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门道

教学门道

发布时间:2021-02-08 19:51:25

① 如何选择国际学校 家长必看的四个门道

  1. 学校课程设置

  2. 收费学费、学杂费分清,毕业之后有无其他收费

  3. 教学理念

  4. 升学国外大学

每一个学校情况综合做对比,不盲目对待

② 如何结合某学科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就是为了追求育人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要不断追求效率。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就成为当前中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有三次重大变革在教育史上影响深刻和广泛。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他把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变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时间和空间、统一教学要求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自此以后,经过各国的教育实践,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阶段论。他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课堂教学程式化、模式化,这样教师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赫尔巴特认为,一个教学过程应该有这样四个密切相连的阶段组成:“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五段教授法”,即我国中小学教师所熟悉的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知、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赫氏的理论让教师们领悟和掌握了课堂讲授教学的步骤、门道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因此得到了提升。

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在杜威看来,赫氏理论的基本缺陷在于它从根本上只重视“教材”,而忘记了教育中的“人”,忽视了人的主动性。教学的中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所以他认为要把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杜威对教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发明了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在于使教学方法迈入了一个新时代,即旨在唤醒主体意识、关注个体独特性、促进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教学时代。

总之,追求教学效率是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各种教学流派不断探索和倡导的理念和策略,追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价值。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现实迫切要求。

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2l世纪需要的人才。通过几年的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同,在教学实践的不同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和落实。但当我们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时,就会发现:现实的课堂教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师生的教学活动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现实迫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世界各国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衡量我国教育质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是否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有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能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尽可能高速地发展,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采取让学生学起来容易,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不但要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要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切实的发展。教学追求效率就是要努力使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教学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人手,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来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师生教学负担过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而又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是普遍反映。

据有关调查,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负担普遍加重。目前,教师的工作量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备课,写教案

2、上课,包括公开课、观摩课等;

3、批改作业;

4、参加教师培训;

5、听课、参加教研活动;

6、撰写论文等;

7、班级、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

8、教师自我提高的学习、进修活动(如专升本)等。

网上有段顺口溜形容教师的生活现状 :“ 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教师们普遍反映,新课程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为“生存”所困、为“绩效”所忧、为“名声”所累,教师普遍因工作时间长、工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心理负荷重,经济压力大而不堪重负。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除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及其教材、教法的不断熟悉等外,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和工作惯性,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③ 如何认真分析和研究教学价值从而进行教学价值设计

在一定意义上,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就是为了追求育人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要不断追求效率。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就成为当前中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有三次重大变革在教育史上影响深刻和广泛。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他把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变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时间和空间、统一教学要求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自此以后,经过各国的教育实践,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阶段论。他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课堂教学程式化、模式化,这样教师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赫尔巴特认为,一个教学过程应该有这样四个密切相连的阶段组成:“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五段教授法”,即我国中小学教师所熟悉的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知、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赫氏的理论让教师们领悟和掌握了课堂讲授教学的步骤、门道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因此得到了提升。
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在杜威看来,赫氏理论的基本缺陷在于它从根本上只重视“教材”,而忘记了教育中的“人”,忽视了人的主动性。教学的中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所以他认为要把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杜威对教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发明了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在于使教学方法迈入了一个新时代,即旨在唤醒主体意识、关注个体独特性、促进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教学时代。
总之,追求教学效率是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各种教学流派不断探索和倡导的理念和策略,追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价值。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现实迫切要求。
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2l世纪需要的人才。通过几年的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同,在教学实践的不同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和落实。但当我们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时,就会发现:现实的课堂教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师生的教学活动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现实迫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世界各国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衡量我国教育质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是否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有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能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尽可能高速地发展,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采取让学生学起来容易,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不但要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要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切实的发展。教学追求效率就是要努力使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教学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人手,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来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④ 当今学什么技术比较好

