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设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贯彻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必须搞好课堂教学设计。设计良好数教学问题是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由于学生在学校7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必然在课堂,没有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没有新课程教学的高质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于是,我们的积极探讨、实验,在实践中求新、求变、大胆尝试,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创造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贯彻“导・学・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教师就必须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关于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我认为应从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入手。因为 “导・学・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要将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把按照学科逻辑程序呈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做前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无从谈起。
因此,设计良好的课堂数学问题是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要保证。我就课堂教学改革中有关课堂数学问题设计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的意义
要想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就要通过在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层层深入有爬楼梯的感觉,达到预设的教学难度和目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设计问题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提问的艺术对教师来说是最重要的教学素质之一,是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
课堂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温故而知新,还能起到查漏补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阐述问题时进一步理解思考。此外,善用提问的老师还会发现,课堂提问其实是数学课堂的必要环节,通过提问,贯彻“导・学・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比如预习检测、小组展示、合作探究、随堂检测等。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原则
为了保证课堂提问的效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出问题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启发性
课堂上,任何问题都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于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兴趣,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探讨的前提。问题的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要学生跳一跳能摘到,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对简单问题的厌烦。
2.可预见性
教师在提问前应预见到学生可能的答案,估计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尽可能地捕捉学生回答中错误的或不确切的内容,并事先准备好应对措施。只有作出充分的预见,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规律,掌握知识点的实质。
3.循序渐进性
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难度的阶梯性,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不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机会解答问题,更让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延伸不断深入。循序性设计问题就像给学生铺设通向知识高峰的台阶,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不断深化。
4.精准性
课堂提问切忌笼统,问题内容太宽学生抓不到回答的重点,也很难从提问中看出教师的问题设计意图,难以捕捉教学重点。此外还要注意,不可总提用“是”、“不是”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提问要有针对性,才能避免学生人云亦云,掩盖他们真正的想法。
5.完整性
一节课的提问内容,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完整的。从始至终每一个问题都要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每一个小的知识点上,教师可以围绕中心,设置问题串,问题串中各个问题相辅相成,配套贯通,环环相扣,这种具有整体性原则的问题设置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认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三、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常用策略
教师要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梯度,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问题。按照思维水平的不同可以把问题教学划分成以下流程:问题的呈现――学生个别学习、师生共同探讨――反思、总结――引申、推广、应用。在这个流程中难点是问题的呈现,也就是说问题如何设计。
策略一:递进式(层次式)
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合理的阶梯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让学生的思维有爬楼梯的感觉。提出“递进式”的问题是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层次性,设置梯度适中,有层次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策略二:变式
变式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合理地进行变式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从一道题抓一类题,从特殊问题抓一般问题,达到由此及彼、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境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3:求函数y=x2-2x-1的值域。
变式1 求函数y=x2+2x-1的值域。
变式2 求函数y=x2+2x-1x∈[2,3]的值域。
变式3求函数y=x2+2x-1x∈[-2,0]的值域。
变式4 求函数y=x2+2x-1x∈[-2,3]的值域。
变式6 求函数y=x2-2x-m x∈[-2,3]的值域。
变式7 求函数y=x2-mx-1 x∈[-1,3]的值域。
通过变式,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求值域的关键是在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这样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老师不是简单的“就题讲题”而是以点带面,将一类题教予学生,这样课堂容量也就上去了,学生也不会将问题学死。通过变式,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让学生学会了思考,思维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创设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问题,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颗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因此,设计良好的课堂数学问题是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课堂的效率高了,学生阳光了,老师幸福了,校园就更和美了。
『贰』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高中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直接影响课程的就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的教学效率直接影响课程的效果。受困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很低。面对教育的顽疾,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新课程的改革,在这个良好的政策推动以及要求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变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本文作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造成教学效率低下问题的原因以及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如何应对与解决。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堂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场所。而当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效率不高成为一个事实,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很重视的问题。下面,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家长式的教学成为其主要的特点,没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全面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给相关教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一、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仍然在延续传统的教学。另外,由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比较繁重,教学难度比较大,教师无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教学课程进行理解,使得教学课堂效率较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在导入知识点时,总是设有悬念,对课程教学的相关知识没有进行铺垫,不能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有的教师尽管能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在课上所进行问题大多数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比较简单,对学生的学习提高并不明显,长期下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占用的时间比较多,使得学生的学习会比较疲惫,这样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率并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和厌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对分数的要求比较高,面对这样的压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就会增加课程的时间,导致学生在创新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培养。如果学生总是处在比较疲劳的状态,整天都是忙于考试和作业,那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烦数学这门课程,降低高中数学的学习水平。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角色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教学效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的责任应该是能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且它起到的作用只是一个导向的作用,然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并且教师还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会和教师坦诚地交流,教师才会了解学生存在的兴趣爱好。学生喜欢教师,就会对教师所教的课比较感兴趣,甚至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地预习课程,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相当有帮助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对,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课程教学情境,学生在情景创设下,就会激发学习热情,将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只有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觉得枯燥。因此,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得复杂性的问题变得形象化,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为学生的学习节省时间。另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现实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创新。
