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牧羊小姑娘舞蹈教案

牧羊小姑娘舞蹈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08 07:55:56

A. 舞蹈《牧羊小姑娘》 串词

牧羊曲串词:改革开放初期一部电影打开了时尚中国的大门,那就是著名的电影《少林寺内》。《少林寺容》的热放引起了三个现象的出现,一个就是《少林寺》名扬海内外,一个就是以少林寺的武术为中心的中华武术,风靡全世界,现在差点进了奥运会了,还出现了一个主题歌。在少林寺强悍的氛围当中,这首主题歌《牧羊曲》,倒是显得清新委婉,带着我们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让我们一时间忘记了所有的争斗和烦恼。下面请欣赏。。。带来这首《牧羊曲》
牧羊曲歌词:
日出嵩山坳
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野果香山花俏
狗儿跳羊儿跑
举起鞭儿轻轻摇
小曲满山飘
满山飘
莫道女儿娇
无暇有奇巧
冬去春来十六载
黄花正年少
腰身壮胆气豪
常练武勤操劳
耕田放牧打豺狼
风雨一肩挑
一肩挑
风雨一肩挑
一肩挑
一肩挑

B. 电影小林寺中的牧羊小姑娘演员是谁

丁岚 饰 白无瑕
配音 丁建华
丁岚自幼喜爱音乐和舞蹈,9岁开始学习小提琴,训练舞蹈基本功,11岁考入河南省歌舞团舞蹈训练班,12岁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演员班。
1981年由戏校毕业,分配到河南省话团,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1979年,考入中央歌舞团,同年参加了故事片《漓江春》的拍摄;在校期间,在豫剧《红灯记》、《断桥》、《借伞》、《打金枝》中担任主角。
1981年由戏校毕业,分配到河南省话团,排演话剧《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十五的月亮》,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1981年夏,被导演张鑫炎挖掘,出演动作电影《少林寺》,担任该片的女主角白无暇,正式进入演艺圈。
1981年,出演动作电影《少林俗家弟子》,饰女主角彩霞。
1982年,出演剧情电影《飞来的仙鹤》,饰演芭蕾舞演员白鹭。
1984年,出演香港武侠电影《少林小子》,饰女主角二凤。
1986年,出演武侠电影《侠女十三妹》,饰十三妹 ;同年在中国传统戏剧电影《抬花轿》中饰女主角王定云。
1987年,出演剧情电影《东陵大盗》,饰女主角沈作虹。
1989年在戏曲片《红楼梦》中饰贾惜春 ,在电视剧《欲焚》中饰女主角史云,在电视剧《魂断碧云庵》中饰女主角立新。
1991年,丁岚赴新加坡,并且在新加坡广播电视台当演员,同年加入新加坡籍。
2000年,出演新加坡电视剧《家事》。
2001年,回到北京从商。
请参考丁岚网络。

C. 短篇童话故事教案

1, 女娲补天
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碰到了漂亮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

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

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 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大洞还没补好,这可怎么办呢?慈悲的女娲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来补天上的大洞,亲眼看到那场过程,大龙、精卫和小太极,以及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一切生物又都生气勃勃地活在大地上。女娲为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存而献身,真是令人感动。
2,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3,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你曾经看到过一个老木碗柜没有?它老得有些发黑了。

它上面刻着许多蔓藤花纹和叶子。客厅里正立着这么一个碗柜。它是从曾祖母继续下来的;它从上到下都刻满了玫瑰和郁金香。它上面有许多奇希奇怪的蔓藤花纹,在这些花纹中间露出一只小雄鹿的头,头上有许多花角。在碗柜的中心雕刻了一个人的全身像。他看起来的确有些好笑,他露出牙齿——你不能认为这就是笑。他生有公羊的腿,额上长出一些小角,而且留了一把长胡须。

房间里的孩子们总是把他叫做“公山羊腿——中将和少将——作战司令——中士”。这是一个很难念的名字,而得到这种头衔的人也并不多。不过把他雕刻出来倒也是一件不太轻松的工作。

他现在就立在那儿!他老是瞧着镜子下面的那张桌子,因为桌子上有一个可爱的瓷做的小牧羊女。她穿着一双镀了金的鞋子;她的长衣服用一朵红玫瑰扎起来,显得很入时。她还有一顶金帽子和一根木杖。她真是动人!

