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思考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思考 我们幼儿园老师每次开展一种学科领域教学活动前,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该教孩子什么?我该怎么教?怎样教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能力得到发展—也就是有效教学,这种有效教学并不是说我们老师教没教完内容或是教得认不认真,我想应该是指幼儿学到什么或是学得好不好。如果幼儿不想学或是学得很辛苦,学了又没收获,即使老师教得很认真很辛苦,我觉得也是没有效果的教学,怎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确保我们的孩子得到进步与发展呢?我想,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考虑你教孩子什么 正确理解教学活动内容和要求,切实制订好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的发展规律和本班实际情况来定,坚守让孩子“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不能太高,太高孩子不容易达到要求,也不能太低,低了就不能适应孩子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好这个“度”了。 二、以各种手段全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平时在我们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怎样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你开展的活动感兴趣是保证教学活动有没有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认为,要使你的教学活动能全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你必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准备教具,作为老师应当充分考虑什么样的教具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我觉得实物教具和有动感的教具是最能吸引幼儿的。 2、尽量让幼儿动起来 一次教学内容,如果单纯地是教师讲述幼儿倾听,那么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觉得很无趣,自然也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说,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加入幼儿操作,让幼儿真心地融入活动,真正的动起手来是很必要的,让幼儿亲身体验操作,还有在课堂上加入些有趣味的游戏也是必不可少的,死板的讲述是无法吸引幼儿的。 3、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教师的语言是否有感染力也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怎样和幼儿说话,怎样用口语和肢体语言去感染幼儿是十分重要的,在很多时候,最有效的或许就是老师童趣的一句话,或是形象活泼的肢体语言。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努力尝试和思考,了解幼儿,用幼儿的眼光去看事物。我可以肯定幼儿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和你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成正比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所以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是我们幼儿园老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② 大班蒙氏数学区:蛇形游戏――减法 教案。谢谢!
活动重点:
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活动难点:
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③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表演区《我是小小数学家》教案
看你所在园所的安排了,而且看你写的是日常教案还是公开课的教案了。 日常教专案一般就是:1、目标 2、准备 3、过属程 4、反思 公开课的教案一般是:1、对象 2、领域 3、目标 4、准备(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5、过程 反思需要单独写在一张纸上。 对象是指你要带的班级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 领域是指你的课是健康、艺术、社会、语言还是科学; 目标就不用说了,指你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教会幼儿什么,一般分为能力目标(就是幼儿能够怎样、学会什么)和情感目标(就是幼儿喜欢什么、感知什么) 准备是指你的课前准备,分精神准备(就是幼儿已有的经验)和物质准备(笔、纸等教具) 过程就要把你所上的活动的每一步都写清楚,从开始到结束,尤其是公开课的教案这一块几乎要写一到两张纸。 反思是指你上完这次活动后有什么体会,幼儿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以及你的处理。 可能还会写到延伸活动,不过大多数的教案都没有,尤其是日常教案几乎就不写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是指从这次活动引发的下次的活动。 比如:一节谈话活动:我的“六·一”愿望,延伸活动就可以写绘画:“六·一”心愿。
④ 大班数学看图排序教案
目标:
1. 学习看图描述情节、数量关系及得数,初步掌握应用。
2. 理解加法交换率与加专减属的互逆关系。
准备:图片、算式卡片。《幼儿画册》(第三册P.55)过程:
1. 引导幼儿看图并说出图意及数量关系。
出示图片1,提问:原来池塘里有几只青蛙?又来了几只?
这幅图的问题可以用加法算呢?还是减法。怎么列式?