(三)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该采取肯定和表扬的态度,使学生能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加自信心。尤其是当学生解决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要加大赞赏,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其关键就是要优化课堂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制定学生评价的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等各方面加以评价,以达到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对于学生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赞美和肯定,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变成学生前进的动力。而对于学生犯下的错误,要求教师能够发挥其爱心和耐心,对学生进行批评,并能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错误的原由,使学生进行反思。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作为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是一种求目的、讲效率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改善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为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并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教师还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
『叁』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
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这就意味着课程实施在教学层面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那么,要改变传统教学只顾及部分学生的情况。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树立个性化的思维,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一方面,使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找到满足其需要和层次的个性化素材;最后,个性化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在不断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符合其认识风格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语言掌握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会说”。
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一部分,作为文化,它同样具有文化所具有的脉络性、背景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研究的定义、性质、法则、概念等有层次地用简练的数学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这样,通过语言的锤炼可达到思维的严密。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
例如:三角函数的定义,经历了以下三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1)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用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由此概念衍生出:①三角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②三角函数线;③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④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⑤三解函数的诱导公式等。可见,三角函数的定义在三角函数教学中可谓重中之重,是整个三角部分的基石,它贯穿于与三角有关的各部分内容并起着关键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当语言描述准确时,思维也就严密了。
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诱导、切忌剥夺不完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口。实践证明:坚持要求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利于运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有利于正确理解科学的概念与原理,从而使学生智力得到锻炼。
总之,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索和研究,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用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正确地引导学习过程,既当好学导者,又当好导学者,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个性品质,增长智慧和才干。
『肆』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的课题,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改革的“度”把握不准,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以“集体备课”代替个人备课,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以“电子板”代替“黑板”等等,违背了新课程的新理念。下面就某些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同仁们共勉。
一、课堂提问
我们的课堂过去以教师教授为主,被称之为“满堂灌”,改革后强调教师的主导,有的老师把它变成了“满堂问”,表现方式有两种:
(1)如果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落入教师设计好的“答案”为止。这样的提问与教师的讲授没有本质的区别,学生的主动性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2)老师一节课总是“马不停蹄”地提问,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分得很细很细,每一步都给学生搭好了“台阶”,问题的设计缺乏合理性、科学性,提问对象随意性大,提问时机把握不准,忽视对重点、难点的点拨和讲解。这样的“满堂问”,学生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课堂上表面上很热闹,学生参与度高,实际上学生的参与是浅层次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思维,当然更谈不上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远离了我们培养人的目标。
把握课堂提问的“度”,就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时机。对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通过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提问的时机要成熟,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探索其中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
二、合作交流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补充。与之相适应,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也成为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少课堂讨论存在着以下问题:
(1)怎样组织合作学习,教师也不大清楚。通常的做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分组讨论,小组的分配也是按座位临时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组。大多数学生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摸不着“头脑”,无事可做,游离其外。纵观“全局”,还是班上的少数学生在说。显然,这样的讨论流于形式。
(2)讨论的时间过短。有些讨论时间少于2分钟,学生在叽叽嘎嘎地说,谁也听不清楚。讨论的安排过于频繁,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进行小组讨论。
(3)“听报告”。课堂上小组讨论后,教师往往会安排小组代表汇报,由于教师指导没跟上,各小组像交流经验一样“说”过去。
合作学习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的能力。交流讨论有两个层面:用数学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维。从内容上看,讨论交流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生长点处,针对学习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处,针对学生碰到疑难、单独解决有困难或学生因观察思考问题角度不同有异议处等。
三、多媒体的使用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方面,它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等特点。但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存在着两方面的误区:
(1)基本没有板书。知识的阐述过程、典型例题的讲解、练习题目及解题过程、图形等等直接用“电子黑板”打出,一页一页翻得飞快,学生看都没看清楚,更谈不上理解和记下来。没有现代教学手段时,是“人灌”,有了现代化手段加进了“机灌”,“代表”汇报每人说的时间长,相互重复,这时教师又不好打断,往往是一节课就“人灌”加“机灌”。
(2)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得太多、太细。有些简单的内容没必要用课件去演示学生就已经理解了,或有些内容用传统的方法(如折纸)、简易教具去演示效果会更好;演示得太细就如同老师讲解得太细,使得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同样得不到发展。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辅助”,但教师“辅助”不当,会产生许多不良效果,如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局限于屏幕上出现的画面,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或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只注意好看的画面、好听的声音,不进行深刻的思考,等等。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把握的“度”还很多,如组织开展学生课堂活动的“度”,教师的开放度,学生的参与度等、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伍』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现在的理论中有人提出高效课堂教学,其实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活动。但由于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驾驭课堂能力以及各地的教育环境都不相同,最佳的课堂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无论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合作教学模式,还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效率、高效课堂的目的。那么如何实现数学课堂高效教学呢?