紧靠近她的身旁,立着一个小小的扫烟囱的人。他像炭一样黑,但是也是瓷做的。他的干净和整洁赛得过任何人。他是一个“扫烟囱的人”——这只不过是一个假设而已。做瓷器的人也可能把他捏成一个王子。假如他们有这种心情的话!

他拿着梯子,站在那儿怪潇洒的。他的面孔有点儿发白,又有点儿发红,很像一个姑娘。这的确要算是一个缺点,因为他应该有点发黑才对。他站得离牧羊女非常近;他们两人是被安放在这样的一个地位上的。但是他们现在既然处在这个地位上,他们就订婚了。他们配得很好。两个人都很年轻,都是用同样的瓷做的,而且也是同样的脆弱。

紧贴近他们有另一个人物。这人的身材比他们大三倍。他是一个年老的中国人。他会点头。他也是瓷做的;他说他是小牧羊女的祖父,不过他却提不出证实。他坚持说他有权管她,因此就对那位向小牧羊女求婚的“公山羊腿——中将和少将——作战司令——中士”点过头。

“现在你可以有一个丈夫了!”年老的中国人说,“这人我相信是桃花心木做的。他可以使你成为一位‘公山羊腿——中将和少将——作战司令——中士’夫人。他除了有许多秘藏的东西以外,还有整整一碗柜的银盘子。”

“我不愿意到那个黑暗的碗柜里去!”小牧羊女说。“我听说过,他在那儿藏有11个瓷姨太太。”

“那么你就可以成为第12个呀,”中国人说。“今天晚上,当那个老碗柜开始嘎嘎地响起来的时候,你就算是结婚了,一点也不差,正如我是一个中国人一样!”于是他就点点头,睡去了。

不过小牧羊女双眼望着她最心爱的瓷制的扫烟囱的人儿,哭起来了。

“我要恳求你,”她说,“我要恳求你带着我到外面广大的世界里去。在这儿我是不会感到快乐的。”

她的爱人安慰着她,同时教她怎样把小脚踏着雕花的桌角和贴金的叶子,沿着桌腿爬下来。他还把他的梯子也拿来帮助她。不一会儿,他们就走到地上来了。不过当他们抬头来瞧瞧那个老碗柜时,却听到里面起了一阵大的骚动声;所有的雕鹿都伸出头来,翘起花角,同时把脖子掉过来。“公山羊腿——中将和少将——作战司令——中士”向空中暴跳,同时喊着对面的那个年老的中国人,说:

“他们现在私奔了!他们现在私奔了!”

他们有点害怕起来,所以就急忙跳到窗台下面的一个抽屉里去了。

这儿有三四副不完整的扑克牌,还有一座小小的木偶剧场——总算在可能的条件下搭得还像个样子。戏正在上演,所有的女士们——方块、梅花、红桃和黑桃①都坐在前一排挥动着郁金香做的扇子。所有的“贾克”都站在她们后面,表示他们上下都有一个头,正如在普通的扑克牌中一样。这出戏描写两个年轻人没有办法结成夫妇。小牧羊女哭起来,因为这跟她自己的身世有相似之处。

①这些都是扑克牌上的花色的名称。

“我看不下去了,”她说。“我非走出这个抽屉不可!”

不过当他们来到地上、朝桌上看一下的时候,那个年老的中国人已经醒了,而且全身在发抖——因为他下部是一个整块。

“老中国人走来了!”小牧羊女尖叫一声。她的瓷做的膝头弯到地上,因为她是那么地惊惶。

“我想到一个办法,”扫烟囱的人说。“我们钻到墙脚边的那个大混合花瓶①里去好不好?我们可以躺在玫瑰花和薰衣草里面。假如他找来的话,我们就撒一把盐到他的眼睛里去。”

①混合花瓶(PotpourriKrukken)是旧时欧洲的一种室内装饰品,里边一般盛着干玫瑰花瓣和其他的花瓣,使室内经常保持一种香气。为了使这些花瓣不致腐烂,瓶里经常放有一些盐。

“那不会有什么用处,”她说。“而且我知道老中国人曾经跟混合花瓶订过婚。他们既然有过这样一段关系,他们之间总会存在着某种感情的。不成,现在我们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逃到外面广大的世界里去了。”

“你真的有勇气跟我一块儿跑到外边广大的世界里去么?”扫烟囱的人问。“你可曾想过外边的世界有多大,我们一去就不能再回到这儿来吗?”

