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中国画山水画教学视频

中国画山水画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21-02-07 19:53:20

Ⅰ 国画山水,应从哪儿学起有没有好的教材视频

山水画技法一般按山石的画法(斧劈皴、拖、云头皴、披麻皴、雨点皴、米点皴、太湖回石等)答,树的画法(枝干、树叶、松树、柳树、柏树、竹、棕榈、杨树、泡桐树、夹竹桃、梅杏桃、春树、秋树、夹叶树等),云水的画法(水、云、风、雨、雾等),建筑物和车船的画法等分类,技法也不一样。像画山石的传统步骤是“勾、皴、擦、染”,其中“皴”又根据山石的质地分为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牛毛皴、卷云皴、荷叶皴等等很多;树木按品种分类,枝干和树叶画法都不一样,如树叶的传统画法有介子点、个子点、圆点、双勾等等,另外松树的画法比较特殊一些,需要画松针,也分为很多种。
建议你还是先学《芥子园》画谱之类的专业教材,就会一目了然。

相关视频:www.56.com/w86/album-aid-8138057.html

Ⅱ 在哪里能够找到网上的国画教学视频

在网络视频里面搜索国画入门教学就可以啊

Ⅲ 请问网上的山水画视频教程,谁的比较好!

我觉得,你先搜搜看看山水画,喜欢哪一派或者谁的风格,按照这个去找就好办了。要不就是先研究一下芥子园画谱,增加一些知识再说。

Ⅳ 如何自学国画的相关视频

一、山水画发展概况
(一)山水画的兴起
山水画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南北朝后期已逐渐发展成独立画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现今能查到最早的山水画原作作品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从《游春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山画技法虽未达到完美程度,但已在很大程度上趋近于成熟。
(二)山水画发展到隋唐开始繁荣,不同风格竞相出现,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山水画家如:李思训父子、王维、张躁 、毕宏、郑虔、王默。
(三)五代的山水画
五代绘画达到了中古绘画的新水平,它对绘画自唐发展到北宋,起着桥梁的作用,五代设有画院的有西蜀与南唐。西蜀在唐末时因少受战事影响,所以中原画家多避乱入蜀,致使蜀地绘画更为兴盛。
南唐中主李景,采取西蜀孟昶的办法,在宫廷也设立翰林图画院,因此各地画家闻讯,相继来到南唐。有著名画家周文矩、顾闳中、高太冲、朱澄、曹仲玄、王齐翰、董源、卫贤、顾德谦。
五代的山水画总的来看“并非盛时”但有个别画家的成就是突出的,能代表这个时期的山水画最高水平的画家有荆浩、关仝、董源。
(四)宋代的山水画
山水画至宋代,兴旺的景象前所未有,它向多方面发展,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也更加多样。五代荆浩所提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创作方法已能充分掌握并运用。
两宋山水画的题材内容逐渐扩大,它不只是探索山川自然奥妙,多数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如行旅、游乐、寻幽、探险、山居、访道以及渔、樵、耕、读等活动。《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个时代的名作之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1
清明上河图局部2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与它的深刻性、在于画家的师法造化,熟悉山川自然的特性。杰出的画家不但师法造化,而且还强调中得心源。
宋代山水画北宋和南宋各有特点,如北宋多大水大山全景图,南宋常有山明水秀的一角之图。北宋山水画的的著明画家有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末期有米芾父子。他们的代表作有董源的《潇湘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李成的《读碑窠石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
宋代的山水画至南宋有所变化,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有这样的论述:“山水:大小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范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黄公望、王蒙)又一变也,这里分析了唐代、五代、北宋、南宋至元代山水画的五个“变”。
南宋山水画的著名画家和代表作有李唐《万壑松风图》,李唐是南宋山水画变化之开创人,李唐山水,初法李思训,后法荆浩、范宽,所画古朴苍劲、山石多作斧皴,积墨深厚,有时画树石,全用焦墨。《万壑松风图》是他七十多岁的晚年精心之作,写深山万壑,气势磅礴,既是冈峦郁盘、峭壁悬崖,又是苍松叠翠。其间有飞瀑、幽涧,山上又有白云缭绕,极尽其对江山自然的无限赞美。刘松年《春》、《四景山水之一》马远《踏歌图》,夏 圭 《溪山清远图》、《烟堤晚泊》、《长江万里图》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五)元代的山水画
