己的目的;成就了功业,却不身居高位。正是因为不自以为有功,所以才永远也不会遭到废弃。
【注释】
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河上公:自扬己美,使显彰也。
②斯恶已
河上公:有危亡也。
③皆知善之为善
河上公:有功名也。
魏源:刘骥本此句上亦有“天下”字。
④斯不善已
河上公:人所争也。
王弼: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
,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
⑤故有无相生
河上公:见有而为无也。
魏源:顾欢及龙兴碑本无“故”字。傅奕本六“相”字上并有“之”字
。
⑥难易相成
河上公:见难而为易也。
⑦长短相形
河上公:见短而为长也。
魏源:王弼本“形“作“较”,与“倾”韵不协。
⑧高下相倾
河上公:见高而为下也。
⑨音声相和
河上公:上唱下必和也。
⑩前后相随
河上公:上行下必随也。
王弼: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
1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河上公:以道治也。
王弼: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12.行不言之教
河上公:以身师导之也。
④ 学了《庄子》二则在两篇文章中分别看到了庄子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呢是非常伟岸的,非常高大的。
⑤ 麦琪的礼物、故乡、论求知、孟子二章 教案
《孟子》两章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 两篇短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 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傅说( ) 法家拂( )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http://ke..com/view/909068.htm
http://www.5156e.com/html2/1137.html
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案
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从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初三的生活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提问(2)
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2)
1)提问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后引导回顾《孟子》的主要内容,引出孟子的“个人修养”的主张,从而进入课文情境
2)教师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 告子下》
三、检查预习:(1)
指名概述本文所讲的大致意思(中下生)
四、讲析课文
1.范读课文,正音(2)
畎亩(quan) 傅说(yue) 胶鬲(ge) 拂士(bi):同“弼” 空乏(kong)
2.学生活动: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问题一)(2)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教师讲解(1)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4.讨论第1段(6)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二)
参考答案: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三)
参考答案: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问题四)
参考答案: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作动词用)(1)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拂”:(fu)违背、受阻挠“乱”:动词,扰(读时在“行拂乱”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是原因”
“曾”:与“增”通假
2)学生活动: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问题五)(3)
3)教师讲解: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人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2)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2)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fu)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5)
3)抽样提问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2)
参考答案: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1)学生依据注释试译,指名翻译后教师评价
2)教师讲解: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指导背诵课文
1.采用教师扼要板书,学生寻规律背诵的方法逐段解决
第一段: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第二段: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第三段: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2.学生边看书边试着寻找规律默读
3.学生试背
4.全班齐背
六、布置作业
A.熟练背诵全文
B.默写全文
⑥ 孟子两章课下注释
公输 一、解释重点词语。 1、起于鲁 起: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知类: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 见: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 12、吾义固不杀人 善良坚持道义 13、请说之 解说这件事 14、不可谓仁 对人亲善,友爱。 15、虽然 虽然如此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7、胡不已乎? 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8、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9、愿借之杀之。 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10、请献十金 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1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 孟子二章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舜发于 被任用 2、人恒 过 常;犯过失 3、傅说举于 被选拔 4、衡于虑 同“横”,梗塞,不顺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责任,担子;这 6、而后作 奋起 7、苦其心志 使……痛苦 8、征于色 颜色 9、劳其筋骨 使……劳累 10、发于声 吟咏叹息 11、饿其体肤 使……饥饿 12、而后喻 了解 13、空乏其身 使……贫困 14、法家拂士 同“弼” 15、乱其所为 使……错乱 16、入则 在里面。