“我想过。”她回答说。

扫烟囱的人直瞪瞪地望着她,于是他说:

“我的道路是通过烟囱。你真的有勇气跟我一起爬进炉子、钻出炉身和通风管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烟囱。到了那里,我就知道怎样办了。我们可以爬得很高,他们怎样也追不到我们。在那顶上有一个洞口通到外面的那个广大世界。”

于是他就领着她到炉门口那儿去。

“它里面看起来真够黑!”她说。但是她仍然跟着他走进去,走过炉身和通风管——这里面简直是漆黑的夜。

“现在我们到了烟囱里面了,”他说,“瞧吧,瞧吧!上面那颗漂亮的星星照得多么亮!”

那是天上一颗真正的星。它正照着他们,似乎是要为他们带路似的。他们爬着,他们摸着前进。这是一条可怕的路——它悬得那么高,非常之高。不过他拉着她,牵着她向上爬去。他扶着她,指导她在哪儿放下一双小瓷脚最安全。这样他们就爬到了烟囱口,在口边坐下来,因为他们感到非常倦怠——也应该如此。

布满了星星的天空高高地悬着;城里所有的屋顶罗列在他们的下面。他们远远地向四面了望——远远地向这广大的世界望去。这个可怜的牧羊女从来没有想象到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她把她的小脑袋靠在扫烟囱的人身上,哭得可怜而又伤心,弄得缎带上的金色都被眼泪洗掉了。

“这真是太那个了,”她说。“我吃不消。这世界是太广大了!我但愿重新回到镜子下面那个桌子上去!在我没有回到那儿去以前,我是永远也不会快乐的。现在我既然跟着你跑到这个茫茫的世界里来了,假如你对我有点qqq/Index.html">爱情的话,你还得陪着我回去!”

扫烟囱的人用理智的话语来劝她,并且故意提到那个中国老头儿和“公山羊腿——中将和少将——作战司令——中士”。但是她抽噎得那么伤心,并且吻着这位扫烟囱的人,结果他只好服从她了——虽然这是很不聪明的。

所以他们又费了很大的气力爬下烟囱。他们爬下通风管和炉身。这一点也不愉快。他们站在这个黑暗的火炉里面,静静地在门后听,想要知道屋子里面的情况到底怎样。屋子里是一片静寂,他们偷偷地露出头来看。——哎呀!那个老中国人正躺在地中心!这是因为当他在追赶他们的时候,从桌子上跌下来了。现在他躺在那儿,跌成了三片。他的背跌落了,成为一片;他的头滚到一个墙角里去了。那位“公山羊腿——中将和少将——作战司令——中士”仍然站在他原来的地方,脑子里仿佛在考虑什么问题。

“这真可怕!”小牧羊女说。“老祖父跌成了碎片。这完全是我们的过错。我再也活不下去了!”于是她悲恸地扭着一双小巧的手。

“他可以补好的!”扫烟囱的人说,“他完全可以补好的!请不要过度地激动吧。只消把他的背粘在一起,再在他颈子上钉一个钉子,就可以仍然像新的一样,仍然可以对我们讲些不愉快的话了。”

“你真的这样想吗?”她问。

于是他们就又爬上桌子,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去。

“你看,我们白白地兜了一个大圈子,”扫烟囱的人说。

“我们大可不必找这许多的麻烦!”

“我只希望老祖父被修好了!”牧羊女说。“这需要花很多的钱吗?”

他真的被修好了。这家人设法把他的背粘好了,在他的颈子上钉了一根坚固的钉子。他像新的一样了,只是不能再点头罢了。

“自从你跌碎了以后,你倒显得自高自大起来。”“公山羊腿——中将和少将——作战司令——中士”说。“我看你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摆出这副架子。我到底跟她结婚呢,还是不跟她结婚?”

扫烟囱的人和牧羊女望着这位老中国人,样子很可怜,因为他们害怕他会点头答应。但是他现在不能点头了,他同时又觉得怪不好意思告诉一个生人,说自己颈子里牢牢地钉着一根钉子。因此这一对瓷人就成为眷属了。他们祝福老祖父的那根钉子;他们相亲相爱,直到他们碎裂为止。
4,聪明的小裁缝
从前有位公主非常骄傲,每当有人前来向她求婚,她总要出个谜语让他猜,假如猜不中,她就傲慢地把他们赶走。她还出了告示,无论是谁,只要猜中谜语,她都会嫁给他。最后一起来了三个裁缝,两个大的以为他们一生做过那么多灵巧的活儿,这次一定能成功。另外一个却是位身材矮小、无所作为的小玩童,他学艺不精,却抱着侥幸的心理,也想来碰碰运气。只听那两个对他说:“你还是呆在家里算了,凭你那点小聪明是成不了气候的。”可这小裁缝并不泄气,说他已拿定了主意,且会好自为之的。于是他也出发了,一付世界就是他的样子。