元代的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它之所以获得提高,在于画家的创作都从自然界的直接感受中,获得了有用的题材。元代的山水画家,对于山水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画家中有的学道,有的参禅,有的既学道又参禅。
元代山水画家一方面师法造化,另一方面吸收传统的技法,同时研究各个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作品及其演变,由于各有不同的师承关系与传统渊源。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发展到明清,形成了各种流派。
元代山水画家有较大成就并起着较大影响的有赵孟頫 、黄公望 、王蒙、倪瓒、吴镇等。
无代山水画的特点有二:一是强调书法入画,二是文人画的兴起。
(六)明代的山水画
明代山水画较为发达,但画家趋向摹古,因而有创造性的不多,明代二百多年中以“浙派”与“吴门派”为最有影响的画派。
①明代山水画的变化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明初到武宗嘉清时,是浙派山水得势的时期。浙派创始人戴进(杭州人),这一派以南宋院体为基础。
②明代中叶至神宗万历时,这段是吴门派得势的时期,此派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推崇北宋山水,祖述董、巨,同时兼赵孟頫及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之长。
③明代晚期是文人山水获得最发达时期,董其昌等华亭派兴起,推崇董、巨、倪、黄。董其昌本人在笔墨上有很大成就,但此时整个画坛摹古风气益盛,出现偏重笔墨形式,画风日下。
(七)清代的山水画
绘画发展到明清之际,文人画可谓盛极一时,文人画几乎在画坛上压倒一切,文人画在发展中,虽然都以传统绘画为基础,但是对待传统的态度不一样。明末至清代乾隆约一百八十年的时间,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在绘画的造型、笔墨以至诗词题跋上,由于经过精心探讨,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艺术技巧上更加精炼了。
绘画创作上,革新一派强调个性的解放,他们不受古人约束,自辟蹊径,强调“古人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代表画家有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等“四画僧”,稍后有金农、郑燮、罗聘等“杨州八怪”。与之对立的有“正统派”的“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珲、王原祁等。他们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要求做到与“古人同鼻孔出气”。这两大绘画体系,前者有一定的创造性,适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后者持“正统”的态度,符合统治者粉饰太平,稳定政治的需要。
二、山水画的基本功
(一)、造型能力的锻炼
①塑造形体的能力。 ②表现空间的能力。
(二)、自然规律的研究
包括山、水、树、石、建筑、舟车、烟云、流水等。
(三)、对传统技法的学习
“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即“监摹、写生、创作”。对传统的学习、研究是山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临摹学习是为了借鉴,决不可在自己的创作中照搬照抄。
临摹分为整体临和局部临。整体临便于领会精神,局部临便于掌握技法,两方面相互相成,结合进行。
(四)、专业工具的运用
主要指笔、墨、纸、水、色等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运用。
三、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一)、笔法: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
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1、笔法的原理
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
2、用笔的几点要求:平、留、圆、重、变
(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
(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
(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
(二)、墨法
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
1、积墨法:
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要点有三:
①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
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当密则密。
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