学习技术可以考虑一下:
1. 学习技术可以先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考虑,毕竟这版与读书是有区别的,学了权技术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今后你的工作类别,如果你有一门技术,那就往擅长的哪方面去发展,这样上手快,相对应的工资也会好一点点。当然,如果你没有特别明显的技术或者长处,那就先培养技术。
2.首先,考虑好自己的爱好,喜欢做什么类型的工作,那份工作需要什么技能,然后去学习,去培养。
3.考虑今后几年或者5年的发展趋势,往热门行业(厨师),雷军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我同意这句话的,乘风可以破浪,热门行业和新行业在未来几年都会有人才短缺的现象。
4.慎重考虑,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祝你成功。

⑤ 课程教学论的十几种教学方式有哪些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有三次重大变革在教育史上影响深刻和广泛。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他把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变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时间和空间、统一教学要求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自此以后,经过各国的教育实践,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阶段论。他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课堂教学程式化、模式化,这样教师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赫尔巴特认为,一个教学过程应该有这样四个密切相连的阶段组成:“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五段教授法”,即我国中小学教师所熟悉的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知、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赫氏的理论让教师们领悟和掌握了课堂讲授教学的步骤、门道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因此得到了提升。
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在杜威看来,赫氏理论的基本缺陷在于它从根本上只重视“教材”,而忘记了教育中的“人”,忽视了人的主动性。教学的中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所以他认为要把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杜威对教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发明了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在于使教学方法迈入了一个新时代,即旨在唤醒主体意识、关注个体独特性、促进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教学时代。
总之,追求教学效率是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各种教学流派不断探索和倡导的理念和策略,追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价值。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现实迫切要求。
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2l世纪需要的人才。通过几年的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同,在教学实践的不同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和落实。但当我们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时,就会发现:现实的课堂教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师生的教学活动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现实迫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世界各国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衡量我国教育质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是否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有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能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尽可能高速地发展,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采取让学生学起来容易,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不但要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要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切实的发展。教学追求效率就是要努力使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教学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人手,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来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师生教学负担过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而又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是普遍反映。
据有关调查,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负担普遍加重。目前,教师的工作量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备课,写教案;
2、上课,包括公开课、观摩课等;
3、批改作业;
4、参加教师培训;
5、听课、参加教研活动;
6、撰写论文等;
7、班级、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
8、教师自我提高的学习、进修活动(如专升本)等。
网上有段顺口溜形容教师的生活现状 :“ 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教师们普遍反映,新课程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为“生存”所困、为“绩效”所忧、为“名声”所累,教师普遍因工作时间长、工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心理负荷重,经济压力大而不堪重负。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除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及其教材、教法的不断熟悉等外,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和工作惯性,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就学生而言,新课程改革的本意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实际上学生的负担非但没减轻反而更重,甚至还有民谣说现在的学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不但降低学习效率,还造成其严重的厌学问题,进一步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许多学生睡眠不足、体质下降,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近视、失眠、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有关研究对10省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抽查显示,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6.8%,初中生为45.5%。学习负担过重,还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比如:一些学生过度焦虑、忧郁,严重的甚至学习心理失衡,引发恶性事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大都局限于接受现成的知识、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被老师的教所替代。在应试教育指挥棒引导下的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屡减不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深化课程改革、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考试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思路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师教、学生学而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因此,在宽泛的意义上,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众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教学过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这些因素里,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学活动的发动、运行、效果反馈等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从教师着手。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乃至其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思路在于教师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充分提高和发挥。教师自身主体能动性的提高和发挥主要表现在不断学习和把握新课程的有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等几个方面。
(一)不断学习和把握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方法和策略。