一、认真的备课
1、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要达到高效课堂教学,必须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许多事实证明,教学的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认知等各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导数的概念》这一课是整个导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导数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为进一步学习微积分打好基础。
2、教学过程---应注意学生的有效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人教版选修1—1第二章的《圆锥曲线与方程》2.2节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怎样建立椭圆的方程,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棉线及两根铁钉,在上课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然后让两名学生在线内用粉笔拉近,使粉笔慢慢移动,就可以画一个椭圆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棉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刚才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
3、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教师要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对于新授的课程,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在讲述过程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推理。如在上立体几何课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硬纸片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所处的相对位置关系,每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在空间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以上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当然现在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演示,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二创造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合作”,让课堂精诚团结。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方法有:
1、利用趣味游戏或者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2、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创设质疑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3、通过悬念巧设情境
通过在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事实上,现阶段所使用的新教材在每一章的引言均有这样的设置。同时,教材增加了不少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宽广的知识平台,为新课引人的设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以形助数,数形结合设置情境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的主要方面,它借助图形的性质,可以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体会概念、公式、定理的几何意义。
5、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设置情境
新课标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起指导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而提出问题,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主义,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商品打折、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面对实际情境,教师给予指导,根据所给条件,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步步深入,最终转换到不等式,解决问题。
6、设置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的坡度
根据解答问题的级别,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例如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教学是设置如下的问题:已知椭圆C: + =1,直线l:y=ax+b,(1)请你给出一组a,b值,使直线l与椭圆相交 (2) 直线l与椭圆相交时a、b应该满足的关系式(3)若a+b=1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这样设置三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像攀登梯子一样由浅入深由繁到简,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交流就缺少了课堂的生气。高效的课堂数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而思维方式的训练,单靠教师讲和学生练,效率还不够高。关键在于有效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教学交流。
1、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有效互动的保证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2、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
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问和谐的交流与平等的对话,师生间不仅是通过语言讨论和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维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促进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3、关注与倾听是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必要的修养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意志等,学会关注是“有效互动”所必不可少的,倾听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教师的倾听,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倾听的质量是“有效互动”的保证。
四、让现代化教学手段助力数学教学
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一节课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在有些教学内容上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从而达到后的教学效果。
五、实施高效的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有效的课堂训练,教师必须注重对题目的选择,难度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做有效题。通过有效训练,使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在内容领悟、知识掌握、过程规范、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上得到有效提高。有效的数学课堂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要具有针对性,切实突出目标和重难点。习题的难度和数量要合适,要具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性,不要搞题海战术,使我们的教学回到老路子上去。
2.重视变式练习。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等变式练习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的情境变化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对概念、方法的理解更概括、更精确、更深刻。尤其是对课本上的习题加以深入的利用,更能体现课本的价值。
3.实施分层训练,调控训练难度,促进差异发展。只有难度适中、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训练题,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策略能激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学策略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减轻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顾虑,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陆』 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吸引住学生
一、生动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每堂课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恰当的导入情境,他是上好新课的关键。创设导入情境目的是把学生的动机、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学中若平铺直叙地讲解,只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对此毫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疑问和要求质疑的心态,才能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生活中的不等式时,首先给出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等关系,如公路限速牌,跷跷板,隧道限高牌,袋装牛奶营养成分表,天气预报中温度范围,电梯载重量等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不等关系;再如教从三个方向看时,依次给出茶壶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让学生猜图片中的物体,或给出楼房的俯视图、左视图和主视图等让学生猜图片刻画什么场所等等,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这样和生活当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开始新课的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学生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处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学生带着探究欲望走进课堂。