指国内 17、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18、出则 在外面。指国外 19、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同“增” 二、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4、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地利 有利 2、委而去之 放弃;离开 3、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故曰 所以 5、七里之郭 外城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凭借 7、环而攻之 围 8、固国 巩固 国防 9、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 10、威天下 震慑 11、池非不深 护城河 12、亲戚 畔之 内亲外戚;通“叛” 13、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14、多助之至 极点 15、坚利 锐利 16、天下顺之 归顺,服从 二、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鱼我所欲也 一、重点词语含义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 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 13、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4、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5、乞人不屑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庄子两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 止:栖息;安:怎么 3、于是 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曹刿论战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 2、肉食者鄙 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 间:参与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伏:埋伏。 12、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13、望其旗靡 靡:倒下 14、故逐之 逐:追赶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4、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 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愚公移山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指面积,方圆。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迂:曲折,绕远。 3、聚室而谋。 谋:商量。 4、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汉阴:汉水的南面。 6、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且焉置土石。 且:况且。焉,疑问代词。置:安放。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反:通“返”。 10、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2、何苦而不平? 苦:愁。 1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1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15、年且九十。 且:将近 1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17、如太行、王屋何? 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18、愚公长息 长息:长叹 19、虽我之死 虽:即使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2、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⑦ 庄子两章译文
【原文】:
瞿鹊子问乎长梧曰:“吾闻诸 子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示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融会贯通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出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也?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译文】:
瞿鹊子请教于长梧子:“我听许多先生与名人说,圣贤者不斤斤计较于繁琐细微的事务,不追名逐利,不回避困难,不嗜好索取,不因陈守旧。对事物的存在,认为‘无形’的物质是‘有形’物体存在的基础理论,‘有形’的物体是‘无形’的物质化生的观点。万物之源,比尘埃还小都飘游在六合之中。孔子认为这些都是轻率不负责的言论,而我则认为这个道理很奥妙,是认可的。我的看法您是怎样认为的?”
长梧子说:“关于事物的‘是’(真理), 在先祖黄帝那里也会听不明白,而孔丘之智何足挂齿?人们不懂,而是你们想法也太超前,就像见到鸡蛋就要看到公鸡报晓,见到子弹就要吃到烤斑鸠。我尝试以为你是妄言,你也以胡言乱语去对待:请想一下,人类为什么紧靠日月,挟在宇宙之中?为什么与万物吻合在一起,处在又有利于生存又糊里糊涂的地方?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有等级,产生至尊的贵族与低贱的奴隶?天下人为什么都被役使而劳碌?所谓的圣贤者一茬一茬像出生的草,为什么还传承愚昧?为什么代代参拜君王为万岁,成了唯一的模式?世上其他物种全是这样,蕴含着相同的真理。
“我为什么认为,并曾经说过,生命的起源,并不是蛊惑邪说!我为什么还认为,人之所以害怕(厌恶)死于短命,而是不知生命中的物质能自然回归!这里讲一个故事:美女丽姬, 艾氏分封诸侯之女。晋国征伐丽戎时把她俘获,她当时寻死,哭得泪水浸透衣衫。等把她带进王宫宠为贵妇人,与晋王同床共枕,美味珍馐,她后悔当时不该哭着寻死了。她求死又生,后悔不该寻死。我哪里能知道,现在生活着的人,不后悔当时不该去求生呢?
“梦里饮酒的人,白天往往会有伤心事而哭泣; 梦里哭泣的,白天会娱乐去狩猎。生活中的人当在做梦时,并不知是梦。当在睡梦中应兆了生活中的吉凶时,清醒来才知是一场梦。也就是说,人在大彻大悟之后,方知人生是一场大梦。而愚昧者自以为清醒,好像世上的神秘都知道。君尊、牧卑,能永久吗!孔丘与你,不都是在做梦呀!我说你们在做梦,其实我自己也在做梦!讲这样的话,似乎可以称为虚玄与怪异,万世之后一旦遇上大圣人,深悟其理,这些道理,人们还依然感到像一朝一夕那样偶然而得!