新课程改革是在大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教育领域的一场巨大变革,它要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转型,努力建立起新型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这样的课程改革目标背景下,观念的转变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尽管在新课程推进伊始,有关方面就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认同和把握客观需要一个过程,从接受到转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又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有一个不断接受检验的过程。所有这些方面的因素都决定了教师对新课程的把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决定了教师的学习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提高对新课程的领悟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自身的教学个性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是放弃自己已有的教学个性,而是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正确认识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对它们进行重新组合,达到不断优化的目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都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和内容,有应用的时空限制。教师已经习惯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不是一无是处,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也并不都是灵丹妙药,某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也不是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否发挥有效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应用和把握。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每一个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个性,不断对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有生命力的教学方式。
(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反思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对一个普通的教师来说,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想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效率,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为什么这节课有效果,好在什么地方,原因在哪里;为什么这节课效果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是理念问题,还是方法问题;是设计问题,还是实施问题;是学生问题,还是自身的问题;是教材问题,还是时间问题;等等。通过反思.教师就能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扬或克服。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只有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才能切实改进教学,提高效率。教师自身的成长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师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一章 提高课堂教学讲授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讲授法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一直是在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讲授法的口诛笔伐却不绝于耳。究其根源,无非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讲授法早已被人们贴上了“灌输”的标签,在当前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同时,与讲授法相对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已被许多人所唾弃,讲授法也因而被判定为造成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刻板的“元凶首恶”,罪莫大焉。因此很多老师,包括一些领导,言必称自主、合作、探究,而对讲授法大加抨击,唯恐自己拖了新课改的后腿,成为众人的笑柄。但是,众多的教学方法都必须和讲授法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仍应把讲授作为基本的教学策略 ,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发扬其优点,改善其不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讲授的效率。
一、讲授是基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才能进行。
讲授法具体形式:
1、讲述。侧重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在低年级,由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多采用讲述的方法。
2、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讲解在文、理科教学中都广泛应用,在理科教学中应用尤多。
3.讲读。教师或学生以朗读方式表述教材或其他读物的方法。
4、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主要用于中学的高年级和高等学校。
讲授法优点:
1.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讲授法具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讲授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材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但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所以,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能够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从而不仅学到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2.讲授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得到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 。
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
3、讲授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
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它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它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所以讲授是其它方法的工具,教师只有讲得好,其它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从学的角度来看,接受法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其它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或自觉系统地把教师的教法内化为自己的学法,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掌握各种方法。
讲授法局限: :
1.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
教师运用讲授法,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往往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可径直地获得知识。而实际上,学生对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而讲授法,教师把知识讲解得清清楚楚,学生以听讲代替思考,即使有自己思维参与,也是被教师架空起来的,因为要跟教师同步进行,这样也就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结果,学生听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却又说不清,一遇新问题就会手足无措。这样不靠思维获得知识,不仅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促进能力的发展了。
2.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讲授法渊源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教师是知识的象征,一切知识得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所以,这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也容易使教师产生重教轻学的思想。教师往往只考虑自己怎么讲,怎样讲得全面、细致、深刻、透彻,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得越多、越好,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心理定势,教师不讲就不放心,总觉得不讲学生就学不到东西。于是,注入式、满堂灌便应运而生,并愈演愈烈。而学生呢?也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依赖心理,一切问题等待教师来讲解,特别是教师讲得越好,这种期待和依赖心理就越强烈。正是这种期待和依赖心理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是目前讲授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病症,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症。