二、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感受数学思想,从而到达教学目的,设问在其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从而使学生达到解疑而心悦的境界。数学讲究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学数学常被视为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然而,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就如同投在学生心田中的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入门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能随着设置的疑点,不断地探索下去,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问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停滞了,要重启;受阻了,要疏导;判断和指向错了,要纠正;正确了,要肯定。课堂几有效的’设问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同时也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桥梁,但要注意满堂灌左一个是不是又一个是不是形式热闹而设问肤浅。转贴中
三、创造教学氛围,激发兴趣。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心里氛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础。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坏境,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在教学中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而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自已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学生才能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同时,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精湛多变,形式多样的教学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演讲法、辩论法、表演法等,并不断变换教学形式,以此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学会掌握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等,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使学生想学,乐学。
四、精心组织数学活动,激发兴趣。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多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向学生讲述数学,而学生只有遵从、模仿、记忆的权利,没有从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发现、推理、论证。《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安排有趣的数学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手、口、脑等多种感观积极参与,把知识蕴藏在活动中,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趣味性,从而理解相关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具和学具的直观作用,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使动手与思维紧密联系起来。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我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沿折痕画图,用剪刀把图形剪下,再打开;
(2)学生动手操作,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3)引导观察:把你们剪的图形再沿折痕对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看一看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很快的发现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直观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表象特征。让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柒』 浅谈怎样组织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有效的教学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预定发展的教学行为,也就是不浪费时间,圆满完成预定目标的课堂教学。数学作为一门严密性、科学性、目的性很强的学科,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同样是大家一致的目标。但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教师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没有很好地在教学中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本文本着有效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原则,就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法创新、三维目标的落实和教学评价中如何突出有效性进行探讨,寻找切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途径,优化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节课教师所要完成的预定任务,对一节课来讲具有灵魂作用,它指导、调控、激励着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起到评价和修正的作用,使得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提前设定的目标进行。
如果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到位,就能轻松地引导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开展学习,少走教学弯路,否则课堂教学就充满了随意性,就会偏离教学方向,出现无用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保证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全面性。同时,要突出教学的三维性,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当然,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差生的学习,让目标任务分层化,这样有利于差生的全面提高。
二、精心的教学设计
新的教学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不再是“满堂灌”,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的权威人士,课堂要以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不再是教师的传授为主。教师也从原来的导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伙伴。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时,把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教师如何参与学生的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等重点思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坚持实事求是、变难为易、通俗易懂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借助相关学科内容等创设情境。首先,在情境的创设上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自主学习。例如,教学《函数单调性》一课时,先进行激趣导入,借助语文知识,让学生说出语文中学过的描写生活中上升或下降变化规律的成语,学生积极发言,举手说出了“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波澜起伏”等成语,然后,鼓励学生根据成语的内容画出简单的函数图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像的变化情况,总结其变化规律。其次,在作业的选择上要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分层训练,难易适度。最后,训练目标明确,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效率。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教法的选择要坚持多样性、实用性、新颖性的原则。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教学方法很好,但不一定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复习课教学中就应该选“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比较传统,但能够让学生再现学过的公式、法则、定义、定理以及解题方法,能让学生联想到新旧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用新的知识概括旧的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内在本质联系,经过反复训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其次,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法的应用必须多样化,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让后进生能通过跳一跳,摘到“桃子”,让优等生能“吃饱”,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第三,要根据教师的情况定教法。教师在选择教法时要考虑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教法的优化组合,以长克短,充分发挥创造性,以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有效的教学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突出三维目标,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考虑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要考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人生观、良好的情感意识和对待事物的态度。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很重要,是教师通过“填鸭式”把知识塞给学生呢?还是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呢?是学生被动获取知识还是主动参与教学?这些都是现代课堂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现代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组织者,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学、总结、探究、合作、体验。
当然把课堂交给学生,不是说教师不管,放任自由,而是发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交流,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五、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能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有了弥补不足、努力赶上的方向。恰当的带有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学评价的基本形式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等。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力争客观、公正、有激励性,要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教学过程、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全面评价。当然,对学生实施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之间的正确评价。
总之,认真分析和不断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需要我们高中数学教师不断努力实践,认真反思教学,优化教学方案,不断改进教法。
