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授幼儿整理衣物礼仪教案
天气渐渐转凉,孩子们穿的衣服多了,每天进了教室都会换上薄棉袄,脱下大棉袄,让孩子们脱衣服后把自己的衣服叠好,可听到的都是:“老师,我不会。”或者就是直接扔在边上,所以我觉得教会孩子们折衣服是很迫切的,于是就设计了这次活动。幼儿不知道如何叠衣服,就谈不上把衣服叠整齐;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针对幼儿需要什么,就教给幼儿什么,让课程生活化,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韵律活动“会跳舞的衣服”和纸工活动“叠衣服”,感知叠衣服的顺序。 2.通过叠衣服活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3.活动中能自己找个空地活动,不与同伴拥挤,学会与他人交往。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的准备: 认识衣服的袖子、领口、里、外等概念。 请家长予以配合,鼓励幼儿在家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午睡时鼓励幼儿自己叠衣服,整理裤子 物质材料的准备: 1.事先让幼儿为勾好线的“衣服”涂色,并按样剪下分放在每组的操作盒里。 2.生活模仿动作的音乐磁带。 3.每人穿一件带纽扣或有拉链的外套。 环境资源的准备: 事先在活动室打开空调,调节好室温,以免幼儿脱下外套受凉。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会跳舞的衣服 1、听音乐(第一遍)。(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沉浸在想象中) 2、听音乐(第二遍)。师:多好听的音乐呀,我们身上的衣服也想跳舞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幼儿听音乐后一定非常想尝试,会兴奋地做着各种动作。我的引导使幼儿很容易进入角色,他们幻想自己也穿了一件会跳舞的衣服,时而动动手,时而动动头,时而弯弯腰,我会适时捕捉孩子的动作,及时整理,创编出韵律活动,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让孩子体会成功感)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3、将整理出的动作,创编出一段完整的韵律活动,幼儿共同学习。幼儿教育网 (在活动中可以辅助自编的儿歌:“衣服扣扣好,我们来跳舞,弯左手,弯右手,点头再弯腰,变成小枕头。”这样有助于幼儿形象地记忆动作。在活动中还要提醒幼儿找个空地,不和其他同伴拥挤。)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二、纸工活动:小枕头 1.师:“这里有一些装饰好的衣服,我们按照刚才儿歌里说的做,就可以把它们变成小枕头了,请你们来试一试吧。” 2.幼儿边念儿歌边折纸。 三、纸工活动“叠衣服” (出示幼儿原先装饰好的“衣服”)师:前几天我们还画了好多漂亮的衣服,他们都安静地躺在篓子里,他们也想跳舞,你能让他跳舞吗?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一个问题激发了幼儿折纸的兴趣,幼儿边念儿歌边动手折折衣服,没有任何教的痕迹,幼儿很自然地从韵律活动过渡到纸工活动中,并且在儿歌的提示下自己学会了叠“衣服”。) 四、实践操作:叠叠我的小衣服 师:衣服们都累了,我们把衣服脱下来把它变成小枕头,让它睡觉吧! 教师示范步骤: (这里用拟人的口吻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幼儿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根据刚才韵律活动和纸工活动的铺垫,幼儿会很快掌握叠衣服的技巧。本活动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目标!) 儿歌: 小衣服,要放平。左门关,右门关。 活动延伸 创设各种相关的区域,如“娃娃家”“宠物领养区”“整理衣帽间”等,让幼儿练习叠衣服、围巾等。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活动反思 本班的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致使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很多幼儿手忙脚乱,很不适应,要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首先应让其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因此我们认为: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 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一些幼儿出现了哭闹甚至厌学现象。因此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 (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如叠衣服,幼儿不仅学会叠衣服的的动作技能,还发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成独立自信,不依赖成人的性格。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学会独立用勺吃饭,拿杯子喝水,会洗手,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然而刚开始时孩子不会叠衣服,袖子拉不好,钮扣扣不好,甚至连衣服正反都搞不清,我们在一遍遍的探索中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由此看出,教学不一定是单一教孩子,也可以从各种生活小事让孩子学到很多。而儿歌正以独特的魅力发挥巨大的作用。家长和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并善于观察,从孩子反应中敏锐的捕捉他们的兴趣,了解孩子内在发展需要,及时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主动、积极、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基础。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孩子展现自我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孩子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促进孩子最大程度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功能是多样的,其中一项便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活动内容的组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幼儿园教育应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把教育活动同幼儿现实结合起来。这也需要家长共同协助才能完成的。