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
(三)、色法:
①色墨重叠法
②色墨对比法
③色墨混合法
④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
水在作画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四、山水画的学习步骤
(一)树法:
树 在山水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古人云:“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由此可见树在山水画的地位。
1、树的生长规律和表现方法:
(1)初春树法:枝干宜苍劲多枯少叶,墨气宜涧,山石宜用披麻,少苔点。技有鹿角,鱼骨,雀瓜等。
(2)仲春树法:画树干要遒劲并向上发柔嫩小枝,点以胭脂兼嫩黄绿叶着以深绿,山石宜用小披麻,点宜用小混点或胡椒点。
(3)季春树法:基本与仲春同,只是小枝柔长而繁荣,点以嫩绿,山石宜长披麻。苔以横点。
(4)孟夏树法:树叶茂阴浓,设色清翠,忌点红叶,其间可掺杂一些枯树(死树),有枯有润,更有生气。
(5)仲夏:万木阴森,降水较多,故树叶肥润,画山石宜云头皴或解索皴。
(6)季夏:树叶宜苍劲而下垂。
(7)孟秋:草木渐渐萧杀,树宜遒劲,小枝点要苍老,若点叶须笔笔有力,着色以青而黄绿,枯枝宜以青和墨或朱或黄点之。
(8)仲秋:枝多叶少,枝鞘宜点朱黄,更有金秋之象,可加以果实。
(9)暮秋:枝干宜瘦劲,色以青或朱。
(10)孟冬:木叶脱尽,树多不点叶,枝与干用笔宜枯而劲,宜着淡赭,枝干内染淡墨。
(11)仲冬:无叶,枝枯老,用笔宜僵劲而古拙,枝多下垂,干染淡墨,内先染淡赭墨,山石宜大斧劈,少点苔草(或不点)。
(12)季冬:干宜古怪,枝宜僵曲,小枝宜短秃遒劲,干枝均用墨染。
2、画树的步骤
树由四个部分组成:主干、支干、细枝和叶
(1)、主干:画树一般都从主干开始,先画左边一条线,后画右边,这样便于观察大小和位置,两条线要协调。
(2)、支干:画完主干就接着画支干,要注意树的生长规律,即上小下大,支干要四面生长。
(3)、细枝:画细枝是支干的继续,秋冬无叶树和枯树才画,如果画夹叶树就可以不画了。细枝的组织形式有多种。
(4)、叶:树叶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丛树的表现,一方面要求树的区别和变化以及层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树叶来区分,树叶有夹叶和点叶的区别,另一方面得用浓淡来区别。无论是夹叶或者是点叶,组织形式也有多样。
(二)山石法
画山石要注意大小山石的组织和穿插,画山石一般分四个步骤
1、勾:勾轮廓和结构,这是造型的重要一步。
2、皴:使平面的轮廓产生体积感和质感,它包括擦。在皴的方法上,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画家们承前启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皴法
(1)短披麻皴:宜表现冬春之山,原因是冬春时节草木萧条,树叶基本脱落山石的坑洼全裸露出来。用此法就表现这种质感。山头苔点宜以小混点或胡椒点。
(2)长披麻皴法:宜表现季春至初秋之景,原因是草木繁茂,山石全被草覆盖。故表现的是草木一层层的质感。点宜用一字或横点。
(3)大米点皴:宜表现春天雨景,画法是先画轮廓,然后以点代皴,反复多次,由浓到淡。
(4)小米点:宜表现秋天雨景。
(5)雨点皴:宜表现仲冬之山,笔笔质感。
(6)折带皴:宜表现河边山石,点用插针。
3、染:包括染色和墨,是使体积感更加凸现的继续。
4、点:点醒,使平淡的画面生动起来,近点为苔,远点为树。
(三)云、水的画法
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云和水在画中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是使画面生动的重要手段,云和水一般不用怎么去画,加深周围的山石和树木就凸现出来了,当然内部也需要加一些动态线来体现。
(四)建筑的画法
建筑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因势而定。
点景的人物和动物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山水画写生
(一)山水画写生的意义
“师造化”是历代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的必由之路。是山水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条件。“生活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写生是山水画基本或训练中最关键的训练。
(二) 山水画写生的方法步骤
1、方法:(1)、速写 ( 2)、忆写 (3)、慢写
2、步骤:
(1)选景 :自然界不是什么都能入画的,要有选择。
(2)静心观察:选取生活中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3)凝神构思:对事物有选择的表现。
(4)意匠加工 ①剪裁 ②夸张 ③组织(经营位置)
(5)落墨作画:①起稿、②钩线、③皴察、④点染、
⑤收拾整体。
⑥着色。根据季节和画面需要而随类赋彩
注意事项:
①树只需画树干、支干、小枝即成。
②忠实于自然,但不是照抄自然。
③落墨前部分即十分之七忠实于自然,后部分即十分三忠实于画理。
④注意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解。“山形步步移”。