“再说事物是非的辩论,也无太大的意义,因为是理论探索,前人没有定论。如果你人多势众胜了我,社会上会认为我输了,假若我的结果是真理,我的结果,真理岂不就被否认了?我如果在理论上胜了你,我是少数,众人还会不服,我坚持的真理,不是还不会被人认可?关于辩论的问题,有部份是对的,有部份是错的,或完全是对的,完全都错了。我与你由于对事物各有偏爱,是不会相互理解的。则人的昏庸的本性是顽固的,我们如何能去正确的判断?让与你的观点一致的人来裁定吗?既然与你的观点相同,哪能会公正?让与我观点一致的人来裁定?同样也不行。让不同于你也不同于我的观点的人来裁定?既然不同于你,也不同于我,非我们同类,哪能鉴定?让同于你也同于我的观点的人来裁定?既然认同你也认同我,乃无主见之类,哪能鉴定得了?然则,我与你与他人,对探讨的理论是对是错,都无法得知,只有等待,让时间去检验它。再说,只要是探讨人类进步、化生的理论,都要平等的去对待,如不能同等的去对待,由时间让自然规律去界定它、调和它,使之与人类社会同步,只有掌握这些,人类才会长久繁荣,生存的岁月无尽呀!
“如何用自然规律去综合界定事物规律?简单地说:真的就是真的,伪的就是伪的;出于自然的就是自然的,人为强加的就是人为强加的。如果由时间验证是真的,那就凡是与此不同的、虚伪的都无言可辩。如果没有人为强加的,而是出于事物的自然规律,那就所有与此相违背的也无言以对。对事物规律的探讨者,必须从不存在生命、不存在社会已形成的义理开始,必须从“无”,即物种还没形成之前的境界开始,因此,振兴这项事业,寄托在诸位以“无”为思想境界的志士。”
【分析与评述】:
这里借一个哲者长梧子,谈了“齐物论”的观点。
“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而一成纯?”这些质疑,现代人能回答吗?
“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中国无这样的圣贤也!
长梧子说:“只要是探讨人类进步、化生的理论的人,都要平等的去对待,如不能同等的去对待,就由时间让自然规律去界定它、调和它,使之与人类社会同步,只有掌握这些,人类才会长久繁荣,生存的岁月无尽呀!”我们的国家容这样人才吗?给这样人的言论空间吗? “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我们现在是个造假的社会,是人为强加要人接受的社会,长梧子“寓诸无竟”的希望难以实现。
【原文】: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阴影鬼魂问身影:“你一会儿行,你现在又一会儿止;你一会儿坐,你现在又一会儿站立,为何没看到谁特别给你动力,或受到其他事物操控?”
身影回答说:“我有依靠在身边,我像侍从一样跟随他,而自然如此呀!我所跟随的躯体,又像侍从者一样亦步亦趋,所以才如此这般嘛!我像蛇的鳞蜕、蝉的翼,随附着躯体,没有大脑没有思维,错误的观点才如此产生。躯体如果有思维,才不会有如此错误的观点。”
过去,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栩栩如生,悠然自在的一只蝴蝶。飞舞在花丛中,感到特别愉悦与惬意,忘却了庄周本身躯体的存在。突然间醒来,则惊魂未定,才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呢?庄周与蝴蝶是必然有区别的,但在梦里合二为一了。实际上,万物是相融的,这就是物种的化生。
【分析与评述】:
庄子以两则小故事,结朿了这篇哲学巨著《齐物论》
第一则以鬼魂与身影寓意老子的“无”,这里是指暗物质、暗能量,这都是现代人科学界前沿的课题。“粒子”的理论,解决了影子与光的问题。但“鬼魂”呢?这样的暗物质(种)、暗能量多多,人类永远也探索不完。
第二则名气很大,是妇孺皆知的“庄周与蝴蝶”。历代俗儒都以此故事说庄子是“虚无主义”。其实这个故事寓意老子的“有”,是说现在世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种,包括人与其他动物,其基本成份都是一样的、“齐物”的。“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这仅是时空的差别!
现在科学不断的发现、验证《老》《庄》的物化理论,它是“物”的永恒,西方的哲学是望尘莫及的!
《齐物论》其真谛不知者,切勿论《老》《庄》,否则,臆测扯淡也!
⑧ 庄子故事两章古今异义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翻译: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