② 如何培养小班儿童叠衣服好习惯妙招
小班幼儿大多是处于3-4岁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正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我的观点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培养出好性格的坚实基础,好的性格又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抓住关键期,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容忽视的。
我认为要想宝宝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几个原则要遵循:
一、 一、家庭一致,以身作则。
宝宝是有样学样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的生活习惯不正确,不合理,那么宝宝学来的一定不是好的。比如,很多人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看电视、聊天。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不好的习惯,会影响消化吸收,但往往做不到。那么,在跟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做好榜样,不看电视,不说话,健康、完整的吃好一顿饭。
二、 二、放手原则,不包办代替
宝宝的生活习惯是先学,再做。学到了就要自己独立完成,逐渐养成习惯。如果家长总是包办代替,宝宝就有了依赖性,习惯则变成了“妈妈做”或“爸爸做”。比如,宝宝已经学会了自己穿衣、自己吃饭,有些家长还是担心宝宝没穿好,没吃好,就伸手替宝宝来做,久而久之,宝宝的“动手”意愿就转变成了“伸手”意愿。
三、 三、 鼓励好的,指正坏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但是在教育宝宝时,我们一定要传达正确的观点。言传身教的教会宝宝好的生活习惯,并加以鼓励。对于不好的生活习惯,家长一定要批评指正,不能得过且过。比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看似很简单的小习惯,如果不认真遵循正确的方式,:如何漱口,怎样刷牙,就会造成宝宝的牙齿的不健康、不美观。从而影响宝宝以后的饮食和身体健康。
四、 四、家园交流,携手并进
幼儿园是宝宝除了家庭以外最有利的学习场所,而且在幼儿园里,没有了家长的呵护,宝宝的成长更加坚强。我们家长们在培养宝宝生活习惯的问题上,应该和幼儿园保持高度一致,才不会使宝宝无所适从。同时,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意见和建议经常做沟通、交流,对于宝宝的习惯问题才会更容易解决。
其实生活习惯对于成人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也无所谓对或错,可是对于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宝宝来说却意义重大。我认为生活习惯可以包含很多方面:饮食穿衣、运动睡眠、日常保健、文明礼貌、阅读学习等等。好的生活习惯一定可以造就好的性格魅力。我在培养王皓辉的生活习惯时,一定是严厉和苛刻的。首先我自己会经常关注书本、杂志和网络上关于育儿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习了解了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不好的。然后积极改正自身不好的习惯,再教育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比如,作为80后的我们都有晚睡晚起的习惯,但是为了教育孩子,我改成了和皓皓一起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皓皓接受起来就很自然。和孩子一起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最有效的办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家长和宝宝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鼓励,才能营造更轻松的生活氛围,养成更良好的生活习惯,成就更光辉的人格魅力。
③ 如何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小班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一、乐于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指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且教育工作是个永做永新的工作, 幼儿园里每天都可能发生你意想不到的事,正所谓老马识途,那幼儿园中的年长的老师见多识广,他们在班级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作为年轻老师要学会学习,乐于请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他们有用合理的管理经验。 二、教师之间要团结。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师做到真诚和谐,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多和搭班老师沟通、交流 ,做好交接班。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如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XX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鼓励他?XX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应及时与班内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同时两位老师和阿姨如同并驾齐驱的马车,三人间要通气,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一致。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对本班幼儿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常规方面,不能你要他这样做,她要他那样做,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三、趣味、直观的语言提示常规。 小班孩子的常规需要结合直观的形象来内化。因此,我会通过一个一个简短的故事、儿歌潜移默化的渗透常规教育,小班刚入园的幼儿,许多在家吃饭都是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喂的,为了培养幼儿自己动手吃饭,加快吃饭的速度的能力 。