Ⅳ 要找国画教学的视频哪里有

我一直是在网复上看视频学国画,我制画的花鸟画,比如今天你想学竹,你可以在网络视频里搜国画竹的画法,会搜出相关的视频,我上前星期看的是牡丹画法,我网上搜到徐湛老师有教学的视频,所以直接在网络视频里输入徐湛就会有他的教学视频,然后你再选你要学哪一样,徐老师是专门画花鸟的,教的也多,如果你是学山水画的,直接找国画山水画画法就行了,找视频是很简单的,但是自己练习才有所成,当你画出一幅作品时你会很有成就感的,希望你能画出好的作品.

Ⅵ 初学者国画山水看谁的视频比较好有没有什么好书值得推荐一下谢谢啦!!

1,看看--中国绘画史 或中国山水画史(推荐陈传席编著的--找找吧--网上书店版) 画论 绘画美学权史 评论 鉴赏 作品集 --理论上有个高度的认识--会事半功倍的--
2,看看山水画的技法书--初学的山水画的基本常识--都差不多得---,但推荐看看这几家的--肯定是不全面的--如 贾又福 董继宁 卢禹舜 薛亮 冯大中 宋雨桂 王裕国 陈平 ……好多的
3,看啊看专业的网站 期刊--报纸杂志 展览--尤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或协办的---
4,看看道释儒的书--知道书画美的思想来源---
5,还要看你的天赋 悟性 才情 方法 眼界 胸怀 学养 意志力 做事的专注度 投入的时间 专业的艺术修养---