二、讲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教材14页)
讲授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视讲授为禁区。
新课标下的教学如何正确的讲授,这成了一个大难题,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等问题困扰着教师。新课标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有的学校更是对一节课中教师讲授的时间作出硬性规定,若教师讲授超过15分钟即为不合格的课。于是乎不少教师便把讲授妖魔化,谈“讲”色变,把少讲、不讲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展示,让学生讲,视讲授为禁区,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段时间以来,公开课的浮华表演之风日盛,学校的教学评价似乎不太在意教师的讲解如何,而是关注一节课中学生活动时间的长短,因而有些教师在公开课上一会儿多媒体演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组织学生讨论,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教学情境的过于晃动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作深层次的挖掘,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必要的价值引领,导致课堂华而不实。这种做法严重的背离了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指导思想,使教师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切实提高。
2、教师讲授失当,“满堂灌”。
3、教师讲不到位,讲授效果差。
讲授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主要成因:
1、把讲授绝对化。
2、把讲授肤浅化。
3、把讲授歪曲化。

三、提高讲授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1、全面了解学生,遵循师生双向参与原则。
通过提问、回答、讨论、讲解等途径,教师以主导者身份、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课堂讲授活动。课堂上不能“我讲我的,听不听由你”。
2、选择合适的讲授内容 。
在新课程教学中,在确定了以学定教的原则后,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有的教学内容,如概念的定义、历史文化、数学法则,就常常需要使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还有,概念的定义和有的数学法则根本就是不允许探究的,只能使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如果让学生根据教学创设的情境去自己给出概念的定义,其实是不恰当的。
3、讲授要富于启发性 。
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因而有效的提问在讲授式教学中就显得尤为很重要。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乘方”一节的导入时,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一张薄纸对折30次其高度就可以超过珠穆朗玛峰了,你相信吗?”这样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注重讲授的趣味性。
教学情境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是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在讲授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讲授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抽象的,甚至枯燥的原理寓于生活事例中,注重讲授的趣味性。
5、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融合。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有它的优势。但有时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很压抑,同时过多的讲授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掉队情况。针对这样的现象要求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是多种方法的结合。在与其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时,特别应该扬长避短。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进行教学。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
6、教师要训练过硬的的言语基本功。
●清晰准确,使学生听得清。说普通话,音量适中,口齿清楚,用词准确,语言流畅,尽可能地避免语法、修辞、逻辑上的错误。讲述时音量过小,不易被学生所感知;音量过大,易造成学生听觉器官的疲劳,使感受性下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简洁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运用语言的成功,在于懂得针对听众,找到最合适的层次,用不太多也不太少的字眼来表达,当以通俗明白讲解为宜。