他们三人来到了公主面前自报了家门,然后要她出谜语。他们声称自己天资聪明,心细如针,只有他们才能猜出谜语。公主说:“我的头上有两种头发,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就这个?”第一个说,“那一定是黑白两色,像芝麻点料子布一样。”公主说:“猜错了,让第二个来猜吧。”于是第二个说:“要不是黑白两色,那肯定是棕红两色,像我父亲节日礼服一样。”“猜错了,”公主说,“让第三个往返答,看他那样子肯定知道。”于是小裁缝大胆地站了出来,说:“公主头上有一种银发和一种金发,它们的颜色正好不一样。”公主听完,脸色苍白,吓得险些摔倒在地。小裁缝猜对了,而她曾自信世上无人知道这秘密呢。她镇静下来后,她说:“你猜中了,但我还不能嫁给你,你还得去干件事,下面的栏里有头熊,今晚你得在那里过一夜,明天早上等我起来你还活着,你就可以娶我。”她心想,这样就可打发掉那小裁缝,因为凡是落入熊爪的人,至今还没有一个人逃脱过死。小裁缝毫无惧意,还十分愉快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到了晚上,我们的小裁缝被带到了熊的身旁。熊马上就要扑向小伙子,用双爪给他一顿热烈的欢迎。“别动!别动!”小裁缝说,“我很快就会教你安静的。”于是他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从口袋中掏出一把坚果,咬开壳,吃起果仁来。熊见了,也要吃坚果。裁缝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了满满的一把塞在了熊爪里,这其实不是坚果,而是卵石。熊把石子塞入口中,无论怎么咬也咬不开,它想:“唉!我真是个大笨蛋,我连个坚果都咬不烂!”于是它对裁缝说:“给,帮我咬一下。”“瞧,你真笨!”裁缝说,“嘴那么大,连个小小坚果都咬不烂。”于是他接过石子,却机灵地把一个坚果塞进口中,咔嚓一声,咬成了两瓣。“我得再试试,”熊说,“看到你这样咬,我想我也能咬烂。”于是裁缝又给了它一颗石子,熊使劲地咬啊,咬啊,你简直难以想象它竟咬开了。然后,裁缝从衣服里抽出一把小提琴,独自演奏起来,熊听到音乐声,不由自主地跳起舞来。它跳了一会儿,觉得这小玩艺儿很有趣,便对小裁缝说:“喂,拉琴难吗?”“太轻易了,连三岁小孩都会。瞧,我左手指握在琴上,右手拉弓,拉起来得心应手。”“好!”熊说,“我也要学会拉琴,这样我什么时候想跳舞就可以跳,你看怎么样?你可以教我吗?”“非常乐意,”裁缝说,“不过那得看你天赋如何。让我先瞧瞧你的爪子,它们太长了,我得先给你修修指甲。”于是他拿出一把虎钳,让熊把爪子伸了进去,小裁缝把虎钳使劲地扭紧,说:“呆着别动,等我拿把剪刀来。”于是他把熊丢开不管了,任它放声咆哮,他自己却在角落的一堆稻草上呼呼地睡起大觉来。