『捌』 怎样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设计在备课过程中对版教材内容、教学理论权、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 设计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玖』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来,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的理念在逐渐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得到改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受益者?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数学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思想前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生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以往“满堂灌”的观念,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教师重视课前备课,掌握授课内容和学生情况——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扮演着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角色。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做好教学的前提条件。
3、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本归宿。教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计划性、目的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单一、套路、机械的教学模式,“用心”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然而创设的情境必须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联系生活而牵强附会的话,那么情境就失去了其自身应有的价值,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教学时,教师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觉得很难联系生活,就望文生义创设情境,但有时情境的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但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学生没有状态,就不能出效率。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课很短,意犹未尽。不好的老师学生感觉课很长,总盼着下课,甚至睡了一阵子还不下课,有时我们还骂学生木头疙瘩,刀枪不入,雷打不动。所以说,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的第一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在状态,下面无论讲得多精彩都成了无本之木,对牛弹琴。所以我们要备学生,课堂上怎样创设有效问题很重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信息反馈的有效性
“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作为教学过程控制者的教师,就必须通过课堂信息反馈,促使教学恰到好处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和探求欲望能够在自己设置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从而呈现出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课堂实为一个师生双方不断传递与反馈信息的信息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能促进学生相互启发、开阔思路,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宽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讲,可以即时地反思课堂教学,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的密度、速度等,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堂评价机制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对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导向功能。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频繁的“很好”、“真棒”的赞许声,甚至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回避问题的实质,出现了一种“模糊评价”现象,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注重评价导向功能作用的发挥。所谓导向功能,就是在评价学生时,要指出他“好”在哪里?或问题出在哪里?使评价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拾』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数学是高中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直接影响课程的就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的教学效率直接影响课程的效果。受困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很低。面对教育的顽疾,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新课程的改革,在这个良好的政策推动以及要求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变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本文作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造成教学效率低下问题的原因以及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如何应对与解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堂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场所。而当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效率不高成为一个事实,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很重视的问题。下面,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家长式的教学成为其主要的特点,没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全面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给相关教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一、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一)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仍然在延续传统的教学。另外,由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比较繁重,教学难度比较大,教师无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教学课程进行理解,使得教学课堂效率较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在导入知识点时,总是设有悬念,对课程教学的相关知识没有进行铺垫,不能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有的教师尽管能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在课上所进行问题大多数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比较简单,对学生的学习提高并不明显,长期下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很大的影响。(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占用的时间比较多,使得学生的学习会比较疲惫,这样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率并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和厌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对分数的要求比较高,面对这样的压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就会增加课程的时间,导致学生在创新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培养。如果学生总是处在比较疲劳的状态,整天都是忙于考试和作业,那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烦数学这门课程,降低高中数学的学习水平。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角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教学效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的责任应该是能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且它起到的作用只是一个导向的作用,然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并且教师还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会和教师坦诚地交流,教师才会了解学生存在的兴趣爱好。学生喜欢教师,就会对教师所教的课比较感兴趣,甚至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地预习课程,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相当有帮助的。(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对,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课程教学情境,学生在情景创设下,就会激发学习热情,将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只有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觉得枯燥。因此,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得复杂性的问题变得形象化,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为学生的学习节省时间。另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现实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创新。(三)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该采取肯定和表扬的态度,使学生能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加自信心。尤其是当学生解决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要加大赞赏,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其关键就是要优化课堂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制定学生评价的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等各方面加以评价,以达到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对于学生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赞美和肯定,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变成学生前进的动力。而对于学生犯下的错误,要求教师能够发挥其爱心和耐心,对学生进行批评,并能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错误的原由,使学生进行反思。三、结束语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作为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是一种求目的、讲效率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改善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为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并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教师还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