●鲜明生动,使学生听得有趣。从头至尾,说话一个腔调,易变成学生的催眠曲,使人昏昏欲睡。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绪,把幽默引进讲堂,活跃课堂气氛,巧妙地调节控制语言的节奏和音量,使之快慢适度,高低适宜,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娓娓动听。
7、讲究体态语言的运用。
教师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态、服饰等等体态语言同一般语言符号一样,可以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具有不可忽视的信息沟通作用。
教师的表情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交流的信息,是师生心理接触的重要“外显点”。教师的表情应亲切自然,用自然的积极性和热情去感染学生。切忌始终如一的威严、冷酷的模样,或开怀大笑,矫揉造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师生之间可以有效地交流情感信息。艺术素养较高的教师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处在教师的“注意圈”中,都有自己是教师的“注意中心”的感觉。教师微笑的眼神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教师镇定的眼神,使学生感到安全;教师信任的眼神,使学生感到鼓舞。一般情况下,教师应避免对学生久久直视或斜视。学生站立回答问题时,教师的目光不宜过多地旁落。至于讲课时眼看天花板或教室外面,东张西望,目光飘忽不定,更是不可取的。
教师的举止应该从容大方,讲授过程中伴以协调、简练的手势、指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某一视觉中心──黑板或正在发言的同学等。直线比划,传达下沉、下降、下决心的信息,快而有力,不容动摇;水平比划,传达平静、安定等信息;折线比划,传达突然变化、转折的信息。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二动,无不传递着一定的教学信息。
8、教给学生有效听讲的方法。
教师讲授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听的方式。国外学者研究估计,一般人聆听10分钟的谈话,大约仅有25%的效率(感知的信息量仅占全部信息量的1/4)。学生中不良的听讲习惯有:注意力不集中,对讲授内容不感兴趣;被对方说话的姿势所吸引,忽视说话的内容;只注意具体的事实、故事而忽视原理推论;由于大脑信息处理能量大约高于一般人说话速度的五倍,因而听者利用空档思索别的事。教师要注意纠正上述不良的听讲习性,遵循注意规律,安排讲授内容;指导学生记听课笔记,边听边记,从记下教者的板书到有条理地记下教师讲授的重点、难点,再到记下自己听课的收获;要求学生边听边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9、运用恰当的板书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的一种书面交流方式。它可以标明教学的重点,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体系的脉络层次。对于学生听不懂的符号和不会书写的词语,通过板书给予直接的观照,便于学生感知和记课堂笔记,弥补口语表达的不足。学生通过对板书的直观感受,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好的板书须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概括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浓缩,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它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聚光点。
条理性。显示知识体系的结构层次,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启发性。提供给学生联想、记忆的“纲要信号”,推理、判断的线索桥梁,内容丰富,不仅明示“是什么”,而且隐含“为什么”。
示范性。一笔一划堪称楷模,一丝不苟形象美观,充分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但是板书只是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方式,它代替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代替不了学生对实际的思想情感过程的体验。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板书的设计,一堂课下来,大括弧小括弧,布满了整个黑板,好像他的一切教学活动就是为了把事先设计好的板书格式填好,板书好了,填满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这种为板书而板书的现象是要不得的。已故小学语文教育家袁微子先生曾经建议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少用板书,非板书不可的时候,才可以板书。
10、要创新讲授方式:如“谈话式”、“情景式”、“讨论式”。