熊就这样放声哀嗥了一整夜,公主听到后,还以为熊已结果了小裁缝,现在正在兴奋地嗥叫呢,早上公主起来时便显得漫不经心而又十分的兴奋。可当她向栏里一瞧时,发现裁缝竟安然无恙地站在她面前,脸上还露出自得的神色。现在她别无选择了,因为她有言在先,只得同意举行婚礼。于是国王派出了一辆马车,把她和裁缝送往教堂,让他们在那里举行婚礼。当他俩爬上马车时,另外两个裁缝对小裁缝的幸福嫉妒不已,心怀恶意地走进木栏,放出了那头熊。只见那熊带着满腔愤怒拼命追赶马车,边喘气边嗥啕。公主听到这声音可吓坏了,尖叫道:“啊!熊在后面想抓你!”裁缝灵机一动,头立在下,双脚伸出窗外,叫道:“瞧见虎钳了吧!假如还不走我就再把你夹进去!”熊一见那家伙,马上转过身来就跑。于是裁缝和公主平平安安到了教堂,立即举行了婚礼,从此他们俩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5,狼和狐狸
狼以前是和狐狸住在一起的,而且狼要什么,狐狸就得去做,因为狐狸较弱。有一次他们一起穿越一片大森林,狼说:“红狐,去给我找点吃的,不然我就把你给吃了。”狐狸回答说:“我知道四周有个农场,里面有两只小羊。假如你愿意,我们就去弄一只来。”狼觉得这主意不错,和狐狸来到农场。狐狸溜进去偷了一只小羊交给狼,自己很快走开了。狼吃完那只小羊,觉得不过瘾,还想吃,于是自己跑去偷。狼笨手笨脚的,马上被母羊发现了,便“咩咩”地惊叫起来。农民听到了跑出来一看是只狼,毫不手软地给了一顿痛打,直打得狼嚎叫着,一瘸一拐地跑到狐狸那里去了。“你骗得我好苦哇!”狼说,“我想再吃一只羊,那农民忽然袭击,打得我几乎变成肉酱了!”狐狸却说:“谁让你这么贪婪啊。”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农场。贪婪的狼说:“红狐,去给我找点吃的,不然我就把你给吃了。”狐狸回答说:“我知道有户农家今晚要煎薄饼,我们去弄些来吃吧。”他们来到农舍,狐狸围着房子蹑手蹑脚地转了一圈,一边嗅一边朝里张望,终于发现了放饼的盘子,就去偷了六个薄煎饼交给狼。“这是给你吃的。”狐狸说完就走了。狼转眼就吃完了六个薄饼,对自己说:“这些饼真让人还想吃。”于是跑到那里,把整个盘子都拖了下来,结果盘子掉在地上打得粉碎。响声惊动了农妇,她发现是只狼,连忙叫人,他们一起用棍子狠狠地打,直打得狼拖着两条瘸了的腿嚎叫着逃回了森林。“你太可恶了,竟然把我骗到那农舍,结果被农民抓住,打得皮开肉绽的。”可狐狸说:“谁让你这么贪婪啊。”

第三天,它们又一起出去,狼只能跛着脚走,它又对狐狸说:“红狐,去给我找点吃的,不然我就把你给吃了。”狐狸说:“我知道有个人今天正好杀了头牲口,刚腌的肉放在地窖的一个桶里,我们去弄些来。”狼说:“我跟着你一起去,假如我被逮住了,你也好帮我一把。”“行。”狐狸说着就将方法和通地窖的小路告诉了狼。它们终于来到地窖,那里有很多肉,狼张口就吃了起来。狼想:“我要用足够的时间吃个愉快才走。”狐狸也很爱吃,但它总是四下张望,时不时跑到进来的洞口,试试自己的身体能不能钻出去。狼问:“亲爱的狐狸,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总是跑来跑去、钻进钻出的?”“我得看看是不是有人来了,”狡猾的伙伴回答说,“别吃太多了!”狼却说:“我要把桶里的肉全部吃光为止。”此时农民听到狐狸跳进跳出的声音,就朝地窖走来。狐狸一看到他的影子,自己一溜烟地钻出去逃走了。狼也想跟着跑,可它吃得肚子鼓鼓的,在洞口卡得牢牢的钻不出去了。农民拿着一根棍子把狼打死了,而狐狸却跑回了森林,为能够摆脱那贪得无厌的狼而感到十分兴奋。

D. 次北固山下的教案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E. 7、藏戏 教案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反问句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为本文将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②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这句话在全文谋篇布局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括藏戏三大特点,用“还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和尚)。传奇故事: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③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④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得以保留?这个句子作了精当的回答。句子的前后部分是因果关系:“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是原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是结果。象征的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戏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夸张的手法:为了启发观众的想象力,用夸大的事物来表现。比如,藏戏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形容两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

⑤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⑥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最初的藏戏没有剧本,全靠师父言传身教,全靠在戏班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逐步加工提高,使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以保留和发展,成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对词语的理解。

剧种:戏剧艺术的种类。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吞食。

雄浑: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

活佛:本课指喇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上层喇嘛。

女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

敦厚:忠厚。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本课可作表演、表现来理解。

招徕:招揽。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鼻祖:比喻创始人。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随:听任;欲,想要,希望。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可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西藏地区的有关信息及藏族同胞的民俗,了解我国传统戏曲的有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音像资料片,丰富学生对西藏、对戏剧的认识。