我们给幼儿讲《不爱用手的小河马》的故事,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吃饭的欲望,并尝试用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些幼儿吃饭时总是吃得满桌满地都是,于是就向幼儿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提醒幼儿爱惜粮食。 在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时,我也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洗手的时候,我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小手交叉表个搓搓,冲一冲甩三下,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饭饭,看谁吃得最快。激发幼儿进餐的欲望。午睡时以儿歌《叠衣服》:一只袖子盖上来,两只袖子盖上来,大大被子盖好了,XXX睡着了。帮助幼儿学习自己叠衣裤。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巩固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促使他们自愿地去遵守活动常规。同时,孩子们在教师在给孩子讲解各种要求和规则时,要注意语言的直观性、简洁性及富有童趣性。例如离园时把小椅子靠边放,我们就说把小椅子送回家;请孩子轻轻上厕所的时候,我们就说现在我们学小猫走路,小班的孩子喜欢模仿,他们都会模仿小猫走路时的动作轻轻去厕所;让幼儿的手不再去动其它的东西保持干净时,我们就以多中语言来提示,小手小手抱抱牢、金锁银锁,咔嚓一锁、小手小手藏起来等。 四、教师以自身的言行给孩子做好表率。所谓于己不欲勿施于人,教师要正面示范,每个要求即要求孩子也要求老师。如:在教育幼儿讲文明、讲礼貌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对幼儿有礼貌,每天早晨孩子入园,我们在教室的门口热情地接待每个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早,下午幼儿家长来接孩子,老师同样热情地与孩子家长相互道再见;遇见陌生人或参观的家长,教师应热情与之交谈、打招呼,无形之中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又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孩子,就会蹲下来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我们在打扰孩子的时候,就会悄声的说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谢谢 在倒开水的时候,教师要像幼儿一样排到队伍中去;中午午睡的时候,教师也要轻声地走进午睡室,不在午睡室里大声说话,保持午睡的安静氛围。 五、常规要持之以恒,在生活中强化行为。俗话说得好,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8天,小班幼儿的坚持性比较差,所以必须要教师经常去督促、强化他们好的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了要求一下,不想起来听之任之。如:口渴了要喝水就要排队倒水,倒了水以后要坐到位置上喝,喝完了要把杯子放回到杯架上。又如:吃完午饭要擦嘴、漱口。刚开始的时候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后来孩子们能自觉得擦嘴、漱口。 六、每天活动要及时、适时总结,帮助孩子梳理常规中的进步与不足。只有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在园表现的情况才能有征对性的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进步。 七、丰富一日活动内容,减少等待时间。小班孩子自制力差,当他们无事可做时就会到处乱转、教师可通过简单的手指游戏及和幼儿做做简单舞蹈动作等,丰富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减少等待时间。做做游戏木头人请你跟我这样做等。例如用餐时,班级里放些舒缓的音乐营造舒适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安静的倾听,边欣赏边吃点心,这样可避免孩子们喧闹的声音,也无意中渗透了对音乐的感受 ,或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做动作等。 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不但吸取经验,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才能丰富内涵,开阔思路,从而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在班主任工作这个领域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④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分类整理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玩具随手一丢。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由于“泛化影响”,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新《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要求:“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为了让孩子有初步的责任感,也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首先从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入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激发内在动力,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往,我们也对幼儿的整理习惯进行培养,但那时只是刻意地提出一些外在要求,有太多的限制说教。教师过分地指挥,使幼儿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了。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将整理习惯的培养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利用游戏,调动积极性。