综上所述,讲授法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不应该错误地认为,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讲授法就一无是处了,关键是我们要弄清什么时候、什么内容要用讲授法;用讲授法时该如何去讲,怎样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讲授法不排除其他教学方法,在讲授的过程中,该讲授的地方讲授,该自主探究的地方就要探究,各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这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方式可以是不一样的,并非是要一讲到底。

第二章 提高课堂教学提问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适合任何教材,任何学段的学生,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常用教学技能。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途径。20世纪初,教育阶流行的一句话是“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
1、反馈基本学情。
这是课堂提问最基本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比如概念定义等一些基础知识。
2、激发学习兴趣。
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学生可能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且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是多变、不固定的,提出这些问题旨在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
3、调整教学活动。
教师不期望学生口头上能马上回答这些问题,提出这些问题目的在于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有计划地调整,引起学生的注意,强调重点 等。
4、开拓学生思维。
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比单纯的讲解更能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更能完成知识技能的内化,使知识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教师在教“同一个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是沉的,可为什么放在盐水中却能浮?“为什么恐龙灭绝了?”等等,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更独立、更深入地思考,鼓励学生多方面、有创意地回答,综合已学知识进行更高层次地分析、思考。

⑥ 对外汉语 口语课 教学方法

周小兵、李海鸥的书《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对你有帮助,推荐给你。上面有很多做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知识,还有教案。

⑦ 语文课我们怎么上——顾一芹老师课堂教学实录点评及体会

语文课我们怎么上?假如有人嘲笑提出这个问题的人,那这个人肯定不是语文教师。因为众多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那就是语文课上得越多越不会上。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众说纷纭,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学习了顾一芹老师的“我们周围的空气”这堂课后,有一位语文老师说:“大家都改行当化学老师吧,多有趣啊!”听到这样的话我深有感触,我们的语文无趣吗?亦或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比顾一芹老师的化学课堂缺少了许多该有的因素呢?一、我们少了点亲切 可能会有老师用“春风化雨、如沐春风”来评价顾老师的课,我也觉得把这样美好的词语用在她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在以前所听的课中,有些现象是作为老师的我都会讨厌的,譬如:叫学生回答问题不用“请”,学生回答完了把学生晾在座位上,不让学生及时坐下,偶然发现了才让“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学生坐下。再譬如:用过于“抑扬顿挫”的语调刺激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神经,一节课下来让人觉得是上了四十五分钟的刑场。来看我们的顾老师,亲切的语调、舒缓的手势、从始至终的笑容,每一个被叫到的学生就像是被捧在顾老师手心的宝一样,我想她的学生肯定觉得能成为顾老师的学生是一种幸福。 二、我们缺了点责任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不能说自己是化学的内行,但我是有着近十年教龄的教师,一堂课有没有造假还是能吃得准的。一堂容量大的课往往跟课前过多的“引导”分不开,流畅,没有疙瘩,学生也是有问必答,答案而且还很准确,这种种怎不令人觉得很假?但顾老师的课我们能感觉到的是学生都想回答问题,抢着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敢于对同学的见解质疑,这如此的种种没有生硬的感觉,只能给人久违的亲切。有一个细节记得特别清楚,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男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顾老师面带笑容地指出了他的不足,这位男同学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个细节跟那些生硬地将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答案照搬的做法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顾老师的这堂课是一堂复习课,课堂上行云流水的过程是一蹴而就的吗?不是,我们的老师应该有同感,顾老师在平时该是花了多少工夫在这些天资并不算很聪颖的孩子身上啊。我想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有关她的事迹吧,她的责任心是不是我们这些觉得学生很难教的老师所缺乏的呢?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课,跟她心贴心是她收买学生吗?有这种想法就太幼稚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在中学生身上同样适用,哪些老师有责任心,讲究方法,学生是看得最清楚的。 三、我们能否多用点方法 说实在的,顾老师的这堂课容量很大,一些化学老师都说,需要两个人分工合作才能真正把这节课的精髓把握住,因为你认真听的话是无法把顾老师的教学思路全部记录下来的。但就是这样容量大的课堂内容学生却能全部“吃”下来,这不能不说是跟顾老师所用的方法分不开的。我们做老师的都有这种感觉,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开头可能需要三到五分钟才能让学生定下心来,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样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降低了。再来看看顾老师的开场白,那么多老师听课,有些还没坐下来,有些还在找座位,但学生已经被抓住了,是什么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是一个空瓶子!连我都被吸引了,搜肠刮肚地想十几年前学过的化学知识,目的就是一个——瓶子里到底是什么气体呢?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呢?学生的脑筋全部开动,一点也没闲着。自然,早就进入学习的氛围了。