Ⅶ 怎样学山水画视频

一、山水画发展概况
(一)山水画的兴起
山水画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南北朝后期已逐渐发展成独立画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现今能查到最早的山水画原作作品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从《游春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山画技法虽未达到完美程度,但已在很大程度上趋近于成熟。
(二)山水画发展到隋唐开始繁荣,不同风格竞相出现,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山水画家如:李思训父子、王维、张躁 、毕宏、郑虔、王默。
(三)五代的山水画
五代绘画达到了中古绘画的新水平,它对绘画自唐发展到北宋,起着桥梁的作用,五代设有画院的有西蜀与南唐。西蜀在唐末时因少受战事影响,所以中原画家多避乱入蜀,致使蜀地绘画更为兴盛。
南唐中主李景,采取西蜀孟昶的办法,在宫廷也设立翰林图画院,因此各地画家闻讯,相继来到南唐。有著名画家周文矩、顾闳中、高太冲、朱澄、曹仲玄、王齐翰、董源、卫贤、顾德谦。
五代的山水画总的来看“并非盛时”但有个别画家的成就是突出的,能代表这个时期的山水画最高水平的画家有荆浩、关仝、董源。
(四)宋代的山水画
山水画至宋代,兴旺的景象前所未有,它向多方面发展,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也更加多样。五代荆浩所提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创作方法已能充分掌握并运用。
两宋山水画的题材内容逐渐扩大,它不只是探索山川自然奥妙,多数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如行旅、游乐、寻幽、探险、山居、访道以及渔、樵、耕、读等活动。《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个时代的名作之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1
清明上河图局部2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与它的深刻性、在于画家的师法造化,熟悉山川自然的特性。杰出的画家不但师法造化,而且还强调中得心源。
宋代山水画北宋和南宋各有特点,如北宋多大水大山全景图,南宋常有山明水秀的一角之图。北宋山水画的的著明画家有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末期有米芾父子。他们的代表作有董源的《潇湘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李成的《读碑窠石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
宋代的山水画至南宋有所变化,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有这样的论述:“山水:大小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范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黄公望、王蒙)又一变也,这里分析了唐代、五代、北宋、南宋至元代山水画的五个“变”。
南宋山水画的著名画家和代表作有李唐《万壑松风图》,李唐是南宋山水画变化之开创人,李唐山水,初法李思训,后法荆浩、范宽,所画古朴苍劲、山石多作斧皴,积墨深厚,有时画树石,全用焦墨。《万壑松风图》是他七十多岁的晚年精心之作,写深山万壑,气势磅礴,既是冈峦郁盘、峭壁悬崖,又是苍松叠翠。其间有飞瀑、幽涧,山上又有白云缭绕,极尽其对江山自然的无限赞美。刘松年《春》、《四景山水之一》马远《踏歌图》,夏 圭 《溪山清远图》、《烟堤晚泊》、《长江万里图》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五)元代的山水画
元代的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它之所以获得提高,在于画家的创作都从自然界的直接感受中,获得了有用的题材。元代的山水画家,对于山水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画家中有的学道,有的参禅,有的既学道又参禅。
元代山水画家一方面师法造化,另一方面吸收传统的技法,同时研究各个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作品及其演变,由于各有不同的师承关系与传统渊源。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发展到明清,形成了各种流派。
元代山水画家有较大成就并起着较大影响的有赵孟頫 、黄公望 、王蒙、倪瓒、吴镇等。
无代山水画的特点有二:一是强调书法入画,二是文人画的兴起。
(六)明代的山水画
明代山水画较为发达,但画家趋向摹古,因而有创造性的不多,明代二百多年中以“浙派”与“吴门派”为最有影响的画派。
①明代山水画的变化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明初到武宗嘉清时,是浙派山水得势的时期。浙派创始人戴进(杭州人),这一派以南宋院体为基础。
②明代中叶至神宗万历时,这段是吴门派得势的时期,此派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推崇北宋山水,祖述董、巨,同时兼赵孟頫及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之长。
③明代晚期是文人山水获得最发达时期,董其昌等华亭派兴起,推崇董、巨、倪、黄。董其昌本人在笔墨上有很大成就,但此时整个画坛摹古风气益盛,出现偏重笔墨形式,画风日下。
(七)清代的山水画
绘画发展到明清之际,文人画可谓盛极一时,文人画几乎在画坛上压倒一切,文人画在发展中,虽然都以传统绘画为基础,但是对待传统的态度不一样。明末至清代乾隆约一百八十年的时间,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在绘画的造型、笔墨以至诗词题跋上,由于经过精心探讨,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艺术技巧上更加精炼了。
绘画创作上,革新一派强调个性的解放,他们不受古人约束,自辟蹊径,强调“古人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代表画家有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等“四画僧”,稍后有金农、郑燮、罗聘等“杨州八怪”。与之对立的有“正统派”的“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珲、王原祁等。他们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要求做到与“古人同鼻孔出气”。这两大绘画体系,前者有一定的创造性,适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后者持“正统”的态度,符合统治者粉饰太平,稳定政治的需要。
二、山水画的基本功
(一)、造型能力的锻炼
①塑造形体的能力。 ②表现空间的能力。
(二)、自然规律的研究
包括山、水、树、石、建筑、舟车、烟云、流水等。
(三)、对传统技法的学习
“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即“监摹、写生、创作”。对传统的学习、研究是山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临摹学习是为了借鉴,决不可在自己的创作中照搬照抄。