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第一步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第二步在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此教学环节中,应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第三步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可以是受到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老师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比较阅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好方法。教学中可以探究本文与《北京的春节》在表达上的异同。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激活思维。老师在此过程中既要蹲下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又要站起来作引领;既要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又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

4.在学习了两篇介绍民风民俗的文章后,可以进行一次小练笔,引导学生仿照《北京的春节》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家乡的春节;也可以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5.本课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领会编者意图,根据儿童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面面俱到,过度发掘。知识方面对宗教、活佛、高僧、巫女等不必深究,对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精神不作过多过深的人文内涵挖掘。重点在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6.本课好词佳句多,文学色彩比较浓。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在语言环境中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并采用有效方法积累词语。

四、教学案例

片段:

了解艺术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师:藏戏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课文一开始,就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点。我给大家读一读(朗读1—3自然段)。从这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这三个反问句中,我们知道了藏戏有“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特点。

师:你很会读书,从作者开篇的连续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连续三个反问句中,概括出了藏戏的特色。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课文还具体描写了藏戏的面具,在课文的8—16自然段。我和同桌一起给大家读一读。

(朗读8—16自然段。)

生: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所戴的面具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意义的。

生:我来补充一下。在16自然段,作者还写了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师:两位同学合作学习后,分工汇报,让我们了解了藏戏里面具的特色和保留下来的原因,谢谢你们。但是面具是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手法呢,谁能再具体地说说?

生:我来说。比如,面具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威严,绿色代表柔顺,黄色代表吉祥等等,就是象征手法。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些面具在色彩上,尤其在形状上肯定非常夸张,比如,“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这样就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了。

师:补充得非常好!了解藏戏的面具,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智慧,感受到藏戏的独特魅力!除了面具,藏戏其他方面还有哪些特色呢?我们继续交流。

……

师:同学们,我们回顾全文,作者开篇用反问的手法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色,中间写藏戏的形成,最后又对藏戏的特色做了详细生动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大家仔细想想。

生:我想这是因为藏戏的特色太鲜明了,所以作者开篇就概括写它的特色,而且用反问形式,情感非常强烈。

生:我想,作者仅仅在开篇这样概括介绍藏戏的特色,读者并不能具体了解藏戏到底有什么特色,所以课文后面又浓墨重彩地描写,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相关链接

1.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东杰布幼时家境贫穷,牧羊为生。成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后削发为僧,僧名尊珠桑布。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思,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誉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唐东杰布亲身感受到西藏地域辽阔、山高水险,交通极不发达,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于是,他不畏辛劳,跋山涉水,广泛地向民众讲明了搭桥的意图,赢得了许许多多的人信赖和政府官员的支持。终于于1430年在雅鲁藏布江上首次建成曲水铁索桥。

以后,唐东杰布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修桥造船补路,邀请了山南琼结县白纳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组成了歌舞演唱队,他亲自教授她们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把自己设计的各种款式不同的服装,装扮在这些美丽的姑娘身上,随处表演。演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专用资金,调集了设计师和冶炼工匠以及大量民工,因地制宜,连年施工。在他一生中,共建筑了58座铁索桥。人们亲切地赞誉他为“铁桥活佛”。

唐东杰布在募集资金、解除众百姓交通不便之苦的过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舞蹈向藏剧的过渡。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使过去那种单一的跳神舞逐渐地戏剧化,表现手段也不断加强,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因此,藏族人民把唐东杰布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464年,唐东杰布逝世,享年79岁。唐东杰布一生为西藏交通的开拓,为藏戏的创立、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人们用各种形式歌颂他,纪念他。至今在许多藏戏演出场地,看戏的观众首先要在唐东杰布的像前敬献哈达,以示谢恩;在唐东杰布的故乡,甚至还保留着一种传统仪式,每逢大家观看藏戏表演时,都要带一些青油和羊毛,将这些礼物送给戏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铁索上,以保存好唐东杰布所建的(早不复存在的)铁索桥上,使其不锈,永存于世。另外,在西藏的一些寺庙里,也常可看见供着一位白须白眉、神态安详、和蔼可亲、手持八节铁索的唐东杰布画像或塑像。

2.关于藏戏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戏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和康区的集镇、乡村或庄园演出,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等剧目,多含有佛教内容。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3.其他地方戏曲

4.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阅读全文

与牧羊小姑娘舞蹈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