⑧ 上课如何不走神

1.重视听讲。
充分认识到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时而指引方向,时而启发诱导,时而鼓劲加油,时而扶持帮助,教者始终处在学生的前列,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不仅如此,教师还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式。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走的是一条最简捷的认识道路。每位同学都应虚心向老师学习,在教师指导启发下上好每一节课。有的同学认为,父母懂得数理化,回家补补就行了,这些想法千万要不得,有了这些念头,无意之中就会放松听课,降低四十五分钟的效率。
2.专心听讲。
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嘴,看老师的表情,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头脑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保持一致。有的同学努力这样做了,但是,有时听着听着,自己的思路离开了老师讲解的思路,独自思考起来。我们说,上课时向老师学习是有时间性的,千万不能丢掉这个宝贵的机会。要尽量强制自己,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同步前进。如果自己在老师启发下,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几笔,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在课堂上思路不可离开“向导”,单独行动,更不能乱发奇想,思想上“开小差”。课堂上“分心”、思想上“跑马”是学习的大敌。
3.会听门道。
一般老师上课分成几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启发引导同学们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如果是数理化英语等科目,中间可能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练习。同学们要听得出来,明白老师每一步骤讲话的目的,积极与之配合,尽量达到老师既定的目的。
另外,在听课时,有的同学从兴趣出发,对自己想听的认真听,对于那些理论性强、比较枯燥的内容就不认真听,这样也是不行的,因为知识是有连续性的,忽视了哪一部分都会破坏知识的系统性,降低学习效果。
4.当堂弄清。
指课堂上就要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的新内容,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理化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知道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变形和运用。对政史地文中的原则、要点、方法要当堂理解和记忆。对英语中的新词、句型、语法关系要及时熟记和掌握,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尽量不留尾巴,不增加课后负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懂呢?这与各人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以及预习程度都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你就想到哪里,教师讲什么问题,你就理解什么问题,教师“启”,你就“发”,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思考题理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要学会处理。
一是有时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争取在老师允许下提出问题。当场把它弄懂。如果课堂上不允许停下来解答你的问题,这时你的思路就不要停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应该暂时跨过去,继续听老师分析讲解下面的内容,等下课后再去请教老师,把课上的“卡壳”的地方弄懂。
二是有的学生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理解上,顾不上记笔记。一课下来,见别人记了许多,自己记得甚少,心里不踏实,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记笔记是为了帮助理解记忆的,记是手段,理解是目的。如果上课时既能理解又记好了笔记当然更好。如果二者之中只能顾其一的话,那么就干脆不记,以保证专心听讲和当堂理解。等下课后,再借别人的笔记补一补。课上虽说顾不上记,手里也要拿一支笔,当老师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时,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在纸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重点解决,防止关键地方和有价值的东西漏掉。有的同学认为,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等课后再慢慢思考理解消化吸收。本意并不错,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上课脑筋不大动,拼命记笔记,下课笔记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想把一个一个问题都思考弄通,但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无形当中“欠”了帐,帐欠多了,成绩就拉下来了,智力发展也就慢了。
5.理清思路。
指自己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理清楚。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是怎么从上节课内容发展来的,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
教师讲课时,不但要理清知识发展思路,而且要想方设法讲解、启发,让同学们懂,这就是教师的引导思路。怎样理清教师的引导思路呢?一般来说,应做到如下四点:首先应认清“一条大路”,即老师每上一节课从头至尾所走过的路。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开头怎样引入的,中间怎样分析引导的,最后怎么解决的,都应瞻前顾后地认识清楚。其次看怎样“过关斩将”。一条大路不是直的,看有几道弯,有几个关卡,老师带领学生怎么过去的。第三看是否步步有据,环环相扣,每转一个弯,每过一道关,是否顺利通达,还有没有“含糊”的地方。第四要评价老师思路。一般来说老师思路是高明的,要搞清高明在什么地方,用哪些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怎样,虚心向老师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但是,有时老师的思路不一定是最佳的,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思路与其比较,通过比较一定收益匪浅。
有的学生课上不大注意老师的讲课思路,而偏重于记忆老师推导、总结出来的公式或结论,认为这是一条“捷径”。其实,这是一条“条路”。因为学习是为了达到增长知识和发展智力这两个目的,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死背结论,是记不住的。就是记住一些,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识。死知识忘得快,又不能用于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发展智力。
6.抓住关键。
指抓住本节课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和学科特点上的。关键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因学科及具体内容而异。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当老师讲到这些关键地方,你一定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
对于学科特点,不少同学往往容易忽视,不管上什么学科的课,总是“听、记、想”,不懂抓住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外语课上不愿意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做分组实验时,自己不动手,光看别人做,自己抄个结果;老师做演示实验时,不注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思考,只是看热闹,这些都是未抓住学科特点学习的具体表现。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实际上,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发展思路、训练要求及教的方法各有特点,学习中非抓住这些特点不可。语文和外语课就完全不同了,主要学习字、词、句、章节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听、说、读、写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字。