临摹分为整体临和局部临。整体临便于领会精神,局部临便于掌握技法,两方面相互相成,结合进行。
(四)、专业工具的运用
主要指笔、墨、纸、水、色等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运用。
三、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一)、笔法: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
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1、笔法的原理
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
2、用笔的几点要求:平、留、圆、重、变
(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
(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
(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
(二)、墨法
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
1、积墨法:
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要点有三:
①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
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当密则密。
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
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
(三)、色法:
①色墨重叠法
②色墨对比法
③色墨混合法
④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
水在作画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四、山水画的学习步骤
(一)树法:
树 在山水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古人云:“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由此可见树在山水画的地位。
1、树的生长规律和表现方法:
(1)初春树法:枝干宜苍劲多枯少叶,墨气宜涧,山石宜用披麻,少苔点。技有鹿角,鱼骨,雀瓜等。
(2)仲春树法:画树干要遒劲并向上发柔嫩小枝,点以胭脂兼嫩黄绿叶着以深绿,山石宜用小披麻,点宜用小混点或胡椒点。
(3)季春树法:基本与仲春同,只是小枝柔长而繁荣,点以嫩绿,山石宜长披麻。苔以横点。
(4)孟夏树法:树叶茂阴浓,设色清翠,忌点红叶,其间可掺杂一些枯树(死树),有枯有润,更有生气。
(5)仲夏:万木阴森,降水较多,故树叶肥润,画山石宜云头皴或解索皴。
(6)季夏:树叶宜苍劲而下垂。
(7)孟秋:草木渐渐萧杀,树宜遒劲,小枝点要苍老,若点叶须笔笔有力,着色以青而黄绿,枯枝宜以青和墨或朱或黄点之。
(8)仲秋:枝多叶少,枝鞘宜点朱黄,更有金秋之象,可加以果实。
(9)暮秋:枝干宜瘦劲,色以青或朱。
(10)孟冬:木叶脱尽,树多不点叶,枝与干用笔宜枯而劲,宜着淡赭,枝干内染淡墨。
(11)仲冬:无叶,枝枯老,用笔宜僵劲而古拙,枝多下垂,干染淡墨,内先染淡赭墨,山石宜大斧劈,少点苔草(或不点)。
(12)季冬:干宜古怪,枝宜僵曲,小枝宜短秃遒劲,干枝均用墨染。
2、画树的步骤
树由四个部分组成:主干、支干、细枝和叶
(1)、主干:画树一般都从主干开始,先画左边一条线,后画右边,这样便于观察大小和位置,两条线要协调。
(2)、支干:画完主干就接着画支干,要注意树的生长规律,即上小下大,支干要四面生长。
(3)、细枝:画细枝是支干的继续,秋冬无叶树和枯树才画,如果画夹叶树就可以不画了。细枝的组织形式有多种。
(4)、叶:树叶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丛树的表现,一方面要求树的区别和变化以及层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树叶来区分,树叶有夹叶和点叶的区别,另一方面得用浓淡来区别。无论是夹叶或者是点叶,组织形式也有多样。
(二)山石法
画山石要注意大小山石的组织和穿插,画山石一般分四个步骤
1、勾:勾轮廓和结构,这是造型的重要一步。
2、皴:使平面的轮廓产生体积感和质感,它包括擦。在皴的方法上,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画家们承前启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皴法
(1)短披麻皴:宜表现冬春之山,原因是冬春时节草木萧条,树叶基本脱落山石的坑洼全裸露出来。用此法就表现这种质感。山头苔点宜以小混点或胡椒点。
(2)长披麻皴法:宜表现季春至初秋之景,原因是草木繁茂,山石全被草覆盖。故表现的是草木一层层的质感。点宜用一字或横点。
(3)大米点皴:宜表现春天雨景,画法是先画轮廓,然后以点代皴,反复多次,由浓到淡。
(4)小米点:宜表现秋天雨景。
(5)雨点皴:宜表现仲冬之山,笔笔质感。
(6)折带皴:宜表现河边山石,点用插针。
3、染:包括染色和墨,是使体积感更加凸现的继续。
4、点:点醒,使平淡的画面生动起来,近点为苔,远点为树。
(三)云、水的画法
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云和水在画中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是使画面生动的重要手段,云和水一般不用怎么去画,加深周围的山石和树木就凸现出来了,当然内部也需要加一些动态线来体现。
(四)建筑的画法
建筑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因势而定。
点景的人物和动物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山水画写生
(一)山水画写生的意义
“师造化”是历代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的必由之路。是山水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条件。“生活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写生是山水画基本或训练中最关键的训练。
(二) 山水画写生的方法步骤
1、方法:(1)、速写 ( 2)、忆写 (3)、慢写
2、步骤:
(1)选景 :自然界不是什么都能入画的,要有选择。
(2)静心观察:选取生活中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3)凝神构思:对事物有选择的表现。
(4)意匠加工 ①剪裁 ②夸张 ③组织(经营位置)
(5)落墨作画:①起稿、②钩线、③皴察、④点染、
⑤收拾整体。
⑥着色。根据季节和画面需要而随类赋彩
注意事项:
①树只需画树干、支干、小枝即成。
②忠实于自然,但不是照抄自然。
③落墨前部分即十分之七忠实于自然,后部分即十分三忠实于画理。
④注意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解。“山形步步移”。

Ⅷ 求国画教程视频

这个大师的不少。

Ⅸ 国画怎样画国画第二节怎样画紫牡丹教学视频

初学者,首先要懂抄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1)笔正:笔正则锋正。骨法用笔以中锋为本。(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画山水画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