2. 用相同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片并说出数量关系。
3. 让幼儿自由结伴选图,相互说题意并列算式。
教师指导不会提出问题的幼儿,先让他们和老师一起说题意提问题,帮助他们掌握应用题的句式结构,而后逐步让他们自己掌握学着自己编应用题。
4. 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见《幼儿画册》)。鼓励幼儿看清图意。
(2)三个数摆算式,提醒幼儿摆一道,记一记,读一读。
(3)算式接龙,将得数接在后面。
⑤ 跪求,大班数学教案《整理好,留下来》
课时内容:整理好,留下来(数学)
活动目标:
1、 根据物品的数量,按2个、3个、4个、5个一组进行计数。
2、 知道离园之前要将活动室里的物品整理好,用简单的图示进行标记并记录数量。
活动准备:
1、 各种整理盒、收纳盒,标签贴纸若干;雪花片若干;记录笔。
2、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39页《和伙伴分饼》。
活动过程:
一、 为什么整理
1、 出示离园倒计时牌,请幼儿一起数数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
2、 在离开幼儿园之前,我们应该为幼儿园里的弟弟妹妹们做些什么?
3、 幼儿讲述要做的事情,并说出为什么要做,如:整理活动室,把有用的图书、玩具等留给弟弟妹妹们。
二、 活动室里有什么
1、 幼儿说说活动室里有什么,哪些物品的数量比较多。
2、 这么多的东西要怎么整理?幼儿分组交流整理的方法。如,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分组整理不同区域的物品。
三、 玩具大盘点
1、 教师出示雪花片,这里有一筐雪花片,我想知道雪花片的数量,有什么办法可以很快数出来?
2、 每组一小筐雪花片,幼儿尝试各种方法进行计数。
3、 说说不同的计数方法,选择比较快的方式尝试计数。如:5个5个数,并说出总数。
4、 出示整理盒,将数好的雪花片装进去,引发幼儿思考:如果整理盒都一样,我想很快找到装雪花片的盒子,有什么好办法?
5、 幼儿说出自己想到的办法,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图标表示。
6、 分小组操作,小组长分配任务:每人整理若干种物品,将物品装入整理盒中,并在标签贴纸上画出物品的图示及数量。
四、 和伙伴分享
1、 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39页《和伙伴分饼》,幼儿根据提示语,学习按2个、3个、4个、5个一组进行数数,看看哪盘刚好数完,哪盘还有剩或不够。
2、 在完成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幼儿能否根据小朋友的人数将相应数量的饼干圈起来。
⑥ 幼儿园数学区目标
认知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并能正确区分 4、学习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两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6、按数(5以内)取物 7、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能说出其名称 8、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9、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并学会基本的运用 中班 1、认识10以内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学习顺数和倒数 2、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特征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即学习数量守恒 3、认识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4、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 5、学习按粗细、高矮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物体的正逆排序 6、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 7、按物体某一特征分类 8、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9、学会比较粗细、厚薄、轻重等量的差异 10、学习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即学习图形守恒 1 1、初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简单关系 1 2、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1 3、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1 4、学习向上、下、前、后等指定方向运动 1 5、认识并学会运用“今天、明天、昨天”等时间概念 1 6、理解“=”和“≠”等符号 大班 1、学习10以内序数、单数、双数、相邻数等概念 2、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换、互补关系 3、学习10以内加减计算,并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理解“+”“-”“<”“>”“→”等符号的意义 5、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6、学习按两个以上特征将物体分类 7、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了解序列排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9、学习自然测量 10、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右、向左方向运动 1 1、学习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1 2、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数学经验 情感与态度 小班 1、在数学活动中大胆回答问题 2、产生对数学幼儿的兴趣以及操作数学活动材料的兴趣 中班 1、在数学活动中能安静地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 2、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活动 3、主动、专注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大班 1、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 2、在数学活动中能安静地蜻蜓教师和同伴的讲话 3、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活动 4、学习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调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操作技能目标 小班 1、听懂教师的要求,学习按游戏规则活动 2、学习用语言讲述同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和操作活动材料 中班 1、学习听清楚教师的要求,按要求进行活动并检查自己的活动结果 2、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3、基本学会数学操作活动技能 大班 1、倾听清楚操作活动的规则,按规则进行活动并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能清楚的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