⑨ 教学理念中的价值,目的,策略

在一定意义上,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就是为了追求育人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要不断追求效率。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就成为当前中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有三次重大变革在教育史上影响深刻和广泛。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他把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变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时间和空间、统一教学要求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自此以后,经过各国的教育实践,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阶段论。他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课堂教学程式化、模式化,这样教师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赫尔巴特认为,一个教学过程应该有这样四个密切相连的阶段组成:“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五段教授法”,即我国中小学教师所熟悉的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知、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赫氏的理论让教师们领悟和掌握了课堂讲授教学的步骤、门道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因此得到了提升。
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在杜威看来,赫氏理论的基本缺陷在于它从根本上只重视“教材”,而忘记了教育中的“人”,忽视了人的主动性。教学的中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所以他认为要把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杜威对教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发明了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在于使教学方法迈入了一个新时代,即旨在唤醒主体意识、关注个体独特性、促进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教学时代。
总之,追求教学效率是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各种教学流派不断探索和倡导的理念和策略,追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价值。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现实迫切要求。
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2l世纪需要的人才。通过几年的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同,在教学实践的不同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和落实。但当我们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时,就会发现:现实的课堂教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师生的教学活动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现实迫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世界各国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衡量我国教育质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是否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有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能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尽可能高速地发展,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采取让学生学起来容易,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不但要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要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切实的发展。教学追求效率就是要努力使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教学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人手,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来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师生教学负担过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而又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是普遍反映。
据有关调查,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负担普遍加重。目前,教师的工作量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备课,写教案;
2、上课,包括公开课、观摩课等;
3、批改作业;
4、参加教师培训;
5、听课、参加教研活动;
6、撰写论文等;
7、班级、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
8、教师自我提高的学习、进修活动(如专升本)等。
网上有段顺口溜形容教师的生活现状 :“ 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教师们普遍反映,新课程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为“生存”所困、为“绩效”所忧、为“名声”所累,教师普遍因工作时间长、工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心理负荷重,经济压力大而不堪重负。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除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及其教材、教法的不断熟悉等外,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和工作惯性,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就学生而言,新课程改革的本意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实际上学生的负担非但没减轻反而更重,甚至还有民谣说现在的学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不但降低学习效率,还造成其严重的厌学问题,进一步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许多学生睡眠不足、体质下降,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近视、失眠、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有关研究对10省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抽查显示,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6.8%,初中生为45.5%。学习负担过重,还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比如:一些学生过度焦虑、忧郁,严重的甚至学习心理失衡,引发恶性事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大都局限于接受现成的知识、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被老师的教所替代。在应试教育指挥棒引导下的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屡减不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深化课程改革、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考试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思路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师教、学生学而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因此,在宽泛的意义上,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众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教学过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这些因素里,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学活动的发动、运行、效果反馈等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从教师着手。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乃至其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思路在于教师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充分提高和发挥。教师自身主体能动性的提高和发挥主要表现在不断学习和把握新课程的有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等几个方面。
(一)不断学习和把握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方法和策略。
新课程改革是在大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教育领域的一场巨大变革,它要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转型,努力建立起新型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这样的课程改革目标背景下,观念的转变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尽管在新课程推进伊始,有关方面就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认同和把握客观需要一个过程,从接受到转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又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有一个不断接受检验的过程。所有这些方面的因素都决定了教师对新课程的把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决定了教师的学习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提高对新课程的领悟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自身的教学个性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是放弃自己已有的教学个性,而是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正确认识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对它们进行重新组合,达到不断优化的目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都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和内容,有应用的时空限制。教师已经习惯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不是一无是处,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也并不都是灵丹妙药,某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也不是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否发挥有效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应用和把握。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每一个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个性,不断对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有生命力的教学方式。

⑩ 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在一定意义上,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就是为了追求育人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要不断追求效率。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就成为当前中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有三次重大变革在教育史上影响深刻和广泛。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他把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变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时间和空间、统一教学要求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自此以后,经过各国的教育实践,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阶段论。他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课堂教学程式化、模式化,这样教师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赫尔巴特认为,一个教学过程应该有这样四个密切相连的阶段组成:“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五段教授法”,即我国中小学教师所熟悉的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知、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赫氏的理论让教师们领悟和掌握了课堂讲授教学的步骤、门道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因此得到了提升。
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在杜威看来,赫氏理论的基本缺陷在于它从根本上只重视“教材”,而忘记了教育中的“人”,忽视了人的主动性。教学的中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所以他认为要把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杜威对教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发明了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在于使教学方法迈入了一个新时代,即旨在唤醒主体意识、关注个体独特性、促进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教学时代。
总之,追求教学效率是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各种教学流派不断探索和倡导的理念和策略,追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价值。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现实迫切要求。
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2l世纪需要的人才。通过几年的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同,在教学实践的不同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和落实。但当我们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时,就会发现:现实的课堂教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师生的教学活动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现实迫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世界各国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衡量我国教育质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是否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有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能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尽可能高速地发展,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采取让学生学起来容易,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不但要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要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切实的发展。教学追求效率就是要努力使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教学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人手,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来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师生教学负担过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而又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是普遍反映。
据有关调查,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负担普遍加重。目前,教师的工作量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备课,写教案;
2、上课,包括公开课、观摩课等;
3、批改作业;
4、参加教师培训;
5、听课、参加教研活动;
6、撰写论文等;
7、班级、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
8、教师自我提高的学习、进修活动(如专升本)等。
网上有段顺口溜形容教师的生活现状 :“ 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教师们普遍反映,新课程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为“生存”所困、为“绩效”所忧、为“名声”所累,教师普遍因工作时间长、工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心理负荷重,经济压力大而不堪重负。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除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及其教材、教法的不断熟悉等外,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和工作惯性,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教学门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