为了让幼儿感受环境整洁带给人的愉悦情绪,我们开展了游戏“找一找”,布置了二个娃娃家,一个是物品整洁有序的,另一个是杂乱无章的。分组请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出娃娃家要使用的玩具。结果,一组幼儿已经摆上餐具开始游戏了,而另一组正在为找不到煤气灶而着急,通过讨论交流,幼儿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整洁有序的活动场所带给我们的方便愉快,而杂乱无章带给我们很多的烦恼。接着,我们以“帮小熊收拾家”的游戏组织幼儿一起整理凌乱的娃娃家,在我们的带领下,幼儿先把物品进行区分,并根据标记把物品分门别类地进行摆放,看着我们自己动手塑造的清爽整洁的活动室,每个孩子脸上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2、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而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就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如脱下的大衣,让孩子商量怎样叠放大衣看过去会很整齐,孩子们讨论出把叠好的大衣靠衣架边叠放整齐。如吃完饭,引导孩子讨论怎样保持整洁,孩子们讨论出吃完要把桌子扫干净,把筐里的碗盘摆放整齐。平时,发现有教育价值的机会,紧紧抓住教育契机,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一句“你叠的衣服真整齐。”一会儿整整齐齐的一叠衣服就放在衣架上;一句“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还会把筐里的碗盘整理整齐。为了整顿娃娃家材料摆放凌乱的毛病,考虑到到娃娃家的幼儿不固定,规则制订不容易人人知晓,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制作出了一个娃娃家的塑料筐贴上一种颜色的贴贴纸,里面的玩具也贴上相同颜色的贴贴纸。幼儿活动后,按颜色把玩具放回相同颜色的盒子,就不再出现不知放哪里的现象。我想,只有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参与规则的建立,不断强化,才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而且,由幼儿自己参与整理的整洁有序的环境,也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信和成功感。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充分发挥了作用。
3、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许多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总是不放心,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一会儿觉得叠衣服太难了,一会儿觉得整理活动场地会添乱,结果事事包办。其实,只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干。如每天入园时,让孩子帮忙搬桌椅,放学时,鼓励孩子帮忙整理活动室。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收回不放心,做孩子的参谋,支持他们的活动,创造一切条件,只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信他们都能做好。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整理,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更能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4、教师榜样,自正以正。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里,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前,由于教师的教具、操作材料、废旧物品较多,又加上幼儿园工作杂,总有随手乱丢的坏习惯。现在教师首先从自身开始进行了整顿。我们班二位老师让每个幼儿都知道物品摆放的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二位老师一律要遵守。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到处整洁了,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了。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明显,否则,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
二、整理习惯的培养与幼儿的发展。
首先,在培养整理习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整理活动中,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制定规则,学习独立地处理物品,教师始终都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幼儿的自主行为,改变以往什么都包办的做法。我们力争让教育从集中封闭式逐浙向多元化开放式发展,强调让幼儿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建构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整理习惯的养成能培养细心、耐心和责任感。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规定自己活动后的场地要自己负责整理,而且每组又有一个小小管理员。如每个娃娃家都有一个固定的管理员,督促、帮助大家把玩具收拾摆放整齐。这样,责任落实到人,每个孩子都要参与负责自己活动场地的卫生、整洁、玩具的合理摆放等,他们的工作不仅限于自己的,还要帮助监督别人也这样做,更多地表现在对集体的关心。在活动的过程中,渐渐地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也促进了责任感的提高。
第三,整理习惯的培养对贯彻落实新《纲要》中提出的培养幼儿重视环境整洁和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甚有帮助。它不仅要求我们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还要求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各种生活技能,逐步使幼儿懂得爱清洁、讲卫生、有秩序感等,最终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自我管理者。
⑤ 小班好孩子好习惯之叠衣服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⑥ 小班叠衣服裤子属于什么课程
生活课噢,教孩子们基本的生活自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
⑦ 幼儿园小班比赛叠衣服的评价标准是什么71
评价标准主要有两条: 1.正确规范的叠衣方法与过程; 2.美观整齐的叠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